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技术污水处理市场规模
1. 膜技术的发展
《中国膜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显示,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膜产业已经步入快速成长期。超滤、微滤、反渗透等膜技术在能源电力、有色冶金、海水淡化、给水处理、污水回用及医药食品等领域的工程应用规模迅速扩大,多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型膜法给水工程、污水回用工程及海水淡化工程已经相继建成。我国膜产业总产值已经从1994年2亿元上升到2011年近400亿元。
随着国家节能减排要求和居民对饮水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国内对水处理尤其是深度水处理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作为水处理的核心元件——膜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市场总量也将越来越大。
国家环保总局环境规划院预测,我国“十二五”和“十三五”时期废水治理投入将分别达1.05万亿元和1.39万亿元,其中工业和城镇生活污水的治理投资将分别达4355亿元和4590亿元。在此背景下,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的膜技术在未来十年间将迎来大发展。
此外,“十一五”以来,我国不断加大分离膜的研发和产业化推进力度,在开发分离膜新膜种和膜制造技术创新以及膜技术的工程应用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2010年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和工信部等部委已将膜技术列入“十二五”重大产业技术予以专项支持。
在市场需求及产业政策的双重推动下,我国膜技术产业将迎来产值可观的“黄金十年”,预计这十年内我国膜法水处理工程将以40%的年增长率高速发展,膜产品产值年增长率也将达到20%以上,远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届时中国膜市场将占全球膜市场总需求量的15%-20%。
水质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健康。膜技术以其原理简单,操作方便,超强的净化效果被用于苦咸水淡化处理和软化水处理行业中。因此膜技术在水处理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崇。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膜技术的发展。
膜技术的发展:
1.低污染膜:
膜污染是反渗透膜技术应用中的最大危害。目前已有几种抗污染性能强、使用寿命长、清洗频度低且易清洗的低污染膜在膜技术领域问世。
2.超低压膜:
由于节省电耗和降低相关机械部件的压力等级引起材料费下降等优点,自1999年以来超低压膜在膜技术领域应用比重日益增大,这在以使用4英寸膜为主的小型装置中应用最为突出,大型装置中应用超低压膜也呈上升趋势。
3.带正电荷的反渗透膜:
现在广泛应用的低压、超低压复合膜的材质均为芳香族聚酸胺,其膜表面均带有负电荷,膜技术的发展带来了表面带正电荷的低压复合膜,这种膜目前主要应用于制备高电阻率的高纯水系统中。
4.耐高温、食品级、卫生级反渗透膜:
普通水处理膜技术采用反渗透膜的使用温度均为0~45℃,但在需要耐90℃高温杀菌的特殊场合,可使用耐高温、耐化学药品的反渗透膜。此外,各种有特殊膜元件结构的食品级或卫生级的反渗透膜技术也开始在国内应用。
2. 膜技术污水处理器有前景嘛
膜过滤技术很有前景,因为膜过滤技术的特点是具有选择性。不论是在污水处理、海水淡化、化工用水、医药用水都具有很好的前景。最主要的是,要有自己的独特技术。
3. 反渗透膜的市场规模
国内市场格局抄方面,国外品牌反渗透膜仍然占据领先地位,尤其是工业和海水淡化领域,陶氏、海德能等高端品牌依旧是工程项目甲方的指定选择,国产反渗透膜短时间内很难切入,部分国产反渗透膜在中小型工业项目上得到应用。
家用净水市场的情况与工业类似,高端由国外品牌占据。 国产反渗透膜主要集中在家用净水中低端市场。此外,国产反渗透膜企业有很大一部分销量来自出口。
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高工产研膜材料研究所(GGII)编制了《2018-2020年中国反渗透膜行业调研报告》。
本报告对2018年及未来几年中国反渗透膜行业的市场发展特点、反渗透膜市场规模、反渗透膜市场竞争情况、市场发展趋势、行业投资机会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高工膜材料希望通过切切实实地调查,深入研究分析,为企业、投资者、证券公司以及想了解膜材料产业的人士,提供最准确最优参考价值的膜材料行业数据及调查报告。
4. 国内膜技术污水处理公司有多少家
我们就是专业用膜的公司,具体多少家没法说,因为根据实际工程需要,很多污水处理公司就是没做过都说会做,然后再开始现学现卖。而且国内膜相关企业很不规范,生产商和污水处理公司会混在一起,比如碧水源,本来是污水处理公司,但同时生产膜,尽管生产的膜基本没法用。国产膜主要是强度和通量不足的问题,但胜在价格便宜,市场还是不错的,而且污水处理一味追求高通量也没必要,曝气池本来就大,多几组膜也不占地方。另外,国产膜的操作要简单很多,如果选择国内的控制设备及水泵再用进口膜因为操作复杂(反冲、在线清洗等),反而会故障不断,而进口水泵等不一定适合国内的水质条件(杂质多,含沙多)。所以,基本要因地制宜的选择膜。楼上说GE,GE用的是泽能膜,日本的膜有旭化成和三菱(中空膜),久保田是平板膜,明电舍是陶瓷平板膜,很多很多,没有哪家是最好,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的。
5. 国内污水处理行业排名前十的公司
且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符合节能减排的时代背景。MBR 技术在污水处理领域只占1%,未来成长空间巨大。随着MBR 技术的推广,公司更换需求将成为稳定的收入来源。我们预计公司2010-2012 年EPS 分别为1.29、2.10、4.02 元。由于公司在该业务领域具有垄断地位,且在该行业具有良好的成长性,应享有一定的溢价。考虑到创业板较高的估值,按照2010 年50 倍的估值,对应合理的中枢价值为64.45 元。建议网下询价区间为58.0-79.9 元。 未来成长性少数能够从事MBR 生产膜材料的公司。公司是中国MBR 技术大规模工程应用的开拓者,在MBR 领域的工艺技术、模组器设备技术和膜材料制造技术三大关键领域,全面掌握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主要竞争对手为GE、Siemens 等几家国外先进企业。与国外企业相比,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价格,以较优的性价比占领市场。公司具有价格优势的原因是,公司拥有的专有技术,注重本地化需求,优化配置了MBR 系统中的工艺参数与设备,降低了系统设备成本;同时公司生产本土化,生产与管理成本相对较低。 募投项目投产后,膜材料自给自足。公司目前70%的膜材料需要从日本三菱购买,募投项目投产后,能够实现自给自足,且质量和性能与外购产品相同。膜材料占MBR 系统的70%以上的成本,实现自给,能够获得较高的利润水平。 定期更换膜材料绑定客户。而MBR 处理系统每隔五年需要更换膜材料,且需要从原提供商更换。公司在国内MBR 系统占据60%的市场份额,较高的存量客户将为公司贡献长期稳定的收入。 风险因素技术被超越风险。目前MBR 技术是解决污水处理的先进方式,但是不排除未来会有新的技术路线出现,代替MBR 技术。 供应商风险。三菱商事(中国)商业有限公司为日本旭化成、三菱丽阳等企业在中国的膜材料经销.公司外购膜材料主要通过上述公司购入。 如果供货商出现问题,对公司业务会有较大的冲击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公司业务在国内仍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主要竞争对手为国际巨头。公司毛利率较高,最近三年均超过40%。该技术逐渐成熟,进一步升级难度较大,未来不排除有更多的竞争对手掌握该技术,进入该行业。竞争加剧将导致公司毛利率的下降。国都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6. 膜过滤技术发展现状及其优缺点,主要用于处理污水
查查文献不就了!
膜过滤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1、用反渗透和纳滤处理垃圾填埋场渗沥液
城市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渗沥液中含有大量有机和无机污染物。由于成分复杂,组分变化大,污染物浓度高,所以很难用传统方法处理。即使用生化法(好氧或厌氧)和活性炭吸附或臭氧氧化联合流程进行处理,效果也不理想。传统处理法的处理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渗沥液成份和填埋场运行年限。反渗透和纳滤被认为是处理渗沥液的有效方法。反渗透膜可同时去除有机和无机成分。滤过液可作为工艺循环水使用或排放。残留液通过蒸发,可以获得固态废物。这些废物可返回填埋场进行填埋。预处理可以采用简单的过滤、生物处理、生物处理与混凝联合以及微滤或超滤的方法。国外已有许
多填埋场都采用膜滤技术处理垃圾渗沥液。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还处在实验研究阶段。采用氨氮吹脱与厌氧工艺进行预处理后,采用膜生物反应器法处理城市垃圾
填埋场产生的渗沥液,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2、用纳滤处理纺织印染废水
纺织印染业工艺过程中要产生大量高盐度(>5%)、高色度(数万至十几万)、高化学需氧量(CODCr数万至十几万)、可生化性差的废水[8]。在排放或回用之前,在传统处理之后(如活性污泥法—沉降—砂滤)加上膜滤就可以降低水的色度和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重金属、营养物等的含量。超滤只能部分去除色度、不能被去除小分子有机染料。所以超滤处理后还不能循环使用,不过经过超滤后的渗透液可以达标排放。纺织印染废水回用的最重要的指标是硬度、盐度和色度。先生物处理再纳滤就可以使废水达到回用标准。经过纳滤处理后,水在硬度、有机物浓度和色度等可以接近地下水的水平。渗透液的水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膜的类型。小孔径膜(NF70)可以用于脱色,但流量要低一些。通过纳滤处理纺织行业水的循环利用率为80%—90%
3、超滤/微滤用于中水回用
缺点就是会产生膜污染:
膜处理技术在长期的运转过程中,会引起膜的污染,导致过滤通量随运行时间而逐渐下降。膜污染是膜滤应用的主要制约因素,它既能引起过滤通量的下降,又能影响处理效果
7. 污水处理膜技术的发展阶段及现状!需要相关资料!
膜分离技术的发展和现状
膜分离是人们所掌握的最节能的物质分离(包括分级、纯化、精制、浓缩)技术之一。近三十年来发展极其迅速,已从单纯的海水与苦咸水脱盐、纯水及超纯水的制备、工业用水的回用,逐步拓展到环保、化工、医药、食品、航天等领域中,以每年大于10%的速率递增,发展前景备受关注。
自20世纪60年代Loeb和Saurirajan研制成功了世界第一张非对称型醋酸纤维素反渗透膜以来,大规模海水淡化就变成了现实;20世纪70~80年代开发的超滤、气体分离膜等也已进入工业应用;80~90年代建成无水酒精渗透气化装置,现已大规模推广应用于有机物的回收和脱水;90年代以来被称之为膜接触器(membrane contactor)的膜萃取、膜吸收、膜汽提(membrane-based striping)、膜蒸馏(membrane distillation)等,为膜技术全面溶入大化工(流程工业:包括石油化工、化工、精细化工、制药、食品、发酵工程)领域提供了技术支持;近几年来膜促进传递(facilitated transport)、膜反应器(membrane-reactor)、膜传感器(membrane sensor)、控制释放(controlled release)等膜技术发展很快,膜式燃料电池(membrane fuel cell)则成为当今发达国家探索研究的热点。
目前膜分离技术已被广泛地用于水处理领域如海水淡化、苦咸水脱盐、超纯水制取;医药工业,人工脏器如人工肾
(artificial kidney)、膜式氧合器(membrane oxygenator)、人工肝的制备,以及药剂的浓缩、提纯;食品工业,如果汁和果肉等的浓缩、饮料的灭菌和纯清、从家畜等动物的血液中提取蛋白质;石油化学工业,如天然气中回收氦,合成氨厂尾气中回收氢、石油伴生气二氧化碳的回收、轻烃气流中脱除硫化氢等;环境保护,如废水(电镀废水、印染废水、石油化工废水、食品制药工业废水)中有用物质的回收,以及城市生活污水和放射性废水的处理等。
膜与膜技术的应用领域十分广阔,在当今世界高技术竞争中,也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特别是载人航天、大洋深海探索研究与开发中离不开它,因而深受发达国家的关注。欧盟、日本、美国等早年在膜材料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加拿大、意大利、荷兰和英国等也在膜的基础研究和开发应用上做出了大量的贡献。这些国家(如美国的KOCH、GE、DOW、DuPont;荷兰的norit等公司)在膜元件的制备技术上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
中国膜科学技术开始于1958年离子交换膜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研究反渗透膜,曾组织全国海水淡化会战,大大促进我国膜科学技术的发展;70年代就已开发出反渗透(reverse osmosis)、超滤(ultrafiltration)、微滤(microfiltration)和电渗析(electrodialysis)等器件设备,随后投入工业应用;80年代起除继续发展液体分离之外,气体膜分离和渗透气化等已走过了开发和研究阶段,现在已进入工业应用阶段,其它新技术也在不断研究开发之中。
膜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可分为膜元件的制造、膜设备的研制、膜软件的研发、膜应用四个环节。膜制造商只保证膜本身的标准分离性能,即在规定测试条件下的分离性能;膜硬件与膜软件是膜分离工程公司的工作,膜分离工程公司首先根据市场需求和用户要求分离的物料性状和目标产物标准进行实验研究,在满足用户要求的条件下确定膜元件的种类和数量,膜分离稳定运行的条件和清洗恢复条件,这就是膜软件;膜硬件就是膜元件和膜设备,膜设备实质上是机电一体化设备,膜元件是膜分离设备的核心,设备的其它部分都是为膜元件分离功能的发挥提供运行条件(温度,压力,流速流量等)的;膜软件是靠膜硬件来运行的,膜硬件的设计制作基础是膜软件;膜用户只能按照与膜分离工程公司达成的一致严格执行《膜分离设备运行规范》的要求,将膜分离设备与自己流程的前后工序连接运行以达到自己对膜分离工序所确定的运行目标。近年来膜过程(膜软件、膜硬件)的国内市场已经进入成熟期(高速增长,价格稳定)。
膜技术的主要分离过程
国际理论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将膜定义为:一种三维结构,三维中的一度(如厚度方向)尺寸要比其余两度小得多,并可通过多种推动力进行质量传递。这样膜过程就应该被定义为以膜为介质进行质量传递的一种化工单元过程或化工单元操作;很显然膜分离属于化工单元操作。
膜分离技术按传质推动力可分为压力差、浓度差、温度差、电位差等推动力膜;按膜组件结构可分为平板(盒式)膜、螺旋卷式膜、中空纤维膜、管式膜等;按功能层材料可分为无机膜(陶瓷膜、金属膜、碳分子筛膜等)和有机膜。
微滤、超滤、纳滤(nanofiltration)与反渗透都是以压力差为推动力的液体膜过程,当膜两侧存在一定压力差时,可使一部分溶剂及小分子的组分透过膜,而微粒、大分子、盐的离子等被膜截留下来,从而达到分离目的。四个过程的透过机理基本相同,主要是被分离物颗粒或分子、离子的大小和所采用膜的结构与性能有所差异。按照国际理论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对这四种膜过程的定义,微滤(MF)是指大于0.1μm的颗粒或可溶物被截留的压力驱动型膜过程;超滤(UF)是指不大于0.1μm大于2nm的颗粒或可溶物被截留的压力驱动型膜过程;反渗透(RO)是指高压下溶剂逆着其渗透压而选择性透过的膜过程;纳滤是指不大于2nm的颗粒或可溶物被截留的压力驱动型膜过程。微滤的压差范围为0.10~0.20MPa;超滤的压差范围为0.10~0.50MPa; 反渗透被用于截留溶液中的盐或其它小分子物质(分子量小于200),所施加的压力在2MPa左右,也可高达10MPa;纳滤用以分离分子量约为几百至几千的溶液组分,其压差范围为0.5~2.0MPa。
电渗析是在电场作用下使溶液中的阴、阳离子选择性地分别透过阴、阳离子交换膜,进行定向迁移的分离过程。该过程主要用于苦咸水脱盐、饮用水制备、工业用水处理等。近十多年来,开始应用于有机酸脱盐与纯化、废酸碱回收等;膜电解过程中,在两电极上存在电化学反应,并有气体产生,主要在氯碱工业中用于大规模生产离子膜级氢氧化钠。
气体分离膜是指在压力差下,利用气体中各组分在膜中渗透速率的差异,达到各组分分离的过程。气体分离膜已大规模用于合成氨厂的氮、氢分离,空气富氧、富氮,天然气中二氧化碳与甲烷的分离等。
渗透气化与蒸汽渗透(vaper permeation)均是利用待分离混合物中某组分具有优先选择性透过膜的特点,使料液侧优先渗透组分以溶解-扩散透过膜而实现分离的过程。两者的差异在于渗透汽化过程采用负压操作,进料物流为液态,优先透过膜的组分在膜下游侧汽化,并在冷凝器中冷凝和收集;而蒸汽渗透采用正压操作,进料物流为气相,常为对膜具有相互作用的有机分子透过膜。渗透气化主要用于有机物脱水(亲水膜)、水中有机物的脱除(疏水膜)、有机混合物分离等方面的应用,被认为是最有希望取代高能耗精馏技术的膜过程,其中有机溶剂脱水及水中有机物脱除已有工业装置;蒸汽渗透适用于空气中有机溶剂的回收,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蒸汽渗透将会获得较大的推广应用。
另外还有两类正在开发与推广应用的新型膜技术:一类是目前称之为膜接触器,包括膜基吸收、膜级萃取、膜蒸馏、膜基汽提等。在这些过程中,膜介质本身对待处理的混合物无分离作用,主要利用膜的多孔性、亲水性或疏水性,为两相传递提供较大而稳定的相接触面,可克服常规分离中的液泛、返混等影响,因而近十余年来,深受化工界的关注;另一类是以膜为关键技术的集成分离过程,包括膜与蒸馏、膜与吸附、膜与反应等相结合的集成过程,具有常规分离过程所不能及的优点,也正在受到重视和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模仿生物膜的某些功能,研制出各种功能的合成膜,应用于日常生活与工业生产过程中。可以认为,膜产业已成为21世纪发展最快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
http://wenku..com/link?url=jXA21_ggIENbKblGrdKo56PVI3W_nakV4uuuYRS9xiY_btaO4ZOrmW-3WOjIgo1mF2MYoDXihZ6oU2HKVM-67NhDEdq-zG4SSETB3m0xxBS
8. 目前国内有哪些污水处理厂应用了泥膜共生生物处理技术即IFAS工艺,处理规模多大,运行效果怎么样急!!!
规范化运行,氨氮去除率,相信改造的已经很多了。网上搜下相关的环保公司多了解一下,既然IFAS工艺设计复杂,注定达到预定效果要走的路也会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