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蒸汽換熱將醇蒸餾成醚
㈠ 醇和醇鈉能生成醚嗎
應當是不會的。醇和醇鈉在一起應當不反應,而醇和醇鈉一般用做強鹼試劑脫質子,醚可以用醇鈉和鹵代烷在無水條件下制備,也可以醇的分子間脫水。
㈡ 乙醇生成醚的方程式是什麼
乙醇與濃 硫 酸化合物加熱到140℃時可發生分子間脫水生成產物乙醚.濃 硫 酸在這里作脫水劑\催化劑
2 CH3-CH2-OH —--(濃H2SO4/140℃)---→ CH3-CH2-O-CH2-CH3+H2O
㈢ 乙醚的蒸餾實驗步驟與乙醇的蒸餾實驗步驟有什麼不同
乙醇和乙醚蒸餾不同之處在於,乙醚蒸餾前需要檢測過氧化物和除去過氧化內物。
乙醚蒸餾的關鍵容問題是[過氧化物]。
乙醚在長期保存期間與空氣或受到光照的作用,會形成過氧化物,而過氧化物受熱容易爆炸,因此,乙醚蒸餾前要檢測過氧化物,如果含有過氧化物則需要除去後再蒸餾。
過氧化物檢測:
取少量乙醚,加入碘化鉀和稀鹽酸,震盪,然後加入澱粉溶液,如果變藍,則證明其中含有過氧化物。
所利用的原理就是過氧化物氧化碘離子為單質碘,單質碘使得澱粉變色。
過氧化物除去:
在乙醚中加入硫酸亞鐵溶液,利用亞鐵離子與過氧化物的反應,除去過氧化物,然後分液,之後蒸餾即可。
㈣ 醇和鹵代烴反應生成醚的機理
第二步就是R-X+R』OH——>R-O-R』+HX 就是RO取代了X 或者說R取代了H
和酯化一個意思啊就是取代
㈤ 醇通過怎麼氧化成為醚
可通過醇的脫水反應:2R-OH→R-O-R+H₂O,該反應過程需要高溫,通常在125°C,還需要酸的催化,通常為硫酸。
例如,將乙醇和濃硫酸反應的溫度控制在125°C,乙醇將發生分子間脫水,生成乙醚。化學方程式為:2CH₃CH₂OH→CH₃CH₂-O-CH₂CH₃+H₂O。
醚是醇或酚的羥基中的氫被烴基取代的產物,通式為R-O-R',R和R』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相同者為對稱醚,不同者稱為混合醚。
用醇的脫水反應來制備醚,只能合成一些簡單的醚,對於復雜的分子醚類不太適用。
(5)利用蒸汽換熱將醇蒸餾成醚擴展閱讀
醇類化合物受羥基的影響,存在分子間的氫鍵,在水中還有醇分子和水分子間的氫鍵。所以,它們的物理性質與相應的烴差異較大。主要表現在熔沸點比較高,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度等。
一般而言,低級的醇類水溶性較好,甲醇、乙醇和丙醇能與水以任意比例混溶。4~11個碳原子的醇為油狀液體,部分溶於水,以後隨著碳原子數增加,烴基對分子的影響越來越大,使高級醇的物理性質更接近於相應的烴。
另外,低級的醇具有特殊的氣味和辛辣的味道,而高級的醇則無嗅、無味。
分類
(1)根據羥基所連接碳原子的類型,分為伯醇、仲醇、叔醇。
(2)根據羥基所連羥基的種類,分為脂肪醇、脂環醇和芳香醇。脂肪醇又根據烴基部分是否含有不飽和鍵而分為飽和醇和不飽和醇。
(3)根據分子中所含羥基數目的不同,分為一元醇、二元醇和三元醇等。含兩個或兩個以上羥基的醇統稱為多元醇。
㈥ 關於乙醇蒸餾實驗的問題
因為酒精溫度計是利用酒精受熱體積膨脹來測量溫度的,溫度達到乙醇的沸點內後,溫度容將不再升高,所以酒精溫度計是不會失效的 (另外溫度計是封閉的,酒精不可能跑出去)
酒精和水的混合液與蒸汽中所含酒精濃度均為95.57%(重量)或97.60%(容量),此時的沸點為78.15℃,這沸點較純酒精沸點78.3℃,水的沸點100℃都低,故蒸餾到這濃度時,蒸汽中的酒精含量就不會再增加了。這沸點稱之為最低恆沸點,該組分的混合物稱恆沸混合物。
㈦ 乙醚蒸餾和乙醇蒸餾的實驗步驟有什麼不同
1.乙醚的溫度計需要到液面以下,乙醇是溫度計水銀球的上緣應恰好位於蒸餾頭側管下緣所在專的水屬平線上
2.乙醚接受需要冰水浴,因為它的沸點很低
3.乙醚蒸餾前要看是不是有過氧化物(澱粉碘化鉀試紙條),防止加熱時爆炸
4.乙醚蒸餾是水浴加熱
㈧ 乙醇反應生成乙醚反應方程式
2CH₃CH₂OH--CH₃CH₂OCH₂CH₃+2H₂O,條件是濃H2SO4,酒精燈加熱140℃;乙醇與濃硫酸化合物加熱到140℃時可發生分子間脫水生成產物乙醚,濃硫酸在這里作脫水劑、催化劑。
乙醇可以在濃硫酸和高溫的催化發生脫水反應,隨著溫度的不同生成物也不同;乙醇與濃硫酸加熱到170℃左右,發生分子內脫水生成乙烯和水(切記要注酸入醇,酸與醇的比例是1:3)。製取時要在燒瓶中加入碎瓷片(或沸石)以免暴沸。
(8)利用蒸汽換熱將醇蒸餾成醚擴展閱讀:
乙醇可以與乙酸在濃硫酸的催化並加熱的情況下,發生酯化作用,生成乙酸乙酯;乙醇可以和鹵化氫發生取代反應,生成鹵代烴和水。
乙醇具有還原性,可以被氧化成為乙醛;乙醇也可被高錳酸鉀氧化成乙酸,同時高錳酸鉀由紫紅色變為無色;乙醇也可以與酸性重鉻酸鉀溶液反應,當乙醇蒸汽進入含有酸性重鉻酸鉀溶液的硅膠中時,可見硅膠由橙紅色變為灰綠色,此反應可用於檢驗司機是否飲酒駕車(酒駕)。
㈨ 蒸汽加熱是直接加熱還是利用蒸汽變成凝液再換熱
1.從設備上來說,過熱蒸汽對設備材質要求高(相比沒什麼),但過熱蒸汽要的換熱面積大,因為我們加熱主要用的是蒸汽的冷凝潛熱, 就需要很大一部分換熱面積用來將過熱蒸汽冷卻為飽和蒸汽,這部分面積就浪費了,但換熱器就要做大。根據實際經驗如果過熱度每增加2℃,則換熱器需增加1%的換熱面積。一般不推薦使用過熱度超過10℃的過熱蒸氣,主要是因為可能換熱面積不成比例以及經濟性差,而且容易結垢。
2.從工藝、換熱效果來說,過熱蒸汽的換熱效果沒飽和蒸汽好,過熱蒸汽的傳熱系數沒有飽和蒸汽的傳熱系數大。換熱效果比過熱蒸汽好,過熱蒸汽換熱後採用疏水閥,從疏水閥出來的肯定是蒸汽(只要疏水閥工作良好),疏水閥的作用就是疏水,阻止蒸汽。
今天 現場確認最後一天 我錯過了,╮(╯▽╰)╭只能等下一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