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提升硬盘速度吗
1. 服务器硬盘的读写速度在多少属于正常
看什么硬盘吧,还有跟RAID卡也有关系,正常的SAS硬盘做RAID5应该有个200M左右的。
2. 服务器硬盘读写速度慢应该怎么办
多块硬盘的话可以组RAID,对读写速度有提升,如果是普通硬盘的话,建议可以换成固态硬盘,读写速度更快哦
服务器租用
3. 用SSD固态硬盘做公司的服务器,速度有提升吗
会有提升,但是用SDD来做RAID存放数据价格会是同容量机械盘的10倍以上
4. 硬盘如何提升速度
一 在BIOS开启硬盘的AHCI模式
AHCI是串行ATA高级主控接口的英文缩写,它是Intel所主导的一项技术,它允许存储驱动程序启用高级SATA功能,如本机命令队列(NCQ)和热插拔。开启AHCI之后可以发挥SATA硬盘的潜在的性能,理论上大约可增加30%的硬盘读写速度。
在通常的情况下,硬盘在BIOS中默认为原生IDE模式,以获得最好的兼容性。如果在此模式下安装了Windows7,再在BIOS中更改硬盘为AHCI模式,就无法进入系统,需要重新安装系统才行。有没有不用重装系统打开硬盘的AHCI模式的方法呢?当然有!
1:在点击开机菜单后,选择菜单中的“运行”栏目。在运行栏目的输入框内键入“regedit”,回车即可打开注册表编辑器。
2:打开注册表编辑器之后,进入“HKEY_LOCAL_”键值。在右边窗口中双击名称为“Start”的项目,会弹出一个对话框,将默认的参数由3更改为0。点击“确定”并且保存之后,重新启动电脑。
3:重启电脑之后,进入BIOS,在“Integrated Peripherals”页面中,将“SATA
RAID/AHCI Mode”更改为“AHCI”(不同BIOS选项名称会有细微差别)。
4:保存重启,进入系统后系统会自动安装AHCI的驱动程序。安装好后系统会要求再次重启,重启之后,硬盘的AHCI模式就打开了。
硬盘在更改为AHCI模式之后,系统启动的速度变化不大。不过在进行大文件拷贝时,速度由原来的60MB/S提升到了71MB/S,性能提升约20%。硬盘在Windwos7中的系统评分中,也由开始的5.9分提升到了6.5分。由此可见硬盘开启AHCI之后,效果是不错的。
二 4K对齐
“先进格式化”技术解析:SSD采用“先进格式化”技术。机械硬盘在储存数据时,一直都是以512byte大小的扇区(Sector)为单位分割进行读写,硬盘行业决定将扇区容量扩大到4KB。
简单来说,如果SSD的4K存储格式不对齐,它有可能把一个存储文件放到最多8个闪存当中,文件碎片化严重,影响SSD的读写性能。
目前最有效的两个解决4K对齐办法:
1、Win7系统/磁盘管理器分区
Win7磁盘管理器是最快捷的4K对齐工具
下面我们进入“Win7系统/磁盘管理器分区”详细讲解:
在Win7系统下,如果你的硬盘在使用windows磁盘管理器进行操作前,没有进行过分区操作,那么系统磁盘管理器进行第一次分区时会自动帮你进行对齐。
首先点击“计算机”--“管理”--依次选择存储--磁盘管理--进入磁盘配置服务。我们看到上叙图片,“磁盘1”即为空盘,尚有223.57GB存储空间没有分配。
我们点击“磁盘1”,按鼠标右键,将生成黄色方框选项列表,点击“新建简单卷”,此为分区操作选项。
步骤1、简单卷大小的空间可调,C盘建议60GB以上
步骤2:赋予分区盘符后,系统请求格式化分区
步骤3:完成格式化步骤后,分区宣告完成
2、傲梅分区助手进行分区4K对齐操作教程:
下载免费的分区助手,安装并运行它,以E盘为例,选定E盘点击鼠标右键依次选择“高级操作”—“分区对齐”。
点击“分区对齐”之后出现下图中对话框,选择4K对齐点击确定。设置成功!
如果您还想利用无损4K对齐软件为其他磁盘进行操作,依照前面方法可依次对电脑其他磁盘(C、F、G)进行操作,分区助手会自动进行4K对齐检测,对齐完成的磁盘会显示“是” 。
点击分区助手左上角“提交”出现(等待执行操作的对话窗口)。在点击“执行”即可。
最后按照提示重新启动电脑,您的无损4K对齐就算操作完成了。
磁盘的存储数据越多,花的时间就越多。
5. 服务器硬盘和普通硬盘有什么区别
1、服务器硬盘速度快
服务器硬盘转速相对较快,每分钟可达7200或10000转,甚至更高;服务器硬盘一般配置了较大(一般为2MB或4MB)的回写式缓存;平均访问时间比较短;外部传输率和内部传输率更高。
2、服务器硬盘可靠性高
服务器基本是24小时不停运作的,承受着巨大的工作量。因此,服务器硬盘必须具备很高的可靠性,以此支持支撑服务器的不间断运作。现在的服务器硬盘大部分都采用了S.M.A.R.T技术(自监测、分析和报告技术),同时硬盘厂商都采用了各自独有的先进技术来保证数据的安全。
3、服务器硬盘大多使用SCSI接口
多数服务器采用了数据吞吐量大、CPU占有率极低的SCSI接口硬盘。SCSI硬盘必须通过SCSI接口才能使用,有的服务器主板集成了SCSI接口,有的安有专用的SCSI接口卡,一块SCSI接口卡可以接7个SCSI设备,这是IDE接口无法匹敌的。
4、服务器硬盘可支持热插拔
热插拔(Hot Swap)是一些服务器支持的硬盘安装方式,可以在服务器不停机的情况下,拔出或插入一块硬盘,操作系统自动识别硬盘的改动。这种技术对于24小时不间断运行的服务器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5、服务器硬盘在安全性、抗震性等方面比普通硬盘好
(5)服务器提升硬盘速度吗扩展阅读
机械硬盘与固态硬盘优缺点对比
1、数据存储速度:从PConline评测室的评测数据来看,固态硬盘相对机械硬盘性能提升2倍多。
2、功耗:固态硬盘的功耗上也要低于机械硬盘。
3、重量:固态硬盘在重量方面更轻,与常规1.8英寸硬盘相比,重量轻20-30克。
4、噪音:由于固硬属于无机械部件及闪存芯片,所以具有了发热量小、散热快等特点,而且没有机械马达和风扇,工作噪音值为0分贝。机械硬盘就要逊色很多。
5、价格:截至目前(2018/11/20),品牌的128Gb 固态硬盘为150元左右。而1Tb 的机械硬盘价格才280左右。固态硬盘比起机械硬盘价格较为昂贵,性价比较低。
6、容量:固态硬盘目前最大容量为4t 3.5寸
7、使用寿命:SLC只有10万次的读写寿命,成本低廉的MLC,读写寿命仅有1万次。因此相对于固态硬盘,机械硬盘寿命更长。
目前服务器市场上采用的硬盘主要有三种:SATA硬盘、SCSI硬盘以及SAS硬盘。
其中SATA硬盘主要应用在低端服务器领域,而SCSI和SAS硬盘则面向中高端服务器。
多数服务器采用了数据吞吐量大、CPU占有率极低的SCSI硬盘。SCSI硬盘的外部传输率和内部传输率比普通硬盘高出不少,它一般会采用Ultra160 SCSI、Ultra320 SCSI等标准,每秒的数据传输率分别可以达到160MB、320MB,目前主流的SCSI硬盘都采用了Ultra320 SCSI标准。
SCSI硬盘必须通过SCSI接口才能使用,有的服务器主板集成了SCSI接口,有的安有专用的SCSI接口卡,一块SCSI接口卡可以接7个SCSI设备,这也是普通硬盘接口所不能比拟的。
总的来说,对于服务器硬盘来说,一旦损坏,将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服务器硬盘在安全性、抗震性等方面比普通硬盘做的更好,另外还有热插拔、速度等方面的优势,这也是为什么相同容量的服务器硬盘要比普通硬盘贵不少的原因。
6. 服务器如何增加硬盘
最好采用全新重做的方式来进行。做这类不熟悉的系统安装时候,特别要注意备份重要数据。不建议你自己DIY.找专业公司协助处理。不管找谁处理,都记得一定要先备份重要数据。
7. 服务器硬盘读取速度慢!急
先做好备份,以免出现意想不到的后果,你用SQL SERVER上的数据库引擎优化顾问给你点提示,看看是不是数据库索引碎片太多
8. 服务器做多可以插多少个硬盘影响速度么
决定服务器的硬盘数量决定于服务器的机箱和主板预留的接口,原则上一个主板通过各种扩展是可以连接N个硬盘的,但是网网机箱限制了连接硬盘的数量,例如一般1u的服务器只能接2个硬盘,你如果通过扩展接口还可以多接1个.
以后问这种问题最好把自己的服务器说清楚,而且说清楚想接几个硬盘,大家都会帮你想办法.
9. 提升服务器硬盘速度
用内存虚拟硬盘做缓存或者用2个64G的SSD组整列做缓存。有能力的话推荐用内存,不过安全性不佳,意外断电就全完了,SSD的话,估计有可能会一年一换,经济压力会比较大。
10. 如何提升硬盘的运行速度
如何提升硬盘的运行速度?
很多初级用户在向别人炫耀自己机器的豪华配置时,总是喜欢 强调其CPU的频率有多高,内存的容量有多大,却忽视了硬盘的 重要性。其实,对PC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相对于系统前端 总线和内存总线的发展速度来说,硬盘技术的发展速度还是显 得比较缓慢的,因此成为了系统内部数据传输的最大瓶颈。即 使是目前最高端的笔记本电脑—基于Pentium Ⅲ Tualatin 1.13GHz处理器,在进行一些涉及到大容量文件交换的应用时, 也显得比一台配置更低的台式机要吃力。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 是因为笔记本电脑所采用的2.5英寸硬盘,转速大多还停留在 4200rpm左右,远远低于3.5英寸IDE硬盘的水平,即使CPU的频 率再高,也不能突破硬盘的“瓶颈”限制。这也正是我们总是 强调系统配置一定要均衡的原因。
如果您的机器只是作为办公、学习和娱乐的工具,那么一块普 通的5400rpm或7200rpm IDE硬盘足以满足这些需要,而且它的 价格也是一般用户都能够接受的;如果您的机器还需要具备更 高的负荷能力,则可以考虑使用SCSI硬盘或构建IDE RAID系统 。
SCSI的优点和缺点
对于服务器或工作站来说,SCSI硬盘是毋庸置疑的选择。SCSI (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是一种应用范围很广的 接口规范,可以连接硬盘、光驱、打印机、扫描仪、磁带机等 多种设备,堪称系统中除CPU以外的另一个控制核心。与普通的 IDE硬盘相比,SCSI硬盘具有很多优点。
首先,SCSI接口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目前最新的IDE接口规范 可以达到133MB/s的传输速度,而SCSI接口已经将峰值带宽提升 到了320MB/s; 在对应的硬盘技术上,IDE产品也明显落后于 SCSI产品,以希捷公司的两款代表型产品为例,Barracuda Ⅳ 是目前最出色的IDE硬盘之一,它的转速为7200rpm,平均数据 传输率为34MB/s左右,寻道时间也在15ms以上,而SCSI硬盘中 的极品——Cheetah X15的转速已经达到了15000rpm,平均数据 传输率超过了50MB/s,寻道时间也在4ms之内。
其次,SCSI硬盘的另一大优势在于CPU占用率很低。早期的IDE 硬盘采用PIO工作模式,在进行数据传输时,CPU占用率基本达 到100%,根本无法进行其它操作,随着DMA技术的出现,这一 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CPU无需再对数据传输进行全程 监控,但是仍然会占用较高的系统资源;而SCSI设备则不存在 这种问题,CPU只需将数据传输指令发送给SCSI控制芯片,而无 需参与整个过程中的数据处理与计算,这种特点尤其适合于I/O 操作频繁或经常涉及到大容量文件交换的场合,因此广泛地被 服务器和工作站所采用。
除此之外,SCSI还具有扩展性丰富、纠错能力高以及进行多任 务操作时智能化更高等多种优点。尽管如此,昂贵的价格还是 制约了SCSI硬盘的发展,普及程度远不如普通的IDE硬盘,只能 应用在一些高端的服务器和工作站上。
更廉价的解决方案
如果您经常进行3D MAX、Photoshop等图形图像的编辑处理,或 是时常涉及到视频采集等应用,想必会感觉到IDE硬盘的“不尽 如人意”,尽管它的接口规范还在不断发展——一些公司正在 极力推广ATA 133规范的产品,但是目前IDE硬盘的内部传输速 率普遍还停留在40MB/s左右,一味地提高外部接口的传输带宽 并不能给系统带来特别明显的性能提升。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 用更低的成本实现更高的性能呢?有,那就是通过IDE RAID构 建相应的RAID功能。
RAID基础知识
RAID(Re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的中文意思是 “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简单的说,就是一种把多块独立的硬 盘按不同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硬盘组(逻辑硬盘),从而提 供比单个硬盘更高的存储性能或安全性的技术。RAID技术经过 不断的发展,形成了多种级别,我们常见的形式有RAID Level 0、RAID Level 1和RAID Level 0+1。
RAID Level 0
在RAID BIOS的设置界面中选择Stripe模式,即可实现RAID Level 0功能。RAID Level 0是一种单纯追求性能的方案,它至 少需要两块硬盘。虽然在Windows的环境下,系统将这两块硬盘 视为一个大的逻辑硬盘,但数据是以块为单位平均分配给两块 硬盘的,读写操作均是由两块硬盘分摊,所以能够缩减将近一 半的读写时间。当然,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话,用户也可以构 建由4块硬盘组成的RAID Level 0系统,这样可以得到接近于单 块硬盘4倍的读写速度。需要指出的是,如果用户使用不同规格 的硬盘来构建RAID Level 0系统,那么逻辑硬盘的容量并非是 这些硬盘容量的总和,而是所有的硬盘都向容量最小的硬盘看 齐,也就是说,当RAID Level 0系统由两块硬盘组成时,逻辑 硬盘的容量为2倍于容量较小的那块硬盘。RAID Level 0方案最 大的弊端在于其安全性较低,一旦组建RAID系统中的一块硬盘 出现问题,将会影响整个系统,所以构成RAID Level 0系统的 硬盘数量越多,危险性也就越大。由于这一原因,这种方案并 没有被广泛地采用,只是适用于那些对性能要求较高,而对数 据安全性不太在乎的领域,如图形工作站。我们推荐使用RAID Level 0系统的用户再配置一部刻录机,经常将重要文件刻成光 盘作为备份。
RAID Level 1
RAID Level 1又称为镜像(Mirror)模式,是以安全性为前提 的一种方案。与Level 0相同,Level 1同样需要至少两块硬盘 ,写入数据时,系统会将数据同时写到两块硬盘上,当读取数 据时,系统会从源盘上读取,如果读取失败,系统会自动读取 备份盘上的数据,而不会造成工作任务的中断,即使有一块硬 盘损坏,只要换上一个新的硬盘并执行BIOS内的Rebuild功能, 便可将数据即时还原,所以使用这种方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RAID Level 1系统的实际容量只有总容量的一半,如果两块硬 盘的规格不同,系统容量等于较小的硬盘容量。
RAID Level 0+1
顾名思义,RAID Level 0+1就是将RAID Level 0和RAID Level 1的功能集于一身的一种方案,同时具备了高性能和安全性。 RAID Level 0+1需要同时使用4块硬盘,所以说“安全性”和“ 高性能”是建立在成本的基础上,要求用户有一定的经济承受 能力。RAID Level 0+1实际就是两组RAID 0系统之间又构成了 一个RAID 1的阵列,在每次写入数据时,磁盘阵列控制器会将 数据同时写入两组RAID 0阵列中; 这种方式同RAID 1一样,其 硬盘使用率只有50%。
降低升级成本
抛开这些复杂的功能不谈,IDE RAID还具有一个最基本、更实 用的特点——它能够令一些老主板也支持最新的磁盘传输协议 。相信还有很多用户至今仍然在使用Intel 440BX主板,这固然 因为Intel 440BX是一款经典的产品,令人难以割舍,而更多的 原因恐怕是这些用户不想为全面系统升级而支付昂贵的费用。 其实,升级部分配件也能够令系统再次焕发青春,通过Socket 370转Slot 1的转接卡,Intel 440BX可以继续为1GHz以上的 Tualatin Celeron处理器服务;同样,添置一块ATA 100或ATA 133的IDE RAID卡,系统也能支持最新的磁盘传输协议,从ATA 33到ATA 100的变化,会带来相当显著的效果。即使您并不是一 个疯狂挖掘系统潜能的“发烧友”级用户,也没有理由对它的 这一特点视而不见。
结论
相对于SCSI硬盘的价格来说,即使是购买四块硬盘来组建RAID Level 0+1系统也是划算的,因为它不仅能够提供更大容量的 存储空间,而且性能也比单块SCSI硬盘出色。需要强调的是, 使用IDE RAID系统的用户必须有一个配置较高的系统作为支持 ,IDE RAID毕竟不像SCSI RAID一样具有独立的控制芯片,因此 会占用很高的系统资源。随着处理其性能的日益强劲,一些主 板集成的功能也日益盛行,AC’97软声卡已经成为了人们乐于接 受的一种方案,目前很多主板也通过板载的IDE RAID控制芯片 提供了相对廉价的RAID功能,但是我们发现某些主板上集成的 IDE RAID控制芯片只提供了RAID Level 0和RAID Level 1两种 形式,因此用户在采购产品时应该注意,该产品的功能是否能 够满足自己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