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蒸餾除垢 » 蒸餾前

蒸餾前

發布時間: 2021-04-08 08:32:45

蒸餾前在蒸餾燒瓶中加什麼防暴沸

考點:抄 蒸餾與分餾 專題: 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分析: A.蒸餾時,加入碎瓷片可防止液體暴沸;B.蒸餾時測量的是水蒸氣的溫度;C.冷凝管中冷水的走向應是下口進、上口出,以使蒸汽充分冷卻;D.儀器內可能含有部分自來水,為了製取純凈的蒸餾水,開始餾出的部分液體舍棄. A.通常我們會在蒸餾燒瓶中加入少量碎瓷片或者沸石,形成溶液的爆沸中心,防止液體爆沸,故A正確;B.溫度計水銀球應在蒸餾燒瓶支管口處,目的是控制餾分物質的沸點,測量的是蒸汽溫度,故B錯誤;C.冷凝管水流遵循逆流原理,即冷水從冷凝管下口進入,上口流出,這樣冷凝效果好,故C正確;D.開始餾出的部分液體是儀器中含有的自來水,含有雜質,應該棄去,故D正確;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了蒸餾水制備的實驗,題目難度不大,關鍵在於能夠掌握蒸餾操作的原理和注意事項,注意相關實驗操作知識的積累.

② 環己烯的制備中蒸餾前為什麼要將乾燥劑過濾

原因很簡單,防止水汽帶入,原理如下:CaCl2+xH2O=CaCl2·xH2O
蒸餾前若不將它過濾,會重新釋放出H2O,使蒸餾產物中不可避免地混有少量水蒸氣.

③ 蒸餾前為什麼要分出乾燥劑

很簡單,若是有乾燥劑在,會把水分吸走,蒸餾得出的水分數據不正確,影響實驗結果!

④ 42度白酒蒸餾前和蒸餾後差幾度

42度白酒,已經是成品了,為什麼還考慮蒸餾前後呢!
蒸餾過程是酒醅在甑鍋裡面進行蒸餾。

⑤ 蒸餾操作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加料:將待蒸餾液通過玻璃漏斗小心倒入蒸餾瓶中,要注意不使液體從支管流出。加入幾粒助沸物,安好溫度計,溫度計應安裝在通向冷凝管的側口部位。再一次檢查儀器的各部分連接是否緊密和妥善。

加熱:用水冷凝管時,先由冷凝管下口緩緩通入冷水,自上口流出引至水槽中,然後開始加熱。加熱時可以看見蒸餾瓶中的液體逐漸沸騰,蒸氣逐漸上升。溫度計的讀數也略有上升。當蒸氣的頂端到達溫度計水銀球部位時,溫度計讀數就急劇上升。這時應適當調小煤氣燈的火焰或降低加熱電爐或電熱套的電壓,使加熱速度略為減慢,蒸氣頂端停留在原處,使瓶頸上部和溫度計受熱,讓水銀球上液滴和蒸氣溫度達到平衡。然後再稍稍加大火焰,進行蒸餾。控制加熱溫度,調節蒸餾速度,通常以每秒1~2滴為宜。在整個蒸餾過程中,應使溫度計水銀球上常有被冷凝的液滴。此時的溫度即為液體與蒸氣平衡時的溫度,溫度計的讀數就是液體(餾出物)的沸點。蒸餾時加熱的火焰不能太大,否則會在蒸餾瓶的頸部造成過熱現象,使一部分液體的蒸氣直接受到火焰的熱量,這樣由溫度計讀得的沸點就會偏高;另一方面,蒸餾也不能進行得太慢,否則由於溫度計的水銀球不能被餾出液蒸氣充分浸潤使溫度計上所讀得的沸點偏低或不規范。

觀察沸點及收集餾液:進行蒸餾前,至少要准備兩個接受瓶。因為在達到預期物質的沸點之前,帶有沸點較低的液體先蒸出。這部分餾液稱為「前餾分」或「餾頭」。前餾分蒸完,溫度趨於穩定後,蒸出的就是較純的物質,這時應更換一個潔凈乾燥的接受瓶接受,記下這部分液體開始餾出時和最後一滴時溫度計的讀數,即是該餾分的沸程(沸點范圍)。一般液體中或多或少地含有一些高沸點雜質,在所需要的餾分蒸出後,若再繼續升高加熱溫度,溫度計的讀數會顯著升高,若維持原來的加熱溫度,就不會再有餾液蒸出,溫度會突然下降。這時就應停止蒸餾。即使雜質含量極少,也不要蒸干,以免蒸餾瓶破裂及發生其他意外事故。

蒸餾完畢,應先停止加熱,然後停止通水,拆下儀器。拆除儀器的順序和裝配的順序相反,先取下接受器,然後拆下尾接管、冷凝管、蒸餾頭和蒸餾瓶等。

⑥ 為什麼蒸餾時要棄去開始餾出的部分液體

蒸餾時要棄去開始餾出的部分液體的原因:

  1. 這部分餾液稱為「前餾分」或「餾頭」.前餾分蒸完回,溫答度趨於穩定後,蒸出的就是較純的物質。

  2. 蒸餾是慢慢升溫的過程,而產品的沸點是一個固定的值,在到達那個固定值前可能有雜質隨溫度升高被蒸出去了,那一部分要棄去。

  3. 蒸餾設備中含有許多雜質,剛出來的水起到了清洗作用.

蒸餾水的制備方法:

  1. 搭設裝置。

  2. 加熱水蒸汽發生器,同時添加葯品於三口瓶中。

  3. T形夾冒蒸汽後關閉T形夾,同時打開水源,放冷凝水。

  4. 三口瓶中澄清後,蒸餾結束,打開T形夾,關閉熱源,關閉冷凝水水源。

⑦ 制備液體有機物,為什麼在蒸餾前總要先乾燥

蒸餾前先乾燥,分子篩可以鎖住水分,減少蒸餾的強度,乾燥以後先把分子篩去除,在蒸餾,就可以保證有機物的純度

⑧ 蒸餾前餾分為什麼是渾濁的

不一定啊,有的明顯不是渾濁的,比如你做的第一個實驗應該是乙版醇和水的分離是吧,權這就很澄清啊。

至於有的是渾濁的大概是因為你的餾分中有固體雜質吧。這個在有機實驗中一般很少,除非你犯了原則上的錯誤。

還有一個原因一般是因為餾分中各個組分的溶解度的問題吧。並不是所有的有機物都能以任意比互溶的,我在做實驗中也有時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但一般對實驗結果沒什麼影響。

⑨ 蒸餾實驗開始時,應先開什麼,後什麼,結束時呢

1、蒸餾前的檢驗。在試管中加入少量自來水,滴加幾滴AgNO3溶液和幾滴稀硝酸。

2、裝配冷凝裝置。檢查氣密性。

3、蒸餾。在燒瓶中加入約1/2體積的自來水,再加幾粒沸石(或碎瓷片),重新連接好裝置。加熱,錐形瓶中收集到約10mL液體,停止加熱。

4、蒸餾後的檢驗。在試管中加入少量蒸餾出的液體,滴加幾滴AgNO3溶液和幾滴稀硝酸

搜到的。

⑩ 蒸餾時加入沸石的作用是什麼如果蒸餾前忘記加沸石

蒸餾時加入沸石的作用是防止暴沸.氣泡會集中從沸石上冒出。如果蒸餾前忘記加沸石,可以立即將沸石加至將近沸騰的液體中,重新蒸餾時,用過的沸石可以繼續使用。

沸石(zeolite)是一種礦石,最早發現於1756年。瑞典的礦物學家克朗斯提(Axel Fredrik Cronstedt)發現有一類天然硅鋁酸鹽礦石在灼燒時會產生沸騰現象,因此命名為「沸石」(瑞典文zeolit)。在希臘文中意為「沸騰」(zeo)的「石頭」(lithos)。此後,人們對沸石的研究不斷深入。

(10)蒸餾前擴展閱讀

如果遵照規格使用和儲存則不會分解,未有已知危險反應,避免氧化物。溶於強鹼。屬高硅沸石。具有獨特的孔結構、高的催化活性和熱穩定性及耐酸性。

沸石是沸石族礦物的總稱,是一種含水的鹼或鹼土金屬鋁硅酸鹽礦物。全世界已發現天然沸石40多種,其中最常見的有斜發沸石、絲光沸石、菱沸石、毛沸石、鈣十字沸石、片沸石、濁沸石、輝沸石和方沸石等。已被大量利用的是斜發沸石和絲光沸石。沸石族礦物所屬晶系不一,晶體多呈纖維狀、毛發狀、柱狀,少數呈板狀或短柱狀。

沸石具有離子交換性、吸附分離性、催化性、穩定性、化學反應性、可逆的脫水性、電導性等。沸石主要產於火山岩的裂隙或杏仁體中,與方解石、石髓、石英共生;亦產於火山碎屑沉積岩及溫泉沉積中。

熱點內容
丁度巴拉斯情人電影推薦 發布:2024-08-19 09:13:07 瀏覽:886
類似深水的露點電影 發布:2024-08-19 09:10:12 瀏覽:80
《消失的眼角膜》2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4:43 瀏覽:878
私人影院什麼電影好看 發布:2024-08-19 08:33:32 瀏覽:593
干 B 發布:2024-08-19 08:30:21 瀏覽:910
夜晚看片網站 發布:2024-08-19 08:20:59 瀏覽:440
台灣男同電影《越界》 發布:2024-08-19 08:04:35 瀏覽:290
看電影選座位追女孩 發布:2024-08-19 07:54:42 瀏覽:975
日本a級愛情 發布:2024-08-19 07:30:38 瀏覽:832
生活中的瑪麗類似電影 發布:2024-08-19 07:26:46 瀏覽: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