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厂的废水
① 我是某工厂的,求废水处理方法。
一、废水处理就是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使废水净化,减少污染,以至达到废水回收、复用,充分利用水资源。
二、方法
1、物理方法
通过物理作用分离、回收废水中不溶解的呈悬浮状态的污染物(包括油膜和油珠)的废水处理法,可分为重力分离法、离心分离法和筛滤截留法等。以热交换原理为基础的处理法也属于物理处理法。
2、化学方法
通过化学反应和传质作用来分离、去除废水中呈溶解、胶体状态的污染物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废水处理法。在化学处理法中,以投加药剂产生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处理单元是:混凝、中和、氧化还原等;而以传质作用为基础的处理单元则有:萃取、汽提、吹脱、吸附、离子交换以及电渗析和反渗透等。后两种处理单元又合称为膜分离技术。其中运用传质作用的处理单元既具有化学作用,又有与之相关的物理作用,所以也可从化学处理法中分出来 ,成为另一类处理方法,称为物理化学法。
3、生物方法
(1)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废水中呈溶液、胶体以及微细悬浮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稳定、无害的物质的废水处理法。根据作用微生物的不同,生物处理法又可分为需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两种类型。废水生物处理广泛使用的是需氧生物处理法,按传统,需氧生物处理法又分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两类。活性污泥法本身就是一种处理单元,它有多种运行方式。属于生物膜法的处理设备有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池以及生物流化床等。生物氧化塘法又称自然生物处理法。厌氧生物处理法,又名生物还原处理法,主要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和污泥。使用的处理设备主要为消化池。
(2)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废水,即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在生物反应池内充填填料,已经充氧的污水浸没全部填料,并以一定的流速流经填料。在填料上布满生物膜,污水与生物膜广泛接触,在生物膜上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的作用下,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得到去除,污水得到净化。最后,处理过的废水排入生物接触氧化处理系统与生活污水混合后进行处理,氯消毒后达标排放。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之间的生物膜法工艺,其特点是在池内设置填料,池底曝气对污水进行充氧,并使池体内污水处于流动状态,以保证污水同浸没在污水中的填料充分接触,避免生物接触氧化池中存在污水与填料接触不均的缺陷,这种曝气装置称谓鼓风曝气。
三、分级
按处理程度,废水处理(主要是城市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一般可分为三级。
1、一级处理的任务是从废水中去除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为此,多采用物理处理法。一般经过一级处理后,悬浮固体的去除率为70%~80%,而生化需氧量(BOD)的去除率只有25%~40%左右,废水的净化程度不高。
2、二级处理的任务是大幅度地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以 BOD 为例 ,一般通过 二级处 理后 ,废水中的 BOD可
去除80%~90%,如城市污水处理后水中的 BOD含量可低于30毫克/升。需氧生物处理法的各种处理单元大多能够达到这种要求。
3、三级处理的任务是进一步去除二级处理未能去除的污染物,其中包括微生物未能降解的有机物、磷、氮和可溶性无机物。
三级处理是高级处理的同义语,但两者又不完全一致。三级处理是经二级处理后,为了从废水中去除某种特定的污染物,如磷、氮等,而补充增加的一项或几项处理单元;高级处理则往往是以废水回收、复用为目的,在二级处理后所增设的处理单元或系统。三级处理耗资较大,管理也较复杂,但能充分利用水资源。有少数国家建成了一些污水三级处理厂。
② 某工厂的废水中只含有硫酸镁和少量稀硫酸
某工厂的废水只含硫酸镁和少量硫酸,课外活动小组以此作为课题,探讨如何从中回收纯净的硫酸镁固体.他们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方案,请你参加讨论:
(1)方案一,选用镁粉为试剂.
①往废弃水中逐次加入镁粉,当观察到【镁粉有剩余,溶液中不再有气泡产生】时,说明加入镁粉的量已经足够.此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g+H2SO4=MgS04+H2↑】
②接下来的操作方法依次是 【过滤】和【蒸发】
(2)方案二,选用氢氧化钠溶液为试剂.
①向废水中逐次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当【不再生成沉淀】时,停止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此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2S04+2NaOH=Na2S04+2H20;MgS04+2NaOH=Mg(OH)2↓+Na2S04】
②为了得到纯净的硫酸镁溶液,接着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请简要写出操作过程) 【过滤,取出沉淀,加入稀硫酸,至沉淀恰好完全溶解】
③……,得到硫酸镁固体
(3)比较两个方案,假设实验中没有损耗,那么,最后得到的硫酸镁固体的质量是否相同?【不同】原因是【方案一中加入镁粉,增加了硫酸镁的质量】
.
(4)请你继续探究,设计新的方案(使用的试剂必须是与镁粉和氢氧化钠量不同类别):
你选用的一种试剂是(写化学式)【MgO】该试剂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gO+H2S04=MgS04+H20】
根据硫酸的性质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硫酸盐和氢气,故提纯硫酸镁时可加金属镁与杂质硫酸反应;不溶固体与液体分离采用过滤,可溶固体与溶剂分离采用蒸发.氢氧化钠与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与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硫酸镁完全反应后,不再有氢氧化镁生成,此时停止加氢氧化钠.将氢氧化镁沉淀与溶液分离采用过滤,过滤出的氢氧化镁与硫酸反应转化为硫酸镁溶液,再蒸发结晶出硫酸镁固体.方案一中加入镁与酸反应增加了硫酸镁的量,而方案二中硫酸镁转化为氢氧化镁再转化为硫酸镁,此过程中质量没有发生改变.根据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也可加氧化镁与酸反应.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离与提纯、酸的性质(与金属、金属氧化物、碱反应)、盐与碱的反应、实验现象和实验设计以及对实验方案的评价.对学生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要求很高.
③ 某工厂的废水中含2%的h2s04
⑴、8L/S ⑵、 大
④ 某工厂的生产废水中含糖类[以(CH2O)n表示],该厂用化学和生物方法处理废水,若废水中的糖类有45%被完全
(1)CO2和CH4共为
16.0×103L |
22.4L/mol |
| ||
n |
| ||
n |
故答案为:21.43;
(2)每天被氧化和被发酵的糖类共21.43Kg,则总糖量为
21.43 |
55% |
则留在沉积物的糖的质量为
21.43 |
55% |
故答案为:17.53;
(3)1L废水的质量约为1000mL×1g/ml=1000g,工厂的生产废水中糖类的质量分数为百万分之五十,则1L废水中的总糖量为1000g×
50 |
106 |
0.05g |
30ng |
则COD为0.0017×1000×32mg=53.33mg,
故答案为:53.33.
⑤ 某工厂的废水中只含有硫酸镁和少量稀硫酸
方案一 1、没有气泡;2H2O+Mg=H2+Mg(OH)2;Mg+2H2SO4(稀)=MgSO4+2H2O+SO2
2、过滤;蒸发
方案二 1、没有蓝色沉淀生成;H2SO4+2NaOH=Na2SO4+2H2O;MgSO4+2NaOH=Mg(OH)2+Na2SO4
3、最后得到的硫酸镁固体的质量不相同
其他让我再想一想~~~~~~~~~~~
⑥ 某工厂甲乙两车间排放的废水,
其中三种是
氢氧化物
那么阳离子是甲的Mg\Cu\Fe
氢氧根
来自乙
(1)甲车间的废水中含有的三种物质是
MgSO4
、
CuSO4
、
FeCl3
(2)乙车间的废水中含有的两种物质是NaOH\
BaCl2
⑦ 某工厂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FESO4
1.题目点名了是回收复硫酸亚铁和金属铜,制因此加铁先置换出铜是最合理的,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2.钠离子是少量的,且无法对它做有效的分离,不会对整个反应过程产生影响,因此只要把它作为最终产物里的杂质就好了,毕竟工业生产的原料不可能达到100%纯度,况且钠离子溶解度大,基本不会结晶出来。
⑧ 求老师解答:某工厂排出的废水中含
(1)Na 2 SO 3 、NaOH (2)A处:Cl 2 +SO 3 2- +H 2 O=SO 4 2- +2H + +2Cl - ;B处:H + +OH - =H 2 O |
⑨ 某工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氯气,为了除去废水中的游离态氯,且使废水变为中性,有人提出如图所示的方案:在
废水中含有Cl2,可与SO3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SO32-+H2O═SO42-+2H++2Cl-,反应后溶专液呈酸属性,则应先与亚硫酸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然后再发生加入烧碱发生中和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
故答案为:(1)A:Na2SO3,B:NaOH;
(2)A:Cl2+SO32-+H2O═SO42-+2H++2Cl-; B:H++OH-═H2O.
⑩ 某工厂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可能含有
思路复,碱性表明有OH- 哪些离子和OH-不能共制存,就是没有哪些。、
所以答案应该是C
AgOH常温在水里不稳定,会分解成氧化银
同理 酸根和碱性根不能共存,
铵根是酸性环境里存在的
碱性环境也不可能存在。
同样氢氧化镁是白色稳定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