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蒸餾除垢 » 為什麼念除垢掃塵都能成佛

為什麼念除垢掃塵都能成佛

發布時間: 2021-04-06 16:00:43

A. 佛陀是如何讓他最笨的弟子開悟的

反復的只念一句「掃塵除垢」,持之以恆,最終開悟了。這是真實的故事:佛陀在世時,有位弟子名叫盤特尊者,帶著他的弟弟投入佛陀座下,在僧團中修行。盤特尊者很有智慧、很聰明,但是他的弟弟周利盤特卻是反應遲鈍,總是心不在焉而無法集中精神,所以盤特尊者對弟弟感到很無奈,也教得很灰心。
有一天,尊者就對弟弟說:"周利盤特,你這么不專心、不用心,還是回去吧!"但是周利盤特很喜歡在僧團修行,一聽到哥哥要他離開僧團,他著急得哭了。
佛陀見狀,很慈悲地問傷心的周利盤特:"你為什麼哭得這么傷心?"周利盤特稟告佛陀:"哥哥說我很難教,要我離開僧團。"
佛陀就問他:"那麼你的想法呢?要留下來,還是回去?"周利盤特說:"我很想跟隨佛陀修行。"
佛陀就說:"只要你有決心,就能夠留下來。來!你就在我的身邊先做些打掃工作。"周利盤特很感恩佛陀慈悲收留,暗暗下定決心要好好地修學。
佛陀就拿了一支掃帚,說:"這是掃帚,你把這個名稱背起來,每天掃地就先背這個名稱。"周利盤特很用心地背,但總是記得前一個字,忘記下一個字;記得下一個字,反而忘了前一個字。
佛陀還是很慈悲、很有耐心地對他說:"沒關系,你再用心花時間,專心記這兩個字。"幾天之後,他背起來了,覺得很歡喜,佛陀就說:"你再背「掃塵除垢」。"他又開始背了。
又花了好幾天,已經將"掃塵除垢"背得很熟了。佛陀說:"掃塵除垢,你知道意思嗎?"他搖搖頭,佛陀就說:"這次就由你自己去想了,「掃塵除垢」是什麼意思?要好好地想。"
周利盤特整天都在想:"掃塵除垢"到底是什麼意思?就這樣又過了一段時日,他忽然開通了:"掃"是要清凈,"垢"就是污穢,周圍的環境一有污穢,就需要用掃帚掃干凈。

B. 為什麼說 念阿彌陀佛 就包括了念所有經咒,包括了一切佛只念阿彌陀佛不了解佛陀的智慧怎麼成就

眾生心處處能緣,獨不能緣於般若(佛慧),這里講的眾生心指的是我們能思考能想像的意識心,用意識心是不能了解佛陀的真實智慧的。念一切佛,念一切經咒目的都是為了攝心,這是戒定慧三學中的戒、定之學,當我們有相當的定力時,真實智慧就會顯露,真實智慧是一切眾生本自具足的,不是外來學的,只不過被煩惱蒙蔽,暫時不能顯露而已。戒定慧三學歸根結底的原理都是一樣的,目的都是得清凈心,放下煩惱,具體的表現方法則根據眾生的根性不同而不同,眾生根性無量,故佛說法門無量,一一對治。
只念佛為什麼能開智慧?因為真能念佛能伏煩惱,進一步能斷煩惱,煩惱逐漸變少意味著智慧跟著相應增長,當我們念佛時能放下其餘雜念,唯剩能念與所念,這就是事一心不亂,進一步把這能所的概念也放下,就是理一心,理一心是開悟,真心現前,真心能時時刻刻當家做主對境時,就是六祖所說的:弟子常生智慧。
當然,要念到理一心,非常困難,然我們能具足信願,有淺的事一心不亂就能往生彌陀國度,一得往生,永不退轉,直至成佛。

C. 釋迦牟尼佛有一位弟子叫周利盤陀伽,佛陀讓他背誦掃塵除垢四個字素材立意

修行人也要時時掃出內心的塵垢

D. 為什麼很多人都說念南無阿彌陀佛就能成佛,我看了凈土五經都沒找到依據,想請知道的人告訴我,謝謝

凈土宗的根本經典是《無量壽經》,《無量壽經》的內容是說明西方極樂世界的緣起。世界怎麼來的,說明它的緣起、說明西方極樂世界的意思、說明西方極樂世界的概況,使我們對於西方極樂世界,各個都有相當的了解,等於說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概論,所以它是非常重要的一部經典,也是解說西方極樂世界最完備的一部書。而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非常非常重要,四十八願是阿彌陀佛在因地行菩薩道,建造西方極樂世界的構想、藍圖。四十八願不是一次發的,是在五劫修行當中累積起來的大願,諸位讀《無量壽經》就能了解。 西方極樂世界建成之後,這四十八願等於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憲法。古今人對西方極樂世界的介紹,或者是論述、講解,凡是與四十八願有抵觸的,我們一概不取,依法不依人,四十八願是根本法,西方極樂世界的憲法,凡是與他的根本法相抵觸的,一律無效,我們不必採取它;凡是與四十八願相應的,我們採取,我們可以信得過。所以我們對西方凈土的信心,可以說就是以四十八願作依據,決定不會錯,不至於迷失了方向。 具體內容是:佛宣講無量壽經,說出阿彌陀佛最初的因地:棄國王位,出家修行,發四十八大願普度眾生。經過長時間的依願修行,終於福慧圓滿,得證佛果。所感得的極樂世界,庄嚴無量,妙莫能名,十方諸佛咸共贊嘆。十方世界的菩薩、回小向大的聲聞緣覺、以及具足惑業的凡夫,只要肯往生,鹹得往生。
你可以看下佛說阿彌陀經,裡面就有

E. 為什麼只是念念佛號,就是學佛就能成佛

佛號是自性本體的用,和佛咒一樣,就像手電筒,本體是手電筒,但是按下開關,就能照亮。這個照亮的功能就是用。
我們每個眾生都具有那個本體,學佛的過程就是找到自己那個清凈污染的本體,並啟用功能,解脫自己,度化眾生。
所以念佛號,就是通過這個本體的用,找到本體,再把這個用用上,然後解脫自己,大徹大悟。

成佛就是徹底圓滿的斷除無明,斷除煩惱,達到真正徹底的解脫。所以念佛號可以做到這個。可以達到大徹大悟。

F. 念一句佛號為什麼可以成佛什麼原理

答:不一定對。因為肉眼只能看見三維以內的事物,四維以上就看不見了。而宇宙間的許多事物是肉眼看不見的,如:空氣、電、電波、磁波、磁場,一切超光波等,以及四維空間,五維時間,六維速度等都是肉眼看不見的。但魔術都是人們肉眼可見的,但卻又都是假的。另外,「眼見為實,耳聽為虛」這句話的本身就是定論,是以肉眼為參照標準的偏知偏見。1、俗話說:「眼見為實,耳聽為虛」,這句話對不對?2、佛的兩位大弟子中,須菩提專乞富不乞貧,自言:「貧者已經很困難,不應該再給他們增加負擔,而富者多施一碗飯,對他來說並不少什麼」。而大迦葉是專乞貧不乞富,並自言:「富者因何富?是因為過去世種福田,貧者為何貧,是因為過去世未種福田,我為了給貧者提供種福田的機會,所以才專乞貧」。二人所說,誰對誰不對? 答:人們對此題可能會有五種答案:一是須菩提對;二是大迦葉對;三是都對;四是都不對;五是無言。一、認為須菩提對者,是分別心,但偏向窮人;二、認為大迦葉對者也是分別心,但也是偏向窮人;三、認為二人都對者仍是分別心,但認識上較模糊,其心理也是偏於窮人;四、認為二人都不對者,是以本性為參照標准來判斷二人,因為二人都是在分別、攀緣,所以從本性的角度講,二人都不對;五、是無言,不是不會答而無言,而是真正進入了本性,而無須回答,因為本性是空,是清靜無為,如如不動,有答已動念,故而無言。 答:佛像不是佛。因為覺者為佛,佛像並未覺悟,所以佛像不是佛。佛像只是畫家和雕塑家手下的作品而已,是為了適應拜佛人的一種心理需要而設的一種像,有著延續佛法,提醒人們信佛、修行的作用。拜佛的作用是,當你看見佛像時,時刻提醒你要向佛學習,照著佛的教導去做,這就是拜佛的作用。而不是求他保佑你什麼,如果求他保佑你,那隻是在外求、攀緣的外道之中。4、「捨去小我得大我,捨去大我得無我,無我方為永恆我」,這裡面什麼是小我?什麼是大我?什麼是無我?為什麼無我還又有個永恆我? 答:「小我」是指自私自利之我;「大我」是指利他利己之我;「無我」是指舍己利他之我;無我之我才是這個整體的真我,本性的真我,而不是個性的、自我之我,是與整體本性合一的我,因宇宙本性是不生不滅的,故無我即是永恆之我。5、一些有天眼的人,當看到師父或佛菩薩顯像時,常說某某師父或某某佛菩薩來了,此說法對不對?是師父和佛菩薩真的來了嗎?為什麼?原理何在? 答:當你用天眼看到師父或佛菩薩顯像時,並不是他們來你家了,是他們無處不在的波被你這部生物儀器變極放大後顯現的圖象,所謂「來者實無來,去者實無去」正是此意。如同電視機里的圖象,當你打開電視機時,是電視台的演員都來你家了嗎?當你關掉電視機的時候,是電視台的人都走了嗎?顯然不是,這都是波的變極放大。但是,這種生物波具有全息能性質,可以做這個生物能做的一切事,這就是生物全息能原理。6、餓鬼、羅剎是好是壞? 答:餓鬼、羅剎也是眾生,眾生都出自同一本性,沒有好與壞之分。所謂的好與壞都是人們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分別出來的,對自己有利的就分別為「好」,對自己不利的就分別為壞。前面講過,即使是魔也不分好壞,他的作用是成就佛,能成就佛難道還壞嗎?所以,一切眾生,一切萬物都不分好壞,只有其不同的作用而已。7、既然眾生皆有佛性,與佛平等不二,為什麼還要修佛? 答:一般人感冒了,總是強調外界的原因,說是受涼引起的。這是偏見。內因是決定的因素,感冒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心理或身體的不平衡,陽盛有火,體內產生了炎症,才會表現出感冒的症狀。如果說是受涼了,大家都在同一空間,同一氣溫下,為什麼你感冒,而別人不感冒?冬天那麼冷為什麼大多數人都沒有感冒,而夏天那麼熱為什麼有的人會感冒?這是受涼的原因嗎?一切事情從內里找原因才是正見,如果找外面的原因則是偏見,而且永遠也找不到根本。9、有些人能遇到善知識,有些人卻總遇到惡知識,無意中總接觸一些惡友,或偏知邪見之人,原因何在? 答:這個主要原因仍在自己,「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自己總遇不到善知識,或總遇到惡知識和惡友,是自己善根較差,偏見太多,以及多生多劫以來傲慢心重,總愛攻擊善知識。「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自己總遇惡知識或惡友,說明自己的心存在很大的偏差和偏見。有這種現象的人,千萬不要再怨天尤人,只有深刻查找自己的原因,這才是正見,如果還是怨天尤人,不僅仍執於偏知偏見,而且又造下了更大的業障。10、凡夫肉眼所見的各種物體認為都是真的;有天眼的人認為肉眼看到的相是假的,而天眼看到的相才是真的。這兩種認識對不對? 答:凡夫認為肉眼看見的事物是真的,屬於著相。有天眼的人認為天眼看到的事物才是真的,仍然是著相。肉眼看到的只是陽性物質的相;天眼看到的是陰性物質的相,都是一種假相。《金剛經》中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因此,無論你是肉眼看到的相,還是天眼看到的相,都不要執著,都是一種假相。有許多有天眼的人就是對此理不明,總認為天眼看到的是真的,因而著相,常以天眼看到的相為標准來判斷事物,而且驗證的很准確,就總以自己的天眼來指導自己的行動,久之則被外界的鬼神所控制,而入魔道。11、比如:洗好一盆蘋果,一個沒有修行的人去挑了一個大的,另一個修行人卻挑了一個小的,二人誰對誰不對? 答:無論挑大蘋果還是挑小蘋果,都是心生分別而動念,只不過一個是執惡,一個是執善而已。一個是在為自己著想,一個是在為別人著想,只是層次上有所不同,但都是在分別。自私的人會認為前一種是對的,執著善者會認為後一種是對的,這都是偏在了兩邊,都是分別和撿擇,仍屬偏見,均屬背道。而且後一種偏見卻是修行人很難察覺和認識的。正確的做法是順其自然,拿到哪個就吃哪個,不挑不撿,不動心念。12、「殺人者將來必下地獄」,此話對否?「殺人是壞事」,此話對否?為什麼? 答:「殺人是壞事」,「殺人將來必下地獄」,這句話本身就是定語,定論。定論已經落入了偏見之中。說這句話對的人肯定是執著善的人,還在分別善惡。執著善的本身就已經偏在了善的一邊,另一面肯定是造惡。為什麼呢?如果說殺人是壞事,該槍斃犯人的時候誰去執刑?抗日戰爭時期誰去消滅日本鬼子?如果都沒有人來做這些事,誰來保衛祖國?誰來保衛人民?其結果只會讓更多的人喪命,這種執著善的同時不是在作惡嗎?13、「有些事情是永遠也不能改變的,比如母子,母親永遠是母親,兒子永遠是兒子」,這句話對否? 答:這句話的本身仍然是定論,斷開了時間的連續性。首先來說,宇宙間一切事物都在每時每刻永不停息地變化,沒有一樣是永久不變的。即使是母子之間,也只是這一生的母與子,前世可能是夫妻,可能是爺孫,前世已經變化過無數次各種各樣的關系,來世又可能會排列出各種各樣的關系。因此,這種說法是偏知偏見。14、「凡是修佛的都是修內道,凡是練氣功的都是修外道」,這句話對否?為什麼? 答:這種認識仍然是偏執一方的定論。修佛者如果還未從心上修,還在外求保佑、發財、消災、陞官,仍屬於外道;煉氣功者如果同時從心上修,並非外道。只憑名子表象就一概而論是內道或外道,其本身就是偏見的定論。內外本來就是一,是不可截然分開的一體,如果硬要分出個內外來,其本身就是背道的分別心。15、什麼是修行?修行是在修什麼? 答:這個問題對於尚不懂得什麼是修行的人,可能會作出許多答案,有的會認為念經、念佛是修行;有的可能認為印經、放生是修行;有的可能會認為每天燒香拜佛是修行;還有的人認為做善事就是修行。其實,這些只是修行外圍的、表象的內容,可以積累一些功德,但都不是真正的修行。真正的修行是改習氣,是從心上改掉自己不符合宇宙本性的意、言、行,使自己的意、言、行逐漸靠近道,這才是真正的修行。16、到底有沒有鬼、仙、神、佛?如果有,為什麼我們看不見? 答:鬼、仙、神、佛都是客觀存在,都是眾生的一些代名詞。我們肉眼看不見他們,並不等於他們不存在。而是我們肉眼受三維的局限,只能看到長、寬、高三維以內的事物,四維的空間,五維的時間,六維的速度我們都看不見,他們是以超光波的形式存在,與我們三維生命的人不在一個維層,如同電視機的各個頻道,這個頻道看不見那個頻道的圖像,因此我們看不見他們,只有有天眼等感知功能的人,才能不同程度地感知到他們的存在。17、 答:念一句佛號肯定能成佛,根據「生物全息能原理」,佛的名號里也帶有佛的全部信息,你天天在念佛號,等於天天在與佛勾通,在你的第八識里輸入了牢固的佛的程序,與佛達成了同一光譜頻率,當你臨走的時候,你心裡只有佛,佛也肯定會來接引你,因此,只要長期堅持念一句佛號,不加雜,不昏沉,臨終定能往生極樂。

G. 釋迦牟尼有一位弟子掃塵除垢語文作文 題目

周利槃陀伽的故事

佛陀在世時,有一個跟隨佛陀出家的徒弟,他的名字就是周利槃陀伽。
周利槃陀伽天性愚笨,對佛陀的講經說法,始終不能領悟其意趣。佛陀知道他不能以解門而入道,於是傳授他一套咒語,讓他時時刻刻誦咒不輟,從此行門下手最終也能趨向菩提大道。
無奈,此周利槃陀伽確實愚笨無比,不僅大段的咒語念誦不下來,即便最短的三兩言的咒語,也無法成誦。
周利槃陀伽在佛陀僧團中被安排作清潔工作,每天手持掃帚,清掃地面,可以說是掃帚不離手。
慈悲而又具有無窮智慧的佛陀,觀察周利槃陀伽的根機後,於是傳授給他一套特別的法門,告訴她只要依此法門,一門深入、常時熏修,定得佛果。
這個法門就是念誦「掃帚」,因為掃帚是周利槃陀伽日不離手的工具,而看著這個工具念著這個工具,不會使心念游移。可是,開始周利槃陀伽還是無法順利的念誦「掃帚」,他念了「掃」,就忘了下面的「帚」;念了「帚」,就忘了下面的「掃」。
但是,周利槃陀伽對佛陀有著絕對的、無可動搖的信心,他堅信佛陀為他指示的這個法門,是自己得以解脫的最妙法門,也是他自己最後的機會。自己的愚笨來源於過去生過去世的罪業,自己只有以精進努力的修行,來洗刷罪業,才不會辜負佛陀的恩德。
周利槃陀伽就這樣一遍又一遍的念著:掃……帚、掃……帚、掃……帚,……
就這樣日復一日,「掃帚」的聲音已經綿綿密密地不斷迴旋在周利槃陀伽的四周,他已經習慣了這樣的情景,他也已經不再去想、甚至可能已經完全忘記了為什麼要念這個「掃帚」,這已經成為他完整生命的一個不可以缺失的部分了。
在念誦「掃帚」的第二十七天,這是一個事前沒有任何預兆的早晨,伴著天上逐漸稀疏的星辰,周利槃陀伽照例用手中的「掃帚」掃去地面的落葉和其他浮塵,口中無聲的念誦著「掃帚」,這個聲音輕柔的從口中飄出,緲緲的鑽入耳際,輕盈地落在周利槃陀伽的心上,然後再次輕柔的從口中飄出……。
太陽不知不覺從地面躍出,將她溫暖和煦的陽光灑向大地,一抹陽光鑽過濃密的樹叢和枝葉,落到了周利槃陀伽的身上,同時強烈的光線一下子刺射了周利槃陀伽的瞳仁,他像被光線灼傷了一樣抖動了一下身體,突然他一下子領悟了所有存在的意義,這個世界對他來說已經沒有了秘密,他洞悉了隱藏在所有存在現象之中的本原。
一個愚笨的周利槃陀伽,一個謹遵佛陀教導的周利槃陀伽,已經超越了凡俗生存的狀態,而成為了一個偉大的聖哲。從此恭列於佛陀的諸多大弟子之中,圓瑛法師在《彌陀要解講義》中這樣介紹周利槃陀伽:「於三七日,將一把無相掃帚,把心地見思煩惱,掃得乾乾凈凈,得阿羅漢果,具足辯才,義持第一。可見修行,不怕愚鈍,只怕不肯發心。若肯發心,下愚可得上智,但誦掃帚,亦能證果。如若念佛,豈不成佛,此其證也。」
周利槃陀伽的故事應當帶給我們很大的啟示吧!

H. 拂塵何不拂人心 拂去塵心即佛心 捨去塵緣存佛念 是名積得證無心

在佛經來里有這樣的一個故事。自當時佛陀有一個叫周利般特的弟子,他愚笨過人,記憶力又是非常差,他有個哥哥也在佛陀的僧團里出家,對這個愚笨的弟弟非常嫌棄,因此總想把他趕出僧團外,周利般特為此覺得很苦惱。這天他正傷心地在哭著,恰巧遇上慈悲的佛陀,佛陀問他哭什麼,他說因為自己的愚笨,被哥哥所嫌棄。佛陀安慰了他一番,然後就讓他在僧團中幫忙掃地,並教他念「掃塵除垢」四個字,他確實非常笨,佛陀教他念「掃塵」時,他就忘記了「除垢」;教他念「除垢」時,他又忘記了「掃塵」,教了很長時間才把四個字念下來。從那以後,周利磐特每天都在寺院掃地,邊掃邊念「掃塵除垢、掃塵除垢……」,由於心念的專注,一段時間後,妄想漸漸減少,無明漸漸減少,無漏的智慧光明也顯現出來。後來,周利盤特因為天天念這四個字的關系,證得了阿羅漢果。不過還有一首六祖所作的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人心本是純潔的,只因執著和貪戀塵世中的一切,就被污染了,要學會放下(這只是個人理解)

I. 以掃塵除垢為作文題

兩件看似毫無瓜葛的事,在今天讓我明白了一些道理。

前些日子一起學習的同學,帶來了一瓶面膜,叫排毒滋養面膜。她說她用完一次,覺得自己的臉怎麼能這么臟啊!我心存疑惑的想,有這么誇張嗎?轉天,她把這面膜帶來給我用,先敷上20分鍾,然後慢慢用手指在臉上打圈的揉。不一會兒,毛孔里的臟東西和黑頭還有臉上的死皮紛紛顯現和脫落,我驚嘆,我從小到大,沒洗過臉吧?!鑒於這面膜的神奇效果,趕緊上網買了兩盒。北京的沙塵大,我便隔三差五的清理清理皮膚。心中很是歡喜。

放下這件事,再說說掃塵除垢的故事。這是一個佛典故事,很有意思。

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中,有一位世人看來資質極其愚鈍的人,叫周利盤特。成為佛陀的弟子很多年,連戒律都不能背下來,更不要說修行參悟了。僧團大眾認為他這樣的弟子簡直玷污了佛陀的美名,便想將他逐出僧團。果然,在考試中,他意料之中的沒有通過。知道自己要被轟走了,他很傷心,跑到樹林里大哭大喊:難道我真的是個傻瓜嗎?

誰知佛陀出現在他的身後,問:你認為你是個傻瓜嗎?能認為自己是傻瓜的人,就不是傻瓜。佛陀留下了周利盤特,把他帶到自己的房間里,依據周利盤特的根性,教給他一把掃帚和一句話:掃塵除垢。讓他每天念著這四個字,打掃精舍的衛生。

周利盤特很認真,每天都念著這四個字認真打掃。很快,掃帚的毛也短了,掃帚也很臟,他自己也滿是灰塵。他看看掃帚,想:每天都打掃,還是這么臟,我也這么臟……突然,他明白了佛陀的深意,我們的身體和周遭的環境,大家還能想起來去打掃,而我們的心卻從來沒有人去打掃過。世尊讓我掃的是心裡的塵和垢啊。

昨天我看了這段故事,心裡很感慨,佛陀度化眾生,是那麼善巧,四個字一把掃帚,也能點透真理。這,促成了我今天的感悟。

按照習慣,今天我又把排毒面膜拿了出來,敷上,等待,揉出污物……猛然間,我想,我不就像是周利盤特嗎?我每天洗臉,卻不知道臉竟然如此的臟。污垢是皮膚滋養的障礙,去除污垢,對皮膚的保養自然事半功倍。而知道了臉上充滿污物之後,我按照方法清理獲得利益。這張臉我還能知道清理,可長久以來,從來沒有清掃過心靈上的塵與垢啊。如果你也相信輪回,那麼想想看,在生生世世中,我們的這顆心上落滿塵垢,還怎麼能見到光明呢?透過這些塵與垢的縫隙,或者在他們的顏色下,我們所看到的事物,又怎麼能是事實真相呢?這不就相當於帶上有色眼鏡看事物或者坐井觀天嗎?真的是可笑、可嘆、可憐啊……

現實生活里,我們中的更多的人自視比周利盤特聰明,比別人都聰明,不相信身體、環境中的污濁,也更不相信心靈上充滿堆積的塵與垢。這才是比清掃不凈更為可怕的事情。周利盤特說,掃不幹凈也要掃。他是對的,心靈上的塵垢,不去掃的話,我們永遠也不明白,永遠也看不到事實真相,永遠痛苦地輪轉於六道,生死離別愛恨情仇,不能解脫。

又想起了老法師的20個字:真誠、清凈、平等、正覺、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這是真慈悲、真解脫的境地。我個人的淺見,20個字,前十個字是直指人心本性,可以理解為世人所謂的心態、態度。試想,若一個人貢高我慢,聽不進別人意見,以為自己高人一籌,這樣的人,怎麼能做到這前十個字?怎麼會認為自己的身心需要「掃塵除垢」呢?而像周利盤特這樣所謂的「傻瓜」,某種程度上本性顯現出來比聰明人要容易,想看破、放下也要容易。可見,貢高我慢之心,真的是世人集福消災,乃至修行求道的一個大障礙。徹底消除這種心,就要像宣化上人所講,時時刻刻看一切人皆是佛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

其次,要有行動。周利盤特雖然不聰明,甚至是愚笨,但是佛陀教他一邊念一邊掃,他一刻也不敢放鬆。也許有人會認為,那是佛陀時時在身旁教誨監督啊,我們身邊只有混亂和污濁,自然沒有他做的好。我相信不是這樣的。佛經就是佛陀對我們每個末法眾生的教誨和監督,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在經上,更在我們的心裡。以此為標准,我們時時像周利盤特那樣「傻傻」的堅持下去,掃不盡也要不停歇的掃除塵垢,總有一天,能徹底的明白,能見到真如本性,能游歷十方諸佛世界,能明了這宇宙中生命的真諦。

以上就是一盒面膜和一個佛典故事對我的啟示。若所說有益,願有緣者見。

J. 僧人為什麼特別重視掃地

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1.
其實重視的是掃平心地

心地凈則世界皆凈

心地平則國土皆平

2. 周利盤陀伽和掃地,一說掃帚的故事

大藏經中有之,不過和Yamamotohiro 所引用的有些出入

並非學佛的都是笨人,也不必都如此修法

熱點內容
丁度巴拉斯情人電影推薦 發布:2024-08-19 09:13:07 瀏覽:886
類似深水的露點電影 發布:2024-08-19 09:10:12 瀏覽:80
《消失的眼角膜》2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4:43 瀏覽:878
私人影院什麼電影好看 發布:2024-08-19 08:33:32 瀏覽:593
干 B 發布:2024-08-19 08:30:21 瀏覽:910
夜晚看片網站 發布:2024-08-19 08:20:59 瀏覽:440
台灣男同電影《越界》 發布:2024-08-19 08:04:35 瀏覽:290
看電影選座位追女孩 發布:2024-08-19 07:54:42 瀏覽:975
日本a級愛情 發布:2024-08-19 07:30:38 瀏覽:832
生活中的瑪麗類似電影 發布:2024-08-19 07:26:46 瀏覽: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