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餾操作時應使溫度計
『壹』 下列有關實驗操作的說法正確的是()A.蒸餾操作時,應使溫度計水銀球伸入蒸餾燒瓶液面下B.鉑絲蘸取
A.蒸餾時,溫度計測量餾分溫度,所以溫度計水銀球位於蒸餾燒瓶支管口處,故A錯誤;
B.鉑絲蘸取試樣灼燒,火焰呈黃色,則該試樣中含有鈉元素,該物質可能是Na、NaOH或鈉鹽,故B錯誤;
C.測定溶液的pH的規范操作是:用乾燥潔凈的玻璃棒蘸取溶液,點在pH試紙中央,30s後跟標准比色卡比較,從而確定溶液pH大小,故C正確;
D.分液時,分液漏斗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為防止摻有雜質,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故D錯誤;
故選C.
『貳』 下列錯誤的是: 1.蒸餾操作時,應使溫度計水銀球靠近蒸餾燒瓶的支管口處。 2.分液操作必須在分液漏
3.硝酸鉀和氯化鈉常態都是固體,無法分離。過濾適合固液分離。
『叄』 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A.蒸餾操作時,應使溫度計水銀球插入蒸餾燒瓶的溶液中B.過濾操作時,玻璃
A.蒸餾的原理:通過控制沸點的不同來實現物質的分離,所以溫度計水銀球要靠近蒸餾燒瓶支管口,不能插入蒸餾燒瓶液體中,故A錯誤;
B.過濾時玻璃棒應該靠在三層濾紙一側,故B正確;
C.萃取的基本原則兩種溶劑互不相溶,且溶質在一種溶劑中的溶解度比在另一種大的多.密度也可以比水小,故C錯誤;
D.為防止液體污染,分液時,分液漏斗中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故D錯誤.
故選B.
『肆』 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A.蒸餾操作時,應使溫度計水銀球靠近蒸餾燒瓶支管口處 B.蒸發操
A.蒸餾操作時來,溫度自計測的是要流出組分的溫度,應使溫度計水銀球靠近蒸餾燒瓶支管口處,故A正確; B.蒸發操作時,混合物中的水分大部分蒸干後,停止加熱,用余熱將固體蒸干,故B錯誤; C.分液操作時,分液漏斗中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後再將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以免造成污染,故C錯誤; D.萃取操作時,選擇的萃取劑只要不與水互溶即可,密度可以比水大,也可以比水小,故D錯誤; 故選A. |
『伍』 下列操作中,完全正確的說法有()①蒸餾操作時,應使溫度計水銀球靠近蒸餾燒瓶的支管口處②應使混合
①蒸餾時,溫度計用於抄測量餾分的溫度,位於蒸餾燒瓶的支管口處,故正確;
②蒸發時,不能直接蒸干,防止物質分解而變質,故錯誤;
③分液時,下層液體從下口倒出,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防止葯品重新混合而污染,故錯誤;
④泥沙不溶於水可用過濾的方法分離,故正確;
⑤酒精與水混溶,不能用作萃取劑,應用苯或四氯化碳,故錯誤;
⑥塞塞子時,不能用力,應用水濕潤,輕輕轉動,防止劃傷,故錯誤;
⑦夾取加熱後的蒸發皿,注意防止燙傷,應用坩堝鉗,故正確;
⑧萃取與萃取劑的密度大小無關,故錯誤;
⑨量筒只能用於量取一定體積的液體,不能在量筒中稀釋濃硫酸,應在燒杯中稀釋,故錯誤;
⑩檢驗氣密性,可用壓強差原理,把導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捂住容器的外壁或用酒精燈微熱,故正確.
正確的共4個,
故選A.
『陸』 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A.蒸餾操作時,應使溫度計水銀球靠近蒸餾燒瓶的支管口處 B.粗鹽
A、蒸餾操作時,溫度計水銀球應靠近蒸餾燒瓶的支管口處,故A正確; B、粗鹽提純蒸發操作時,應使混合物中的有大量固體出現或有少量液體出現時,才能停止加熱,故B錯誤; C、測定溶液pH值時,不能對用蒸餾水濕潤pH試紙,這相當於對待測液進行了稀釋,故C錯誤; D、在做鉀元素的焰色反應時,先將鉑絲放在稀鹽酸中洗滌,蘸取氯化鉀,置於燈焰上進行灼燒,透過藍色鈷玻璃觀察火焰的顏色,故D錯誤; 故選:A. |
『柒』 下列實驗操作中錯誤的是()A.進行蒸餾操作時,應使溫度計水銀球靠近蒸餾燒瓶的支管口處B.進行稱量
A.依據蒸餾實驗的原理可知,溫度計測量的是蒸汽的溫度,所以水銀球應置於靠近蒸餾燒瓶的支管口處,故A正確;
B.托盤天平的正確使用方法是:左物右碼,即應將稱量物放在托盤天平的左盤,砝碼放在托盤天平的右盤,故B正確;
C.依據分離物質的目的,進行分液操作時,分液漏斗中的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避免兩種液體分離不徹底,故C正確;
D.蒸發結晶時,當蒸發皿中出現較多固體時停止加熱,用余熱烘乾,這樣會保證帶結晶水的晶體中含有結晶水,否則的話,結晶水也會被蒸發,甚至晶體也可能會分解,故D錯誤;
故選D.
『捌』 蒸餾操作時,應使溫度計水銀球靠近蒸餾燒瓶的支管口下沿處是對還是錯
A.蒸餾操作時,溫度計測的是要流出組分的溫度,應使溫度計水銀球靠近蒸餾內燒瓶支管口處,故A正確;
B.加容熱蒸發時要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使液態受熱均勻,故B錯誤;
C.分液操作時,為避免造成污染,分液漏斗中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後,再將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故C正確;
D.使冷凝器中的冷卻水從下口進上口出,冷凝效果最好,故D正確.
故選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