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電池蒸餾水
① 摩托車電瓶沒蒸餾水了還能充電不
最好是先加完液以後再充電,這樣可以保證再充電的時候,極板與硫酸發生化學反應,如果不加液充電,容易把電瓶沖壞。
② 摩托車電瓶加水後怎麼辦
電瓶加水後,應靜置兩個小時再給電瓶充電。
給電瓶加水需要注意水不能加過液面線,在加水過程中,應該注意電瓶液是否出現渾濁,如果出現電瓶液渾濁,需要將電瓶液抽出,再加入純凈水或者蒸餾水,反復幾次直到電瓶液清澈為止。電瓶加水後需要靜置,是因為要讓水與稀硫酸充分融合,才能給電瓶充電。
③ 摩托車電瓶里的蒸餾水是起到什麼作用
電瓶里的蒸餾水是保證電瓶液裡面的硫酸濃度的,因為電瓶液硫酸濃度高,會腐蝕電瓶電極板的,所以不能讓硫酸濃度高了。在電瓶出現液面下降就需要馬上給電瓶補充蒸餾水。
④ 摩托車蓄電池該怎樣加水
用針筒把蒸餾水加入孔里。
蓄電池的電解液由硫酸與蒸餾水按比例調配而成,電解液在使用過程中蓄電池溫度升高,充、放電頻繁,這個過程就會造成電解液配比失調,甚至硫酸濃度變大形成腐蝕,因此要定期給予補充適量的蒸餾水,彌補水耗。只有補充適量的蒸餾水,才能保持電解液的正常充放電功能,保持電池的使用壽命。
(4)摩托電池蒸餾水擴展閱讀:
摩托車蓄電池使用注意事項:
1、用戶需要經常保持蓄電池清潔乾燥,要保持通氣孔的通暢。當極板或夾頭出現氧化物時應將其擦凈,塗上少許黃油以免腐蝕。
2、用戶不可連續使用起動機,每次使用不超過5s,兩次啟動休息10~15s後再用。嚴冬蓄電池放電程度不可超過25%,夏天不得超過50%。
3、加足電解液的蓄電池不得長期在充電不足的情況下放置要定期充電,否則會導致報廢。
4、向蓄電池充電時,電壓不要過低或過高,一般12V充電標准電壓為(13.5~14.5)V范圍內;24V充電標准電壓為(28~29.9)V范圍內。
⑤ 如何判斷摩托車電瓶該加電解液還是蒸餾水呢
摩托車電瓶在使抄用的過程中襲缺液了,應該添加蓄電池補充液或者蒸餾水,因為摩托車電瓶在發電機充電的時候,電解液發生劇烈沸騰,損失的主要是蒸餾水,所以添加蒸餾水就可以,如果添加電解液,會造成電瓶內部的電解液比重太高,燒蝕內部極板。
⑥ 摩托車電瓶沒水了要加什麼水
摩托車電瓶沒水了要加補充液,也就是蒸餾水,蒸餾水不含任何雜質或者礦物版質,不會造成電瓶內權部放點故障,添加電瓶補充液的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打開電瓶上面的加註口封條。
⑦ 摩托車電瓶加電解液還是蒸餾水如何判斷是該加什麼呢
應該加蒸餾水或家用的純凈水。因為電瓶在工作中,;硫酸不消耗,只有水消耗,所以只補償水。
其反應式為:Pb+PbO2+ 2H2SO4=2PbSO4 + 2H2O 。所以放電過程,硫酸變稀,密度編小,充電時,硫酸又生成,但在使用中水會增發減小。
(7)摩托電池蒸餾水擴展閱讀
蓄電池(Storage Battery)是將化學能直接轉化成電能的一種裝置,是按可再充電設計的電池,通過可逆的化學反應實現再充電,通常是指鉛酸蓄電池,它是電池中的一種,屬於二次電池。
它的工作原理:充電時利用外部的電能使內部活性物質再生,把電能儲存為化學能,需要放電時再次把化學能轉換為電能輸出,比如生活中常用的手機電池等。
它用填滿海綿狀鉛的鉛基板柵(又稱格子體)作負極,填滿二氧化鉛的鉛基板柵作正極,並用密度1.26--1.33g/mlg/ml的稀硫酸作電解質。
電池在放電時,金屬鉛是負極,發生氧化反應,生成硫酸鉛;二氧化鉛是正極,發生還原反應,生成硫酸鉛。電池在用直流電充電時,兩極分別生成單質鉛和二氧化鉛。移去電源後,它又恢復到放電前的狀態,組成化學電池。
鉛蓄電池能反復充電、放電,它的單體電壓是2V,電池是由一個或多個單體構成的電池組,簡稱蓄電池,最常見的是6V,其它還有2V、4V、8V、24V蓄電池。如汽車上用的蓄電池(俗稱電瓶)是6個鉛蓄電池串聯成12V的電池組。
對於傳統的干荷鉛蓄電池(如汽車干荷電池、摩托車干荷電池等)在使用一段時間後要補充蒸餾水,使稀硫酸電解液保持1.28g/ml左右的密度;對於免維護蓄電池,其使用直到壽命終止都不再需要添加蒸餾水。
參考資料:網路-蓄電池
⑧ 汽車電瓶蒸餾水和摩托車電瓶的蒸餾水一樣嗎
都是一樣的..加的時候不能加過量哦.有上刻線和下刻線的.蒸餾水不能能到皮膚上和眼睛裡
⑨ 摩托車電瓶如何補充蒸餾水
電瓶分乾式免維護電池和濕式電解電池。
乾式的沒有加電解液的瓶口,濕式的有一排塑料小蓋,在電池每一格上都有一個,不是加的蒸餾水,而是電解液,成分請參照GBT 18270-2000 國家標准
⑩ 摩托車電瓶該加多少蒸餾水
不是加普通的水,那個水是有化學成分的。現在生產的電瓶水含有微量硫酸內成分.容
我目前用的電瓶基本沒有加水,一年換一個了,加水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如果樓主比較在意這方面,建議樓主經常用電瓶比重計測定比重,應該補充蒸餾水就補蒸餾水,應該補電瓶水就補充電瓶水,讓電瓶液的比重始終保持在正常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