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型树脂
水处理树脂分为阳离子树脂和阴离子树脂,阳离子树脂又细分为钠型和氢型,在水溶回液中能离解出某些阳离子答(如H+或Na+),钠型树脂将水中的钙镁离子交换成钠离子,使水变软;氢型树脂是将水中的钙镁离子交换成氢离子使水软化,
❷ 钠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和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一样吗
钠型和氢型的来阳离子自交换树脂是完全不一样的。
树脂的离子形式不同在使用当中差别是完全不同的。比如说钠型阳树脂,主要适用于硬水的软化去除钙镁离子;而氢型的阳树脂主要适用于纯水制备和超纯水的制备等。
离子交换树脂带有官能团(有交换离子的活性基团)、具有网状结构、不溶性的高分子化合物。通常是球形颗粒物。离子交换树脂的全名称由分类名称、骨架(或基因)名称、基本名称组成。
(2)钠型树脂扩展阅读:
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可依活性基(一种官能基)种类不同,分成两种:
1、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系因它的活性氢离子在水中很容易解离而得名,其骨架均为聚苯乙烯系统,主要产品是「磺酸型」强酸性阳离易解离而得名,骨架均为聚丙烯酸系统。
2、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则是因它的活性氢离子在水中比较不容颗粒,以淡黄色最常见。主要产品是「羧酸型」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通常颜色较白色或淡黄色球状子交换树脂,通常颜色较深,棕黄色至综色球状颗粒,以综色最常见。
❸ 钠型树脂是什么
钠离子交换树脂的预处理:将树脂置于洁净的容器中,用清水漂洗,直到排版水清晰权为止。用水浸泡树脂12~24小时,使树脂充分膨胀。如为干树脂,应先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浸泡,再逐步稀释氯化钠溶液,以免树脂突然急剧膨胀而破碎。用树脂体积2倍量的2~5%hcl溶液浸泡树脂2~4小时,并不时搅拌。然后用低纯水洗涤树脂,直至溶液ph接近于4,再用2~5%naoh溶液处理,处理后用水洗至微碱性,再一次用5%hcl溶液处理,使树脂变为氢型,最后用纯水洗至ph=4,无cl-即可。
如果要判定树脂是否已经全部转为氢型,可以取1克树脂测一下交换容量即可。
❹ 钠型树脂和氢型树脂 在外观上如何区分
对同一秕树脂面言,钠型树脂的颜色要浅一些,
但不是同一批的树脂就不一定了,也就是说这一批的氢型树脂也许比另一批的钠型树脂颜色要浅。要想分辩就要通过试验的方法了。
❺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氢型与钠型有什么区别么
一、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是什么?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有时简称「氢型树脂」)是一种人造有机聚合物产品。最常用的原料是:苯乙烯或丙烯酸(酯),先经过聚合反应生成具有三度空间立体网状结构的聚合物骨架(树脂母体),再于骨架上导入不同的「化学活性基」而成。由于它的活性基,如磺酸基(-SO3H)、羧基(-COOH)等,都含有活性氢离子,可在水中解离出来,用于与其它阳离子进行交换,所以特别在阳离子树脂名称之前再冠上「氢型」两字,以与同一系统的「钠型」种类有所区别。不过「钠型」可以利用强酸处理成为「氢型」,「氢型」也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成为「钠型」,即两型树脂实际上可以互相转换。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不溶于水和一般溶剂。和其它离子交换树脂一般,常被制成颗粒状,外观看起来有些像鱼卵,粒径大约在0.3 ~ 1.2 mm之间,但大部分在0.4 ~ 0.6 mm范围内。化学性质相当安定,摸起来硬而有弹性,机械强度也足够承受相当压力,颜色由白色至近乎黑色都有,颜色浅时呈透明状,深时呈半透明状,都有光鲜亮丽的树脂光泽。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最常应用的地方,就是硬水的软化,即让硬水流过树脂层,把硬水中的「硬度离子」,如钙、镁等离子吸收在树脂中,就变成不带硬度离子的软水了,这也是阳离子交换树脂最初被制造的主要目的,但它在工业上应用没有「钠型」来的多,因为在软化过程中,它会直接释出氢离子,使水质呈酸性,可能会因此腐蚀相关金属设备。依需要的不同,它也可以应用到水质预处理工艺中,用作软化水质及降低pH值之用。
二、种类 树脂主要性质和类别之差异,在于它们的化学活性基种类之不同,因此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可依活性基(一种官能基)种类不同,分成两种: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strong- acid anion exchange resin)和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weak - acid anion exchange resin)。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系因它的活性氢离子在水中很容易解离而得名,其骨架均为聚苯乙烯系统,主要产品是「磺酸型」强酸性阳离易解离而得名,骨架均为聚丙烯酸系统,主要产品是「羧酸型」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通常颜色较?白色或淡黄色球状子交换树脂,通常颜色较深,棕黄色至综色球状颗粒,以综色最常见;反之,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则是因它的活性氢离子在水中比较不容颗粒,以淡黄色最常见。如果用化学反应来表示这两种树脂的差异性,我们可以描述如下(R代表树脂母体): 强酸性: R-SO3H → R-SO3- + H+ (H+容易解离,在水中呈强酸性)弱酸性: R-COOH → R-COO- + H+ (H+不易解离,在水中呈弱酸性) 由于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解离能力很强,所以在任何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均能解离和产生离子交换作用,其作用pH范围介于1~14。反之,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解离能力很弱,只能在弱酸性至碱性溶液中解离和产生离子交换作用,其作用pH范围仅介于5~14。
❻ 钠型树脂转为氢型树脂体积如何变化
钠型树脂(相当于失效型)转为氢型(相当于工作型)体积是会增大的,大概4-5%左右。具体的要看树脂的类型
❼ 钠型树脂怎样转为氢型
钠离子交换树脂的预处理:将树脂置于洁净的容器中,用清水漂洗,直到排水清内晰为止。用水浸泡树脂12~24小时,容使树脂充分膨胀。如为干树脂,应先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浸泡,再逐步稀释氯化钠溶液,以免树脂突然急剧膨胀而破碎。用树脂体积2倍量的2~5%HCl溶液浸泡树脂2~4小时,并不时搅拌。然后用低纯水洗涤树脂,直至溶液PH接近于4,再用2~5%NaOH溶液处理,处理后用水洗至微碱性,再一次用5%HCl溶液处理,使树脂变为氢型,最后用纯水洗至PH=4,无Cl-即可。
如果要判定树脂是否已经全部转为氢型,可以取1克树脂测一下交换容量即可。
❽ 钠型离子交换树脂再生过程是怎样的
1、大孔吸附树脂简单再生的方法是用不同浓度的溶剂按极性从大到小剃专度洗脱,再属用2~3BV的稀酸、稀碱溶液浸泡洗脱,水洗至PH值中性即可使用。
2、钠型强酸性阳树脂可用10%NaCl 溶液再生,用药量为其交换容量的2倍 (用NaCl量为117g/ l 树脂);氢型强酸性树脂用强酸再生,用硫酸时要防止被树脂吸附的钙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沉淀物。为此,宜先通入1~2%的稀硫酸再生。
3、氯型强碱性树脂,主要以NaCl 溶液来再生,但加入少量碱有助于将树脂吸附的色素和有机物溶解洗出,故通常使用含10%NaCl + 0.2%NaOH 的碱盐液再生,常规用量为每升树脂用150~200g NaCl ,及3~4g NaOH。OH型强碱阴树脂则用4%NaOH溶液再生。
4、一些脱色树脂 (特别是弱碱性树脂) 宜在微酸性下工作。此时可通入稀盐酸,使树脂 pH值下降至6左右,再用水正洗,反洗各一次。
❾ 钠型树脂是什么
强酸性树脂通常以钠型出厂; 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以氢型出厂
❿ 钠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为什么在使用前要用酸处理,并洗至中性
新树脂在使用前需清洗是任何类型的树脂都不可少的一个步骤!
主要是因为,树脂在专出售时属,并非绝对的“干净”,多会含有少量低聚物和未参加反应的单体,以及铁、铅、铜等无机杂质。这些物质或多或少都对树脂的交换性能有一定影响,所以应该在使用前予以清洗处理。
而对于阳离子交换树脂来说,最易受Fe的污染;阴离子交换树脂则更易受各种有机物的污染。你提到的酸处理也就是最常用的对应清洗剂—— 盐酸和 NaCl-NaOH混合液,当然还有其它的的,这里就不多说了。
ps,阳离子交换树脂一般分为强酸性和弱酸性两种,再生时都在酸性条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