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垢是什麼水垢是怎麼來的
① 水垢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含有鈣鎂鹽類來等礦物質的水自叫做「硬水」。河水、湖水、井水和泉水都是硬水。自來水是河水、湖水或者井水經過沉降,除去泥沙,消毒殺菌後得到的,也是硬水。剛下的雨雪,水裡不含礦物質,是「軟水」。水燒開後,一部分水蒸發了,本來不好溶解的硫酸鈣(石膏就是含結晶水的硫酸鈣)沉澱下來。原來溶解的碳酸氫鈣和碳酸氫鎂,在沸騰的水裡分解,放出二氧化碳,變成難溶解的碳酸鈣和碳酸鎂(它們是石灰石、白雲石的主要成分)也沉澱下來。這就是水垢的來歷。
② 水垢產生的原因就是水垢怎麼產生的
水,分為軟水和硬水,硬水裡面有很多礦物質和結晶體,就像超市裡有賣礦物質水,軟水相對少一點礦物質。當硬水通過過濾沉降後就會變為軟水。當燒水時礦物質因為各種反應沉積為水垢。水垢就是礦物質和結晶體沉積。
水垢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鈣、重金屬元素及致癌物亞硝酸鹽等,對人體建康十分有害。
向您推薦幾種簡便易行的去除水垢的方法,不妨試試。
①
水壺
煮山芋除垢 在新水壺內,放半水壺以上的山芋,加滿水,將山芋煮熟,以後再燒水,就不會積水垢了。但要注意水壺煮山芋後,內壁不要擦洗,否則會失去除垢作用。對於已積滿了水垢的舊水壺,用以上方法煮一二次後,不僅原來的水垢會逐漸脫落,並能起到防止再積水垢的作用。
②小蘇打除水垢 用結了水垢的鋁制水壺燒水時,放1小匙小蘇打,燒沸幾分鍾,水垢即除。
③煮雞蛋除水垢 燒開水的壺,用久了積垢堅硬難除。如用它煮上兩次雞蛋,會收到理想的效果。
④土豆皮除水垢 鋁壺或鋁鍋使用一段時間後,會結有薄層水垢。將土豆皮放在裡面,加適量水,燒沸,煮10分鍾左右即可除去。
⑤熱脹冷縮除水垢 將空水壺放在爐上燒干水垢中的水分,燒至壺底有裂紋或燒至壺底有「嘭」響之時,將壺取下,迅速注入涼水,或用抹布包上提手和壺嘴,兩手握住,將燒乾的水壺迅速坐在冷水中(不要讓水注入壺內)。重復2次至3次,壺底水垢會因熱脹冷縮而脫落。
⑥醋除水垢 如燒水壺有了水垢,可將幾勻醋放入水中,燒一二個小時,水垢即除。如水垢中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鈣,則可將純鹼溶液倒在水壺里燒煮,可去垢。
⑦口罩防積水垢 在燒水壺里放一隻干凈的口罩,燒水時,水垢會被口罩吸
③ 水垢是什麼原理產生的
水,分為軟水和硬水,硬水裡面有很多礦物質和結晶體,就像超市裡有賣礦物質水版,軟水相對權少一點礦物質。當硬水通過過濾沉降後就會變為軟水。當燒水時礦物質因為各種反應沉積,水燒開後,一部分水蒸發了,本來不好溶解的硫酸鈣(CaSo4,石膏就是含結晶水的硫酸鈣)沉澱下來。原來溶解的碳酸氫鈣(Ca(HCo3)2)和碳酸氫鎂(Mg(HCo3)2),在沸騰的水裡分解,放出二氧化碳(Co2),變成難溶解的碳酸鈣(CaCo3)和碳酸鎂(MgCo3)(它們是石灰石、白雲石的主要成分)也沉澱下來。這就是水垢的來歷。 水垢不溶於水只是相對的,水加熱後便有部分沉澱會溶解,這會把形成沉澱的重金屬離子重新帶入水中,使水中的重金屬離子的含量超過衛生標準的要求,危害人體健康,如碳酸鈣、碳酸鎂在人體內大量沉積易形成結石。汞會引起胎兒畸形。水垢還影響水壺的導熱,從而浪費能源。
④ 水垢成分是什麼
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碳酸鎂,它們可以和酸起化學變化。
雨降落到地面,涓涓細流匯成江河,穿過山脈,越過平原,沖刷著土壤和岩石,溶解了不少礦物質。井水、泉水等地下水中含有更多的礦物質。如果我們在一塊干凈的玻璃片上滴上一滴水,等到水滴干後,玻璃片上留下水痕。這就是水裡溶解了礦物質。
含有鈣鎂鹽類等礦物質的水叫做「硬水」。河水、湖水、井水和泉水都是硬水。自來水是河水、湖水或者井水經過沉降,除去泥沙,消毒殺菌後得到的,也是硬水。剛下的雨雪,水裡不含礦物質,是「軟水」。水燒開後,一部分水蒸發了,本來不好溶解的硫酸鈣(石膏就是含結晶水的硫酸鈣)沉澱下來。原來溶解的碳酸氫鈣和碳酸氫鎂,在沸騰的水裡分解,放出二氧化碳,變成難溶解的碳酸鈣和碳酸鎂(它們是石灰石、白雲石的主要成分)也沉澱下來。這就是水垢的來歷。
在工廠里,往往在水裡加入適量的碳酸鈉,使水中的鈣鎂鹽類變成沉澱除去,水就變成了軟水。使硬水通過離子交換樹脂,也能除去其中的礦物質,得到軟水。家裡的水壺、暖水瓶里長了水垢,怎麼清除干凈呢?
小心地將水壺燒到剛剛要干,立即浸到涼水裡。這一熱一冷,由於鋁和水垢熱脹冷縮的程度不同,水垢就會碎裂,從壺壁上籟籟落下。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碳酸鎂,它們可以和酸起化學變化。根據這個道理,在水壺里倒些食醋,在火上溫熱一下,只見水垢上放出密密麻麻的小氣泡,水垢便粉碎了。用稀鹽酸也能除水垢。稀鹽酸「消化」碳酸鈣的能力比食醋強,不過,操作起來要十分小心,別讓鹽酸把手也腐蝕壞了。要知道,鹽酸和鋁很容易起反應。如果是搪瓷水壺,搪瓷又未脫落,用稀鹽酸除水垢當然好。暖水瓶里的水垢這樣除去,更沒問題了。
⑤ 水垢是什麼
水垢是由於開水壺用久了,內壁會長出一層厚厚的雜質。
這些現象說明,看起來清亮透徹的水裡確實有雜質。 雨降落到地面,涓涓細流匯成江河,穿過山脈,越過平原,沖刷著土壤和岩石,溶解了不少礦物質。井水、泉水等地下水中含有更多的礦物質。如果我們在一塊干凈的玻璃片上滴上一滴水,等到水滴干後,玻璃片上留下水痕。這就是水裡溶解了礦物質。
主要成分:
水中含有鈣、鎂離子以及碳酸根、碳酸氫根、硫酸根等。當水達到一定溫度,其中的鈣、鎂離子與酸根結合,生成碳酸鈣、碳酸鎂、硫酸鈣等析出沉澱,從而形成水垢。
一般水中含鈣離子較多,故水垢的主要成分一般為鈣鹽。
成分:碳酸鈣(鎂)。水中含碳酸氫鈣(鎂),這些都是可溶的,水煮沸後,二者分解為碳酸鹽沉澱 。
Ca(HCO3)2====CaCO3(沉澱)+CO2↑+H2O
由於氫氧化鎂比碳酸鎂更難溶,因此生成的碳酸鎂可轉化為氫氧化鎂。
MgCO3+H20=====Mg(OH)2(沉澱)+CO2↑
參考網路:http://ke..com/view/196667.htm
⑥ 水垢是怎麼形成的
含有來鈣(Ca)鎂(Mg)鹽類等礦物質的水自叫做「硬水」。河水、湖水、井水和泉水都是硬水。自來水是河水、湖水或者井水經過沉降,除去泥沙,消毒殺菌後得到的,也是硬水。剛下的雨雪,水裡不含礦物質,是「軟水」。水燒開後,一部分水蒸發了,本來不好溶解的硫酸鈣(CaSo4,石膏就是含結晶水的硫酸鈣)沉澱下來。原來溶解的碳酸氫鈣(Ca(HCo3)2)和碳酸氫鎂(Mg(HCo3)2),在沸騰的水裡分解,放出二氧化碳(Co2),變成難溶解的碳酸鈣(CaCo3)和碳酸鎂(MgCo3)(它們是石灰石、白雲石的主要成分)也沉澱下來。這就傳說中是水垢的形成。
有些人可能認為用玻璃或者是其它器皿燒水就就會產生水垢。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水垢的形成與器皿沒有任何關系。只是因為水在燒開的情況下會有多餘的Ca Mg 離子沒有被溶解而被析出。而並沒有與器皿發生任何化學反應。正常情況下水在70以下是不會結水垢的。因為那時還沒有達到Ca Mg 離子被析出的條件。不知道這樣回答是否滿意?
⑦ 什麼是水垢
水燒開後,一部分水蒸發了,本來不好溶解的硫酸鈣(CaSo4,石膏就是含結晶水的硫酸專鈣)屬沉澱下來。原來溶解的碳酸氫鈣(Ca(HCo3)2)和碳酸氫鎂(Mg(HCo3)2),在沸騰的水裡分解,放出二氧化碳(Co2),變成難溶解的碳酸鈣(CaCo3)和碳酸鎂(MgCo3)(它們是石灰石、白雲石的主要成分)也沉澱下來。這就是水垢。
⑧ 水垢是怎麼形成的
1. 受熱分解
含有暫抄時硬襲度的水進入鍋爐後 , 在加熱過程中 , 一些鈣鎂鹽類受熱分解 , 從溶
於水的物質轉變成難溶於水的物質 , 附 著於鍋爐金屬表面上結為水垢 , 鈣和鎂
鹽類分解如下 :
ca(HC03)2 →CaC03 ↓ +H2O+C02↑
Mg(HCO)2→MgC03+H2O+C02↑
MgC03+H2O → Mg(OH)2↓+c02↑
2. 某些鹽類超過了其溶解度 由於鍋水的不斷蒸發和濃縮 , 水中的溶解鹽類含量
不斷增加 , 當某些鹽類達到過飽和時 , 鹽類在蒸發面上析出固相 ,結生水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