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減壓蒸餾的背景
❶ 常減壓蒸餾的作用及地位
常壓蒸餾就是在一個大氣壓下進行的蒸餾,在石油煉制中廣泛使用內。
對於沸點較高的組容分,如果在常壓下進行加熱,很容易在蒸發過程中因溫度太高伴隨裂解或其他不良反應,因此採用減壓蒸餾,利用液體沸點隨壓力降低而下降的原理,降低蒸餾溫度。
煉制高沸點石化產物的時候使用。
❷ 常減壓蒸餾裝置的原料和產品有哪些都有什麼性質
常減壓裝置可生產的液化氣、石腦油、油漆溶劑油、噴氣燃料、燈用煤油、版柴油、燃料油和高等級權道路瀝青等,視原油性質不同,有的可直接作為產品或調合組分,有的則需經過加氫或其它工藝脫硫脫酸,才能作為產品。二次加工原料有:石腦油是化工裂解裝置和催化重整裝置的原料;柴油餾分可作柴油加氫裝置原料,蠟油是潤滑油基礎油、催化裂化、加氫裂化裝置的原料,減壓渣油或常壓渣油可以是重油催化裂化、溶劑脫瀝青、焦化、固定床加氫處理或沸騰床加氫裂化,懸浮床加氫裂化等裝置原料,還可以是氧化瀝青或氣化裝置的原料。
❸ 常減壓蒸餾的介紹
常壓蒸餾和減壓蒸餾習慣上合稱常減壓蒸餾,常減壓蒸餾基本屬物理過程。原料油在蒸餾塔里版按蒸發權能力分成沸點范圍不同的油品(稱為餾分),這些油有的經調合、加添加劑後以產品形式出廠,相當大的部分是後續加工裝置的原料,因此,常減壓蒸餾又被稱為原油的一次加工。包括三個工序:原油的脫鹽、脫水 ;常壓蒸餾;減壓蒸餾。
❹ 為什麼要進行常減壓蒸餾
防止溫度高了會分解
❺ 什麼是常減壓蒸餾技術
就是蒸餾技術,利用物質沸點不同達到分離的效果
細分下來就是常壓蒸版餾和減壓蒸餾,權常壓蒸餾就是一般狀況下的蒸餾,減壓蒸餾技術就是利用水泵或者油泵抽氣使得蒸餾體系氣壓降低,從而讓液體沸點都降低的技術。這個技術使得那些沸點較高的物質分離條件變得可行而且不那麼苛刻了
❻ 常減壓蒸餾的原理,工藝流程
常壓蒸餾和減壓蒸餾習慣上合稱常減壓蒸餾。
常壓蒸餾原理:溶液受熱氣化,氣化的溶劑經冷卻又凝為液體而回收,回收的液體是較純凈的溶劑,從而使提取液濃縮。
減壓蒸餾原理:藉助於真空泵降低系統內壓力,就可以降低液體的沸點,有些有機物就可以在較其正常沸點低得多的溫度下進行蒸餾。
常壓蒸餾工藝流程:原油經加熱爐加熱到360~370℃,進入常壓蒸餾塔(塔板數36~48),塔頂操作壓力為0.05MPa(表壓)左右,塔頂得到石腦油餾分, 與初餾塔頂的輕汽油一起可作為催化重整原料,或作為石油化工原料,或作為汽油調合組分。常壓塔側線出料進入汽提塔,用水蒸氣或再沸器加熱,蒸發出輕組分,以控制輕組分含量(用產品閃點表示)。通常常一線為煤油餾分,常二線和常三線為柴油餾分,常四線為過汽化油,塔底為常壓重油(>350℃)。
減壓蒸餾常用於實驗,流程:
磨口儀器的所有介面部分都必須用真空油脂潤塗好,檢查儀器不漏氣後,加入待蒸的液體,量不要超過蒸餾瓶的一半,關好安全瓶上的活塞,開動油泵,調節毛細管導入的空氣量,以能冒出一連串小氣泡為宜。當壓力穩定後,開始加熱。液體沸騰後,應注意控制溫度,並觀察沸點變化情況。待沸點穩定時,轉動多尾接液管接受餾分,蒸餾速度以0.5~1滴/S為宜.蒸餾完畢,除去熱源,慢慢旋開夾在毛細管上的橡皮管的螺旋夾,待蒸餾瓶稍冷後再慢慢開啟安全瓶上的活塞,平衡內外壓力,(若開得太快,水銀柱很快上升,有沖破測壓計的可能),然後才關閉抽氣泵。
❼ 石油煉制為什麼常用常減壓蒸餾
石油中高沸點組分多、為不使有效組分分解、需降低溫度、所以只有採取減壓蒸餾
❽ 常減壓蒸餾的基本原理是什麼有哪些防火防爆措施
液體的沸點是指它的蒸氣壓等於外界壓力時的溫度,因此液體的沸點專是隨外界壓力的變化而變屬化的,如果藉助於真空泵降低系統內壓力,就可以降低液體的沸點,這便是減壓蒸餾操作的理論依據。減壓蒸餾是分離可提純有機化合物的常用方法之一,設備接地,二,實驗過程不離崗、不脫崗
❾ 常減壓蒸餾原理
常減壓蒸餾原理是通過精餾過程,在常壓和減壓的條件下,根據各組分相對揮發度的不同,在塔盤上汽液兩相進行逆向接觸、傳質傳熱,經過多次汽化和多次冷凝,將原油中的汽、煤、柴餾分切割出來,生產合格的汽油、煤油、柴油及蠟油及渣油等。
原油分餾塔的原理與一般精餾塔相同,但由於石油及其產品的組成比較復雜,其產品只是符合一定要求沸程的餾分,因此它又有不同的特點。
一般精餾塔要求有較高的分離精度,在塔頂和塔底出很純的產品,一般只能得到兩個產品。原油通過常壓蒸餾要切割成汽油、煤油、輕柴油、重柴油和重油等四五種產品。
按照一般的多元精餾方法,需要有N-1個精餾塔才能把原料分割成N個產品。當要分成五種產品時就需要四個精餾塔串聯或採用其它方式排列。
但是在石油精餾中,各種產品本身也還是一種復雜混合物,它們之間的分離精確度並不要求很高,兩種產品之間需要的塔板數並不高,因此,可以把這幾個塔結合成一個塔。
(9)常減壓蒸餾的背景擴展閱讀
原油減壓蒸餾油品在加熱條件下容易受熱分解而使油品顏色變深、膠質增加。在常壓蒸餾時,為保證產品質量,爐出口溫度一般不高於370 ℃,通過常壓蒸餾可以把原油中350 ℃以前的汽油、煤油、輕柴油等產品分餾出來。
350 ℃~500 ℃的餾分在常壓下則難以蒸出,而這部分餾分油是生產潤滑油和催化裂化原料油的主要原料。根據油品沸點隨系統壓力降低而降低的原理,可以採用降低蒸餾塔壓力(2.67~8.0KPa)的方法進行蒸餾。
減壓蒸餾塔與常壓蒸餾塔相同,關鍵是採用了抽真空設施,使塔內壓力降到幾十毫米、甚至小於10mmHg。減壓蒸餾根據任務不同,分為兩種類型:燃料型減壓塔和潤滑油型減壓塔。
1、燃料型減壓塔主要是生產二次加工原料,對分餾精度要求不高,在控制產品質量的前提下希望盡可能提高拔出率。
2、潤滑油型減壓塔以生產潤滑油為主,要求得到顏色淺、殘炭值低、鎦程較窄、安定性好的減壓餾分油,不僅應有較高的拔出率,還應具有較高的分餾精度。與常壓蒸餾塔相比,減壓蒸餾塔具有高真空、低壓降、塔徑大、板數少的特點 。
❿ 常減壓蒸餾 頭輕尾重 原因
肯定是指前面出來來的低沸物多自,後面蒸出來的高沸物多,道理就是這樣的,是因為前面低沸物的因沸點較低易在前頭也就是前面就被蒸出,後面的產品隨著高沸物的增加而易蒸出。
解決辦法就是利用兩只蒸餾塔,一隻塔頂脫除低沸物,塔釜出至另一隻塔再從塔頂收產品,第二隻塔釜出高沸物。這樣就可以穩定的收出合格的產品,防止頭輕尾重了,如還要回收部份低餾份和高餾份那就還要增加兩只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