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蒸餾除垢 » 蒸餾為何要沸石

蒸餾為何要沸石

發布時間: 2021-04-05 22:08:25

A. 蒸餾 沸石蒸餾時為什麼要加沸石,如果加熱後才發現未

加入沸石是為了分散熱量,防止暴沸,因為沸石表面很多小孔,能夠防止暴沸,溶液飛濺。
如果加熱後沒發現,那就關火,然後在加入沸石。不過加的時候小心點,不然要飛濺出來的。
如果是理論操作,立刻停止加熱,待到液體冷卻後加入沸石,繼續蒸餾.
假如是實際操作,可以靈活變通:在蒸餾的時候往往會放置溫度計,那麼當發現沒有放入沸石的時候,看看此時液體溫度
此時若溫度較低,那麼直接放入沸石,不失為一種節約時間的方法.
此時若溫度已經接近沸點,或者高於沸點(即過熱),那麼立即停止加熱,待到液體冷卻後加入沸石,繼續蒸餾

B. 有機化學實驗的蒸餾,為什麼要加沸石

不加沸石會引起暴廢

由於蒸餾實驗時收集的蒸汽,當達到沸點是,液體沸騰需要汽化中心。
如果不添加沸石,液體沒有汽化中心難以變為氣體,形成過熱液體。這是危險的,容易造成事故。
所以,必須添加沸石!

C. 蒸餾操作中沸石的作用是什麼何時加

沸石的作用是防止暴沸,通常在加熱之前加入沸石。

沸石主要形成於低溫熱液階段,常見於噴出岩氣孔中,也見於熱液礦床和近代溫泉沉積中。沸石可以借水的滲濾作用,以進行陽離子的交換,其成分中的鈉、鈣離子可與水溶液中的鉀、鎂等離子交換,工業上用以軟化硬水。沸石的晶體結構是由硅(鋁)氧四面體連成三維的格架,格架中有各種大小不同的空穴和通道,具有很大的開放性。

特點:
具有架狀結構,就是說在它們的晶體內,分子像搭架子似地連在一起,中間形成很多空腔。因為在這些空腔里還存在很多水分子,因此它們是含水礦物。這些水分在遇到高溫時會排出來。
不同的沸石具有不同的形態,如方沸石和菱沸石一般為軸狀晶體,片沸石和輝沸石則呈板狀,絲光沸石又成了針狀或纖維狀等等。

防止暴沸原理:
先說成因:對過熱液體繼續加熱,會驟然而劇烈地發生沸騰現象,這種現象稱為「暴沸」,或叫作「崩沸」。過熱是亞穩狀態。由於過熱液體內部的漲落現象,某些地方具有足夠高的能量的分子,可以彼此推開而形成極小的氣泡。當過熱的液體溫度遠高於沸點時,小氣泡內的飽和蒸氣壓就比外界的壓強高,於是氣泡迅速增長而膨脹,以至由於破裂引起工業容器的爆炸。液體之所以發生過熱的原因是液體里缺乏形成氣泡的核心。為了清除在蒸餾過程中的過熱現象和保證沸騰的平穩狀態,常加沸石,或一端封口的毛細管,因為它們都能防止加熱時的暴沸現象,把它們稱做止暴劑又叫助沸劑,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在液體沸騰時,加入止暴劑,不能用已使用過的止暴劑。簡單說就是因為加熱時燒杯中的液體會向上沖,從而造成了一個個冒出來的「噴泉」,劇烈時甚至會濺出傷人,而沸石能夠有效的阻止液體的向上沖,使加熱時液體能夠保持平穩。

D. 為什麼蒸餾時要加入沸石和碎瓷片

由於蒸餾瓶的玻璃表面十分光滑,缺少汽化核,因此容易暴沸。未上釉的廢瓷片敲碎到米粒般大小即可以作沸石,素燒瓷片微孔中的氣體受熱膨脹後呈小氣泡狀逸出,可以成為液體受熱時的氣化中心,使液體平穩沸騰,防止暴沸。

只有液體中存在汽化核時,高於沸點的液體才能圍繞汽化核進行汽化形成氣泡,這就是液體沸騰。當液體中缺少氣泡或雜質時,即使溫度達到並超過了沸點,也不會沸騰,形成了過熱液體。過熱液體是不穩定的,如果過熱液體的外部環境溫度突然急劇下降或侵入氣泡或雜質,則會形成劇烈的沸騰,並伴有爆裂聲,這種現象叫暴沸.暴沸的結果是使液體的溫度回到沸點。暴沸有時是危險的,應當增加液體中的氣泡或雜質防止暴沸的發生。

易引起暴沸的場合和種類很多,粗歸起來有兩種:

1)由溶解熱+汽化熱引發的「暴沸」:如誤操作時將水倒入濃硫酸中,由於二者互溶時放出的熱量滿足了水的汽化熱,而又未能均勻導出,以致產生「暴沸」;

2)由汽化熱引發的「暴沸」:如冷水滴入熱油中引發的「暴沸」;

防止:

1,在微量試驗(不多於50ML)中,可以使用堅固的長頸瓶作為反應容器來對抗暴沸

2,在反應體系中加入毛細管,素瓷片,沸石等多孔物

3,攪拌。通常反應使用磁力攪拌,非常容易暴沸的反應與放熱大的反應需要使用更激烈的機械攪拌

4,在反應體系中加入大量的玻璃纖維

5,小心控制溫度與入料速度,或者更換為間接加熱方式

例如:

乙醇制乙烯實驗中為了防止催化劑/脫水劑濃硫酸暴沸濺出發生危險,必須放入碎瓷片或者沸石。

在進行水的蒸餾的實驗中,由於蒸餾瓶的玻璃表面十分光滑,缺少汽化核,因此容易暴沸,在實驗時需要在蒸餾瓶中加入沸石或者碎瓷片,防止暴沸。

E. 蒸餾的時候為什麼要在蒸餾燒瓶中加沸石

在化學蒸餾或加熱實驗當中常用來防止暴沸,這是因為沸石的結構當中有大量的小孔,可作為氣泡的凝結核,使反應液平穩沸騰。鞏義市豫嵩給排水器材廠

F. 蒸餾提純水時為什麼要加沸石

因為沸石表面存在很多細微的空隙和空氣,在加熱至沸點時可以形成氣泡,讓液體均勻煮沸,防止暴沸液體濺出形成傷害。

G. 蒸餾時加入沸石的作用是什麼如果蒸餾前忘記加沸石,能否立即將沸石加至將近沸

蒸餾時加入沸石的作用是防止暴沸,如果蒸餾前忘記加沸石,不能立即將沸石加至內將近沸,應該冷卻後加入。容

將液體加熱至沸騰,使液體變為蒸氣,然後使蒸氣冷卻再凝結為液體,這兩個過程的聯合操作稱為蒸餾。

蒸餾可將易揮發和不易揮發的物質分離開來,也可將沸點不同的液體混合物分離開來。但液體混合物各組分的沸點必須相差很大(至少30℃以上)才能得到較好的分離效果。



(7)蒸餾為何要沸石擴展閱讀:

如果把液體置於密閉的真空體系中,液體分子繼續不斷地溢出而在液面上部形成蒸氣,最後使得分子由液體逸出的速度與分子由蒸氣中回到液體的速度相等,蒸氣保持一定的壓力。此時液面上的蒸氣達到飽和,對液面所施的壓力稱為飽和蒸氣壓。

實驗證明,液體的飽和蒸氣壓只與溫度有關,即液體在一定溫度下具有一定的蒸氣壓。這是指液體與它的蒸氣平衡時的壓力,與體系中液體和蒸氣的絕對量無關。

H. 蒸餾時加入沸石防暴沸的原理是什麼

先說成因:
對過熱液體繼續加熱,會驟然而劇烈地發生沸騰現象,這種現象稱為「回暴沸」。或叫作答「崩沸」。過熱是亞穩狀態。由於過熱液體內部的漲落現象,某些地方具有足夠高的能量的分子,可以彼此推開而形成極小的氣泡。當過熱的液體溫度遠高於沸點時,小氣泡內的飽和蒸氣壓就比外界的壓強高,於是氣泡迅速增長而膨脹,以至由於破裂引起工業容器的爆炸。液體之所以發生過熱的原因是液體里缺乏形成氣泡的核心。為避免容器的暴沸,可在容器中放含有空氣的無釉陶塊等。
解決方案:為了清除在蒸餾過程中的過熱現象和保證沸騰的平穩狀態,常加沸石,或一端封口的毛細管,因為它們都能防止加熱時的暴沸現象,,把它們稱做止暴劑又叫助沸劑,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在液體沸騰時,加入止暴劑,不能用已使用過的止暴劑。
簡單說就是因為加熱時燒杯中的液體會向上沖,從而造成了一個個冒出來的「噴泉」,劇烈時甚至會濺出傷人,而沸石能夠有效的阻止液體的向上沖,使加熱時液體能夠保持平穩。

I. 為什麼蒸餾時加入沸石可以防止暴沸

在有機液體中溶解的空氣一般都很少,在加熱過程中沒有空氣泡產生,而要讓有機物本身的蒸氣形成氣泡,這個新的氣相的產生是十分困難的。因為處於液體內部的蒸氣泡的內表面是凹面,凹面上所產生的附加壓力與氣泡中的蒸氣壓的方向相反,根據Kelvin公式,氣泡越小,曲率半徑越小,氣泡內的壓力也就越小。當升溫至正常沸點溫度時,由於氣泡內蒸氣的壓力仍小於外壓,所以有機溶液不會沸騰。於是就繼續升溫,隨著溫度的升高,蒸氣的壓力也不斷升高,當氣泡終於出現時,開始形成的氣泡是很小的,泡內的附加壓力很大,而蒸氣壓就很小,比液面上的外壓小,所以還看不到溶液沸騰。於是還要繼續加溫,這時的溫度實際上已超過了它的正常沸點。這樣,以下幾種因素相繼加在一起,就會發生暴沸:①隨著蒸氣壓增大,氣泡變大;②隨著氣泡變大,曲率半徑增大,凹面上的附加壓力變小;③隨著附加壓力變小,氣泡內的蒸氣壓增加,使氣泡迅速漲大;④氣泡在上升的過程中,液柱對氣泡的壓力變小,促使氣泡漲得更大,上升得更快。由於這時有機液體的溫度已超過了它的正常沸點,幾乎所有的液體都想在瞬間變成蒸氣沖出,這就形成了暴沸。

發生暴沸的後果是很嚴重的,既浪費了產品,又有可能引發燙傷、損壞儀器和失火等事故。要防止暴沸,實際就是要防止過熱液體的生成,則必須給有機液體提供成泡中心。沸石是多孔固體,儲存在小孔中的空氣在加熱過程中逸出,可以提供成泡中心,使得開始形成的蒸氣泡不是太小,使氣泡內的蒸氣壓與平面上的蒸氣壓相差不要太大,到達沸點時氣泡上升,攪動溶液,保持正常的沸騰狀態。

  • 所以,在有機物蒸餾時,加了沸石或加了能提供成泡中心的其他多孔性物質,或者加一頭封閉的玻璃毛細管,都可以達到防止暴沸的效果。

熱點內容
丁度巴拉斯情人電影推薦 發布:2024-08-19 09:13:07 瀏覽:886
類似深水的露點電影 發布:2024-08-19 09:10:12 瀏覽:80
《消失的眼角膜》2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4:43 瀏覽:878
私人影院什麼電影好看 發布:2024-08-19 08:33:32 瀏覽:593
干 B 發布:2024-08-19 08:30:21 瀏覽:910
夜晚看片網站 發布:2024-08-19 08:20:59 瀏覽:440
台灣男同電影《越界》 發布:2024-08-19 08:04:35 瀏覽:290
看電影選座位追女孩 發布:2024-08-19 07:54:42 瀏覽:975
日本a級愛情 發布:2024-08-19 07:30:38 瀏覽:832
生活中的瑪麗類似電影 發布:2024-08-19 07:26:46 瀏覽: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