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垢中碳酸鎂會逐漸轉化為
『壹』 水垢的形成是不是化學反應
Ca(HCO3)2=加熱來=CaCO3+H2O+CO2,
Mg(HCO3)2=加熱源=MgCO3+H2O+CO2
MgCO3+H2O=加熱=Mg(OH)2+CO2
因為硬水中含Ca2+、Mg2+、HCO3-;加熱後,首先發生第一組反應,即碳酸氫鹽的受熱分解,生成碳酸鹽,其中的碳酸鈣就是水垢的成分之一;
但碳酸鎂微溶於水,在燒開即加熱條件下可以繼續轉化為更難溶於水的氫氧化鎂,即水垢中的另一種主要成分。在高中階段,水垢的成分一般就認為是碳酸鈣和氫氧化鎂。
『貳』 水垢 氫氧化鎂 碳酸鎂
水垢的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鎂和碳酸鈣!!
因為:氫氧化鎂的溶解度小於碳酸鎂,因此更難以溶於水,因此鎂離子主要以氫氧化鎂的形式沉澱
碳酸鈣的溶解度小於氫氧化鈣,因此鈣離子以碳酸鈣的形式沉澱!!
『叄』 通過計算說明鍋爐水垢中存在氫氧化鎂而不是碳酸鎂
收集水垢,烘乾,
方法一:稱量質量為m克,加熱至350
℃,保溫10
min,真空冷卻,稱量質量為m1克,若m>m1,說明水垢是氫氧化鎂而不是碳酸鎂,這是因為氫氧化鎂在350℃就分解為氧化鎂和水了,失去了水,固體質量減輕了;而碳酸鎂在700℃以上才開始分解。
方法二:放入試管,稱量總質量為M克,加入1mol/L的鹽酸(或稀硫酸)溶液n克,充分反應,再稱量總質量為M1,若M=M1,則說明水垢為氫氧化鎂,因為若為碳酸鎂,會有二氧化碳放出,體系總質量減少。
『肆』 水垢中有氫氧化鎂沒有碳酸鎂的原因 是 什麼
因為氫氧化鎂的溶解度比碳酸鎂低。如果有碳酸鎂出現,那麼就會和水反應生成更難溶解的氫氧化鎂。
『伍』 水垢裡面的氫氧化鎂不會變成氧化鎂嗎
氫氧化鎂在受熱時達到340攝氏度以上時才開始發生分解。
所以此時氫氧化鎂不會變成氧化鎂。
『陸』 水垢里有大量的碳酸鎂和碳酸鈣的水會得結石嗎
實際上水垢就是結石。是水中的碳酸鈣、碳酸鎂沉積而成,與人體中的結石成分專相同。但飲水的屬容器中有水垢,或者說飲用了含有濃度較大的鈣、鎂離子的水,與得結石病並沒有必然的聯系,人體本身是可以調節體液中鈣、鎂的濃度的。不過是有的人的某種器官工作不利,使得碳酸鈣鎂沉積,而形成結石。
『柒』 水垢的成分為什麼是碳酸鈣和氫氧化鎂
水中含有鈣、鎂離子以及碳酸根、碳酸氫根、硫酸根等。當水達到一定溫度,其中的鈣回、鎂離子與酸根結合答,生成碳酸鈣、碳酸鎂、硫酸鈣等析出沉澱,從而形成水垢。
一般水中含鈣離子較多,故水垢的主要成分一般為鈣鹽。
成分:碳酸鈣(鎂)。水中含碳酸氫鈣(鎂),這些都是可溶的,水煮沸後,二者分解為碳酸鹽沉澱 。
Ca(HCO3)2====CaCO3(沉澱)+CO2↑+H2O
由於氫氧化鎂比碳酸鎂更難溶,因此生成的碳酸鎂可轉化為氫氧化鎂。
MgCO3+H20=====Mg(OH)2(沉澱)+CO2↑
『捌』 水垢中有氫氧化鎂沒有碳酸鎂的原因 是 什麼
容度積小並不一定溶解度小,只有在化合價相同的化合物中容度積的大小與溶解度的大小專是一致的。下面舉幾個屬例子。Mg(OH)2 Ksp=c(Ma2+)*c(OH-)^2, 假如溶液中無其他離子干擾,那麼氫氧化鎂飽和時溶液濃度Ksp^1/3,(不好打,你將就著看),那麼碳酸鎂呢,你寫出公式,碳酸鎂飽和時溶液濃度Ksp^1/2,由此可見,這兩者不一致,比如磷酸鈣容度積很小,但是磷酸鈣在水中還有一定的溶解度的。那麼如何判斷沉澱轉化呢,判斷條件就是代入容度積的計算公式跟容度積比較就成了。碳酸鎂溶液中,鎂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的濃度計算一下,判斷能不能轉化就可以了,這是直接而有效的方式。在這里,需要提醒的是,通過容度積的數值和溶解度來判斷沉澱是否轉化,是不嚴謹的。
『玖』 水垢問題
建議樓主買一台凈水器,可以有效去除水垢,因為水垢對人的健康有相當的危害。
水的硬度,是指水中的鈣、鎂、鐵、鋁、錳的碳酸鹽、重碳酸鹽、氯化物、硫酸鹽及硝酸鹽等所有的鹽類,並常含有汞、鎘、砷、鉛等少量的有害元素。
高硬度的水質嚴重地影響了工業生產和人們的生活與健康。用來洗滌可使肥皂不起泡沫而造成浪費;用硬水洗衣物易使紡織物纖維變硬發脆而損壞;用硬水洗澡、洗頭時有發澀發黏的感覺;用硬水燒豆與肉類不易熟爛;用硬水燒開水易使水壺結垢,浪費燃料1/3以上。
在人體健康上,飲用高硬水易使人患暫時性胃腸不適、腹脹、瀉肚、排氣多,甚至引起腎結石等疾病。水中的硬度物質大量進入人體積累後,嚴重地危害了人體健康,
不僅如此,水壺與暖水瓶使用一段時間後,其內壁就會結滿一層白色的水鹼,除大部分為碳酸鈣、碳酸鎂外、還含有多種有害的汞、鎘、鉛、砷等元素,如不經常及時清除,反復用來燒水、裝水後,有害元素積累越來越多,並能再次溶於水中,當人們飲用後就進入人體,從而引起人體慢性中毒甚至可致癌和致畸,嚴重危害人體健康。
在防止水壺和暖瓶結垢方面,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如用紗布包上一小團脫脂棉,或用一段脫皮去籽、洗凈的粗絲瓜瓤,在燒水時放入水壺中,水鹼就會被吸附在棉花球上或進入絲瓜瓤內,而壺底和壺壁結垢就少了;用過一段時間後,棉花球與絲瓜瓤中水鹼多了,可拿出來用水搓洗掉再用或適時重換一個新的。
對於使人厭煩的壺底和壺壁硬垢,有的將空壺燒熱後立即浸泡入水中,或立即加入冷水,這樣反復數次,水垢熱脹冷縮也會破碎而被清除。也有人用少量稀硫酸分數次酸蝕壺中的水垢,使壺垢消蝕完畢後再用清水沖凈余酸即可。採用酸洗時量要少、濃度要稀(30%左右即可);還要注意安全,防止酸觸及人體與衣物和腐蝕水壺。還有的將蘋果、山楂放入結垢的水壺內,堵嚴壺蓋和壺嘴,悶置10天左右,壺內水鹼發軟即易清除;若將蘋果皮、山楂切開加水煮沸一兩小時去垢效果更快。在壺里放一些土豆煮幾個小時後,水垢就會裂開脫落。在壺中放入一塊磁鐵再燒水,也可使水垢裂開脫落。夏天,將較稠的米湯、面湯灌入壺中,悶置幾天,米、面湯自然發酵變酸後,壺中水垢就會變軟逐漸脫落。
在暖水瓶里倒入一些食醋或啤酒後,旋轉著搖晃洗涮瓶膽,即可溶去附著在瓶膽上的水鹼,再用清水沖洗幾次就光亮如新。夏天用濃米、面湯灌入暖瓶中悶置幾天自然發酵變酸後,亦可去除瓶膽中的水鹼。取一些茶葉放入暖瓶中,倒進開水浸泡,晃動洗涮瓶膽,水鹼即可除去。
『拾』 水垢中MgCO3會逐漸轉化為Mg(OH)2,是由於Ksp(MgCO3)<Ksp(Mg(OH)2)
mg(oh)2是ab2型,而mgco3是ab型.只有同類型的可以用溶度積比較溶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