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净水方式 » 蛋白质复性后不结合离子交换柱

蛋白质复性后不结合离子交换柱

发布时间: 2021-03-31 03:42:05

① 什么叫蛋白质的复性

蛋白质的复性

蛋白质复性的最大问题,是在复性过程中形成中间体和多聚体,中间体阻碍作用大的使蛋白质正确折叠困难,复性就困难;阻碍小或无阻碍的容易复性。降低蛋白浓度可以减少中间体形成提高复性率。减少中间体的形成,可选用添加小分子物质,又叫分子伴侣,如精氨酸、甘油、PEG等小分子物质帮助蛋白质正确折叠。避免多聚体的形成可以加入氧化还原剂(DTT、ß-ME、还原型谷胱甘肽、氧化型谷胱甘肽、Cu2+等),帮助蛋白质复性中二硫键的正确配对,减少错配率。

复性缓冲液的pH要远离等电点,离子强度不易过高,10-50mmol/L,离子强度太高蛋白质易发生沉淀,也不利于离子交换层析的分离;复性液温度不易过高在4℃-10℃较合适对于耐热蛋白也可以室温复性。复性时间,以天然表达的重组蛋白复性应在6hr以上,需要进行酶切的融和表达重组蛋白,至少要复性1hr以上,方可进行进一步的酶切。

复性方式:常用的有透析复性和稀释复性。透析复性适用于小样品制备;对于大样品制备,采用稀释复性法简便、实用。一般包含体蛋白的复性浓度不易过大,不同的蛋白质有所区别,一般掌握在100-200ug/ml较合适,蛋白浓度太稀使纯化流程过长,蛋白浓度太浓,蛋白质复性不完全,会直接影响蛋白的回收率。直接稀释有困难的,也可以试用分段稀释法。

蛋白质的复性是重组蛋白纯化中最关键和最复杂的问题。蛋白质的性质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使其复性条件大不相同。任何一个蛋白质都有一个最佳的复性条件,这个最佳条件的选择是靠大量的实验来完成的。只有选择到了合适的复性缓冲液,使蛋白得以正确折叠,才能使进一步的层析分离得以顺利完成。

② 蛋白透析复性后,调pH变浑浊,蛋白会有影响吗

问错地方了。这么专业的生物知识,最好去搜索文献。关于包涵体的文献太多了。基本上做蛋白的都有涉及。 不要在这问,自己多一些文献,比这里的回答强的多。


简单找了点。


  1. 对于尿素和盐酸胍该怎么选择?

  2. 尿素和盐酸胍属中强度变性剂,易经透析和超滤除去。它们对包涵体氢键有较强的可逆性变性作用,所需浓度尿素8-10M,盐酸胍6-8M。尿素溶解包涵体较盐酸胍慢而弱,溶解度为70-90%,尿素在作用时间较长或温度较高时会裂解形成氰酸盐,对重组蛋白质的氨基进行共价修饰,但用尿素溶解具有不电离,呈中性,成本低,蛋白质复性后除去不会造成大量蛋白质沉淀以及溶解的包涵体可选用多种色谱法纯化等优点,故目前已被广泛采用。

  3. 盐酸胍溶解能力达95%以上,且溶解作用快而不造成重组蛋白质的共价修饰。但它也有成本高、在酸性条件下易产生沉淀、复性后除去可能造成大量蛋白质沉淀和对蛋白质离子交换色谱有干扰等缺点。

2. 怎样洗涤包涵体?

通常的洗涤方法一般是洗不干净的,可以先把包涵体用6M盐酸胍溶解充分,过滤除去未溶解的物质,注意留样跑电泳,然后用水稀释到4M,离心把沉淀和上清分别跑电泳,如此类推可以一直稀释到合适的浓度,可以找到一个合适去除杂质的办法,其实这就是梯度沉淀的方法,比通常的直接洗脱效果好。


3. 8M尿素溶解的包涵体溶液应如何保存?

在4度放置半个月,都没什么问题 。在室温放置超过48小时,可能会对目的蛋白有影响,因为尿素在碱性条件下可使一些氨基酸酰基化,所以早些处理BI溶液比较好。


4. 包涵体复性有什么原则?

低浓度,平缓梯度,低温。


5. 复性时的蛋白浓度是?

一般使用浓度为0.1-1mg/ml,太高的浓度容易形成聚体沉淀,太低的浓度不经济,而且很多蛋白在低浓度时不稳定,很容易变性。


6. 复性中蛋白析出是怎么回事?该怎么处理?

出现蛋白析出,肯定是条件变化太剧烈了。复性应该采取复性液浓度和PH值逐渐变化的方法,例如根据包涵体的溶液成分,每隔1个PH或浓度值配置一种溶液,逐步透析到正常。此外透析时必须浓度极低,条件温和,使蛋白质能够正确折叠。但是复性的比率应该很低。

若加变性剂尿素可加到2M,盐酸胍可加到1-1.5M;

另外可将甘油浓度增加,范围可在≤30%,且在复性样品中也可加适量甘油。

③ 求助离子交换柱纯化蛋白的问题

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类具有离子交换功能的高分子材料。在溶液中它能将本身的离子与溶液中的同号离子进行交换。按交换基团性质的不同,离子交换树脂可分为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两类。

阳离子交换树脂大都含有磺酸基(—SO3H)、羧基(—COOH)或苯酚基(—C6H4OH)等酸性基团,其中的氢离子能与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或其他阳离子进行交换。例如苯乙烯和二乙烯苯的高聚物经磺化处理得到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其结构式可简单表示为R—SO3H,式中R代表树脂母体,其交换原理为
2R—SO3H+Ca2+ (R—SO3)2Ca+2H+

这也是硬水软化的原理。

阴离子交换树脂含有季胺基[-N(CH3)3OH]、胺基(—NH2)或亚胺基(—NH2)等碱性基团。它们在水中能生成OH-离子,可与各种阴离子起交换作用,其交换原理为

R—N(CH3)3OH+Cl- R—N(CH3)3Cl+OH-

由于离子交换作用是可逆的,因此用过的离子交换树脂一般用适当浓度的无机酸或碱进行洗涤,可恢复到原状态而重复使用,这一过程称为再生。阳离子交换树脂可用稀盐酸、稀硫酸等溶液淋洗;阴离子交换树脂可用氢氧化钠等溶液处理,进行再生。

离子交换树脂的用途很广,主要用于分离和提纯。例如用于硬水软化和制取去离子水、回收工业废水中的金属、分离稀有金属和贵金属、分离和提纯抗生素等。

④ 蛋白质复性的机理是什么。临床应用有哪些

所谓复性是指恢复活性。
即很多蛋白质在表达和合成的过程中,从一级结构是氨基酸链折叠为二,三,四级立体结构时,由于折叠速度,IPTG诱导剂的量和蛋白质动力学影响因素等等不同原因有可能造成蛋白质错误折叠或形成不溶解的包涵体,使本来有活性的蛋白质失去活性。复性一般首先采用变性剂把蛋白质打开成为氨基酸链,继而在温和的环境下经过稀释和透析等使蛋白质重新折叠,由于蛋白质动力学的影响,蛋白质会自认折叠为这种蛋白质固有的结构,从而重新折叠成有活性的蛋白质。这是复性的实际意义。

⑤ 复性剂的存放时间对蛋白质复性的影响

蛋白质的复性 蛋白质复性的最大问题,是在复性过程中形成中间体和多聚体,中间体阻碍作用大的使蛋白质正确折叠困难,复性就困难;阻碍小或无阻碍的容易复性。降低蛋白浓度可以减少中间体形成提高复性率。减少中间体的形成,可选用添加小分子物质,又叫分子伴侣,如精氨酸、甘油、PEG等小分子物质帮助蛋白质正确折叠。避免多聚体的形成入氧化还原剂(DTT、szlig;-ME、还原型谷胱甘肽、氧化型谷胱甘肽、Cu2+等),帮助蛋白质复性中二硫键的正确配对,减少错配率。复性缓冲液的pH要远离等电点,离子强度不易过高,10-50mmol/L,离子强度太高蛋白质易发生沉淀,也不利于离子交换层析的分离;复性液温度不易过高在4℃-10℃较合适对于耐热蛋白也可以室温复性。复性时间,以天然表达的重组蛋白复性应在6hr以上,需要进行酶切的融和表达重组蛋白,至少要复性1hr以上,方可进行进一步的酶切。 复性方式:常用的有透析复性和稀释复性。透析复性适用于小样品制备;对于大样品制备,采用稀释复性法简便、实用。一般包含体蛋白的复性浓度不易过大,不同的蛋白质有所区别,一般掌握在100-200ug/ml较合适,蛋白浓度太稀使纯化流程过长,蛋白浓度太浓,蛋白质复性不完全,会直接影响蛋白的回收率。直接稀释有困难的,也可以试用分段稀释法。蛋白质的复性是重组蛋白纯化中最关键和最复杂的问题。蛋白质的性质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使其复性条件大不相同。任何一个蛋白质都有一个最佳的复性条件,这个最佳条件的选择是靠大量的实验来完成的。只有选择到了合适的复性缓冲液,使蛋白得以正确折叠,才能使进一步的层析分离得以顺利完成。

⑥ 蛋白质复性的分离步骤

分离包涵体并复性蛋白质的操作步骤并不复杂,从破碎细胞开始,然后将细胞匀浆离心,回收包涵体后,加入变性剂溶解包涵体,使之成为可溶性伸展态,再通过透析等除去变性剂使表达产物折叠恢复天然构象及活性。
但在实际研究中发现,在体外折叠时,蛋白质分子间由于存在大量错误折叠和聚合,复性效率往往很低。究其原因,蛋白质的立体结构虽然由其氨基酸顺序决定,然而伸展肽链折叠为天然活性结构的过程还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⑦ 蛋白质复性

问错地方了。这么专业的生物知识,最好去搜索文献。关于包涵体的文献太多了。基本上做蛋白的都有涉及。 不要在这问,自己多下载一些文献,比这里的回答强的多。

简单找了点。

1. 对于尿素和盐酸胍该怎么选择?
尿素和盐酸胍属中强度变性剂,易经透析和超滤除去。它们对包涵体氢键有较强的可逆性变性作用,所需浓度尿素8-10M,盐酸胍6-8M。尿素溶解包涵体较盐酸胍慢而弱,溶解度为70-90%,尿素在作用时间较长或温度较高时会裂解形成氰酸盐,对重组蛋白质的氨基进行共价修饰,但用尿素溶解具有不电离,呈中性,成本低,蛋白质复性后除去不会造成大量蛋白质沉淀以及溶解的包涵体可选用多种色谱法纯化等优点,故目前已被广泛采用。
盐酸胍溶解能力达95%以上,且溶解作用快而不造成重组蛋白质的共价修饰。但它也有成本高、在酸性条件下易产生沉淀、复性后除去可能造成大量蛋白质沉淀和对蛋白质离子交换色谱有干扰等缺点。

2. 怎样洗涤包涵体?
通常的洗涤方法一般是洗不干净的,可以先把包涵体用6M盐酸胍溶解充分,过滤除去未溶解的物质,注意留样跑电泳,然后用水稀释到4M,离心把沉淀和上清分别跑电泳,如此类推可以一直稀释到合适的浓度,可以找到一个合适去除杂质的办法,其实这就是梯度沉淀的方法,比通常的直接洗脱效果好。

3. 8M尿素溶解的包涵体溶液应如何保存?
在4度放置半个月,都没什么问题 。在室温放置超过48小时,可能会对目的蛋白有影响,因为尿素在碱性条件下可使一些氨基酸酰基化,所以早些处理BI溶液比较好。

4. 包涵体复性有什么原则?
低浓度,平缓梯度,低温。

5. 复性时的蛋白浓度是?
一般使用浓度为0.1-1mg/ml,太高的浓度容易形成聚体沉淀,太低的浓度不经济,而且很多蛋白在低浓度时不稳定,很容易变性。

6. 复性中蛋白析出是怎么回事?该怎么处理?
出现蛋白析出,肯定是条件变化太剧烈了。复性应该采取复性液浓度和PH值逐渐变化的方法,例如根据包涵体的溶液成分,每隔1个PH或浓度值配置一种溶液,逐步透析到正常。此外透析时必须浓度极低,条件温和,使蛋白质能够正确折叠。但是复性的比率应该很低。
若加变性剂尿素可加到2M,盐酸胍可加到1-1.5M;
另外可将甘油浓度增加,范围可在≤30%,且在复性样品中也可加适量甘油。

⑧ 蛋白质复性的复性研究

环糊精与直链糊精辅助蛋白质复性的研究
1995年,Karuppiah 和Sharma发表文章,介绍了使用环糊精辅助碳酸酐酶B的复性[9]。环糊精由淀粉通过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降解制得,是由D-吡喃葡萄糖单元以α-1,4-糖苷键相互结合成互为椅式构象的环状低聚糖,其分子通常含有6~12个吡喃葡萄糖单元。有实用意义的是含6、7、8个吡喃葡萄糖单元的α、β、γ-环糊精,但α-环糊精空腔较小,γ-环糊精价格昂贵,常用的是β-环糊精[10]。环糊精的特征是能形成包络化合物,客体分子从宽口端进入其分子空腔。包络物的形成主要靠非共价键相互作用如范德华力、氢键、疏水相互作用、几何形状匹配等。利用环糊精的疏水性空腔结合变性蛋白质多肽链的疏水性位点,可以抑制其相互聚集失活,从而促进肽链正确折叠为活性蛋白质。
1999年,Sundari等报道了用直链糊精辅助胰岛素、碳酸酐酶和鸡蛋白溶菌酶复性[11],发现直链糊精基本上能够模拟环糊精在辅助蛋白质复性方面的作用,而且具有这样一些优点:直链糊精的螺旋结构形成一个疏水性空管,可以结合更多的蛋白质分子;在水中溶解度较高,有利于提高复性酶浓度和实验操作;价格比环糊精便宜,实际应用前景更广阔。

热点内容
丁度巴拉斯情人电影推荐 发布:2024-08-19 09:13:07 浏览:886
类似深水的露点电影 发布:2024-08-19 09:10:12 浏览:80
《消失的眼角膜》2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4:43 浏览:878
私人影院什么电影好看 发布:2024-08-19 08:33:32 浏览:593
干 B 发布:2024-08-19 08:30:21 浏览:910
夜晚看片网站 发布:2024-08-19 08:20:59 浏览:440
台湾男同电影《越界》 发布:2024-08-19 08:04:35 浏览:290
看电影选座位追女孩 发布:2024-08-19 07:54:42 浏览:975
日本a级爱情 发布:2024-08-19 07:30:38 浏览:832
生活中的玛丽类似电影 发布:2024-08-19 07:26:46 浏览: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