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氟化物采样方法
A. 含氟废水处理化学原理
含氟废水,目前国内大多数生产厂尚无完善的处理设施,所排放的废水中氟含量超过国家排放标准,严重污染环境。按照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
准,氟离子浓度应小于10mg/L;对于饮用水,氟离子浓度要求在1mg/L以下。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含氟废水处理方法大致分为两类,即沉淀法和吸附法。
化学沉淀法是通过投加钙盐等化学药品,形成氟化物沉淀或氟化物被吸附于所形成的沉淀物中而共同沉淀。该方法简单、处理方便,费用低,
但石灰溶解度低,只能以乳状液投加,且产生的CaF<SUB>2</SUB>沉淀包裹在Ca(OH)<SUB>2</SUB>颗粒的表面,使之不能被充分利用,因而用量
大。处理后的废水中氟含量一般只能下降到15mg/L,很难达到国标一级标准。而且存在泥渣沉降缓慢,脱水困难,处理大流量排放物周期长,
不适应连续处理连续排放等缺点。<BR> 吸附法是指含氟废水流经接触床,通过与床中固体介质
进行离子交换或化学反应,去除氟化物。这种方法只适用于低浓度的含氟废水或经其他方法处理后氟化物浓度降至10~20mg/L的废水。而且接触
床的再生及高浓度再生液的处理是整个运行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接触床频繁的再生使运行成本较高。<BR>&n
bsp; 此外,还有冷冻法、离子交换树脂除氟法、超滤除氟法、电渗析等,但因为处理成本高,除氟效率低,至今多停留在实验阶
段,很少推广应用于工业含氟废水治理。<BR> 絮凝一气浮处理含氟废水新工艺是在传统工艺的
基础上,采用絮凝一气浮一吸附相结合的工艺处理含氟废水。<BR> 1.基本原理<BR>
利用铝离子的三种机理来去除氟离子,即:<BR>
(1)吸附。铝盐絮凝除氟过程中生成的具有很大表面积的无定性Al(OH)<SUB>3 </SUB>(am)原体对氟离子产生氢键吸附,氟离子半径小,电负性强,
这一吸附方式很容易发生。<BR> (2)离子交换。氟离子与氢氧根的半径及电荷都相近,铝盐絮凝除
氟过程中,投加到水中的A1<SUB>13 </SUB>O<SUB>4 </SUB>(0H) <SUB>14</SUB><SUP>7+</SUP> 等聚阳离子及水解后形成的无定性Al(0H)<SUB>3</SUB>
(am)沉淀,其中的OH<SUP>-</SUP>与F<SUP>-</SUP>发生交换,这一交换过程是在等电荷条件下进行的。<BR>
(3)络合沉淀。F<SUP>-</SUP>能与Al<SUP>3+</SUP>等形成从AlF<SUP>2+</SUP>、AlF<SUP>2+</SUP>、AlF<SUB>3</SUB>到AlF<SUB>6</SUB><SUP>
3-</SUP> 6种络合物,络合沉降而去除F<SUP>-</SUP>。<BR> 络合离子方程式如下:<BR>
F<SUP>-</SUP>+ Al<SUP>3+</SUP> →AlF<SUP>2+</SUP>↓+ AlF<SUB>2</SUB><SUP>+</SUP>↓+ AlF<SUB>3</SUB>↓+
AlF<SUB>4</SUB><SUP>-</SUP>↓+ AlF<SUB>5</SUB><SUP>2-</SUP>↓+ AlF<SUB>6</SUB><SUP>3-</SUP>↓<BR> 
; 絮凝产生的絮状物通过气浮装置达到有效的固液分离,出水经过砂滤再通过活性炭吸附后排放。<BR> 
; 2.应用实例<BR> 某半导体厂含氟废水平均进口浓度为165.54m/L,pH=2.39,排放水
量为50m<SUP>3</SUP>/d。《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 -1996)一级标准为:F-≤10mg/,pH=6~9。处理工艺流程见图1。<BR><IMG alt=""
src="/sbgl/design/UploadFiles_1688/200612/20061205214244475.gif">
<P> 生产废水首先流入调节沉淀池,然后由泵提入絮凝反应池,同时通过自动加药机投加药剂NaOH,
2‰聚铝及0.005‰的PAM助凝剂,进行絮凝反应。加药过程中,观察pH值显示仪的读数,根据声值调节NaOH的投加量,控制pH在7左右。絮凝反应时间约为
15min。出水自流入气浮分离池,由溶气释放器中释放出来的溶气水将絮凝后的沉淀托出水面,在液面上形成沉淀物浮渣,浮渣经刮渣机刮出后进入干化
箱,静沉后的清洁液再流入调节沉淀池,沉渣干化后可外运填埋或焚烧处理。气浮分离池下部的清液自流入清水池中,部分清水由溶气泵提入溶气罐,
作为气浮用的溶气水,其余的清水由泵提入砂滤塔,经过砂滤的水再进入活性炭吸附罐进行深度处理,最后直接排放。<BR>
在调试期间发现pH值对各阶段的处理效果有一定影响(表1),由表1可见,当声值控制在7.0左右时处理效果最佳。<BR>
<IMG alt="" src="/sbgl/design/UploadFiles_1688/200612/20061205214244371.gif"><BR><BR>
3.运行效果<BR> 这套处理设施竣工投用以来,经环境监测权威机构多次对设施进出口F-浓度进行采样
监测。监测结果表明,该含氟废水处理设备出口排放物中的州值均在6.5~7之间,F-的浓度均小于5mg/L,排放指标均达到了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
除F-效率达98.9%。<BR> 同时经济评估表明,这套设施充分利用了工厂原有的调节沉淀池、部分管路等
设施,总投资不高,除去设备折旧费及人工费,总运行费用每吨仅为0.50元。<BR> 4.结论<BR>
(1)絮凝一气浮处理含氟废水工艺继承了传统工艺的优点,充分利用铝盐絮凝的吸附、离子交换、络合沉淀等
作用机理,缓解后续处理的负荷,且采用聚铝作为絮凝剂比采用铝盐用量减少一半,处理费用进一步降低。<BR> 
; (2)将气浮技术运用于含氟废水处理中,解决了以往固液分离的难题,使设备能稳定运行。<BR>
(3)出水末端采用活性炭吸附,给出水稳定达标排放提供保障。<BR> (4)在工艺中,用NaOH取代传统的Ca
(OH)<SUB>2</SUB>,使泥渣量减少,解决了传统工艺泥渣多,易结垢,处理效果不佳,管路易堵塞等难题。<BR><STRONG> 
; 参考文献<BR></STRONG> 1 凌波.铝盐混凝沉淀除氟水.水处理技术.1990,16(2):418~421
<BR> 2 刘裴文、萧举强、王萍等.含氟废水处理过程的吸附交换机理—离子交换与吸附.1991.7(50)
:375~382<BR> 3 胡万里.混凝、混凝剂、混凝设备.化学工业出版社,环境科学工程出版中心<BR>
4 卢建杭、刘维屏、王红斌铝盐混凝法除氟离子的一般规律.化工环保.2000
</P> <center></center></td></tr>
好像有点乱,看下面的地址吧!
B. 采集烟气氟化物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采集烟气氟化物时应注意:
采集烟气中氟化物样品时,当烟气中共存尘氟和气态氟时,需按污染源 采瓣方 法进行等速采样;当烟气中不含尘氟,只存在气态氟时,可按污染源 采样方法进行 采样。
C. 含氟污水处理工艺有哪些好方法
化学沉淀法
化学沉淀法是含氟废水处理最常用的方法
,
在
高浓度含氟废水预处理应用中尤为普遍
。
沉淀法系
加化学品处理
,
形成氟化物沉淀物或氟化物在生成
的沉淀物上共沉淀
,
通过沉淀物的固体分离达到氟
离子的去除
。
因此
,
其处理效率取决于固液分离的
效果
。
常用的化学品有石灰
、
电石渣
、
磷酸钙盐
、
白
云石或明矾等
。
按照所使用的化学品来分
,
可分为以下几种方
法
:
2
.
1
石灰沉淀法
对于高浓度含氟工业废水
,
一般采用石灰沉淀
法
,
利用石灰中的钙离子与氟离子生成C
aF
:
沉淀而
除去氟离子
。
石灰投加的方式可采用投加石灰乳或投加石灰
粉
,
一般情况下
,
投加石灰粉适合在酸性较强的场
合
,
投加石灰乳多在
pH
值相对较高的场合
。
石灰
的价格便宜
,
但溶解度低
,
因此很多时候只能以乳状
液投加
,
由于生成的C
a
凡沉淀包裹在C
a
(
OH
)
:
颗
粒的表面
,
使之不能被充分利用
,
因而用量大
。
除去
1mg
氟理论上约需要消耗氧化钙的量为
1
.
47
mg
,
但
由于废水中其他物质的影响以及氧化钙除氟效果比
较差
,
实际处理过程中
,
石灰投加量往往需要过量
5
0%以上
。
而在投加石灰乳时
,
即使其用量使废水
pH
达
到12
,
也只能使废水中氟离子浓度下降到巧m酬L
左右
,
且水中悬浮物含量很高川
,
达不到G
B8
9
79 一
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要求
。
原因是
,
一
方面由于石灰乳的溶解度较小
,
未能提供充足的
C
a “
+
使之形成Ca 凡沉淀
,
另一方面
,
在反应过程中
形成的Ca
F
Z
,
常温下难溶于水
,
溶度积常数Ks
P =
2
.
7
、
ro
一
’“
,
18 ℃时
,
C
矶在水中的溶解度是16
.
3
In
岁L
,
折合含氟7
.
7m
岁L
,
在此溶解度下的氟化钙会形成沉
淀物
,
用石灰中和产生的C
aF
:
沉淀是一种细微的结
D. 河流的水体监测方法
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
监测任务的总体构思和设计(制订流程) 1、明确监测目的 2、进行调查研究 3、确定监测对象 4、设计监测网点 5、安排采样时间和频率 6、选定采样和保存方法 7、选定分析测定技术 8、提出监测报告要求 9、制订质量保证程序、措施和方案的实施计划
[编辑本段]水质监测的方法
化学法、电化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离子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法等。其中,化学法(重量法、容量滴定法和分光光度法)在国内外水质常规监测中还普遍被采用。
[编辑本段]测定项目
按全球环境监测系统规定水质的测定项目分成三类:①基本测定项目,属于水的一般性质的项目,全部采样点都要测定;②可选择的测定项目,可按地点、水的用途和测定目的选用;③有全球意义的测定项目,在已选地点根据分析能力进行测定。中国长江(武汉)、黄河(济南)、珠江和太湖(无锡)参加了全球水质监测系统。测定项目有瞬时流量,温度,pH,电导率,溶解氧,BOD,总碱度,氯化物,悬浮固体,NO3+NO2,氨氮,磷酸盐,汞,铅,镉,PP'-DDD,PP'-DDE,PP'-DDT,OP'-DDT, α-六六六,总六六六,粪大肠菌等22项(太湖未测瞬时流量、BOD、悬浮固体和PP'-DDD)。中国其他水系的测定项目,根据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的需要,确定了36项必测项目和10项选测项目。必测项目有:水温,pH,悬浮物,氧化还原电位,电导率,游离二氧化碳,侵蚀性二氧化碳,溶解氧,化学耗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磷,铁,总碱度,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氯离子,硫酸根离子,钙离子,镁离子,总硬度,钾离子,钠离子,离子总量,矿化度,挥发酚,氰化物,砷化物,六价铬,汞,镉,铅,铜,大肠菌群数和细菌总数。选测项目有硅,硒,硫化物,锌,氟化物,滴滴涕,六六六,有机磷,油类和阴离子洗涤剂。
[编辑本段]监测断面
为掌握河流水质时空变化规律,设置监测断面,污染影响较轻的河流,监测断面设在水质混合比较均匀的河段,尽可能与水文站的测流断面重合;为了解河段污染情况,在河段的上、中、下游,分别设置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并视水质在断面上的分布情况,布设采样垂线(如在河流中泓或左、中、右等)和采样点(如在水面下0.5米处,或分层采样等)。
[编辑本段]采样频率
取决于监测的目的要求和水质的时间变化规律。一般常规监测,如美国地表水流量水质观测网,按不同项目规定有连续测定、每天一次、每月一次和一年四次的四种测次。中国水利部门要求基本站每月采样一次,为进一步了解污染状况的辅助站,根据需要每年采样 6~12次。科研监测的采样频率则视研究目的而定。
[编辑本段]监测手段
①人工采样分析。采样方式有间断瞬时和积时式两种,是中国常用的方法。一般多利用船只、缆道或桥梁,在监测断面的采样点,用采样设备(如瓶式、横式、抽气式采样器等)采样,除pH、水温等易变项目需要在现场测定外,其他测定项目的水样,均在现场加入保存剂后,在规定时间内送实验室及时测定。这种方法可对水样作全分析,获得水质资料较齐全,工作效率决定于人员技术水平和仪器设备条件。 ②自动监测。是连续测定和记录现场实时的水质参数,及时掌握水质变化动态的监测方法。共有两种形式:一是把测量探头如离子选择性电极直接浸入河流、湖泊、海洋,测得的水质信息通过线路输送到设置在岸上的记录系统;另一种是用水样泵把水抽入岸上的测量池,再测定和记录。这两种形式的自动监测都要求有安装仪器设备的自动监测站房。用此法能监测项目较少,仅pH、水温、电导率、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浊度、化学耗氧量、氟化物、氯化物和紫外吸收光度等。投资较大、探头的寿命、抗干扰和污染清洗问题是发展自动监测的关键。 ③遥测遥感。系根据水体的光波特性和辐射温度状况,利用飞行器进行航空或航天摄影,获得黑白或彩色相片和红外扫描图象,再行色调判读测知水质参数。其优点是覆盖面积宽广,有利于大面积的油污染、热污染和污染带的监测,缺点是成本高、能监测的项目较少和尚难准确定量。 水质监测污物
[编辑本段]分析方法
水质分析的主要手段有化学的、物理学的和生物学的三种。前两种应用较普遍。化学方法有化学分析方法和仪器分析法两种,前者以物质的化学特性为基础,适用于常量分析,设备简单,准确度高,但操作比较费时;后者以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特性为基础,使用特定仪器分析,常用的有比色分析、分光光度分析、原子吸收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电位分析、极谱分析和质谙分析等。这种方法适用于快速分析和微量分析,但设备较复杂。物理学方法(如遥感技术)一般只能作定性描述,必须与化学方法相配合,方能揭示水体污染的性质。生物学方法:是根据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原理,通过测定水生生物的变化,间接判断水质。
[编辑本段]比较常用的方法
①指示生物法。指示生物指在一定的水环境中生活、当水环境质量发生变化时便敏感地呈现出受害症状甚至消亡的生物。观察和测定指示生物个体和种群的变化,可以比较准确地判断出环境质量状况。 ②群落结构法。群落结构指存在于自然界一定范围(或地域)内互相依存的一定种类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组成。监测水生生物的这种群落结构的变化可判断水质状况。 ③生物测试法。即利用水生生物受到污染物的毒害后,产生生理机能变化的症状来判断水体污染状况。 ④残毒测定法。生物从环境中吸收各种污染物质,经过体内迁移、转化和再分配,以残毒形式蓄积在生物体内。生物体内的残毒含量往往比周围环境中的相应含量高好多倍。测定生物体内的残毒含量,可判断水受污染的状况。
[编辑本段]地面水质监测方案制订
(一)基础资料收集水质监测1、水体的水文、气候、地质和地貌资料。如水位、水量、流速及流向的变化;降雨量、蒸发量及历史上的水情;河宽、河深、河床结构及地质状况等。 2、水体沿岸城市分布、工业布局、污染源及其排污情况、城市给排水情况等。 3、水体沿岸水资源现状及用途。如饮用水源分布和重点水源保护区,水体流域土地功能及近期使用计划等。 4、历年水质监测资料、水文实测资料、水环境研究成果等。 (二)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 1、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 2、监测断面设置 (1)河流监测断面设置 (2)湖泊(水库)监测断面设置 3、采样位置的确定 (1)在对调查研究结果和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监测断面的布设应有代表性,即能较真实、全面地反映水质及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根据监测目的和监测项目,并考虑人力、物力等因素确定监测断面和采样点。 (2)有大量废水排入河流的主要居民区、工业区的上游和下游。较大支流汇合口上游和汇合后与干流充分混合处,入海河流的河口处,受潮汐影响的河段和严重水土流失区。湖泊、水库、河口的主要入口和出口。国际河流出入国境线的出入口处。 (3)饮用水源区、水资源集中的水域、主要风景游览区、水上娱乐区及重大水力设施所在地等功能区。 (4)断面位置应避开死水区及回水区,尽量选择河段顺直、河床稳定、水流平稳、无急流浅滩处。 (5)应尽可能与水文测量断面重合;并要求交通方便,有明显岸边标志。 (三)采样时间与采样频率的确定 (1)饮用水源地:全年采样不少于12次,采样时间根据具体情况选定。 (2)河流:较大水系干流和中、小河流全年采样不少于6次,采样时间为丰水期、枯水期和平水期,每期采样两次。流经城市或工业区,污染较重的河流、游览水域,全年采样不少于12次。采样时间为每月一次或视具体情况选定。 (3)排污渠:全年采样不少于3次。 (4)底泥:每年在枯水期采样一次。 (5)背景断面:每年采样一次。在污染可能较重的季节进行。 (6)潮汐河流:全年按丰、枯、平三期,每期采样2天,分别在大潮期和小潮期进行,每次应当在当天涨潮、退潮时采样,并分别加以测定。涨潮水样应当在各断面涨平时采样,退潮时也应当在各断面退平时采样,若无条件,小潮期可不采样。 (7)湖泊、水库:设有专门监测站的湖、库,每月采样不少于1次,全年不少于12次,其他湖、库每年采样2次,枯、丰水期各一次。有废水排入、污染较重的湖、库,应酌情增加采样次数。 (四)采样及监测技术的选择 要根据监测对象的性质、含量范围及测定要求等因素选择适宜的采样、监测方法和技术。 (五)结果表达、质量保证及实施进度计划 对监测中获得的众多数据,应进行科学地计算和处理,并按照要求的形式在监测报告中表达出来。质量保证概括了保证水质监测数据正确可靠的全部活动和措施。质量保证贯穿监测工作的全过程。实施进度计划是实施监测方案的具体安排,要切实可行,使各环节工作有序、协调地进行。
E. 工业产生的氟化物治理常采用什么方法
氟化物治理是用吸收、吸附等方法,对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氟化氢(HF)、四氟化硅(SiF4)等氟化物加以回收利用或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技术。
治理方法分类
湿法净化
铝电解车间烟气的净化,有地面排烟净化系统和天窗排烟净化系统。地面净化系统是净化由集气罩抽出的含氟化物的烟气;天窗净化系统是净化由于加工操作和集气罩不够严密而逸入车间内的含氟烟气。
干法净化
主要是用固态氧化铝进行化学吸附,生成氟化铝。目前应用较广的净化装置如图。干法净化多用于电解铝地面排烟净化,也可用于利用磷矿石生产磷、磷酸和磷肥等过程中产生的含氟烟气的净化。干法吸附装置对氟化物的去除效率可达98%以上。
F. 氟化物的鉴别方法
氟化物的测定方法有氟试剂比色法、茜素磺酸锆比色法和离子选择电极法、离子色谱法等。
比色法测水中含氟量有褪色和增色两种方法,如茜素磺酸铅盐比色法就是利用氟离子和金属锆离子形成稳定的无色化合物,使其从菌素磺酸锗盐(红色整合物)中游离出来而褪色,进行比色测定。该法测量误差较大;
氟试剂比色法为增色反应,色度较稳定,方法灵敏。最低检出浓度为0.05mg/1(氟),测定上限为1.8m1/1(氟)。
参考资料:http://ke..com/subview/636852/636852.htm
G. 废水中氟化物的测定加入TISAB的作用是什么
TISAB叫做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由固定离子强度、保持液接电位稳定的离子强度调节剂、起pH缓冲作用的缓冲剂、掩蔽干扰离子的掩蔽剂组成。 其作用是消除标准溶液与被测溶液的离子强度差异,使离子活度系数保持一致;络合干扰离子,使络合态的氟离子释放出来;缓冲pH变化,保持溶液有合适的pH范围。
H. 含氟废水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沉淀抄法和吸附法
1)化学沉袭淀法是通过投加钙盐等化学药品,形成氟化物沉淀或氟化物被吸附于所形成的沉淀物中而共同沉淀。
2)吸附法是指含氟废水流经接触床,通过与床中固体介质进行离子交换或化学反应,去除氟化物。
I. 氟化物的测定方法
大气中的气态氟化物主要是HF,也可能有少量的SiF4和CF4,含氟的粉尘主要是冰晶石(Na3AlF6)、萤石(CaF2)、氟化铝(AlF3)、氟化钠(NaF)及磷灰石等。氟化物属高毒类物质,由呼吸道进入人体,会引起粘膜刺激、中毒等症状,并能影响各组织和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也会产生危害。
测定大气中氟化物的方法有吸光光度法、滤膜(或滤纸)采样-氟离子选择电极法等。
滤膜采样-氟离子选择电极法:用磷酸氢二钾溶液浸渍的玻璃纤维滤膜或碳酸氢钠-甘油溶液浸渍的玻璃纤维滤膜采样,则大气中的气态氟化物被吸收固定,尘态氟化物同时被阻留在滤膜上,采样后的滤膜用水或酸浸取后,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
自然界中的氟化物主要来源于火山爆发、高氟温泉、干旱土壤、含氟岩石的风化释放以及化石燃料的燃烧等。这些氟化物可以分布在空气中,也可以溶解在水体中。空气中的氟化物主要分为气态和颗粒状固态。
氟化物气体是一个系列,例如六氟化硫,三氟甲烷,六氟乙烷等十几种气态化合物。
J. 废水中氟化物的来源有哪些
微电解填料含氟产品的制造、焦炭生产、电子元件生产、电镀、玻璃和硅酸盐生产、钢铁和铝的制造、金属加工、木材防腐及农药化肥生产等过程中都会排放含有氟化物的工业废水。氟化物对于人类来说具有自相矛盾的特性。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一个成人每天通过食物和饮水需要摄入23mg氟其中饮水约占所需氟量的50%。如果摄入量过少会导致龋齿病使人的牙齿产生严重的黑色至棕色的斑点甚至损害牙齿的构造对婴幼儿影响尤甚如果摄入量过多会导致氟骨病。每天摄2080mg氟并持续1020年能使人的骨骼变形、骨质疏松发脆失去韧性容易骨折、运动受阻。因此许多国家把饮用水的氟含量标准定为1mg/L在低氟水地区需要在人们饮用水加氟 并配合使用含氟化物的牙膏而另外一些高氟区的人们需要对饮用水进行除氟化物处理对含氟工业废水更要进行除氟处理。含氟化物废水的处理方法可分为沉淀法和吸附法两大类。沉淀法适于处理氟化物含量较高的工业废水但沉淀法处理不彻底往往需要二级处理处理所需的化学药剂有石灰、明矾、白云石等。吸附法适于处理氟化物含量较低的工业废水或经沉淀处理处理后氟化物浓度仍旧不能符合有关规定的废水。 微电解填料你可能感兴趣的:废水中酚的来源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