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花蒸餾操作規程
『壹』 金銀花水蒸餾時大概需要加多少水
金銀花水蒸餾時大概需要加250克水。金銀花,三月開花,五齣,微香,蒂帶紅版色,花初開則權色白,經一、二日則色黃,故名金銀花。又因為一蒂二花,兩條花蕊探在外,成雙成對,形影不離,狀如雄雌相伴,又似鴛鴦對舞,故有鴛鴦藤之稱。本種最明顯的特徵在於具有大形的葉狀苞片。它在外貌上有些象華南忍冬,但那個種的苞片狹細而非葉狀,萼筒密生短柔毛,小枝密生捲曲的短柔毛,與本種明顯不同。這個種的形態變異非常大,無論在枝、葉的毛被、葉的形狀和大小以及花冠的長度、毛被和唇瓣與筒部的長度比例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變化。但所有這些變化看來較多地同生態環境相聯系,並未顯示與地理分布之間的相關性。
『貳』 金銀花如何正確沖飲
銀花又名銀花、雙花、忍冬花、鷺鷥花、二寶花,為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綠纏繞性木質藤本植物忍冬的花蕾和初開的花。金銀花味甘性寒,功能清熱解毒,疏散風熱。一般用量6~15克,水煎服,亦可入丸散。脾胃虛寒及氣虛體弱者不要使用。
以金銀化代茶,開水沖飲,可預防中暑、腸道傳染病等夏冷疾病。對暑熱心煩、小兒瘡癤,可取金銀花10克,泡開水當茶飲用,有一定的治療作用;若加菊花10克,療效更為顯著。對瘤腫、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膽道感染、乳腺發炎等病症,取金銀花10-20克,加水煎服,每日2次,可收到控制病情,緩解症狀的效果。用金銀花20克,入鐵鍋中焙開研末,糖水或蜂蜜調服,治療暑熱瀉痢,是古書載述的有效驗方,也是民間常用的有效的方法。
用金銀花、連翹、大青葉、蘆根、甘草各10克,加水煎服,每日1一劑,連服3-5天,在乙腦、流腦流行之際,能起到較好的預防作用。
古代《金代葯貼》記載金銀花(花蕾)加蒸餾水製成的金銀花露有清熱解暑、解毒、養血止渴的作用,可治療暑溫口渴、熱毒瘡腫、小兒熱癤、痱子等症。製作金銀花露的方法是:取金銀花50克,加水1500毫升,浸泡半小時,然後先猛火,後小火煎熬30分鍾,倒出葯汁盛裝,加冰糖後放入冰箱備用,味甜清香,可作為夏令常服的保健飲料
『叄』 蒸餾水器的操作規程
一、 先將水閥關閉。
二、 開啟水源閥,使自來水從進水控制閥進入冷凝器,再從回水閥注入蒸發鍋,直至水位上升到玻璃水位表中心處,關閉水閥。
三、 接通電源,當水沸後又蒸餾水滴出時重新開啟水源閥,並調節到冷卻水溢出有70℃左右,蒸餾水溫在40℃左右為好。
四、 蒸餾水出口管用光潔的硅膠膠導管,導入潔凈的玻璃蒸餾水中。
五、 每天使用前應洗刷內部一次,且將存水排盡,並更換新鮮水以保證水質。
六、 蒸餾水器內水垢,可用弱酸或弱鹼溶液洗刷,清除方便徹底。
七、 新購進蒸餾水器,應先清洗,並經過2小時以上的通電蒸發,直到取得蒸餾水符合葯典要求。
『肆』 乾的金銀花需要泡一下再煮嗎
不必泡洗,會造成營養流失,適當的清水沖洗後就可以煮或沖泡飲用。
金銀花:
又名忍冬,為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綠纏繞木質藤本植物。自古被譽為清熱解毒的良葯。它性甘寒氣芳香,甘寒清熱而不傷胃,芳香透達又可祛邪。金銀花既能宣散風熱,還善清解血毒,用於各種熱性病,如身熱、發疹、發斑、熱毒瘡癰、咽喉腫痛等證,均效果顯著。
功效:
金銀花含環己六醇、黃酮類、肌醇、皂甙及鞣質等,具有廣譜金銀花抗菌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等多種致病菌均有較強的抑製作用。
對鉤端螺旋體、流感病毒以及致病黴菌等多種病原微生物亦有抑製作用。
金銀花還具有明顯的抗炎及解熱作用。
金銀花水及酒浸液對試驗性腫瘤細胞具有明顯的殺傷作用。
金銀花的花、葉經蒸餾製得的蒸餾液叫金銀花露。夏季用它做成飲料,不僅味道甘甜可口,而且還具有很好的清熱解暑之功。
防治非典的中葯處方中都使用了金銀花。
金銀花泡水代茶可以治療咽喉腫痛和預防上呼吸道感染。
去火、預防口臭。
附:
金銀花茶只適合體質平和或內熱體質者服用,脾胃虛寒者不宜用金銀花泡水喝。另外,隔夜的金銀花茶最好不要飲用。
『伍』 金銀花具體使用方法
金銀花為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綠纏繞性木質藤本植物忍冬的花蕾和初開的花。金銀花味甘性寒,功能清熱解毒,疏散風熱。一般用量6~15克,水煎服,亦可入丸散。脾胃虛寒及氣虛體弱者不要使用。 我們的古人已經發現,金銀花能解菌毒。 性味歸經 甘,寒。歸肺、心、胃經。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涼散風熱。用於癰腫疔瘡,喉痹,丹毒,熱血毒痢,風熱感冒,溫病發熱。 用法用量 6~15g。 貯藏方法 置陰涼乾燥處,防潮,防蛀。 中醫認為,金銀花性寒、味甘、氣平,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可以治療熱毒腫瘍、癰疽疔瘡等症。由於兼有宣散作用,故又可治療外感風熱和溫病初起。如治療風熱感冒的銀翹解毒片(丸),就是以金銀花為主葯的。與黃芩配伍製成的銀黃片,可以治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體炎等。金銀花加水蒸餾可獲得「金銀花露」,有清暑解熱的作用,可以治療小兒熱癤、痱子、暑熱等症。 我國自古以來,民間就有這樣一個習慣,在炎夏到來之際,給兒童喝幾次金銀花茶,可以預防夏季熱癤的發生;在盛夏酷暑之際,喝金銀花茶又能預防中暑、腸炎、痢疾等症。 炎夏酷暑之際,人們容易中暑,用金銀花製成涼茶,頻頻飲用,能夠預防中暑。夏末至中秋季節,細菌性痢疾、腸炎多發,可以金銀花為主,配以黃連、黃芩,煎成湯劑口服,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採摘金銀花宜在含苞待放之時,以色黃白、肥大者為佳。 據葯物化學分析,金銀花含有木犀草素、肌醇、皂甙、鞣質等。葯理實驗表明,金銀花具有廣泛的抗菌譜,對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大腸桿菌、百日咳桿菌、白喉桿菌、綠膿桿菌、結核桿菌、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雙球菌等,均具有抑製作用,還有抗流感病毒的作用。臨床上也多用它治療上述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 新近的研究指出,金銀花能促進淋巴細胞的轉化,而淋巴細胞轉化率可反映細胞免疫功能,即提高機體免疫力。金銀花還能增強白細胞的吞噬功能,從另一個角度來提高免疫功能。金銀花還能促進腎上腺皮質激素的釋放,對急性炎症有明顯的抑製作用。 南京野生植物研究所用動物實驗證明,金銀花能顯著提高動物對高溫環境的耐受力,當對照組的動物因高溫死亡50%時,喂飼金銀花茶的動物在相同環境下僅死亡6%。證實了金銀花的清熱解暑作用。 用金銀花和菊花製成的「銀菊飲」當茶喝,治療高血壓病、動脈硬化症200例,效果良好。其中系統觀察46例,血壓降至正常者35例,余者也有不同程度降低,並可使頭暈、頭痛、失眠等症狀獲得改善。用金銀花注射液治療急性扁桃體炎,其療效並不比抗生素差,而且在治療過程中未發現毒性和副作用。 金銀花的葯理 金銀花含環己六醇、黃酮類、肌醇、皂甙及鞣質等,具有廣譜抗菌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等多種致病菌均有較強的抑製作用,對鉤端螺旋體、流感病毒以及致病黴菌等多種病原微生物亦有抑製作用。此外,金銀花還具有明顯的抗炎及解熱作用,金銀花水及酒浸液對試驗性腫瘤細胞具有明顯的殺傷作用。 金銀花的花、葉經蒸餾製得的蒸餾液叫金銀花露。夏季用它做成飲料,不僅味道甘甜可口,而且還具有很好的清熱解暑之功。以前葯鋪的櫃台上經常擺放著一個裝有金銀花露的瓷壇,在飲料品種極其稀少的過去,櫃台上那青花瓷壇不知讓多少小孩兒眼饞心癢。 功能主治 《本草綱目》載「金銀花,善於化毒,故治癰疽、腫毒、瘡癬……」。自古以來,金銀花常用於清熱解毒,治療溫病發熱,熱毒血痢,癰瘍等症,亦用於風熱感冒,支氣管炎等病症。 現代葯理研究表明,金銀花具有抑菌、抗病毒、抗炎、解熱、調節免疫等作用。 常用葯方 含有金銀花的葯方、葯膳方特別常見,據調查,全國有1/3的中醫方劑用到金銀花。 熱毒癰癤 可單用濃煎內服,也可與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配伍,以增強清熱解毒消腫之功。代表方有五味消毒飲,出自《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方:「金銀花三錢,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各一錢二分,水二盅,煎八分,加無灰酒半盅,再滾二三沸時熱服。如法再煎服,被蓋出汗為度。」具有清熱解毒,消散疔瘡之功。主治各種疔毒,癰瘡癤腫,局部紅腫,熱痛,或發熱惡寒,舌紅苔黃,脈數。 此方葯雖僅有五種,但功專力宏,是歷代中醫治療火毒結聚而引起癰瘡癤腫的首選方劑。現代用量及煎服方法為:金銀花20克,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各15克,水煎後,加酒適量和服,葯渣搗爛可敷患處。 瘡瘍腫毒初起,或已成膿而未潰者,可與穿山甲、皂角刺、大貝、白芷等合用,代表方有仙方活命飲,出自《校注婦人良方》:「穿山甲、甘草、防風、沒葯、赤芍葯、歸梢、乳香、貝母、天花粉、角刺各一錢,白芷六分,金銀花、陳皮各三錢。用好酒三碗,煎至一碗半。若上身,食後服;若下身,食前服,再加飲酒三四杯,以助葯勢,不可更改。」仙方活命飲以清熱解毒為主,活血行氣,消腫潰堅為輔,稱為「瘡癰之聖葯,外科之首方」,用於一切瘡癢初起。金銀花用量較重,善清熱解毒,配白芷、防風意在疏風散邪,使熱毒從外透解;花粉、貝母清熱化痰,散結消癰。 金銀花用於外感風熱或溫病初起。銀花甘寒,既清氣分熱,又能清血分熱,且在清熱之中又有輕微宣散之功,所以能治外感風熱或溫病初起的表症未解、里熱又盛的病症。應用時常配合連翹、牛蒡子、薄荷等同用。 ★取金銀花、菊花、山楂各10克,蜂蜜100克,加清水適量,煎煮30分鍾,濾出葯汁飲服,可治暑熱頭痛,心煩口渴。
『陸』 金銀花的主要成分和提煉方法...
成分:金銀花主要成分綠原酸.另外花中還有肌醇、皂甙和純纖維素等;
提煉:以金銀花花蕾為原料,用超臨界CO2流體萃取技術(SFE)製得金銀花油浸膏,然後用分子蒸餾技術(MD)對浸膏進行精製。研究結果表明,SFE最佳工藝條件為:萃取壓力30 MPa,溫度45℃,CO2流量25 kg/h,萃取時間2.5 h;分子蒸餾溫度為80~120℃,所得金銀花油呈淡黃色,得率由傳統水蒸氣蒸餾法的0.16%提高到0.56%;所得精油經GC-MS分析,檢測出36種成分,主體呈香成分芳樟醇、環氧芳樟醇、順-3-己烯醇、α-萜品醇、香葉醇等醇類成分,以及戊二酸二丁酯等,質量分數超過40%,相對分子質量主要集中在100~200。
沒事了找本精細化工的書看看吧,我學這東西都學爛了.
『柒』 我想做金銀花飲料,但是蒸餾出來的金銀花液體有一股菜腥氣味,請問怎麼能去除菜腥氣味或者用什麼遮掩氣味
我做過水蒸汽蒸餾的實驗,能夠知道一些。
你蒸餾出來的金銀花,是保留其版中不溶於水的精油權部分,
還是含有香氣的花露水部分呢。
你可以適當地加入一些酸或鹼,看看能不能把異味的物質分離出來。
你能不能用乙醇提取金銀花,這樣保留的成分會更多吧。
『捌』 山東銀花怎樣種植,怎樣肓苗呢
金銀花的種植條件
一、溫度:抗零下30°C低溫,故又名忍冬花。3°C以下生理活動微弱,生長緩慢。5°C以上萌芽抽枝。16°C以上新梢生長快,20°C左右花蕾生長發育快。
二、適應性強。山區、平原、粘壤、砂土、微酸偏戌都能生長。北起東三省,南到廣東、海南島,東從山東,西到喜馬拉雅山均有分布,日本、朝鮮也有少量野生。農諺講:「澇死莊稼旱死草,凍死石榴曬傷瓜,不會影響金銀花」。
三、習性:喜通風透光,溫暖乾燥。
金銀花栽植技術操作規程
一、 品種選擇
金銀花,又名銀花、忍冬花,當地俗稱花子。平邑金銀花有三大品系:雞爪花、大毛花、山銀花。
1、 雞爪花:花蕾簇生於花枝頂端,呈雞爪狀,分為大雞爪花和小雞爪花,喜肥水,結花早,生產性能好。花蕾瘦小略短,色澤較淡,是加工的首選品種。
2、 大毛花:生長旺盛,墩形大而鬆散,枝蔓長而粗壯,花蕾長,根系發達,抗乾旱,耐瘠薄,適於山嶺薄地和梯堰地邊栽植。
3、 山銀花:是金銀花的原始野生種,板蔓葡匐於地,葉長,花蕾瘦小,花有紫紅色條紋,加工品質優良。
二、 育苗
1、 壓條栽植法:汛期選取一、二年生的健壯枝條,截30厘米的段,去掉下部葉片,每穴6——8條,栽於整好的穴內,覆土壓實,若墒情不足,則需澆水,成活率90% 以上,。
2、 插條育苗:在修剪金銀花枝時,截枝為20厘米作插條。造畦扦插,行距20厘米,株距2厘米。春、夏、秋季均可扦插,100天後即可出圃移栽。
三、 栽植
金銀花主要栽植於嶺坡、地堰、溝邊、道旁,多呈散生狀,隨著種植水平的提高,逐步發展金銀花密植園。
栽植時間多在春季2月份,挖0.5米見方的穴,澆足底水,基肥以有機肥為主,每穴栽3——5株。栽後覆土、壓實。密植園栽植采有株行距1×1。3米,畝栽500墩左右。
四、 生長期管理
1、 施肥
一般於冬前施有機肥作基肥。生長期根據金銀花生長狀況,分期追肥3——5次,每次每墩追施有機肥15——20公斤,或三元復合肥0.5公斤,金銀花生長期間一般不用澆水。如遇特大乾旱,要澆水抗旱。
2、 合理修剪
多在冬前或早春進行。要剪去弱病枝,以促發新枝,同時結合剪枝,進行銀花育苗。
3、 防害治蟲
金銀花主要害蟲有:金銀花尺蠖蟲、中華忍冬花圓尾蚜、白啄木蟲等,畝用40%樂果乳油100——125克兌水50公斤噴霧防治呀蟲,畝用50%敵敵畏乳油150——200克兌水40——50公斤噴霧防治尺蠖蟲和白啄木蟲。
五、 採收
金銀花的花期,一般從5月下旬——10月中旬,約150天。頭茬花在5月下旬,二茬花在7月中下旬,三茬花在8月中旬,四茬花10月中旬,每茬花期在7天左右。
適采期在花蕾上部膨大呈白色時,採得過早影響產量,過晚則降低品質[編輯本段]基本資料【來源】根據2005年新版《中國葯典》,金銀花為忍冬科忍冬屬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乾燥花蕾或帶初開的花。
忍冬
【英文名】 honeysuckle flower
【別名】忍冬、金銀藤、銀花、雙花、二花、二道花等 [編輯本段]名稱由來由於金銀花是一對一對地開花,一朵為銀白色,一朵為橘黃色,恰似一金一銀,因此得名金銀花。 [編輯本段]產地分布山東省平邑、費縣,河南省封丘縣,河北省巨鹿,其他地方種植較少等。
金銀花(忍冬):主產山東、河南、河北,全國大部地區有分布。
灰氈毛忍冬:湖南隆回、湖北、重慶、四川等地
毛花柱忍冬:主產廣西。
紅腺忍冬:主產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廣東、廣西、四川等省區。
山銀花:包括灰氈毛忍冬、紅腺忍冬、華南忍冬。
山東省平邑縣,是聞名的「中國金銀花之鄉」、金銀花原產地和主產區,種植金銀花已有200多年歷史,面積超過42萬畝,產量佔全國的60%以上,流通量佔全國的70%以上。經過長期培育,現已有平花一號、平花二號、九豐一號、大毛花、雞爪花等產量高、品質好、抗病力強的優良品種。平邑金銀花花蕾肥大,色澤純正,味道清香,內含黃酮類、肌醇、皂甙種成分,有些成分如皂甙為外地金銀花所沒有,含揮發油1.8%,異地者僅為0.2%-0.4%;綠原酸含量為5.87%,是四川天全群種的50倍,為全國之冠。
中國金銀花之鄉隆回湖南省邵陽市隆回縣,隆回金銀花以面積大、產量多、質量好而聞名,栽培品種以灰氈忍冬為主,主產於隆回縣西北部中山區和中山原區的小沙江區域,2001年8月被國家林業局授予「中國金銀花之鄉」之榮譽。而2005年版《中國葯典》規定,灰氈毛忍冬為山銀花,所以「中國金銀花之鄉」已不屬實,應改為「中國山銀花之鄉」。2003年面積已發展到28萬畝,產量10000噸,穩定在9000噸(乾花)以上,佔全國總產量60%。
山東省費縣,野生金銀花起於何時,不可考據。清光緒二十二年編修的《費縣志》載:「花有黃白,故名金銀花。從前間有之,不過采以代茶。至嘉慶初,商旅販往他處,輒獲厚利。不數年,山角水湄栽植幾遍。」據此可以斷定,金銀花在本地人工栽培歷史已近200年了。解放前, 由於戰亂災荒不斷,金銀花產量很低,不過5萬多公斤。解放後,尤其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農村經濟的改革,全縣普遍實行了「花隨地走,誰栽誰有」的金銀花生產責任制,加上科學管理新技術的運用,使金銀花年產量大幅度增加。
費縣金銀花不僅具有花蕾肥大、色澤純正、味道清正等特點,而且有效成份含量高,金銀花的花莖、葉、花蕾中的主要成份為綠原酸,綠原酸在臨床上有很好的抗菌消炎的作用。另外,花中還含有肌醇、皂甙、木鱉甙、紫丁香甙及忍冬黃素等。果實含有23%的還原糖。
費縣屬北溫帶落葉果樹區。金銀花的生長習性近似果樹,適宜生長。這里地處中緯度地區,屬暖溫帶東南亞季風域區大陸性氣候,具有四季分明、年溫高、日照長、降水量少而又集中的氣候特點。金銀花耐旱澇,無論是多雨的汛期,還是少雨的冬季均能生長。它的有效成分綠原酸是由植物在氧呼吸過程中,經磷酸戍糖途徑的中間產物合成的物質。乾旱、低溫都可促使磷酸戍糖途徑的比重增大,使綠原酸含量增多。5月份是頭茬花的現蕾至盛花期,此時卻正好乾旱、氣溫低,所以是金銀花綠原含量高的環境條件。再者,費縣土壤有棕壤、褐土、潮土和砂姜黑土四大類。適宜種金銀花的棕壤和褐土,約佔全縣可利用面積的88.51%。棕壤發育在酸性岩石的風化物上,分布在山丘的中上部,地勢乾燥,持水最低,也為金銀花提供了乾旱的立地條件,有利於綠原酸的形成與積累。 [編輯本段]外形特徵忍冬科,呈棒狀,上粗下細,略彎曲,長2~3cm,上部直徑約3mm,下部直徑約1.5mm。表面黃白色或綠白色,貯久色漸深,密被短柔毛。偶見葉狀苞片。花萼綠色,先端5裂,裂片有毛,長約2mm。開放者花冠筒狀,先端二唇形;雄蕊5個,附於筒壁,黃色;雌蕊1個,子房無毛。氣清香,味淡、微苦。
紅腺忍冬 長2.5~4.5cm,直徑0.8~2mm。表面黃白至黃棕色,無毛或疏被毛。萼筒無毛,先端5裂,裂片長三角形,被毛。開放者,花冠下唇反轉。花柱無毛。
山銀花 長1.6~3.5cm,直徑0.5~2mm。萼筒和花冠密被灰白色毛,子房有毛。
毛花柱忍冬 長2.5~4cm,直徑1~2.5mm。表面淡黃色微帶紫色,無毛。花萼裂片 短三角形。開放者花冠上唇常不整齊,花柱下部多密被長柔毛。
金銀花亦可在家庭栽培,是著名的庭院花卉,花葉俱美,常綠不凋,適宜於作籬垣、陽台、綠廊、花架、涼棚等垂直綠化的材料,還可以盆栽。若同時再配置一些色彩鮮艷的花卉,則濃妝淡抹,相得益彰,別具一番情趣。
[編輯本段]中草葯別名[1]【別名】忍冬花,金花,銀花,二花,密二花,雙花,雙苞花,二寶花,金藤花,蘇花,鷺鷥花,努間努碾,吊坡膠姿,膠都顛(侗族名),羔熱馬耨(布依族名),阿拉塔蒙根其其格(蒙族名),拋捏,嬋人防,勤人牆,美親曬,琴嚴扁,善然效(瑤族名),精因發。
【商品名】南銀花:又名密銀花。主產於河南省密縣、登封、滎陽、尉氏等縣。品質最優,但產量較小,主供出口。
東銀花:又名濟銀花。主產於山東省費縣,平邑、蒼山等縣。產量較大,品質亦佳。銷往全國,並供出口。
懷銀花:又名淮銀花。產於河南省溫縣、博愛、沁陽、武陟、盂縣一帶(舊時懷慶府)者。品質亦佳,銷往全國,並有出口。
山銀花:又名土銀花,杜銀花。產於安徽、江蘇、山西、陝西、浙江、江西、四川、湖北、湖南、貴州等地。品質較次,多在當地銷售。
以上商品以花蕾未開放,乾燥、黃白色者為佳。
【處方名】二花,雙花,金銀花,金因花。[編輯本段]葯用價值 忍冬同屬多種植物的花蕾在不同地區作金銀花葯用。除忍冬、紅腺忍冬、山銀花和毛花柱忍冬外,在地方作為葯用的還有淡紅忍冬 (Lonicera acuminata Wall.)、卵葉忍冬(Lonicera inodora W.W.)、短柄忍冬 (Lonicera pampaninii)、凈花菰腺忍冬(Lonicera hypoglauca Miq.)、灰氈毛忍冬 (L.macrathoides Hand.-Mazz)、滇西忍冬(L.buchananii Lacein kew Ball.)、皺葉忍冬 (L.rhytidophylla Hand.-Mazz)、細氈毛忍冬(L. similis Hemsl.)、盤葉忍冬 (L.tragophylla Hemsl.)、新疆忍冬(L.tatarica Linn.var.tatarica)、匍匐忍冬 (L.crassifolia)等。
金銀花為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綠纏繞性木質藤本植物忍冬的花蕾和初開的花。金銀花味甘性寒,功能清熱解毒,疏散風熱。一般用量6~15克,水煎服,亦可入丸散。脾胃虛寒及氣虛體弱者不要使用。 我們的古人已經發現,金銀花能解菌毒。宋代張邦基的《墨庄漫錄》中記載這樣一則故事:崇寧年間,平江府天平山白雲寺的幾位僧人,從山上採回一籃野蕈煮食。不料野蕈有毒,僧人們飽餐之後便開始上吐下瀉。其中3位僧人由於及時服用鮮品金銀花,結果平安無事,而另外幾位沒有及時服用金銀花的僧人則全都枉死黃泉。可見,金銀花的解毒功效非同一般。
【專利方劑】六味黃酮茶:是以飲茶的方式飲用中草葯,該茶由 「金銀花、銀杏葉、決明子、槐米、山楂、菊花」 六種國家衛生部規定的葯食同源的中草葯組方而成主要含有人體自身不能合成的植物黃酮類化合物。將原材料精選、炮製、加工成袋泡茶,所以叫「六味黃酮茶」。它不是通常的茶葉,不含茶葉成分,它是以喝茶的方式飲用的中草葯。六味黃酮茶也不是保健品,屬於功效型食品(批號:陝衛食證字型大小),一種具有葯效的功效性食品。
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Ⅵ D)測定。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乙腈-0.4%磷酸溶液(13:87)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327nm。理論板數按綠原酸峰計算不低於1000。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綠原酸對照品適量,置棕色量瓶中,加50%甲醇製成每1ml含4μg的溶液,即得(10℃以下保存)。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粉末約0.5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50%甲醇50ml,稱定重量,超聲處理30分鍾,放冷,再稱定重量,用50%甲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精密量取續濾液5ml,置25ml棕色量瓶中,加50%甲醇至刻度,搖勻,即得。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5~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含綠原酸(C16H18O9)不得少於1.5%。
性味歸經
甘,寒。歸肺、心、胃經。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涼散風熱。用於癰腫疔瘡,喉痹,丹毒,熱血毒痢,風熱感冒,溫病發熱。
用法用量
6~15g。
貯藏方法
置陰涼乾燥處,防潮,防蛀。
中醫認為,金銀花性寒、味甘、氣平,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可以治療熱毒腫瘍、癰疽疔瘡等症。由於兼有宣散作用,故又可治療外感風熱和溫病初起。如治療風熱感冒的銀翹解毒片(丸),就是以金銀花為主葯的。與黃芩配伍製成的銀黃片,可以治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體炎等。金銀花加水蒸餾可獲得「金銀花露」,有清暑解熱的作用,可以治療小兒熱癤、痱子、暑熱等症。
我國自古以來,民間就有這樣一個習慣,在炎夏到來之際,給兒童喝幾次金銀花茶,可以預防夏季熱癤的發生;在盛夏酷暑之際,喝金銀花茶又能預防中暑、腸炎、痢疾等症。
炎夏酷暑之際,人們容易中暑,用金銀花製成涼茶,頻頻飲用,能夠預防中暑。夏末至中秋季節,細菌性痢疾、腸炎多發,可以金銀花為主,配以黃連、黃芩,煎成湯劑口服,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採摘金銀花宜在含苞待放之時,以色黃白、肥大者為佳。若捏一撮優質金銀花,置於玻璃杯中,將沸水沖入,少頃,則見一個個花蕾垂直地懸於水中,不浮不沉,亭亭玉立,好看極了。待水浸透花蕾之後,則陸續沉入杯底。
據葯物化學分析,金銀花含有木犀草素、肌醇、皂甙、鞣質等。葯理實驗表明,金銀花具有廣泛的抗菌譜,對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大腸桿菌、百日咳桿菌、白喉桿菌、綠膿桿菌、結核桿菌、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雙球菌等,均具有抑製作用,還有抗流感病毒的作用。臨床上也多用它治療上述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
新近的研究指出,金銀花能促進淋巴細胞的轉化,而淋巴細胞轉化率可反映細胞免疫功能,即提高機體免疫力。金銀花還能增強白細胞的吞噬功能,從另一個角度來提高免疫功能。金銀花還能促進腎上腺皮質激素的釋放,對急性炎症有明顯的抑製作用。
南京野生植物研究所用動物實驗證明,金銀花能顯著提高動物對高溫環境的耐受力,當對照組的動物因高溫死亡50%時,喂飼金銀花茶的動物在相同環境下僅死亡6%。證實了金銀花的清熱解暑作用。
用金銀花和菊花製成的「銀菊飲」當茶喝,治療高血壓病、動脈硬化症200例,效果良好。其中系統觀察46例,血壓降至正常者35例,余者也有不同程度降低,並可使頭暈、頭痛、失眠等症狀獲得改善。用金銀花注射液治療急性扁桃體炎,其療效並不比抗生素差,而且在治療過程中未發現毒性和副作用
『玖』 干金銀花的使用方法
是你買的銀花不好,不是純野生的。一般葯店賣的銀花/菊花等類似花類都是經過了簡單炮製的,加入了一些澱粉固定花型,它不會影響太大。簡單方法在泡前曬干,抖落下去,少量渣滓可以一起喝下。
另外上火也要看症狀,最後組合用葯,祝你健康!
『拾』 金銀花如何正確沖飲
銀花又名銀花、雙花、忍冬花、鷺鷥花、二寶花,為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綠纏繞性木質藤本植物忍冬的花蕾和初開的花。金銀花味甘性寒,功能清熱解毒,疏散風熱。一般用量6~15克,水煎服,亦可入丸散。脾胃虛寒及氣虛體弱者不要使用。
以金銀化代茶,開水沖飲,可預防中暑、腸道傳染病等夏冷疾病。對暑熱心煩、小兒瘡癤,可取金銀花10克,泡開水當茶飲用,有一定的治療作用;若加菊花10克,療效更為顯著。對瘤腫、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膽道感染、乳腺發炎等病症,取金銀花10-20克,加水煎服,每日2次,可收到控制病情,緩解症狀的效果。用金銀花20克,入鐵鍋中焙開研末,糖水或蜂蜜調服,治療暑熱瀉痢,是古書載述的有效驗方,也是民間常用的有效的方法。
用金銀花、連翹、大青葉、蘆根、甘草各10克,加水煎服,每日1一劑,連服3-5天,在乙腦、流腦流行之際,能起到較好的預防作用。
古代《金代葯貼》記載金銀花(花蕾)加蒸餾水製成的金銀花露有清熱解暑、解毒、養血止渴的作用,可治療暑溫口渴、熱毒瘡腫、小兒熱癤、痱子等症。製作金銀花露的方法是:取金銀花50克,加水1500毫升,浸泡半小時,然後先猛火,後小火煎熬30分鍾,倒出葯汁盛裝,加冰糖後放入冰箱備用,味甜清香,可作為夏令常服的保健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