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总统乱按三个按钮什么电影
『壹』 特工绍特完整剧情的什么啊看完了还是看不懂啊!!
剧情介绍:
故事开始于北韩,一个美国女商人伊芙琳·绍特(安吉丽娜·朱莉饰演)被朝鲜人民军以间谍罪拘捕。健壮的士兵一次又一次虐待者这个美国女人,逼她承认自己是美国的特工。
幸运的是,经过一个仰慕她的徳裔生物学家在各界奔走呼吁,美国终于同意用人质换回绍特。绍特脱离苦海后,被那个四处奔走解救自己的男人所打动,于是二人终于走到了一起。
又过了一段时间,绍特每天享受着丈夫无微不至的关怀,两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直到有一天,CIA抓住了一名俄国特工,绍特身为一名CIA干员,和她的上司一起对其进行审问。
然而审问的结果令大家瞠目结舌,俄国佬特工承认前苏联时代他领导着一个秘密的特务组织,成员都是未成年的孩子,他把这些孩子洗脑后再派遣到美国,以便在未来发挥他们的作用。
而老特工更透露近期将有其中一名经他训练的特务发起针对来美国访问的俄国总统的刺杀,而这名特务的名字则是——SALT,绍特,伊芙琳·绍特。
匆匆送走了俄国老特务,绍特面对着同事们怀疑的眼神,歇斯底里的询问自己的丈夫是否平安,因为她认为对方一定是绑架了他以此胁迫自己。果然,她尝试往家里打电话而平时此刻丈夫应该在家却无人接听电话。
很快的新的坏消息传来,俄国老特务趁CIA看守人员不备将其杀死并成功的逃离CIA总部。而赶去指挥的绍特的上司却发现身份可疑的绍特也正在逃离总部大楼。
绍特的同事们都认为这是她心虚的表现于是更加认为她确实是俄国特工。经过一番激烈的追逐,绍特脱离了警方和CIA的追捕。
绍特在CIA的上司带着总统一行人逃进了白宫的地下掩蔽室,然而惊魂未定的一行人却发现绍特的前CIA上司对着自己端起了枪口,这个真实身份是比绍特还要早潜伏到CIA的俄国特工杀光了总统之外的所有人,并强迫总统发射核弹以真正导致世界大战。
绍特和前上司经过一番激烈打斗,最终被赶来支援总统的士兵带走。而自己的前上司却宣称自己是保护总统的人,掩盖了他是俄国特工的真相。
看着自己前上司仍然一副无耻的嘴脸,绍特终于在被押走时痛下杀手,勒死了当时也打算趁机杀掉绍特以保护自己秘密的前上司。
在押送的路上,那个曾经怀疑过绍特的黑人同事问她,像她这样的特工还有多少?绍特回答,像我这样的都死了,而像他(绍特的前上司,比她更早一批接受少年特工训练的苏联特工)那样的还有无数。最后黑人同事偷偷放跑了绍特。
(1)新任总统乱按三个按钮什么电影扩展阅读
幕后花絮
1.该片最初的剧本本来是一位男性角色为主角,计划由汤姆·克鲁斯主演。但是,最终他决定退出,于是,剧本被重写,一个女间谍成为主角,而安吉丽娜·朱莉也就顺利地获得了这个角色。
2.影片最初的主角名为埃德温·绍特(Edwin A Salt),随着主角性别变化,后来也就变成了最终的伊夫林·绍特(Evelyn Salt)。
3.据报道,安吉丽娜·朱莉亲自完成了她本人的大部分特技场面。
4.据导演菲利普·诺伊斯透露,他们在最初的剧本主角探讨时,不但考虑了汤姆·克鲁斯,甚至还考虑过塞缪尔·杰克逊,不过最终没有成形。
影片评价
1.中国媒体
《特工绍特》中,安吉丽娜有金发和黑发两款造型,配以她招牌的“嘟嘟唇”,再偶尔来点男女大胆亲热镜头,性感依旧。安吉丽娜的这个角色完全沿袭了她在《史密斯夫妇》和《通缉令》中的路线,冷艳,能打,但缺少变幻。从影片中的动作场面看,安吉丽娜绝对交足功课,大量高难度动作都是亲自完成,没找替身。但糟糕的是,影片除此之外并无多少升华。(《羊城晚报》评)
2.美国媒体
Yahoo媒体综评:B-,Yahoo用户综评:B+,烂番茄网站新鲜度:58%(2票支持,67票反对),IMDb评分:6.7(满分10分)
3.正面评价
一部精明、快节奏、让人喘不过气的间谍影片,极力模仿《谍影重重》的所有长处。(《底特率新闻》评)
一部不屈不挠的影片,捍定了朱莉作为动作明星女王的地位。(《多伦多明星报》评)
《特工绍特》比近年来的大部分007电影都要好看。难得的是,影片没有过度依赖CGI技术,特技只是部分使用,而且效果十分真实。(《好莱坞报道者》评)
4.负面评价
我不敢说这部精工打造的无聊电影能否大卖,但我知道自己很想念《谍影重重》的毫不矫饰。(《纽约客》评)
《特工绍特》,一场毫无意义的狂欢。(《纽约》评)
一部可笑,但从某种角度又可信的间谍影片。(《华盛顿邮报》评)
在这部令人喘不过气的政治惊悚片中,安吉丽娜·朱莉是一件致命武器。(《美国周刊》评)
一部带有严重冷战宿醉的影片。(《环球邮报》评)
我很肯定,《特工绍特》不是一部幻想剧情片,而是安吉丽娜·朱莉秘密生活内幕的纪录片。(《OK!》评)
一部盛载了朱莉动作大戏的交通工具,速度很快,思想却太慢。(《费城询问报》评)
太过臃肿,剧情可笑,结局无味,整体一塌糊涂。(娱乐在线评)
片中的朱莉有些像《罗拉快跑》里的罗拉,而动作的确惊悚,但情节请无视。(《芝加哥太阳时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