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污水废水 » 中和法处理废水的特点

中和法处理废水的特点

发布时间: 2021-03-19 08:35:06

❶ 中和法处理废水用什么酸

以前一般用盐酸、废酸,后面执法严格了,废酸不被允许使用,如果所需调节的水体碱度不是很高,也可采用投加硫酸亚铁等酸性药剂进行混凝处理的同时起到中和处理作用。你也可以到环保通跟大家一起做经验交流。

❷ 化工废水有什么特点,用什么方法处理

答:
按作用原理划分
针对不同污染物质的特征,发展了各种不同的化工废水处理方法,这些处理方法按其作用原理划分为四大类: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处理法。
物理处理法
通过物理作用,以分离、回收废水中不溶解的呈悬浮状态污染物质(包括油膜和油珠)的废水处理法,根据物理作用的不同,又可分为重力分离法、离心分离法和筛滤截留法等。
与其他方法相比,物理法具有设备简单、成本低、管理方便、效果稳定等优点,主要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漂浮物、悬浮固体、砂和油类等物质。
物理法包括过滤、重力分离、离心分离等。
化学处理法
通过化学反应和传质作用来分离、去除废水中呈溶解、胶体状态的污染物质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废水处理法。可用来除去废水中的金属离子、细小的胶体有机物、无机物、植物营养素(氮、磷)、乳化油、色度、臭味、酸、碱等。
化学法包括中和法、混凝法、氧化还原、电化学等方法。
(1)中和法
在化工、炼油企业中,对于低浓度的含酸、含碱废水,在无回收及综合利用价值时,往往采用中和的方法进行处理。中和法也常用于废水的预处理,调整废水的pH。
(2)混凝沉淀法
混凝法是在废水中投入混凝剂,因混凝剂为电解质,在废水中形成胶团,与废水中的胶体物质发生电中和,形成絮体沉降。絮凝沉淀不但可以去除废水中的粒径为10-3~10-6的细小悬浮颗粒,而且还能够去除色度、油份、微生物、氮磷等富营养物质、重金属及有机物等。
(3)氧化还原法
废水经过氧化还原处理,可使废水中所含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转变为无毒或毒性不大的物质,从而达到废水处理的目的。常用的氧化法有:空气氧化法、氯氧化法、臭氧氧化法、湿式氧化法等。
(4)电解法
电解是利用直流电进行溶解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一般,按照污染物的净化机理可以分为电解氧化法、电解还原法、电解凝聚法和电解浮上法。
物理化学法
利用物理化学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质。废水经物理方法处理后,仍会含有某些细小的悬浮物以及溶解的有机物,为了进一步去除残存在水中的污染物,可进一步采用物理化学方法进行处理。
主要有吸附法、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法、萃取法、汽提法和吹脱法等
生物化学处理法
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废水中呈溶液、胶体以及微细悬浮状态的有机性污染物质转化为稳定、无害的废水处理方法。
生物处理过程的实质是一种由微生物参与进行的有机物分解过程,分解有机物的微生物主要是细菌,其它微生物如藻类和原生动物也参与该过程,但作用较小。
微电解处理法
微电解处理作为近年来新兴起的处理工艺,已取得了广泛的应用。现有工艺生产的微电解填料已克服了板结钝化的弊端,填料可持续高效的运行。
特别针对有机物浓度大、高毒性、高色度、难生化废水的处理,可大幅度地降低废水的色度和COD,提高B/C比值即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可广泛应用于:印染、化工、电镀、制浆造纸、制药、洗毛、农药、酱菜、酒精等各类工业废水的处理及处理水回用工程。
1.染料、印染废水;焦化废水;石油化工水;----上述废水在脱色的同时,处理水中的B/C值显著提高。
2.石油废水;皮革废水;造纸废水、木材加工废水;----上述废 水处理 水后的BOD/COD值大幅度提高。
3.电镀废水;印刷废水;采矿废水;其他含有重金属的废水;----可以从上述废水中去除重金属。
4.有机磷农业废水;有机氯农业废水;----大大提高上述废水的可生化性,且可除磷,除硫化物。

❸ 重金属废水的主要治理方法有哪些,它的各自特点是什么

重金属废水的常用处理技术方法及特点:
一、化学沉淀
化学沉淀法是使废水中呈溶解状态的重金属转变为不溶于水的重金属化合物的方法,包括中和沉法和硫化物沉淀法等。
1、中和沉淀法
在含重金属的废水中加入碱进行中和反应,使重金属生成不溶于水的氢氧化物沉淀形式加以分离。中和沉淀法操作简单,是常用的处理废水方法。实践证明在操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中和沉淀后,废水中若pH值高,需要中和处理后才可排放;
(2)废水中常常有多种重金属共存,当废水中含有Zn、Pb、Sn、Al等两性金属时,pH值偏高,可能有再溶解倾向,因此要严格控制pH值,实行分段沉淀;
(3)废水中有些阴离子如:卤素、氰根、腐植质等有可能与重金属形成络合物,因此要在中和之前需经过预处理;
(4)有些颗粒小,不易沉淀,则需加入絮凝剂辅助沉淀生成。
2、 硫化物沉淀法
加入硫化物沉淀剂使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生成硫化物沉淀后从废水中去除的方法。
与中和沉淀法相比,硫化物沉淀法的优点是:重金属硫化物溶解度比其氢氧化物的溶解度更低,反应时最佳pH值在7—9之间,处理后的废水不用中和。硫化物沉淀法的缺点是:硫化物沉淀物颗粒小,易形成胶体;硫化物沉淀剂本身在水中残留,遇酸生成硫化氢气体,产生二次污染。为了防止二次污染问题,在需处理的废水中有选择性的加入硫化物离子和另一重金属离子(该重金属的硫化物离子平衡浓度比需要除去的重金属污染物质的硫化物的平衡浓度高)。由于加进去的重金属的硫化物比废水中的重金属的硫化物更易溶解,这样废水中原有的重金属离子就比添加进去的重金属离子先分离出来,同时能够有效地避免硫化氢的生成和硫化物离子残留的问题。
二、氧化还原处理
1、化学还原法
电镀废水中的Cr主要以Cr6+离子形态存在,因此向废水中投加还原剂将Cr6+还原成微毒的Cr3+后,投加石灰或NaOH产生Cr(OH)3沉淀分离去除。化学还原法治理电镀废水是最早应用的治理技术之一,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应用,其治理原理简单、操作易于掌握、能承受大水量和高浓度废水冲击。根据投加还原剂的不同,可分为FeSO4法、NaHSO3法、铁屑法、SO2法等。
应用化学还原法处理含Cr废水,碱化时一般用石灰,但废渣多;用NaOH或Na2CO3,则污泥少,但药剂费用高,处理成本大,这是化学还原法的缺点。
2、 铁氧体法
铁氧体技术是根据生产铁氧体的原理发展起来的。在含Cr废水中加入过量的FeSO4,使Cr6+还原成Cr3+,Fe2+氧化成Fe3+,调节pH值至8左右,使Fe离子和Cr离子产生氢氧化物沉淀。通入空气搅拌并加入氢氧化物不断反应,形成铬铁氧体。其典型工艺有间歇式和连续式。铁氧体法形成的污泥化学稳定性高,易于固液分离和脱水。铁氧体法除能处理含Cr废水外,特别适用于含重金属离子种类较多的电镀混合废水。中国应用铁氧体法已经有几十年历史,处理后的废水能达到排放标准,在国内电镀工业中应用较多。
铁氧体法具有设备简单、投资少、操作简便、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但在形成铁氧体过程中需要加热(约70oC),能耗较高,处理后盐度高,而且有不能处理含Hg和络合物废水的缺点。
3、电解法
电解法处理含Cr废水在中国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具有去除率高、无二次污染、所沉淀的重金属可回收利用等优点。大约有30多种废水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可进行电沉积。电解法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处理技术,能减少污泥的生成量,且能回收Cu、Ag、Cd等金属,已应用于废水的治理。不过电解法成本比较高,一般经浓缩后再电解经济效益较好。
近年来,电解法迅速发展,并对铁屑内电解进行了深入研究,利用铁屑内电解原理研制的动态废水处理装置对重金属离子有很好的去除效果。
另外,高压脉冲电凝系统()为当今世界新一代电化学水处理设备,对表面处理、涂装废水以及电镀混合废水中的Cr、Zn、Ni、Cu、Cd、CN-等污染物有显著的治理效果。高压脉冲电凝法比传统电解法电流效率提高20%—30%;电解时间缩短30%—40%;节省电能达到30%—40%;污泥产生量少;对重金属去除率可达96%一99%。
三、溶剂萃取分离溶剂萃取法是分离和净化物质常用的方法。由于液一液接触,可连续操作,分离效果较好。使用这种方法时,要选择有较高选择性的萃取剂,废水中重金属一般以阳离子或阴离子形式存在,例如在酸性条件下,与萃取剂发生络合反应,从水相被萃取到有机相,然后在碱性条件下被反萃取到水相,使溶剂再生以循环利用。这就要求在萃取操作时注意选择水相酸度。尽管萃取法有较大优越性,然而溶剂在萃取过程中的流失和再生过程中能源消耗大,使这种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
四、吸附法
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剂的独特结构去除重金属离子的一种有效方法。利用吸附法处理电镀重金属废水的吸附剂有活性炭、腐植酸、海泡石、聚糖树脂等。活性炭装备简单,在废水治理中应用广泛,但活性炭再生效率低,处理水质很难达到回用要求,一般用于电镀废水的预处理。腐植酸类物质是比较廉价的吸附剂,把腐植酸做成腐植酸树脂用以处理含Cr、含Ni废水已有成功经验。有相关研究表明,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是重金属离子的良好吸附剂,壳聚糖树脂交联后,可重复使用10次,吸附容量没有明显降低。利用改性的海泡石治理重金属废水对Pb2+、Hg2+、Cd2+有很好的吸附能力,处理后废水中重金属含量显著低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另有文献报道蒙脱石也是一种性能良好的粘土矿物吸附剂,铝锆柱撑蒙脱石在酸性条件下对Cr6+的去除率达到99%,出水中Cr6+含量低于国家排放标准,具有实际应用前暑。同时可以查看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更多技术文档。
五、膜分离法
膜分离法是利用高分子所具有的选择性来进行物质分离的技术,包括电渗析、反渗透、膜萃取、超过滤等。用电渗析法处理电镀工业废水,处理后废水组成不变,有利于回槽使用。含Cu2+、Ni2+、Zn2+、Cr6+等金属离子废水都适宜用电渗析处理,已有成套设备。反渗透法已大规模用于镀Zn、Ni、Cr漂洗水和混合重金属废水处理。采用反渗透法处理电镀废水,已处理水可以回用,实现闭路循环。膜萃取技术是一种高效、无二次污染的分离技术,该项技术在金属萃取方面有很大进展。
六、离子交换法
离子交换处理法是利用离子交换剂分离废水中有害物质的方法,应用的离子交换剂有离子交换树脂、沸石等等,离子交换树脂有凝胶型和大孔型。前者有选择性,后者制造复杂、成本高、再生剂耗量大,因而在应用上受到很大限制。离子交换是靠交换剂自身所带的能自由移动的离子与被处理的溶液中的离子通过离子交换来实现的。推动离子交换的动力是离子间浓度差和交换剂上的功能基对离子的亲和能力,多数情况下离子是先被吸附,再被交换,离子交换剂具有吸附、交换双重作用。这种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多,如膨润土,它是以蒙脱石为主要成分的粘土,具有吸水膨胀性好、比表面积大、较强的吸附能力和离子交换能力,若经改良后其吸附及离子交换的能力更强。但是却较难再生,天然沸石在对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方面比膨润土具有更大的优点:沸石是含网架结构的铝硅酸盐矿物,其内部多孔,比表面积大,具有独特的吸附和离子交换能力。研究表明,沸石从废水中去除重金属离子的机理,多数情况下是吸附和离子交换双重作用,随流速增加,离子交换将取代吸附作用占主要地位。若用NaCl对天然沸石进行预处理可提高吸附和离子交换能力。通过吸附和离子交换再生过程,废水中重金属离子浓度可浓缩提高30倍。沸石去除铜,在NaCl再生过程中,去除率达97%以上,可多次吸附交换,再生循环,而且对铜的去除率并不降低。

❹ 污水处理的中和法是什么

原污水的酸碱性很差,影响了后续工艺正常运行,为了满足整个工艺要求,在前端加酸或碱调节酸碱值,以满足后续工艺要求。

❺ 中和处理的目的是什么

废水中和处理法是废水化学处理法之一种。利用中和作用处理废水,使之净化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使酸性废水中的H+与外加OH-,或使碱性废水中的OH-与外加的H+相互作用,生成弱解离的水分子,同时生成可溶解或难溶解的其他盐类,从而消除它们的有害作用。反应服从当量定律。采用此法可以处理并回收利用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可以调节酸性或碱性废水的pH值。

含酸废水和含碱废水是两种重要的工业废液。一般而言,酸含量大于3~5%,碱含量大于1~3%的高浓度废水称为废酸液和废碱液,这类废液首先要考虑采用特殊的方法回收其中的酸和碱。酸含量小于3~5%或碱含量小于1~3%的酸性废水与碱性废水,回收价值不大,常采用中和处理方法,使其pH值达到排放废水的标准。

1常用中和方法
选择中和方法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①含酸或含碱废水所含酸类或碱类的性质、浓度、水量及其变化规律。

②首先应寻找能就地取材的酸性或碱性废料,并尽可能地加以利用。

③本地区中和药剂或材料(如石灰、石灰石等)的供应情况。

④接纳废水的水体性质和城市下水管道能容纳废水的条件。

此外,酸性污水还可根据排出情况及含酸浓度,对中和方法进行选择。

2酸性废水中和处理
处理方法

常用的方法有:酸、碱废水相互中和,投药中和和过滤中和法等。

(一)酸、碱废水(或废渣)中和法

(1)酸碱废水的相互中和可根据当量定律定量计算:

NaVa=NbVb

其中:Na、Nb分别为酸碱的当量浓度;Va、Vb分别为酸碱溶液的体积。

中和过程中,酸碱双方的当量数恰好相等时称为中和反应的等当点。

强酸、强碱的中和达到等当点时,由于所生成的强酸强碱盐不发生水解,因此等当点即中性点,溶液的pH值等于7.0。但中和的一方若为弱酸或弱碱,由于中和过程中所生成的盐,在水中进行水解,因此,尽管达到等当点,但溶液并非中性,而根据生成盐水的水解可能呈现酸性或碱性,pH值的大小由所生成盐的水解度决定。

(二)投药中和法

投药中和法是应用广泛的一种中和方法。最常用的碱性药剂是石灰,有时也选用苛性钠,碳酸钠、石灰石或白云石不等。选择碱性药剂时,不仅要考虑它本身的溶解性,反应速度、成本、二次污染、使用方便等因素,而且还要考虑中和产物的性状、数量及处理费用等因素。

(三)过滤中和法

一般适用于处理含酸浓度较低(硫酸<20g/L,盐酸、硝酸<20g/L的少量酸性废水,对含有大量悬浮物、油、重金属盐类和其他有毒物质的酸性废水不适用。

滤料可用石灰石或白云石,石灰石滤料反应速度比白云石快,但进水中硫酸充许浓度则较白云石滤料低。中和盐酸、硝酸废水,两者均可采用。中和含硫酸废水,采用白云石为宜。

❻ 污水的物理处理方法及其特点有哪些

1、物理法:
利用物理作用来分离废水中的悬浮物或乳浊物。常见有格栅、筛滤、离心、回隔油、澄清、过滤答等。
2、化学法:
利用化学反应的作用来去除废水中的溶解物质或胶体物质。常见的有中和、沉淀、氧化还原、催化氧化、光催化氧化、微电解、电解絮凝、焚烧等方法。
3、物理化学法:
利用物理化学作用来去除废水中溶解物质或胶体物质。常见的有混凝、浮选、吸附、离子交换、膜分离、萃取、汽提、吹脱、蒸发、结晶、焚烧等。
4、生物处理法:
利用微生物代谢作用,使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无机微生物营养物转化为稳定、无害的物质。常见的方法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生物消化法、稳定塘与湿地处理等。

❼ 用化学沉淀法如何处理重金属废水具有什么优点

化学沉淀法是指向重金属废水中投放药剂 通过化学反应使溶解状态的重金属生成沉淀而去除的方法 包括中和沉淀法 硫化物沉淀法 钡盐沉淀法等 中和沉淀法应用比较广泛 向重金属废水中投放药剂(如石灰石)使废水中重金属形成沉淀而去除 化学沉淀法处理重金属废水具有工艺简单 去除范围广 经济实用等特点 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处理重金属废水的方法

❽ 中和法处理工业废水的基本原理和措施

原理:抄用碱或碱性物质袭中和酸性废水时或用酸或酸性物质中和碱性废水时,把废水的pH调到7左右。
措施:①你可以把两种相邻工厂排放的一酸一碱废水相互混合先发生中和,再用中和剂中和剩余的酸和碱。②中和剂可以制成溶液和浆液时,我们采用湿式投加法。③中和剂为粒状或块状时,采用过滤法。
常用的碱性中和剂:石灰、电石渣、石灰石和白云石;常用的酸性中和剂:废酸、粗制酸和烟道气。

❾ 试述过滤中和法处理酸性废水时,选择滤料的原则,并讨论升流式膨胀中和滤池及变截面上流式滤池的特点。

选择滤料的原则:滤料的选择,1.与中和产物的溶解度有密切的关系。滤料的中和反应发生内在颗粒表面上容,如果中和产物的溶解度很小,就在滤料表面形成不溶性的硬壳,阻止中和反应的继续进行,使中和处理失败。2.反应速度要高,成本低,来源广。3.必须限制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浓度,以防堵塞滤料。滤料的粒径不易过大。例如中和处理硝酸、盐酸时,滤料选用石灰石,大理石或白云石。中和处理碳酸时,含钙或镁的中和剂都不行,不宜采用中和法。中和硫酸时最好选用含镁的中和滤料。
升流式膨胀中和滤池特点:1.滤料粒径小
2.上升流速大3.升流运动4.要求滤池的直径不能太大,要均匀布水。
变截面升流式滤池:上部变大,具有较高的流速,滤料的粒径适用范围大。

❿ 过滤中和法处理酸性废水时应注意什么

过滤中和法仅适用于酸性废水的中和处理,而且只适用于低浓度的酸性废水。当酸性废水通过滤料时,与滤料中碱性物质进行中和反应, 这种方法,称为过滤中和法。与药剂法相比,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滤料易得。主要滤料是石灰石,大理石和白云石等。

使用过滤中和法要注意两点:一是滤料选择与酸的性质有关;二是要限定废水中酸的浓度,避免滤料堵塞。因为滤料的中和反应发生在滤料表面,中和产物会沉淀在滤料表面,因溶解度很小,会引起堵塞,使中和反应中止。另外废酸的浓度要限定,即提高废水中酸的极限浓度,如过高时,中和反应剧烈,中和产物更多,更易阻塞。这与酸的性质和滤料有关。如处理废水中硫酸时,选用石灰石,因为选用白云石中和时产生硫酸镁易溶于水。对硝酸及盐酸废水,因浓度过高还会造成滤料消耗快,给中和处理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限定极限浓度。

常用的中和滤池按水流方向分为平流式、竖流式两种。目前多用竖流式。竖流式又分升流式和降流式两种。其中升流膨胀中和滤池废水是从下而上运动,滤料是悬浮状态,滤层膨胀,碰撞摩擦,沉淀物难以覆盖滤料表面,因此含酸浓度可以适当提高,生成二氧化碳从顶部容易排出,不会使滤床堵塞,更多石灰中和法资料至http://www.cl39.com/望采纳。

热点内容
丁度巴拉斯情人电影推荐 发布:2024-08-19 09:13:07 浏览:886
类似深水的露点电影 发布:2024-08-19 09:10:12 浏览:80
《消失的眼角膜》2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4:43 浏览:878
私人影院什么电影好看 发布:2024-08-19 08:33:32 浏览:593
干 B 发布:2024-08-19 08:30:21 浏览:910
夜晚看片网站 发布:2024-08-19 08:20:59 浏览:440
台湾男同电影《越界》 发布:2024-08-19 08:04:35 浏览:290
看电影选座位追女孩 发布:2024-08-19 07:54:42 浏览:975
日本a级爱情 发布:2024-08-19 07:30:38 浏览:832
生活中的玛丽类似电影 发布:2024-08-19 07:26:46 浏览: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