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污水管网设计规范
①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对污水管道设计参数做了哪些规定
参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提出建筑室外排水设计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1.小区污水重力排入城市污水管道系统时设计计算中注意
当小区位于市区之内或地形坡度许可小区污水能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道时,这时小区污水管道可按接管进行水力计算,计算方法通常是列表计算,不过在设计参数选择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小区污水管道排出点城市污水干管的埋深,合理运用落差以减小管道的管径。最后小河能否重力排入城市污水管道系统,校核结果若不能排入,可适当放大某些管道的管径,适当减小敷设坡度以达到排入目的;如果接入管道落差太大则可设计跌水井。
2.室外管材
(1)室外无压排水管一般很少采用金属管,只有当排水管需要承受较高压力或对渗漏要求严格的地方(污水泵站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才采用金属管材,较为罕见的为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管,双壁波纹管,HDPE高密度缠绕管在室外得到广泛应用。
(2)钢筋混凝土管的管口形式常用的有平口管,企口管,承插口管,借口一般分为柔性接口,刚性接口,半柔性接口。
柔性接口:橡胶圈接口,沥青油膏,石棉沥青卷材料。
刚性接口:水泥砂浆,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接口。
半柔性接口:石棉水泥接口
对于接口要求强度较高,严密性闭水性较好的污水管宜采用柔性或半柔性接口。
纵向管线布置:电力,电讯,煤气,给水,热力,雨水,污水
3.污水检查井管径间距
不大于160mm不大于30m大于200mm不大于40m
② 城市排水系统设计标准“几年一遇”
来源:中国建设报 2011-07-04 近日,不少城市因暴雨发生严重内涝,以往鲜亮的城市瞬间变成“水城”,暴露了一些看似“现代化”的城市在城市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方面的严重落后。天有不测风云,人类却可以未雨绸缪,竭尽全力防患于未然,将损失降到最低。尤其是面对日益频发的自然灾害,防范制度和应急措施至关重要。然而,今年各地暴雨后的严重内涝,暴露出国内城市在防范和应急方面的多块短板。暴雨“50年一遇”,而我们的城市排水系统设计标准仅为“几年一遇”,甚至是“一年一遇”,不堪一击。相关专家认为,造成内涝的原因一方面是城市硬地面积大、建筑密集,城市的自我调节能力降低所致;另一方面是城市排水系统建设中的确存在短板。如广东一些小区在设计时,用的还是农田水利设计标准的计算公式。显然,农田可以泡在水里一天,城市是一分钟都不能淹的。欧美的排水系统设计标准为“100年甚至300年一遇”,这应对我们的排水设计有所警示。资料显示,法国巴黎对下水道排水能力建立了完善的实时监控体系。即使地处沙漠的沙特,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中也未心存侥幸,使其可以应对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日本更为严谨,1970年专门颁布了《下水道法》,对技术指标和排水能力均有严格的法律规定。无论防灾还是应急,关键要有忧患意识。忧患意识在防灾和应急方案中体现得越充分,遭遇灾害时损失才能越小。忧患始于细节。不妨就从现在开始,由政府部门对各积水点在暴雨中的积水数据进行统计,以摸清情况做排水改善;更不妨对发生灾害的部位进行排查、公示,通过及时的信息发布让民众规避危险。总之,这轮大范围的暴雨袭击需要我们反思的东西太多。张梦君
③ 请问市政给排水设计常用规范、手册有哪些常用图集又有哪些谢谢
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1版)》(GB50014-2006)。
2、《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 50788-2012)。
3、《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
4、《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
5、《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6、《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预制混凝土圆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CECS 143:2002)。
7、《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 11836-2009)。
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9、主要采用的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湿陷性黄土地区室外给排水管道工程构筑物》(04S531-1~5)、《排水检查井》[02S515、02(03)S515]、《雨水口》(05S518)、《井盖及踏步》(97S501-1)。
这主要是西安这边所采用的
④ 给水排水管道结构设计规范是怎样的有谁清楚
给水排水管道结构设计规范1.管道管径是否合理2.管径变换及坡度是否合理版,即不要频权繁的变径和坡度,这给施工带来不便。3.是否采取管顶平接。管道跌水水头为1.0~2.0m时,宜设跌水井;跌水水头大于2.0m时,应设跌水井。管道转弯处不宜设跌水井。4.雨水井井底比管道是否降250mm,污水井是否做流槽。5.雨水口间距宜为25~50m。连接管串联雨水口个数不宜超过3个。雨水口连接管长度不宜超过25m。但当道路纵坡大于0.02时,雨水口的间距可大于50m。6.复合最终排出口能否排出。
⑤ 给排水设计主要依据哪些规范
1.1国家及地方有关设计规范、规程:
《住宅建筑规范》 GB50368-2005
《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2011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2009版)
《建筑中水设计规范》 GB50336-2002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736-201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GB50974-2014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0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06
《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 GB17051-1997
《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 GB50555-2010
《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GB50400-2006
《雨水控制与利用设计规范》 DB11/685-2013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11/-891-2013
《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安装及工程验收技术规范》 GB/T18713-2002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 GB50364-2005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DB11/T 461-2010
《北京市太阳能热水系统城镇建筑应用管理办法》
《建筑给水聚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范》 GB/T50349-2005
《建筑排水塑料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CJJ/T29-2010
《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DB11/938-2012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DB/T825-2011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50981-2014
《供热计量设计技术规程》 DB11/1066-2014
1.2.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周边市政条件资料。
1.3.各审批部门对初步设计的审批意见。
1.4.相关专业提供的设计条件。
⑥ 有污水排污口设计规范吗
有污水排污口设计规范,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标准、国家环境保护局《关于开展排污口规范化整治试点工作的通知》等。
排污口规范化整治是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计划的基础性工作之一,目的是为了促进排污单位加强经营管理和污染治理,加大环境监理执法力度,更好地履行“三查、二调、一收费”的职责,逐步实现污染物排放的科学化,定量化管理。
排污口污水排放标准通常被称为污水排放标准,是根据受纳水体的水质要求,结合环境的特点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对排入环境的废水中的水污染物和产生的有害因子所作的控制标准,或者说是水污染物或有害因子的允许排放量或限值。
(6)城镇污水管网设计规范扩展阅读:
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相关规定:
1、国家排放标准国家排放标准是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在全国范围内或特定区域内适用的标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适用于全国范围。
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适用范围明确规定为:专门针对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废气、污泥污染物排放制定的国家专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适用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排放、废气的排放和污泥处置的排放与控制管理。
3、行业标准目前我国允许造纸工业、船舶工业、海洋石油开发工业、纺织染整工业、肉类加工工业、钢铁工业、合成氨工业、航天推进剂、兵器工业、磷肥工业、烧碱、聚氯乙烯工业等12个工业门类,不执行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可执行相应的行业标准。
4、国家标准与地方标准的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10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没做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已做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5、根据国家综合排放标准与国家专业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的原则,本标准实施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废气和污泥的排放不再执行综合排放标准。污水处理厂噪音控制仍执行国家或地方的噪音控制标准。
⑦ 城市污水管网设计规范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⑧ 请问城市道路两边雨污水管网设计标准什么怎样的,比如:宽40M的道路是否应该是两侧设管网。请高手指点
看路怎么设计的,通常道路的做法是中间高,2边低,雨水向道路2边分流,2侧都回要做雨水口。答
宽40米的道路,可以在路中间设置一条雨水管线,但要保证雨水口连接到井的管线长度不超过25米。
或者在路两边做分别作一条管线,雨水口做侧壁式的,雨水井做在绿化带。
⑨ 最新的给排水设计规范有哪些
0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50013-2006
0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2011年版)
03、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版)
0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0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
0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2001(2005年版)
07、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 50336-2002
08、游泳池给水排水工程技术规程CJJ 122-2008
09、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 50555-2010
10、泵站设计规范GB 50265-2010
11、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GBT 50102—2003
12、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 50050-2007
13、工业用水软化除盐设计规范GBT 50109-2006
14、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219—95
1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
1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
17、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2005
18、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193—93(2010年版)
19、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2011
20、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2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1-2005
22、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CJJ 110—2006
23、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 3020-1993
24、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
25、 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 94—2005
2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2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28、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 343—2010
29、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分类GBT 18919-2002
3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 18920-2002
31、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 18921—2002
32、污水再生产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 50335—2002
33、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
34、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 50400-2006
35、给水排水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 50125-2010
⑩ 给水排水设计都需要些什么规范
一、规范、规程、标准类
执业资格适前十公布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
7、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2002)
8、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给水排水设计规程(CECS14:2002)
9、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
10、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GB/T50102-2003)
11、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95)
12、工业用水软化除盐设计规范(GB/T50109-2006)
13、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219-95)
1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1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16、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
17、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93-93) 1997年版
18、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
19、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20、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
21、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CJJ110-2006)
22、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
23、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24、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2005)
2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2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27、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
28、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分类 (GB/T 18919-2002)
29、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 (GB/T 18920-2002)
3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观环境用水水质 (GB/T 18921-2002)
31、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
3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33、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
二、设计手册类
1、严煦世等主编《给水工程》(第四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
2、孙慧修主编《排水工程(上册)》(第四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
3、张自杰主编《排水工程(下册)》(第四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
4、王增长主编《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第五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5、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2册)建筑给水排水》(第二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6、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3册)城镇给水》(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
7、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4册)工业给水处理》(第二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8、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5册)城镇排水》(第二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
9、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6册)工业排水》(第二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10、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7册)城镇防洪》(第二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
11、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等编《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给水排水》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年
12、黄晓家等主编《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手册》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