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鐵、鋁、銅等金屬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請回答下列問題:(1)FeCl3 常用於印刷銅電路板,寫
(1)氯化鐵和銅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氯化銅,反應的離子方程式2Fe3++Cu=2Fe2++Cu2+,故答案為:2Fe3++Cu=2Fe2++Cu2+;
(2)加入過量的NaOH,Al3+轉化為偏鋁酸根,Mg2+、Fe2+、Cu2+轉化為氫氧化物沉澱,且氫氧化亞鐵易被氧化,灼燒固體得到氧化鎂、氧化鎂、氧化鐵,用過量的稀鹽酸中,所得溶液中含有Mg2+、Fe3+、Cu2+,與原溶液相比,溶液中大量減少的陽離子是Al3+、Fe2+,
故答案為:AC;
(3)①由工藝流程可知,操作I是將固體與液體分離,分離溶液和固體雜質的操作為過濾,應採取過濾的方法,故答案為:過濾;
②在空氣中煅燒FeCO3的化學方程式為4FeCO3+O2
高溫 | .
㈡ 工業如何製取 硫酸 。 古典 用次氯酸鈉和氨氣製取n2h4和含cl離子的溶液,這個能夠退
一個NaClO中的Cl+1價到NaCl中的Cl-1價 作為氧化劑,得到2電子
根據氧化還原反應的電子得失守恆,一定還有元素失去2電子 NaClO和NH3的所以元素中只有NH3中的N-3價可以失去電子, 而且失去的電子數是Cl元素得到的那2個電子,
這樣2NH3中2個N-3價失去2電子就是N2H4中2個N-2價 NaClO+2NH3=N2H4+NaCl+H2O
工業製取硫酸
4FeS2+11O2=高溫=2Fe2O3+8SO2 2SO2+O2=可逆=2SO3 反應條件:高溫高壓催化劑 SO3+H2O=H2SO4 古代用綠礬FeSO4·7H2O為原料,放在蒸餾釜中煅燒而製得硫酸。在煅燒過程中,綠礬發生分解,放出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其中三氧化硫與水蒸氣同時冷凝,便可得到硫酸。
㈢ 如何用硫酸鐵製取硫酸
這個不太可能,一般用硫酸制硫酸鐵。如果大規模工業,常用二硫化亞鐵制硫酸。
㈣ (10分)工業上以黃鐵礦為原料生產硫酸主要分為三個階段進行,即在沸騰爐中煅燒黃鐵礦、SO 2 的催化氧化
(1) D(2分),(2)防止催化劑中毒(2分) (3)冷凝管(1分) (4) 2VOSO 4 =SO 2 +V 2 O 5 +SO 3 (2分) (5)CaSO 4 ·2H 2 O(3分)
㈤ 生產硫酸最古老的方法是以綠礬為原料,在蒸餾釜中煅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FeSO47H2O 高溫 . Fe2O3
A、若將反應後的三種氣體通入BaCl2溶液中,產生的沉澱為BaSO4,二氧化硫不能喝氯化鋇回反應,故答A錯誤; B、b中產物用紫色石蕊試液能檢驗出氫離子的存在,但檢驗不出硫酸根離子,故B錯誤; C、氫氧化鈉只能吸收二氧化硫無現象判斷,應用品紅試液檢驗,故C錯誤; D、化學反應中生成1molSO3,14molH2O,發生SO3+H2O=H2SO4;反應後溶液中含13molH2O;1molH2SO4;溶質質量分數= 1mol×98g/mol | 1mol×98g/mol+13mol×18g/mol |
=29.5%;故D正確; 故選D.
㈥ 硫酸在中國古代是怎麼製造的
硫酸這種工業生產的重要原料始於8世紀,我們中國道士卻是拿來煉丹,生產硫酸最古老的方法是用綠礬(硫酸亞鐵)為原料,放在蒸餾釜中煅燒而製得硫酸。古代煉丹士稱硫酸為」綠礬油」就是由這種方法而得名。 生產硫酸最古老的方法是用綠礬(FeSO4·7H2O)為原料,放在蒸餾釜中煅燒而製得硫酸。在煅燒過程中,綠礬發生分解,放出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其中三氧化硫與水蒸氣同時冷凝,便可得到硫酸。 2(FeSO4·7H2O) Fe2O3+SO2+SO3+14H2O 在18世紀40年代以前,這種方法為不少地方所採用。古代稱硫酸為「綠礬油」就是由於採用了這種方法的緣故。
㈦ 宋朝有硫酸嗎
有。
硫酸這種工業生產的重要原料始於8世紀,我們中國道士卻是拿來煉丹,生產硫酸最古老的方法是用綠礬(硫酸亞鐵)為原料,放在蒸餾釜中煅燒而製得硫酸。古代煉丹士稱硫酸為綠礬油就是由這種方法而得名。 生產硫酸最古老的方法是用綠礬(FeSO47H2O)為原料,放在蒸餾釜中煅燒而製得硫酸。在煅燒過程中,綠礬發生分解,放出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其中三氧化硫與水蒸氣同時冷凝,便可得到硫酸。 2(FeSO47H2O) Fe2O3+SO2+SO3+14H2O 在18世紀40年代以前,這種方法為不少地方所採用。古代稱硫酸為綠礬油就是由於採用了這種方法的緣故。
熱點內容
干 B
發布:2024-08-19 08:30:21
瀏覽:910
夜晚看片網站
發布:2024-08-19 08:20:59
瀏覽:440
日本a級愛情
發布:2024-08-19 07:30:38
瀏覽:83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