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露蒸餾的辦法
Ⅰ 小型鮮花純露蒸餾設備
平時我們說黑色的花有黑鬱金香、墨菊等。其實,世界上根本說沒有純黑色的花。平常人們說的黑顏色的花,不過是深紫色的。即便這樣,它們也很稀少。這是什麼原因呢?
昆蟲不願做「媒人」
原來,大多數開花的植物繁殖後代,都要靠昆蟲來做媒人。美麗鮮艷的花朵容易吸引昆蟲前來,而黑色花因為顏色太暗,很難引起昆蟲的注意。昆蟲不來傳粉,黑花植物就不能結果實,久而久之,很多種類就被淘汰了。
缺少遮陽傘
科學家發現,花的顏色和花里含的花青素有直接關系。當花青素和植物中的銅、鐵、鈷、鉬等不同的金屬元素結合後,就像經過了調色板調色一樣,花瓣就會顯示出不同的顏色。不過呢,很遺憾,它們沒有那麼在原本事,調不出純黑的顏色,所以沒有純黑色的花。
說句實話,黑色花在太陽面前是很危險的,因為它沒有一把「遮陽傘」。
太陽光是由赤、橙、黃、綠、青、藍、紫7種不同顏色的光組成的,這些光波長不一樣,含的熱量也不一樣。
在花兒中,紅花和黃花比較多,是因為它們的花瓣能反射陽光中的紅光和黃光,這樣我們的眼睛才能看到它們呈現紅色和黃色。恰恰,紅光和黃光中含熱量又比較多,這樣一來,紅花和黃花的花瓣就不易受傷。可黑花就不同了,它沒有「遮陽傘」,不能反射太陽光,把太陽光一古腦兒全吃進花瓣里,你說能不受傷嗎?
所以在自然界里,黑花就成了花中的另類,少之又少,也因此非常珍貴。
補充:
自然界里也有黑色的花朵,像黑牡丹、墨菊等。由於黑花很少,物以稀為貴,黑牡丹和墨菊就成了珍品。除了黑色的花,其他顏色的花都很多,五彩繽紛,裝點著大自然。
黑花為什麼那麼少呢 在花瓣中一般含有兩種物質,一種叫花青素,一種叫胡蘿卜素。花青素的性質非常不穩定,遇到酸類呈紅色,遇到鹼類呈藍色,遇到強鹼性物質成為藍黑色,中性時是紫色。還有一些花的顏色是黃的、橙黃的、橙紅的。它們的花瓣含有胡蘿卜素。花的顏以與花瓣內含有的物質相關,在植物體內不能產生黑色的因子,只有在特殊情況下,才有可能出現黑色趨向,所以,黑色的花就十分罕見了,並且單純黑色的花是不存在的。這是黑色花朵少的生理因素。
但為什麼自然界沒有使植物出現黑色因子呢?主要是因為太陽光的原因,如果花朵是黑色,那麼將會吸收太陽光所有波長的光的能量,那樣很容易被強烈的太陽光灼傷,也因此自然選擇決定了黑色的花朵很少很少。
Ⅱ 蒸餾器的花露蒸取
原文
「蒸露法:銅鍋壺,底牆高三寸。離底一寸,作隔,花鑽之使通氣。回外以錫作餾蓋蓋之,其狀如盔答。其頂圩使盛冷水,其邊為通槽,而以一咮流出其餾露也。作灶以磚二層,上鑿孔以安銅鍋,其深寸。鍋底置砂,砂在磚之上,薪火托磚之下,其花置隔上,故下不用水,而花露自出。凡薔薇茉莉柚花,皆可蒸取之。」
解釋
方以智介紹的是一種干餾法,所用設備也是蒸餾器,下為甑鍋,鍋內有箄,上為冷凝器,冷凝器下有槽,以流管引出餾液。這與傳統蒸酒器結構十分類似。蒸餾時,箄上置花干餾,這是與蒸酒器使用上的不同之處。而鍋底置砂,則可使受熱均勻且易於控制。
除了干餾以外,方以智也知道加水蒸餾方法。在同一條中,他引述別人的話說:「以重湯蒸錫甑取露,更無焦氣。」方以智的兒子方中履則記述了另一種制露方法:「錫甑頂作中低滴溜,甑中石子上置一罐接之。驗頂上冷水煖,則起蓋取中,其花露盡矣。」這種方法,與煉丹術中未濟爐有異曲同工之效。這些記載表明,古人在製取花露水時,廣泛嘗試了各種類型的蒸餾器,在這個問題上真正作到了百花齊放。
Ⅲ 如何製作玫瑰花露
主料:玫瑰花50克。
調料:水600毫升。
自製玫瑰露的做法
1.稱取玫瑰花蕾50克。
2.放入清水中沖洗一下,洗掉表面的灰塵。
3.把洗凈的玫瑰花蕾撈出來。
4.分成3等份。
5.鍋中加600ml的水。
6.取一份玫瑰花蕾放進鍋里,用小火煮。
7.一直煮到玫瑰花蕾變色,把花蕾撈出來。
8.再放入第二份玫瑰花蕾,繼續用小火煮。
9.煮至玫瑰花蕾變色,把花蕾撈出來,這個時候的水是淺紅色的。
10.接著放入第三份玫瑰花蕾,繼續用小火煮。
11.煮至花蕾變色,撈出來,此時煮出來的水是深紅色的,玫瑰花露就煮好了。
12.把煮好的玫瑰花露用濾網過濾一下,涼涼後,倒入干凈無水滴的玻璃瓶中。
Ⅳ 鮮花蒸餾的純露和乾花蒸餾的純露有什麼區別
最直接的感官區別是乾花做的純露表面浮了一層油珠;味道是類似於泡花茶散發的香味,鮮花的純露是另一種香味。
具體的區別如下:
1、乾花無論是技術風干,還是曬干,其營養成分都會損失大半,在蒸餾條件尚可的情況下,乾花蒸餾出來的純露雖然還有一定的使用價值,但是和鮮花蒸餾出來的花露依然差很遠,因為乾花花露的營養結構已經發生了變化。如果蒸餾條件較差,那蒸餾出來的純露也最多稱之為較好的花茶水。
2、很多品種的乾花蒸餾出來的精油似乎會比鮮花蒸餾出的精油更多,也就是表面漂浮的那層油珠,其實那隻是一些脂質性物質,並非完全是精油,不存在乾花可以蒸餾出更多精油的可能性。
3、保質期,曾經有人做過實驗,一瓶正常殺菌除菌鮮花蒸餾的玫瑰純露,(這個殺菌指的是蒸餾灌裝時的低菌操作),未開封的條件下,到保存了2年多暫時還沒有變質的現象,而乾花蒸餾,一般條件好的也就能保存五六個月,條件差一些的一個多禮拜也就開始變味了。這也從側面證實了,乾花蒸餾的純露所含精油含量確實比鮮花差很多,因為精油是一種天然的抑菌劑,精油含量少自然容易變質。所以乾花蒸餾的純露十分容易腐敗,從專業角度上來講,純露的腐敗不是從變味,而是從出現漂浮物等狀況上來判斷。乾花蒸餾的純露在保管條件一般的情況下更容易出現漂浮的絮狀物。
Ⅳ 如何用花瓣蒸餾出精華
用「水蒸氣蒸餾法」,它是提取植物芳香油(即精華)的常用方法。
Ⅵ 如何將花中精華蒸餾出來
把植物花瓣和蒸餾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入蒸餾器中,在火上煮,利用水蒸氣將植物芳香精油攜帶出來,使之形成含有精油的水蒸氣狀態;經過冷卻工藝,利用溫差冷凝成液體狀態,從而分離出純露水。
滿意請採納
Ⅶ 用玫瑰花蒸餾出來的花露怎樣測定花露水的含量用什麼儀器
用色譜儀……
Ⅷ 明清時期有一種用蒸餾方法得到的花露的作用是什麼
花露不僅具有香味,而且是一種很好的營養護膚品,不同的花露具有不同的作用,可以起到保濕、養顏、美白、嫩膚、去皺等作用
Ⅸ 怎樣自製百分百花露 精油
先插幾句議論。在網路知道上,大多數都是問XX精油好不好這樣的非常商業化的問題,能有問些與技術相關的,實在太少了。
首先先說一下這個「百分百」的概念,這個概念很模糊,從化學的定義來講,沒有任何一種花露(這個詞也有待推敲)不是水溶液的,沒有百分百的概念。如果說,你的意思是「純由植物提煉的」、「濃度很高」這兩層意思,那麼可以使用「飽和」花露這樣的詞。
再說花露,如果你是指,通過蒸餾法來獲取的植物提取物,那麼水溶性的部分,一般可以叫做純露、花水,不過更建議使用精露這個術語。非水溶性成分,叫做精油。
關於自製,根據規模,就可以分為實驗室制備和工業制備兩種。兩種方法在設備上、操作規程上是完全不同的。在這里,只簡單說說實驗室制備。其實任何做過無機化學大實驗、有機化學大實驗或者生化實驗的人都應該知道,這個制備設備是非常簡單的。你需要有蒸餾裝置(蒸餾燒瓶、煤油燈、封閉塞,氣壓調節裝置)、冷凝裝置(冷凝管)、收集裝備(牛角管、三角瓶)、分離裝備(分液漏斗之類)、儲存設備(深色精油瓶)等等。裝備搭建圖也很好找,在任何實驗室操作書籍里都可以找到。蒸餾一個比較關鍵的是水,最好使用蒸餾水或去離子水,水中不含任何雜質,這才對於提純花水更有利。
不過,實驗室制備精露,是比較辛苦的。由於產量極低,所以如果打算蒸餾出足夠使用的量,那需要循環很多次,而且在可能的情況下,還要進行二次蒸餾和三次蒸餾,如果不是科研使用,投入這么多人力精力是劃不來的。
第二和第三個問題,實在太大了。可以用來制備精露的花類有上百種,每種精露都對人體有不同的作用,沒有所謂最有利之說。這個說法太主觀,實際上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我空間里有精露相關資料,可以去參考。
至於產率的問題,這也是因不同花而異的。舉個例子給你,要3-6棵花梨木的木心,也就是18噸木屑,才可以蒸餾出不到1公斤的純正精油,至於花類的蒸餾,那比例就更低了。而且在工業制備中,水與花的比例,是個工藝問題,不同的蒸餾廠的比例都不同,而且絕對是商家的技術秘密,不會輕易告訴外人。其實你可以推論,市場上那些林林總總的花水純度是怎樣的了。
這個領域博大精深,只能簡單說說,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Ⅹ 製作花露應該買什麼蒸餾器
我們中國一般用的是斧式蒸餾器 花露用的是塔式蒸餾器 斧式蒸餾器(鍋 蒸籠 蒸蓋 輸導管 冷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