蒸餾酒與配製酒衛生
1. 蒸餾酒及配製酒衛生標准
食品安全國家標准 蒸餾酒及其配製酒 GB 2757—2012
1 范圍
本標准適用於蒸餾酒及其配製酒。
2 術語和定義
2.1 蒸餾酒
以糧谷、薯類、水果、乳類等為主要原料,經發酵、蒸餾、勾兌而成的飲料酒。
2.2 蒸餾酒的配製酒
以蒸餾酒和(或)食用酒精為酒基,加入可食用的輔料或食品添加劑,進行調配、混合或再加工製成的,已改變了其原酒基風格的飲料酒。
3 技術要求
3.1 原料要求
應符合相應的標准和有關規定。
3.2 感官要求
應符合相應產品標準的有關規定。
3.3 理化指標
理化指標應符合以下規定:
甲醇 a /(g/L) 糧谷類≤0.6 其他≤2.0
氰化物 a(以 HCN 計)/(mg/L)≤8.0
甲醇、氰化物指標均按 100%酒精度折算。
3.4 污染物和真菌毒素限量
3.4.1污染物限量應符合GB 2762的規定。
3.4.2真菌毒素限量應符合GB 2761的規定。
3.5 食品添加劑
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應符合GB 2760的規定。
GB 2757—2012
4 標簽
4.1 蒸餾酒及其配製酒標簽除酒精度、警示語和保質期的標識外,應符合GB 7718的規定。
4.2 應以「%vol」為單位標示酒精度。
4.3 應標示「過量飲酒有害健康」,可同時標示其他警示語。
4.4 酒精度大於等於10%vol的飲料酒可免於標示保質期。
2. 有誰知道「GB2757 蒸餾酒及配製酒衛生標准」有沒有出最新版的,具體內容是什麼詳細的,謝謝了!
這個還沒有更新,復更新在《工標制網》可以第一時間查詢到
標准編號:GB 2757-1981
標准名稱:蒸餾酒及配製酒衛生標准
標准狀態:現行
英文標題:Hygienic standard for distilled liquor and formulated liquor
替代情況:GBn 47-1977
實施日期:1982-6-1
頒布部門: 衛生部
內容簡介:發布:2006.12.08
3. 配製酒和蒸餾酒什麼區別
按國標《GB 2757-2012 食品安全國家標准 蒸餾酒及其配製酒》定義:
1)蒸餾酒系指以回糧谷、薯類、水答果、乳類等為主要原料,經發酵、蒸餾、勾兌而成的飲料酒。
2)配製酒的配製酒為以蒸餾酒和(或)食用酒精為酒基,加入可食用的輔料或食品添加劑,進行調配、混合或再加工製成的,已改變了其原酒基風格的飲料酒。
換個說法,蒸餾酒是發酵後蒸餾加上勾兌(加入部分香精香料等)處理得到,有蒸餾過程;
配製酒是以蒸餾酒或使用酒精為基礎,加入食用輔料及調配(如各種酒混合)等方式處理後得到的酒,其不一定有蒸餾過程。
具體的可以參見國標及網路1(蒸餾酒):網頁鏈接;網路2(配製酒):網頁鏈接
4. 配製酒 蒸餾酒 發酵酒介紹一下好嗎區別
配製酒就是未經過微生物發酵以食用酒精加其他輔料調配而成的酒
蒸餾酒版是指發酵後採用權蒸餾的方式將酒精和易揮發成分蒸出得到的酒 通常說的白酒都是蒸餾酒
發酵酒指發酵後不經過蒸餾而直接調製成的酒 如啤酒 葡萄酒等
5. 食品安全國家標准 蒸餾酒及其配製酒 可以作為白酒的產品標准嗎
不行。
蒸餾酒及其配製酒衛生標准就是GB/T2757,這是所有白酒必須執行的標准,是保證產品安全的標准。
白酒有很多種香型,這個白酒衛生標准體現不出來,所以應該有產品不同香型的標准做補充。
6. 請畫出發酵酒、蒸餾酒、配製酒三大類酒間的關系
發酵酒▼
發酵酒是制酒原料經發酵後,並在一定容器內經過一定時間的窖藏而產生的含酒精飲品。這類酒品的酒精含量一般都不高,一般不超過百分之十幾。
發酵酒是指用穀物、果汁等為原料,經發酵而得的低度酒。酒精發酵是在無氧條件下,利用酵母菌或其它微生物將葡萄糖或果糖加以分解,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等代謝產物,並釋放少量能量的過程。不論是葡萄酒,還是烈酒,都需要利用發酵原理,將釀酒原料放置於密閉環境中,然後添加酵母將原料中的糖分轉化為乙醇。這類酒主要包括啤酒、葡萄酒和米酒。
▲啤酒是用麥芽、啤酒花、水和酵母發酵而產生的含酒精的飲品的總稱。啤酒按發酵工藝分為底部發酵啤酒和頂部發酵啤酒。底部發酵啤酒包括黑啤酒、干啤酒、淡啤酒、窖啤酒和慕尼黑啤酒等十幾種,頂部發酵啤酒包括淡色啤酒、苦啤酒、黑麥啤酒、蘇格蘭淡啤酒等十幾類。
▲葡萄酒主要以新鮮的葡萄為原料所釀制而成的。依據製造過程的不同,可分成一般葡萄酒、氣泡葡萄酒、酒精強化葡萄酒和混合葡萄酒等四種。一般葡萄酒就是我們平常飲用的紅葡萄酒、白葡萄酒和桃紅葡萄酒。
▲酒精強化葡萄酒的代表是雪利酒和波特酒。
▲米酒主要以大米、糯米為原料,與酒麴混合發酵而製成的。其代表為我國的黃酒和日本的清酒。
蒸餾酒▼
蒸餾酒是將發酵而成的酒精溶液,利用酒精的沸點(78.5℃)和水的沸點(100℃)不同,將原發酵液加熱至兩者沸點之間,就可從中收集到高濃度的酒精和芳香成分。
蒸餾酒的製造過程一般包括原材料的粉碎、發酵、蒸餾及陳釀四個過程,這類酒因經過蒸餾提純,故酒精含量較高。按制酒原材料的不同,大約分為中國的白酒、法國的白蘭地、威士忌、伏特加、龍舌蘭、朗姆酒等。
▲中國白酒。一般以小麥、高梁、玉米等原料經發酵、蒸餾、陳釀製成。中國白酒品種繁多,有多種分類方法。
7. 發酵酒、蒸餾酒、配製酒, 你能分清嗎
酒的種類,按其性質基本上可分為三大類,即發酵酒、蒸餾酒與配製酒。
中國有許多著名的配製酒,如虎骨酒、參茸酒、竹葉青等。
8. 我很想知道釀造酒、蒸餾酒、配製酒和混合酒的定義。他們分別包括著什麼,還有就是他們的區別又是什麼
白酒屬於蒸餾酒
啤酒、葡萄酒、米酒(黃酒)屬於壓榨酒(過濾酒)
它們都屬於版釀造酒。
因為它們的權原料都含有糖、或澱粉。
只不過提取的方式不同。
不少野生水果因為不含有糖或澱粉,所以只能通過白酒(酒精)浸泡方式得到水果酒,屬於配製酒。
混合酒,這個不熟。
是不是酒吧里提供的酒,大都屬於混合酒呢。
如果是,那麼,可以認為酒中混合有其他酒、水果(汁)時,稱為混合酒。
9. 配製酒執行標準是什麼
標准:
1、新國標對發酵及其配製酒分別進行了定義。發酵酒是以糧谷、水果、乳類等為主要原料,經發酵或部分發酵釀制而成的飲料酒;配製酒是以發酵酒為酒基,加入可食用的輔料或食品添加劑,進行調配、混合或加工製成的,已改變了其原酒基風格的飲料酒。
2、新國標修改了標准名稱,除增加配製酒內容外,主要是將衛生標准提升為安全標准,更顯出標準的重要性和強制性。新國標取消了鉛的限量指標,修改了微生物限量指標。
3、原標准中熟啤酒(生啤酒)的微生物指標有3項,對產品的檢測主要是「菌落總數」和「大腸菌群」,因檢測方法、培養時間長,不能滿足產品銷售的要求,一般未等檢驗結果確定,啤酒就出廠了。現在啤酒企業加強了衛生管理和微生物控制,這兩項指標不合格的可能性很小,市場樣品抽檢也如此,故這兩項指標被取消了。
4、而第3項微生物指標——腸道致病菌,之前要求檢測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志賀氏菌,修訂後刪除了志賀氏菌,只需檢測前兩種菌,企業一般不進行這方面檢測,僅限送第三方檢測機構抽查。
5、此外,新國標還增加了標簽標識要求。 其中,應以「%vol」為單位標示酒精度;啤酒應標示原麥汁濃度,以「°P」為單位;果酒(葡萄酒除外)應標示原果汁含量,在配料表中以「××%」表示;葡萄酒和其他酒精度大於等於10%vol的發酵酒及其配製酒可免於標示保質期。
10. 衛生部怎樣檢驗白酒用什麼設備
蒸餾酒及配製酒衛生標准
GB 2757-81 1982-06-01實施
蒸餾酒系指以含糖或澱粉原料,經糖化發酵蒸餾而製得的白酒。
配製酒系指以發酵酒或蒸餾酒作酒基,經添加可食用的輔料配製而成。
1 感官指標
透明無色液體(配製酒可有色),無沉澱雜質,無異臭異味。
2 理化指標見下表:
項目 指標
甲醇(g/100mL)以谷類為原料者 ≤0.04
以薯干及代用品為原料者 ≤0.12
雜醇油(g/100mL) ≤0.15 (已經取消)
以大米為原料者 ≤0.20
氰化物(mg/L, 以HCN計)以木薯為原料者 ≤5
以代用品為原料者 ≤2
鉛(mg/L, 以Pb計)≤1
錳(mg/L, 以Mn計) ≤2
食品添加劑 按GB 2760-81規定
注:以上系指60度蒸餾酒的標准,高於或低於60度者,按60度折算.
GB/T 5009.48-2003 蒸餾酒與配製酒衛生標準的分析方法
乙醇濃度、甲醇、錳、氰化物
鉛5009.12
著色劑5009.35
GB/T 5009.49-2003 發酵酒衛生標準的分析方法
內容太多,最好買一本,下載的容易出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