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加熱自製蒸餾水
① 怎麼在家自製簡單的蒸餾裝置
在家自製簡單的蒸餾水的具體制備步驟及材料如下:
材料:你需要准備18L左右容積的不銹鋼鍋、自來水、玻璃碗、圓形烘焙架、鍋蓋、冰塊
1、把一個18L容積左右的不銹鋼鋼鍋裝滿一半左右的自來水。
拓展資料:
蒸餾水是指經過蒸餾、冷凝操作的水,蒸二次的叫重蒸水,三次的叫三蒸水 。低耗氧量的水,加入高錳酸鉀與酸工業蒸餾水是採用蒸餾水方法取得。
蒸餾是一種熱力學的分離工藝,它利用混合液體或液-固體系中各組分沸點不同,使低沸點組分蒸發,再冷凝以分離整個組分的單元操作過程,是蒸發和冷凝兩種單元操作的聯合。與其它的分離手段,如萃取、過濾結晶等相比,它的優點在於不需使用系統組分以外的其它溶劑,從而保證不會引入新的雜質。
自然界中的水都不純凈,通常含有鈣、鎂、鐵等多種鹽,還含有機物、微生物、溶解的氣體(如二氧化碳)和懸浮物等。用蒸餾方法可以除去其中的不揮發組成。用蒸餾法,並配合以下一些措施,可以獲取質量較高的蒸餾水。
1、排去初始餾分(約占原水的20%),因為揮發組分主要集中在初始餾分中。
2、排去殘留部分(約占原水的20%),因為很多不揮發組分集中在殘留水中。
3、添加某些物質以利於蒸餾。例如,添加NaOH,使水中的CO2變成難揮發組分,添加KMnO4可氧化水中的有機物。
② 如何在家自製蒸餾水
1 用家用蒸餾水機
2 這個比較麻煩點了 用電飯鍋 或者是 其他一些加熱容器 (要密專封比較好屬的蓋子) 在蓋子上面弄個孔 用一塑料管子在蓋子上與孔聯結將塑料管子另一頭伸入用來盛放蒸餾水的容器中 管子的長度要盡量長些 塑料管的一段浸入裝有冷水的容器中(洗臉盆即可 要是條件好 用冰箱來冷卻也可以) 將水煮沸 即可
③ 怎麼製作蒸餾水
自然界中的水都不純凈 ,通常含有鈣、鎂、鐵等多種鹽,還含有機物、微生物、溶解的內氣體(如二容氧化碳)和懸浮物等。用蒸餾方法可以除去其中的不揮發組成。用蒸餾法,並配合以下一些措施,可以獲取質量較高的蒸餾水。
①排去初始餾分(約占原水的20%),因為揮發組分主要集中在初始餾分中。
②排去殘留部分(約占原水的20%),因為很多不揮發組分集中在殘留水中。
③添加某些物質以利於蒸餾。例如,添加NaOH,使水中的CO2變成難揮發組分,添加KMnO4可氧化水中的有機物。
④ 如何自製蒸餾水
1 用家用蒸餾來水機自
2 這個比較麻煩點了 用電飯鍋 或者是 其他一些加熱容器 (要密封比較好的蓋子) 在蓋子上面弄個孔 用一塑料管子在蓋子上與孔聯結將塑料管子另一頭伸入用來盛放蒸餾水的容器中 管子的長度要盡量長些 塑料管的一段浸入裝有冷水的容器中(洗臉盆即可 要是條件好 用冰箱來冷卻也可以) 將水煮沸 即可
⑤ 不用火怎樣獲得蒸餾水
a.
1.往鍋里盛滿水,不要太滿
2.用塑料袋將鍋蓋內壁罩上.
3.將鍋蓋蓋上,等待加熱.
4.取夠量後取下塑料袋即可。
b.
冰箱,只要不是無霜冰箱,冷藏室內有大量的結霜,這個取出來融化成水,去掉沉澱物和漂浮物,就是標準的蒸餾水。
⑥ 怎麼自製蒸餾水純凈水
1、首先在家中准備一個干凈的鍋,還有一個干凈的碗放入鍋中,最好放在最中間。
⑦ 怎麼製作蒸溜水
用個玻來璃碗做蒸餾水
材料:你需要准源備18L左右容積的不銹鋼鍋、自來水、玻璃碗、圓形烘焙架、鍋蓋、冰塊
1、把一個18L容積左右的不銹鋼鋼鍋裝滿一半左右的自來水。
2、在鍋里放個玻璃碗。要確保碗是浮著的,不能碰到底部。如果不能浮起,在碗下面放個圓形烘烤架。
3、注意碗里收集的水。這里的水應該很熱,但不能沸騰。如果沸騰,把爐子溫度關小。
4、用冷、熱交替的方法製造冷凝效果。可以把鍋蓋反過來,裝上冰塊,熱氣碰到冰塊就會冷凝為水珠。
5、把鍋里的水燒沸。沸騰以後會導致蒸汽上升,在鍋蓋處凝結。然後會滴落在碗里,等到碗收集夠水以後再停止冷凝。
6、把鍋從爐子移開,把蓋子拿下。
7、把蒸餾水碗拿出鍋。小心不要燙到手。可以讓水冷了以後再移動。
8、讓蒸餾水冷卻再儲藏起來。
⑧ 家庭如何自製蒸餾水
只需要在做飯鍋蓋上接出來一段膠管,盡量長一點,出口處對著鐵塊之類的,流下來的就是蒸餾水
⑨ 化學題:為什麼冷凝管冷卻水一定要從下口進,上口出。製作蒸餾水為什麼不用蒸餾燒瓶用圓底燒瓶
1.冷凝管中來冷卻水下口進上口出,可自使冷卻水充滿冷凝管(如果上口進得話,往往只有冷凝管的底部有水,上部積不起水),可避免冷凝管因只有部分有水導致冷熱不均可能發生破裂,同時冷卻水下口進上口出,水流方向與氣流方向相反,有利於提高冷凝效率。
2.自來水蒸餾制蒸餾水時,只需要加熱煮沸(此時達到水的沸點,水氣化逸出,再冷凝即可),所以不需要控制溫度,因為不需要溫度計控制溫度,因此也不一定需要用蒸餾燒瓶(要用也可以的),用圓底燒瓶也可以的。
3.萃取劑的選擇原則
萃取劑與原溶劑互不相溶,溶質(被提取物)在萃取劑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劑中要大(越大越好),萃取劑與溶質不反應。還可以加上一條,就是萃取劑與溶劑要易於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