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流量
⑴ 1、(5分) 某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流量4000m3/h,曝气池混合液悬浮浓度为2kg/m3,回流污泥浓度为6kg/m3,污泥
1、系给水处理厂或废水处理厂中沉淀池的设计指标之一。当一个颗粒在理论停留时间内通过一内段恰好等于容池深的距离时而沉淀,其沉降速度称作溢流率或表面负荷率。量纲为单位时间每平方米若干立方米[m3/(m*s)],你可以根据这个定义自己算出来它的表面负荷,这个你应该会算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2、曝气池体积V=1000m3/h?单位正确吗?...水力停留时间HRT=容积V/水量Q。
污泥停留时间和水力停留时间定义差不多。
⑵ 11. 已知某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平均流量Q=20 000 m 3/d,服务人口100000人,初沉
沉砂池和初沉池若按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相关内容很容易设计,本版人谈些不同的概念权供参考。砂多产生于水量大尤其是雨水初期,须按照最大小时流量设计沉砂;后接初沉池,则初沉池因此会较大。可否不用分开来设计:初沉池前端设一区域,按可以满足大流量沉砂用;平时则以初沉为主。另外,初沉泥沙量25g/(人.d),建议设水力(或空气)清洗,将有机部分洗脱下来,分流进入污泥消解,而洗脱下的泥沙则另行利用。
⑶ 设计城市污水二级处理站时,如何确定设计流量
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时,有以下几种设计水量:
(1)平均日流量 用来表示污水厂的公称规模,并用以计算污水厂年抽升电耗、耗药量、处理总水量、总泥量等;
(2)最大日最大时流量 用来确定管渠和泵站,风机房等设备容量的基本数据。一般情况下,污水厂各构筑物(除水力停留时间超过5.0h的构筑物外)应按此流量设计;
(3)平均日平均时流量 当污水厂构筑物水力停留时间大于4.0h时,该构筑物及其后续处理构筑物按此流量校核;
(4)降雨时的设计流量 包括旱季流量和截流(n倍的初期雨水)流量。须用这种流量校核初沉池及其以前的构筑物或设施。此时初沉池水力停留时间不小于30min;
(5)当污水厂为分期建设时,设计流量用相应的各期流量。
⑷ 某城镇污水厂进水最大流量2500立方米,设计规模为1500立方米每天,有脱氮除磷要求。选取什么工艺合适
一级A的污水处理厂主要流程为粗格栅进水泵房--细格栅旋流沉砂池--CASS池--中间提升泵房--沉淀池--滤池--加氯接触池--出水。小规模污水厂一般采用CASS工艺,节约投资。具体理论计算,需你提供详细进水水质。
⑸ 某污水处理厂最大设计流量0.2 m3/s
是初沉还是二沉啊?
这个负荷差的比较多,一般竖流做二沉多一些,但是用在城市污水厂不多,因为它的径深比一般比较小,再大一些做辐流沉淀池比较合适。
要是做竖流的,参数我算了一下,给你看一眼,需要做很多组
⑹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流量为50000m3/d,经一级处理污水BOD为160m
氨氮浓度多少?
氨氮不高于20mg/l的话,鼓风机供气量在422-483m3/min之间。
需风量与处理工艺、海拔、设备布置都有关系。
⑺ 请问这个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流量怎么求
第一个 因为你的第二个公式就是为了求80000 和 3000 4000那些的
⑻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流量Q=4167M3/h,曝气池混合液悬浮浓度NW=3Kg/m3,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流量Q=4167M3/h,曝气池混合液悬浮浓度NW=3Kg/m3我倒是有几篇!
⑼ 已知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最大设计流量Qmax=1.03m3
这个好像是作业,我运行过几个污水厂,类似你这个7万方的日处理版量的污水厂,一般粗权格栅都用15—20毫米的间隙,因为南方水质比较好一般细点,北方水质、管路差些所以多用20毫米左右的,有的污水厂比如工业或者渠道进水多设一道中格栅一般间隙都在10毫米左右,然后就是细格栅看你是什么类型的格栅,但一般都用6—8毫米以下的间隙,主要看你工艺,如果活性污泥的一般6毫米绝对够用,如果是膜工艺那么就可以在4毫米以下了。
不知道你各部分尺寸还说什么,深度要看你的构筑物,角度看设备类型,书上很多都有的。
⑽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最大设计污水量为30000m3/d,污水流量总变化系数为1.4,采用栅距为30mm的格栅,请计算每
假设:每1000 m3污水的栅渣产生量为0.06 m3则:栅渣产生量为:30000/1000=30*0.06=1.8*1.4=2.52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