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管针用盐水封的回血了怎么办
❶ 婴儿留置针头有点回血,在卡子那,回血旁有点空气,,不会成血块吧,问护士说没事,就用盐水冲进去了,有
一点点的空气是没有关系的
❷ 静脉留置针导管堵塞怎么处理
1 临床资料
我们应用的对象年龄在1天~15岁,总计280例;其中男158例,女122例。置管时间为1天5例,占1.8%;3~5天150例,占53.5%;5~7天108例,占38.6%;7~10天11例,占3.9%。穿刺失败6例,占2.1%;套管针阻塞15例,占5.4%;套管针脱落19例,占6.8%;局部渗漏肿胀7例,占2.5%。并发静脉炎7例,占2.5%;成功201例,占71.8%,其中一次成功192例,占68.6%。
2 常见并发症
2.1 穿刺失败 6例
主要包括4种情况:(1)血管选择不当,有3例,其中1例为选择血管弯曲不直,加上送套管时动作过猛,捅破血管;2例所选血管太细,导致套管送入困难。(2)见回血后针柄固定不当,致使针尖退出血管,此类情况有1例。(3)针尖进入血管后立即见大量回血,随即停针,此时外套管尚在血管外,此时退出钢针送外套管,导致套管在血管外卷曲而不能进入血管,此类情况有1例。(4)有1例是由于穿刺前未松动外套管,致使钢针退出时将外套管一起带出血管外,造成穿刺失败。
2.2 套管针堵塞15例
套管针堵塞是静脉置管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通常套管针堵塞有两种可能:(1)血栓堵塞在管腔内。即为血凝块堵塞或是输注高营养液时,部分静脉营养物质粘附于管腔内壁所致,另外,导管冲洗不彻底也会形成堵塞。此类堵塞,既回抽血液不畅,亦无法推注肝素钠稀释液,则拔除置管。(2)在管腔口形成血栓活瓣。此类堵塞,因为滴注液体畅而无阻,我们有时会抱着侥幸心理,继续为患者接上液体输液,一旦血栓发生脱落,栓子随血液进入肺循环,可造成肺小动脉栓塞。
2.3 套管针脱落19例
留置针穿刺成功后用3M胶贴固定。其中4例是由于肝素帽固定不牢,患儿在睡眠中翻身时被被褥撕脱;11例是患儿在烦躁哭闹中由于看护不当,患儿自行抓脱;另有4例是患儿头部大量分泌油脂汗液,使附贴失去粘性,导致套管针脱出。
2.4局部渗漏肿胀7例
输液肢体长期保持不动是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发生肢体肿胀的重要原因之一,长期以来,患者都认为输液肢体保持不动可以防止漏液,但没有注意到输液肢体不动使肢体背面受压,肢体的静脉血液回流受到相应的影响,使静脉血液回流不畅,术后需要大量的输入液体,补液又加重了输液肢体的负担,引起输液肢体由远端向近心端回流走向而发生水肿,停止输液后水肿可缓解或消退。有报道指出,对输液肢体按摩、伸屈活动可以有效地预防输液肢体的肿胀。肢体活动能促进微血管运动—改善毛细血管微循环—改善肢体血管渗透性—促进组织重吸收—组织水肿减少。
2.5静脉炎7例
2.5.1静脉炎的发生与静脉穿刺部位有关
有研究表明,静脉炎下肢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上肢,其可能与下肢静脉瓣多,远端血液回流缓慢,血液滞留在血管内,易形成血栓有关。但也有研究表明,远端(踝部、手背)发生静脉炎的几率明显高于近端(腕部、肘部以上),可能与远端血液回流速度不如近端血液回流速度快有关。
2.5.2静脉炎的发生与输入药物的性质及液体量有关
输入刺激性药物以及高渗性液体,特别是液体量过多时容易引起静脉炎。刺激性药物或高渗性液体进入静脉后刺激血管收缩与痉挛,患儿感到疼痛、麻木,以致静脉变硬、成条索状,严重时出现血栓性静脉炎。另外快速补液,超过血流速度,使血管壁的侧压增加,可能导致机械性损伤而发生静脉炎。
2.5.3静脉炎的发生与套管针留置时间有关
已有资料显示,套管针的留置时间与静脉炎的发生率有明显关系,即套管针留置时间越长,静脉炎的发生率越高。美国输液护理学会将留置针的保留时间规定为3天,我国尚无统一规定。据报道,套管针可留置5~7天,在注意保持穿刺部位的相对无菌及周围皮肤清洁的情况下,只要没有发生堵管和渗漏,留置7天是完全可行的。也有报道可留置7~10天。但李小燕认为,套管针留置5天内静脉炎的发生率为0,建议将5天作为常规留置时间。由于套管针在穿刺时对血管壁造成了一定损伤以及套管针在血管内来回移动,机械损伤血管内皮,使血小板在受伤部位及管尖端聚集,随着留置时间的延长,血栓形成,发生静脉炎。
2.6药液外渗
临床静脉输液的药液外渗是常见并发症,特别是有些药物刺激性强,给病人带来痛苦较大,如果出现此种现象给予以下措施处理:(1)局部封闭,减轻疼痛,促进吸收,取0.9%生理盐水10ml+2%利多卡因5ml+氢化可地松0.5g混合液局部浸润封闭;(2)取土豆切成片状贴敷于皮肤红肿部位;(3)局部物理疗法。因此,在正确使用静脉留置针前提下,尽量避免增加静脉炎风险的因素,在选择血管是尽量选择近端、弹性好的血管,操作过程中适当控制输液的速度,减少对血管壁的侧压,以减少对血管的机械性损伤,使静脉留置针发挥其最好的功能,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在护理工作中应加强责任心,细心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才能做好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工作。
3 处理方法及对策
3.1 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技术起初难度较大,无菌要求严格。因此,护士应熟练掌握普通静脉穿刺。在操作前护士心理应保持镇定,合理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如手背静脉、桡侧浅静脉、颞浅静脉等。避免选择弯曲、细小的血管。对于粗大充盈的血管,在见回血后应顺血管再进入少许,然后再送入套管。三代直型留置针在我院已不用了。第四代Intima-Ⅱ型留置针操作时,见回血后则应用食指和中指固定针蕊,用拇指直接将外套管轻轻推入血管。送入外套管时动作应缓慢轻柔,以免穿破血管。
3.2 留置针穿刺成功后应合理固定 3M胶贴,应均匀粘贴在针翼两侧,2~3天更换3M敷贴一次,更换敷贴时应掌握方法,将3M敷贴朝近心端轻轻撕扯,防止软管脱出,当软管部分脱出时,禁止再次送入血管。肝素帽部位应加强看护,避免撕脱;对于烦躁好动的小儿需加强看护,尤其是在蓝光箱中未穿衣服的新生儿,可用纱布将手包裹成拳头并略加固定,使其不会在哭闹中抓落留置针;对于油汗较多的小儿,除了多加长胶布固定外,必要时可用小绷带沿留置针环行包裹头部,以免脱落。
3.3 护士对每一位患儿的病情都应该了解,对于因病情导致静脉血粘稠度浓缩,处于高凝状态的患儿应尽量选择表浅粗直的血管,如患儿血管实在太差,我们尽量不用留置针。对于3岁以下的小儿一般采用稀释肝素5~10U/ml或生理盐水3~5ml封管,一方面不影响患儿的凝血机制,一方面可注入较多量的封管液以保证封管成功。
3.4 已有局部肿胀的患儿应控制滴速,加强观察,若肿胀明显伴疼痛者应拔除套管针,抬高患肢或头部,促进局部吸收。值得注意的是:头部留置针在套管时推注宜慢,以免造成一些较细的小血管破裂。
3.5 为了避免静脉炎的发生,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穿刺点必须彻底消毒,即使是头皮静脉穿刺也必须用碘酒、酒精消毒,以保证彻底消毒灭菌。输入刺激性强的药物,要注意配伍时的浓度、输液的速度和温度,注意穿刺部位的保暖。穿刺时尽量避开关节,牢固固定,以减少机械刺激。若发现沿静脉走向出现红、肿、热、痛或苍白状分支,均应停止输液,拔除套管针。局部用50%的硫酸镁湿敷。一般经湿敷,24h内症状基本都能消失。
4 讨论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替代产品,60、70年代已在欧美国家普及,目前国内许多大医院已将留置针作为临床静脉输液的主要工具。由于静脉留置针可以减少静脉多次穿刺的痛苦、保护血管又可降低护士反复穿刺的压力,因而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而以上提到的问题在临床工作中直接影响静脉留置针使用的成功率。因此在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中除了提高护士的操作水平外,还应加强无菌观念,加强护士的责任心。培养护士处理问题的能力。此外,应向患儿及家长做好解释和说明,以取得合作,使留置针的使用得到合理的保护,从而进一步提高套管针在留置中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促进患儿尽快康复。
静脉留置针操作简单,留置的肢体活动方便,可减少反复静脉穿刺,减轻患儿的痛苦,深受患儿家长的喜爱,在儿科病房广泛使用。由于小儿好动,血管细、血管壁薄,留置针留置时间不长,为使留置针在儿科得到安全有效使用,国内护理学者对小儿静脉留置针安全留置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现综述如下。
1 安全留置部位的选择
小儿静脉留置针可选择留置的部位较多,有头皮静脉、四肢浅静脉、腋静脉、颈外静脉、腹股沟静脉等,不同的留置部位留置时间有明显的差异。艾芳〔1〕对1 559例住院患儿进行了临床观察,发现新生儿组头皮静脉和上肢静脉留置时间无差异,比下肢静脉留置时间长;婴幼儿组头皮静脉留置时间最长,下肢静脉留置时间最短;学龄组四肢各部位留置时间无差异。故新生儿、婴幼儿静脉穿刺首选头皮静脉,其次为上肢静脉。但有颅内出血、新生儿缺血性脑病的患儿,为了减少搬动,防止出血加重,应尽量避免头皮穿刺〔2〕。对于相对配合的患儿可采用颈外静脉留置〔3〕。新生儿应选择腋静脉置管,腋静脉留置时间比四肢浅静脉或头皮静脉留置时间长,并且易于固定及护理〔46〕。
2 穿刺技巧
小儿年幼,穿刺操作时不配合,血管管腔小,传统的穿刺方法常使送管不顺利。胡小薇等〔7〕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左手一直绷紧皮肤,右手持针翼,呈15°~30°角刺入,见回血后降低角度,继续进针2 mm左右,左手继续绷紧皮肤,右手持续缓慢注入生理盐水,使穿刺部位血管充盈,防止盲目送管穿破血管。对血管细、血容量不足、休克的患儿效果更好。有报道〔8〕,新生儿头皮静脉呈树枝状分布,而大隐静脉行走较为弯曲,采用分多次逐步将针芯退出的方法,可使外套管在血管的行走过程中尽可能有针芯支撑,防止外套管在送管时打折,便于留置针顺利通过弯曲。
3 固定方法
3.1 头部固定法
患儿好动,固定留置针的胶布容易松脱,出现脱管,影响了留置时间。为此黄文璟等〔9〕在小儿头部留置时,在留置针的棱角处用少量棉花铺垫后用3M膜固定,再用皮肤外伤固定用5号弹力网套,套进患儿头部,能有效的延长留置时间,由于弹力网套的弹性及透气性能好,不会给患儿带来不适。使用3M外科自粘绷带固定头部静脉留置针,同样可以延长留置时间〔10〕。
3.2 四肢固定
新生儿皮肤娇嫩,四肢活动度较婴幼儿小,张惠娣〔11〕采用海绵代替夹板固定四肢静脉留置针,使肢体活动时顺应性好,避免夹板固定时顺应性差压迫局部影响血液循环而出现局部水肿、脱管及夹板误伤肢体,影响留置。为了防止针梗处和肝素帽持续压迫局部,引起局部压伤,在固定留置针时在这些部位垫少量棉花后固定,再将患儿小手放入棉质手套内,脚部穿松紧适度的袜子,也可用小毛巾包裹〔12〕。
4 封管
4.1 封管液选择
4.1.1 生理盐水与肝素液
封管是使留置针管腔内充满液体,增加管腔内压力,防止血液反流,避免堵管。由于小儿与成人不同,为了寻找安全有效的封管液,许多护理人员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有报道〔13〕生理盐水代替肝素盐水为66例患儿留置针封管最长维持16 h。饶庆华等〔14〕对546例应用留置针的住院患儿进行了生理盐水与肝素液封管对比,结果用肝素液封管明显优于生理盐水,保留时间相对延长。认为生理盐水虽然在一定条件下防止凝血堵管,但当病情危重或某些病理情况下血液呈高凝状态,体内抗凝血功能减弱微循环改变时生理盐水不足以抗凝,所以应根据病情,适当选用肝素盐水封管,提高留置效果。
4.1.2 血液病患儿封管液的选择
许燕等〔15〕报道,有血流动力学问题的病人,如高凝状态或出血倾向者建议不用留置针。但饶庆华等〔14〕经过对77例肝素盐水封管前后,出凝血时间、血小板、红细胞均值对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认为肝素液封管对血液病患儿并非禁忌。除了有明显的出血倾向者外均可选用。同样牟园芬〔16〕对36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进行肝素及生理盐水封管对照,结果使用肝素封管液对ITP患儿的凝血功能及血小板计数无影响,不会加重患儿原有的出血倾向,且保留时间明显长于生理盐水封管液。但安利等〔17〕认为血液病人如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肝素过敏者应选择枸椽酸钠溶液封管。2.5%枸椽酸钠能降低血中钙离子浓度,起到抗凝血作用。
4.1.3 其他
还有使用1∶5(1份保养液加5份生理盐水,保养液内含1.33%枸椽酸钠、0.47%枸椽酸、3%葡萄糖)保养液用于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的报道〔18〕。
4.2 封管液浓度及剂量的选择
小儿血管小,封管液量过多,推注时间长,力量不均可损伤血管内皮,形成血栓性静脉炎。因此,封管液量为2 mL,肝素的安全有效的量化指标,以新生儿0.5 U/mL,3岁1 U/mL ~5 U/mL,7岁5 U/mL,14岁5 U/mL~12.5 U/mL较适宜〔14〕。但也有报道〔19,20〕,采用3 mL肝素液封管留置的天数明显多于2 mL肝素液封管留置的天数,认为2 mL肝素液含肝素液量相对少,易发生堵管,导致留置时间缩短。
4.3 封管方法
封管是留置成功的关键,方法得当可延长留置时间。张家荣等〔19〕对120例新生儿进行封管探讨,认为将针头斜面进入套管针内均匀推注3 mL肝素溶液留置天数显著高于将针头2/3进入套管针内推注2 mL后,再将剩余1 mL边推边退行正压封管留置的天数。原因是肝素帽橡胶致密度极强,退针时容易将针头一下退出套管针外,达不到正压封管的目的,而只将斜面进入套管针内均匀推注3 mL肝素溶液,则不会引起负压封管,使留置时间延长。魏菊英等〔20〕认为,边推边退的封管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病,由于退针的均匀速度很难掌握,容易造成负压封管,导致凝血堵管。
5 静脉炎的预防
5.1 血管选择
应根据不同年龄、病情、用途、血管情况选择不同的血管。选择的血管要柔软、直、有弹性、易于触及、充盈良好,避开关节部位〔21〕。王惠仙等〔3〕研究认为颈外静脉留置时间长,静脉炎发生率低。颈部条件许可,患儿相对配合,可采用颈外静脉留置。胡艳群等〔22〕报道,在抢救危重婴幼儿时,可采用腋静脉置管,腋静脉为大静脉,输入的血管活性药物随血液快速进入循环,减少了药物对局部血管的刺激,管径粗,留置针套管进入血管后漂浮在血管中;而头皮、上肢、下肢静脉血管细小,静脉回流速度慢,局部血管壁长时间处于药物刺激中,易发生静脉炎。朱琴等〔5〕认为,早产儿,腋静脉留置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腋静脉管径粗、直、血液流畅,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小,腋部活动度少,避免机械刺激,减少静脉炎。
5.2 留置针的选择
选择适合血管粗细的留置针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应根据患儿不同年龄及病情选择相应型号的静脉留置针,婴幼儿一般选用套管较细的24G,而手术及较大年龄的患儿可选用24G、22G的留置针〔21〕。
6 宣教工作
根据患儿特点,有针对性进行指导,嘱新生儿家长在喂哺和睡眠时避免触碰留置针,婴幼儿期强调陪护人员的看护,学龄组患儿给予正确引导〔23〕医务人员、家长、患儿共同参与留置针的维护,延长留置时间。
综上所述,要使小儿静脉留置针能安全有效的留置,应根据患儿年龄、病情、血管情况选择合适的血管及留置部位,熟练的穿刺技巧,妥善固定,有效的封管,适时的宣教
❸ 挂点滴 血液回流有什么害处
放心吧,不会影响身体健康的。在我看来,小臂红肿应该与此事没有关系。
该护士用生理盐水推进去是防止血凝,以便于下次输液滴入的更流畅。再有,套管针有不同种类,我不知道你老婆用的是哪一种。有的套管针输液结束后需要推少许生理盐水,但也有套管针是不需要的,拨了输液管就可以了。但无论哪种,回血是正常现象。你不必担心。
最后,祝你老婆早期康复!
❹ 血液回流,打吊瓶针(套管针)时血液凝固被护士推入会有什么影响
放心吧,不来会影响身体健康的。自在我看来,小臂红肿应该与此事没有关系。
该护士用生理盐水推进去是防止血凝,以便于下次输液滴入的更流畅。再有,套管针有不同种类,我不知道你老婆用的是哪一种。有的套管针输液结束后需要推少许生理盐水,但也有套管针是不需要的,拨了输液管就可以了。但无论哪种,回血是正常现象。你不必担心。
最后,祝你老婆早期康复!
❺ 套管针封管后需不需要拧螺帽
套管针封管后应该是需要进行顶帽盖的,因为账号才能更好的把它进行封存上,所以应该也是必须要进行顶帽盖的。
❻ 孩子今天输液,是在头皮输得,护士扎上后回血很多,套管针流出十五厘米左右,最后没输上。护士说扎到动脉
动脉比较深一些,而静脉比较表浅. 扎到动脉药进不去,因为动脉压力要比静脉高的多. 血管有橡皮一样的弹性.扎进去了,抽出来,按压一会儿,就不会出血了.只要不是动脉血管破了.流血不止,就不会有生命危险. 只有较大的动脉血管破裂时,需要抢救.
❼ 打套管针的技巧
套管针灸,简称套管针,是把传统的针灸针放入活塞型套管里应用的一种新型治疗工具;套管是专用的持针器,配上特制的针灸针,对局部肌肉的刺激和松解,通过神经的传导,调节内脏或病变区域的机体功能达到治疗的目的。
套管针的使用技巧
1. 血管的选择:
选用相对粗、直、富有弹性、血流丰富、无静脉瓣、避开关节且易于固定的血管,输注常用药物遵循由远心端开始,由外至内交替使用;输注对血管刺激性较强而且造成血管弹性下降的药物要尽量避开上肢贵要静脉及其分支的血管,因其对强刺激性药物容易发生静脉炎。静脉穿刺困难者,特别是晚期肿瘤病人,可选用胸腹壁静脉穿刺,胸腹壁静脉是末梢小静脉,血流慢,压力低,活动度小不易脱落或堵管;另外在抢救休克病人时,穿刺外周浅静脉非常困难时,可选用股静脉穿刺。长期卧床的病人,应尽量避免在下肢远端使用静脉留置针,且留置时间不易过长,因为在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比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高。.
2. 留置针型号的选择:
在不影响静脉输液速度的前提下,应选用细、短留置针,因相对小号的留置针进入机体血管后漂浮在血管中,减少机械性摩擦及对血管内壁损伤,从而降低机械性静脉炎及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对输入高分子、高浓度的药物以及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宜选用相对型号大的留置套管针,这样不影响输液速度及输液量,保证药物及时准确的输入病人体内,不影响药物疗效,同时对血管刺激性相对要小些。
3. 穿刺方法:
选择血管,常规消毒皮肤面积8×8厘米以上。连接输液管并排尽留置针内的空气后将其夹闭。旋转松动套管针外套管,以15°~30°角行静脉穿刺,进针速度宜慢,以免过快刺破血管壁,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在沿血管前行1~2厘米,使外套管尖端全部进入血管,右手固定针芯,左手推入外套管,松开止血带,透明敷料固定,并注明穿刺日期及时间。禁食、创伤、失血、疼痛、环境温度低、个体循环不良等造成外周血管充盈不佳的情况下,可采用先选择好穿刺部位后热敷,待血管充盈后再行穿刺;也可采用穿刺前扎止血带,用手轻轻摩擦穿刺部位皮肤后,放松止血带片刻再扎止血带。正确的送管方式是:边退针芯边置入外套管法,避免了针芯触及血管壁,外套管又有针芯支撑可顺利通过皮肤.。
4. 封管方法.:
封管是留置成功的关键,方法得当,可延长置管时间,防止置管并发症的发生;封管时采用正压封管法。首先均匀推注肝素盐水溶液3ml,将留置针延长管抬高30度后,将其延长管上的小夹将延长管夹闭,再推注肝素盐水溶液0.5 ml封管,.封管后再次输液时套管内肝素溶液相对呈高压状态,使液体通畅的流入体内。
5. 静脉套管针留置时间.:
静脉套管针留置时间在我国尚无统一标准,BD公司推荐为3~5天。据研究,血粘稠度正常的病人一般可留置2~5天,最有效的期限为3天。在临床上只要注重护理, 保持穿刺部位局部清洁、干燥、密闭的固定环境,没有发生堵管和渗漏,留置7天是完全可行的;但是为了防止药液长期刺激血管,造成化学性静脉炎和小的血凝块进入血管造成堵塞,留置的天数最好不要超过7天。
6. 常见并发症的预防:
使用静脉套管针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是静脉炎、液体外渗和套管堵塞。.
1)静脉炎的预防 ①严格无菌操作;②减少机械刺激;③避免化学刺激:消毒时消毒液不宜过多,并且要待干。输入刺激性药物前后用生理盐水冲管,强刺激性药物尽量避免从套管针输入
.2)防止液体外渗 嘱病人保持输液肢体与心脏平齐或稍高。穿刺部位上方衣服勿过紧,避免影响局部血液回流。
.3)防止套管堵塞 每次输液完毕正确封管,保持套管针通畅。
7. 静脉套管针的护理:.1 严格掌握静脉套管针的使用范围 对于输液量大、药物刺激性强、输液时间大的病人应选择血流速度快、走向直且粗大、远离关节和静脉瓣的血管进行静脉留置;2 正确输入药物和液体 根据药物性质及输液量来调节输液速度。在用药顺序上先输入高渗或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后输入等渗或刺激性较小的药物;输化学药物前后用生理盐水冲管,输血浆、全血、3L袋前后均要用生理盐水冲管,而且输完后要快速冲管,以减少有形成分的附着,保持套管通畅。3 在静脉套管针期间应加强健康教育3.1 输液期间将远端肢体抬高,以促进静脉回流。..3.2 输液过程中,用毛巾湿热敷穿刺点上方,15~20min/次。 ..3.3 每日输完液体后用TDP灯照射穿刺肢体20~30min。..3.4 套管针期间禁止沐浴,防止穿刺点感染、蔓延 套管针期间,若出现穿刺部位红、肿、热、痛,则提示有静脉炎发生,应立即拔除套管针,局部用50%硫酸镁或呋喃西林液持续冷敷,严重者需行物理治疗,静脉输入抗生素预防感染。
❽ 套管针使用中需要注意什么
、仪表整洁、洗手。 衣表不整,未洗手各-1少一件-1;排放无序-1。 5
2、用物:无菌用物(一次性输液器及头皮针、静脉套管针及无菌透明敷料);治疗车(2%碘酊与75%酒精、5ml注射器、棉签、砂轮、止血带、治疗巾,必要时备固定托);药液(等渗盐水或稀释肝素液)。
穿刺前操作骤 1、 解释。
2、 查对、备药。
3、 消毒瓶盖,插输液管。
4、 排气:一次成功,不浪费药液。
5、 选择血管。
6、 碘酒消毒(直径8×8cm)待干。
7、 选择适当型号套管针。
8、 打开套管针包装,将头皮针插入肝素帽内,排气。
9、 扎止血带。
10、酒精脱碘,准备无菌透明敷料。 未解释-2;未查对-5;未消毒瓶盖-2;插管污染-2;排气一次不成功-1;选择血管不当-1;消毒范围不合格-2;套管针型号选择不当-2;头皮针未插入肝素帽内排气-3;扎止血带过紧,方向错误-1;脱碘不完全-1。 20
穿刺时操作步骤 1、 旋转松动外套管。
2、 绷紧皮肤,在消毒范围内1/2或2/3处直刺静脉。
3、 进针速度宜慢,见回血后降低角度再进针少许。
4、 右手持住针翼,左手将套管全部送入静脉。
5、 松开止血带。
6、 打开调速器,拔出针芯。
7、 固定。
8、 记录。 未旋转松动外套管-3;未绷紧皮肤-2;穿刺点选择不当-3;进针速度过快-3;见回血后未降低角度再进针少许-4;右手未固定针翼-5;左手未持针座Y接口-5;未将套管全部送入静脉-3;未松止血带-1;未开调速器即拔针芯-5;固定方法不当-5;未记录日期-1。 58
穿刺后操作步骤 1、 调节滴速(60滴/分±10%)。
2、 填写输液卡,整理单元。
3、 口嘱病人注意事项(输液期间可适度活动;洗澡时防水;保持敷料固定)
4、 定时观察
5、 封管:正压封管(将针尖斜面留在肝素帽内,冲管后余0.5ml封管液边推注边拔针)。 未调节滴速-1;未填写输液卡-1;未整理单元-1;未口嘱病人注意事项-1;未定时观察-1;封管方法不当-5; 12
整体评估 1、 评估内容:无菌观念,动作熟练程度,工作态度。
2、 时间:12分钟(从准备至封管结束)。 、仪表整洁、洗手。 衣表不整,未洗手各-1少一件-1;排放无序-1。 5
2、用物:无菌用物(一次性输液器及头皮针、静脉套管针及无菌透明敷料);治疗车(2%碘酊与75%酒精、5ml注射器、棉签、砂轮、止血带、治疗巾,必要时备固定托);药液(等渗盐水或稀释肝素液)。
穿刺前操作骤 1、 解释。
2、 查对、备药。
3、 消毒瓶盖,插输液管。
4、 排气:一次成功,不浪费药液。
5、 选择血管。
6、 碘酒消毒(直径8×8cm)待干。
7、 选择适当型号套管针。
8、 打开套管针包装,将头皮针插入肝素帽内,排气。
9、 扎止血带。
10、酒精脱碘,准备无菌透明敷料。 未解释-2;未查对-5;未消毒瓶盖-2;插管污染-2;排气一次不成功-1;选择血管不当-1;消毒范围不合格-2;套管针型号选择不当-2;头皮针未插入肝素帽内排气-3;扎止血带过紧,方向错误-1;脱碘不完全-1。 20
穿刺时操作步骤 1、 旋转松动外套管。
2、 绷紧皮肤,在消毒范围内1/2或2/3处直刺静脉。
3、 进针速度宜慢,见回血后降低角度再进针少许。
4、 右手持住针翼,左手将套管全部送入静脉。
5、 松开止血带。
6、 打开调速器,拔出针芯。
7、 固定。
8、 记录。 未旋转松动外套管-3;未绷紧皮肤-2;穿刺点选择不当-3;进针速度过快-3;见回血后未降低角度再进针少许-4;右手未固定针翼-5;左手未持针座Y接口-5;未将套管全部送入静脉-3;未松止血带-1;未开调速器即拔针芯-5;固定方法不当-5;未记录日期-1。 58
穿刺后操作步骤 1、 调节滴速(60滴/分±10%)。
2、 填写输液卡,整理单元。
3、 口嘱病人注意事项(输液期间可适度活动;洗澡时防水;保持敷料固定)
4、 定时观察
5、 封管:正压封管(将针尖斜面留在肝素帽内,冲管后余0.5ml封管液边推注边拔针)。 未调节滴速-1;未填写输液卡-1;未整理单元-1;未口嘱病人注意事项-1;未定时观察-1;封管方法不当-5; 12
整体评估 1、 评估内容:无菌观念,动作熟练程度,工作态度。
2、 时间:12分钟(从准备至封管结束)。 评估内容酌情扣分;时间超过一分钟-1。
这个是套管针 看时评分标准你看看
就知道了基本上扣分的地方就是要注意的
❾ picc置管的护理为什么要用20ml盐水冲管 10ml 注射器抽回血,10ml肝素封管
当然最小得10ml 了,否则容易堵管,而且,进口的只需要用盐水,国产的必须用肝素。
❿ 用于留置针(套管针)封管的肝素液,应该用多少毫升的生理盐水和多少量的肝素配制
一支肝素加0.9%生理盐水250ml每次封管注入5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