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污水废水 » 污水污泥气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污水污泥气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 2021-03-21 01:36:52

A. 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工艺

水处理厂污泥处理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工艺:包含减容、安稳、无害化和综版合使用四个方面。
工权艺流程是:完善的污泥处置技术为:剩下污泥→污泥浓缩→污泥消化→污泥脱水→泥饼。
简介:
将污泥的堆肥、填埋、干化和加热处置及结尾使用,称为污泥的处置。

B. 污水污泥处理技术现在怎么样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污水和污泥处理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处理污水和污泥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层出不穷,污水处理处理典型技术有“导流曝气生物滤池”和“微生物发生器”等一大批先进产品。
导流曝气生物滤池充分借鉴了曝气生物滤池法、接触氧化法、生物膜法、间隙曝气法、人工快滤法、沉降分离法、硝化返硝化法、给水快滤法等八者设计手法,并结合二级或三级污水处理工艺而研制出来的污水处理新工艺、新技术。 导流曝气生物滤池在我国的北京、山东、河北、贵州、山西、四川、内蒙古、黑龙江、江苏、吉林、河南、湖北、天津、新疆等地已有工程实例,案例涉及生活、医院、化工、屠宰、食品、亚麻、酒精、制药、榨菜等领域的污水处理。大量的应用证明:出水水质CODcr一般在20mg/L以下,最低5.95mg/L;BOD5一般在10mg/L以下,最低3.50mg/L;SS一般在20mg/L以下,最低6.55mg/L。
导流曝气生物滤池使污水在同一个处理池内,完成两次曝气,两次沉淀、两次过滤,解决其它污水处理需要四个池子才能完成的工艺流程,特别是在连续进水条件下,实现间隙曝气,活性污泥回流,整个运行没有闲置,其优点较传统处理方法较为突出,处理效果尤为显著。2009年8月,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创新项目”;2009年12月,该产品被国家环保部列为“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2010年5月,被国家科技部、国家环保部、国家商务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审查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2012年7月,又被国家环保部列为十二五期间“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
微生物发生器主要根据生物净化和流体力学原理,利用微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将废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及部分不溶性有机物有效地去除,技术先进、性能稳定、使用安全,特别适合各种废(污)水处理和微污染治理具有以下优点:
1、该设备采用三级发生、交替运行、逐级衍生、对数增长技术,致使发生器产生微生物的密度高达达到1.8×1020CFU/ml,高密度微生物释放进入生化池后,池中生物量迅速提高到2.0×104mg/L以上,能将污水中的污染物彻底分解成CO2和H2O,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
2、该设备为比较理想的污水生物处理设备,可根据不同种类、不同性质、不同环境的污水处理需要,生成不同种群、不同菌属、不同温度、不同污水处理需要的微生物,特别适合城镇生活污水、农村生活污水、医疗污水、工业废水、畜禽养殖废水、高盐废水、高氨氮废水、有毒有害废水、重金属废水、垃圾渗滤液等废(污)水处理的需要。
该设备还可直接与接触氧化法、AB法、A/O法、氧化沟、SBR等旧污水处理工程配套,在既不变动污水处理工艺,也不改动土建工程的条件下,实现污水处理升级扩容、污泥减量、脱氮除磷、中水回用等多种用途。该设备还可用于景观、河道、湖面、河流、咸水湖、海湾、土地等领域去除微污染,保护公共环境。
3、该微生物发生器产生的是高密度优势微生物菌群,能快速食掉污水中的污染物和淤泥,且不产生臭味,不用污泥脱水机、污泥传输机、泥饼外运车、废气处理设备和大功率的鼓风曝气设备,与传统方法比较,能耗是活性污泥法的1/8,设备投资可节约百分之七十,还可在浅层水池上运转,从而使污水处理池体积缩小、深度减浅,大大降低了一次投资费用和长期管理费用。
4、该设备产生的高密度微生物菌群通过射流进入处理池后,能迅速减少污水中的生物耗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和固体悬浮物(TSS),并有极强的脱氮除磷功能,还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使5类水转变成3类以上,7天内消除污水中的臭味,10天内吃掉污水中50%左右的淤泥,每天降解20%的BOD,10-15天内实现达标排放或中水回用。
采用该设备处理污水无污泥膨胀之忧,也不受操作员学历年龄限制,管理方便,安全可靠。
5、随着高密度微生物菌群发生量的不断增加,污水中的生物耗氧量(BOD)也越来越少,大量的微生物因缺少BOD而失去存活能源自灭,变成二氧化碳和水,未自灭微生物还可成为鱼类和浮游生物的饵料,进而形成良性的生态处理净化过程,没有臭味、不产生污泥、无二次污染,营造绿色环境。
6、采用传统的生化法处理污水,受到气候及水温变化影响,当温度每降低10度,微生物的酶促反应速度就降低1-2倍,气候导致微生物的活性不足,造成污水处理效果不好,不但威胁着北方污水处理厂,对于南方冬天的污水处理厂也是严俊的考验,贵州长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专利产品生物发生器彻底解决了这一难题,该发生器产生的高浓度微生物菌群释放进入曝气池后,其生物量讯速达到2.0×104mg/L以上,使曝气池中生物浓度较活性污泥提高10倍,填补了因水温低而导致生物量不足,污水处理效果差的技术难题。
7、采用传统的生化方式处理高浓度、高氨氮、高盐量、有毒性、重金属废水,由于微生物在这些污水中的成活少、数量小、致使污水处理后出水水质差、效果不稳定、难以达标排放。微生物发生器以独特的方式彻底解决了这一难题,该发生器能将生产出的1.8×1020CFU/ml以上的高浓度微生菌群源源不断地送入曝气池,较其他污水处理提高10倍以上的生物量,强大的微生物菌群加速对污水中污染物的降解和消化,同时曝气供氧又显著加速了污染物被分解成CO2和H2O,硝酸盐、硫酸盐成为微生物生长的养分,至使微生物又得到进一步的衍生,即使受天冷、低温、冲击负荷影响,和高浓度、高氨氮、高盐量、有毒性、重金属抑制,也无法阻止群雄逐鹿、前仆后继的微生物大军,形成对污水处理的强大阵容,进而降解和消化污水中污染物,最终实现废水达标排放或中水回用。
8、传统河道治理离不开闸坝、断水、清淤等处理过程,工程耗资大、工期长、淤泥量大。生物发生器直接安装在景观、河道、湖面、河流、咸水湖、海湾、土地等微污染源上游,从源头切断和堵住污染源头,并通过微生物降解污染、吃掉污泥、去除嗅味、除磷脱氮等作用实现彻底治理,为微污染治理提供了可靠的设备。

C. 污水处理,MBR先进的研究热点和以后的研究主流方向是什么

楼主你好,

对于研究本人没有研究。但是对于设计及应用本人遇到一些难题,希望能给楼主以后的研究带来灵感同时为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MBR作为较时髦的工艺有以下优点:

  • 出水水质感官好;

  • 膜使曝气池中污泥浓度、颗粒尺寸、氧利用率均发生变化,有效提高COD、TOC、色度、病菌和SS的去除率;对世代时间长的硝化菌的有效截留,使硝化和反硝化更有效。

  • 占地面积小,对于电力、石化和工业园区更实用,对于大规模的市政污水处理应用应当慎重;

  • 促进带动相关工业的发展。

但是问题太多了:

1能耗高,(产水抽吸、气洗膜丝)

2运行问题多:

  • 如何解决组件结构复杂昂贵?

  • 如何检查系统故障?

  • 如何保障系统的稳定性进行?

  • 如何取出膜组件?

  • 如何修理膜组件?

  • 如何对膜系统进行有效清洗?

  • 如何控制以实现精确的气洗?

  • 如何控制以实现精确的药洗?

  • 如何降低气水比(能耗)?

  • 如何使气洗更均匀能耗降低?

  • 如何实现精确曝气?

  • 如何控制生化池的氧气的利用?

  • 如何实现在线控制以及前馈控制?

  • 如何实现高标准的脱氮?

  • 如何实现外加碳源的精确投加?

  • 如何解决膜丝的污堵及避免不可逆污堵的发生?

  • 如何解决膜池前端异物的稳定性拦截(预处理的稳定性问题)?

  • 如何解决低度水温情况下膜通量的下降?

  • 如何蓝底含油及酚类污水对膜的损害?

  • 如何解决在催化剂作用下无极的聚集对膜丝的损害?

3对设备的要求更高:精确曝气的曝气头、高负荷污泥浓度的推流器、膜擦洗风机及曝气风机、膜丝的韧性、膜的通量、膜组架的集成稳定化等等。

另外一些问题:

膜厂商在组件设计形式上不同统一,对于设计单位选择上比较困难,对于运行单位更换时存在壁垒。

MBR对于运行方来说,与传统工艺不同,基本是全自动的控制,对运行商的自控反应能力等要求很高。一个好的技术如果运行的不好,也不能起到发挥应有的作用。

超大规模的市政污水处理厂,特别是排水严格的地区,由于水质不稳定可能造成膜堵塞,会出现排水不稳定的情况,并不适宜采用MBR技术。

哎,一堆问题。

作为一线工作人员,我希望同研究者继续探讨交流,以解决这些挠头的问题~

D.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有哪些研究进展

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处理程度划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
一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物理处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级处理的要求。经过一级处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达不到排放标准。一级处理属于二级处理的预处理。
二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BOD,COD物质),去除率可达90%以上,使有机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
三级处理,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氮和磷等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率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分析法等。
整个过程为通过粗格删的原污水经过污水提升泵提升后,经过格删或者筛率器,之后进入沉砂池,经过砂水分离的污水进入初次沉淀池,以上为一级处理(即物理处理),初沉池的出水进入生物处理设备,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其中活性污泥法的反应器有曝气池,氧化沟等,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生物处理设备的出水进入二次沉淀池,二沉池的出水经过消毒排放或者进入三级处理,一级处理结束到此为二级处理,三级处理包括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二沉池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初次沉淀池或者生物处理设备,一部分进入污泥浓缩池,之后进入污泥消化池,经过脱水和干燥设备后,污泥被最后利用。
以上是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的基本流程,流程图见下页图一。
二.各个处理构筑物的能耗分析
1.污水提升泵房
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经过粗格删进入污水提升泵房,之后被污水泵提升至沉砂池的前池。水泵运行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占污水厂运行总能耗相当大的比例,这与污水流量和要提升的扬程有关。
2.沉砂池
沉砂池的功能是去除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沉砂池一般设于泵站前、倒虹管前,以便减轻无机颗粒对水泵、管道的磨损;也可设于初沉池前,以减轻沉淀池负荷及改善污泥处理构筑物的处理条件。常用的沉砂池有平流沉砂池、曝气沉砂池、多尔沉砂池和钟式沉砂池。
沉砂池中需要能量供应的主要是砂水分离器和吸砂机,以及曝气沉砂池的曝气系统,多尔沉砂池和钟式沉砂池的动力系统。
3.初次沉淀池
初次沉淀池是一级污水处理厂的主题处理构筑物,或作为二级污水处理厂的预处理构筑物设在生物处理构筑物的前面。处理的对象是SS和部分BOD5,可改善生物处理构筑物的运行条件并降低其BOD5负荷。初沉池包括平流沉淀池,辐流沉淀池和竖流沉淀池。

初沉池的主要能耗设备是排泥装置,比如链带式刮泥机,刮泥撇渣机,吸泥泵等,但由于排泥周期的影响,初沉池的能耗是比较低的。

图一城市污水处理典型流程
4.生物处理构筑物
污水生物处理单元过程耗能量要占污水厂直接能耗相当大的比例,它和污泥处理的单元过程耗能量之和占污水厂直接能耗的60%以上。活性污泥法的曝气系统的曝气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其基本上是联系运行的,且功率较大,否则达不到较好的曝气效果,处理效果也不好。氧化沟处理工艺安装的曝气机也是能耗很大的设备。生物膜法处理设备和活性污泥法相比能耗较低,但目前应用较少,是以后需要大力推广的处理工艺。
5.二次沉淀池
二次沉淀池的能力消耗主要是在污泥的抽吸和污水表明漂浮物的去除上,能耗比较低。
6.污泥处理
污泥处理工艺中的浓缩池,污泥脱水,干燥都要消耗大量的电能,污泥处理单元的能量消耗是相当大的,这些设备的电耗功率都很大。
三.针对各个处理构筑物的节能途径
1.污水提升泵房
污水提升泵房要节省能耗,主要是考虑污水提升泵如何进行电能节约,正确科学的选泵,让水泵工作在高效段是有效的手段,合理利用地形,减少污水的提升高度来降低水泵轴功率N也是有效的办法,定期对水泵进行维护,减少摩擦也可以降低电耗。
2.沉砂池
采用平流沉砂,避免采用需要动力设备的沉砂池,如平流沉砂池。采用重力排砂,避免使用机械排砂,这些措施都可大大节省能耗。
3.初次沉淀池
初次沉淀池的能耗较低,主要能量消耗在排泥设备上,采用静水压力法无疑会明显降低能量的消耗。
4.生物处理构筑物
国外的学者通过能耗和费用效益分析比较了生物处理工艺流程,他们认为处理设施大部分的能量消耗是发生在电机这类单一的设备上,因而节能应从提高全厂功率因数、选择高效机电设备及减少高峰用电要求等方面入手。他们提出的节能措施既包括改善电机的电气性能,也包括解决运转的工艺问题,还包括污水厂产物中的能量回收(Energy
Recovery)。
曝气系统的能耗相当大,对曝气系统能耗能效的研究总是涉及到曝气设备的改造和革新。新型的曝气设备虽然层出不穷,但目前仍然可划分为2类:第1种是采用淹没式的多孔扩散头或空气喷嘴产生空气泡将氧气传递进水溶液的方法,第2种是采用机械方法搅动污水促使大气中的氧溶于水的方法。微孔曝气,曝气扩散头的布局和曝气系统的调节这些都是节能的有效措施。在传统活性污泥处理厂曝气池中辟出前端厌氧区,用淹没式搅拌器混合的节能、生物除磷方案。这一简单的改造可以节省近20%的曝气能耗,如果算上混合用能,节能也达到12%。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于污水处理节能,曝气系统进行阶段曝气,溶解氧存在浓度梯度,既减少了能耗,又可以改善处理效果,减少污泥量。
生物膜法处理工艺采用厌氧处理可以明显降低能量的消耗。
5.二次沉淀池
二次沉淀池中对排泥设备的研究和排泥方式的改善是降低能耗的有效方法。
6.污泥处理
污泥处理系统节能研究主要集中于污泥处理的能量回收。从污水污泥有机污染物中回收能量用于处理过程早在上世纪初就已投入实践,但能源危机之前一直不受重视。目前有两种回收途径:一是污泥厌氧消化气利用,一是污泥焚烧热的利用。
消化气性质稳定、易于贮存,它可通过内燃机或燃料电池转化为机械能或电能,废热还可回收于消化污泥加热。因此利用消化气能解决污水厂不同程度的能量自给问题。林荣忱等人比较了沼气发电机和燃料电池两种利用形式,认为燃料电池能量利用率高,具有很好的发展前途。对消化气的最大化利用是提高能效的主要方式。沼气发电机组并网发电的研究和应用在国内已有应用实例,是大型污水处理厂的沼气综合利用的可行途径。

另外一种能量回收方式是将城市固体废物焚烧场建在污水处理厂旁,将固废与污水污泥一起焚烧,获得的电能用于处理厂的运转。
城市污水处理的能耗分析研究与节能技术和手段的发展往往并不同步。由于污水处理能量平衡分析方法研究的欠缺,节能措施的制订和实施常常超前。而多数节能途径和手段常常由处理厂的操作管理人员结合各处理设施实际情况提出,具有经验性和个别性,不一定能适用于其他污水厂甚至是工艺相似的污水厂;另一方面,从广义上说,污水处理学科领域的技术创新、新材料和新设备的使用都蕴涵着节能增效的潜力,因而节能的途径和手段往往是很宽泛的。
四.结论
污水处理是能源密集(energy intensity)型的综合技术。一段时期以来,能耗大、运行费用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建成的一些处理厂也因能耗原因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能耗问题将成为城市污水处理的瓶颈。能否解决耗污水厂的能耗问题,合理进行能源分配,已经成为决定污水处理厂运行效益好坏的关键因素。能耗是否较低,也是未来新的污水处理厂可行性分析的决定性因素,开发能效较高的污水处理技术,合理设计及运行污水处理厂,必将是未来污水处理厂设计和运行的必由之路。

E. 国内外水处理的主要技术方法和污水活性污泥二级处理工艺流程

现在还没有搞明白这个处理方案

F. 污泥处理处置方法与资源化探讨

循环经济之路——增钙干化污泥作为建筑材料的应用
1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张水英1,赵颖1,顾剑1,
2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黄鸥3

1前言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随着城市污水处理率的不断提高,各污水处理厂都面临着如何妥善安全处置大量剩余污泥的问题。污泥乱丢乱弃造成环境二次污染的问题已成为继水污染治理后的又一突出环境问题,关系到污水厂的安全稳定运行,必须认真对待妥善解决。
2国内外发展状况
当今国内外污泥处理与处置技术的发展依据是“四化”原则——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污泥处理的方法主要有6种:卫生填埋、污泥农用、污泥焚烧、污泥干化和热处理、污泥堆肥及海洋倾倒。国际上污泥处理处置参照的标准均为美国国家环保局制定的污泥处置与利用标准。
2.1国外现状
80年代末,在欧、美一些国家,由于污泥在农用、填埋、投海处置中的限制条件和不利因素逐渐突显,污泥热干化技术的成功应用,使污泥干化技术在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很快推广开来。例如:欧盟在80年代初只有数家污水处理厂采用污泥热干化设备处理污泥,到1994年底已有110家污泥干化处理厂,并且仍在逐年增加。但事实上,欧洲的污泥处置路线也没有明确标准,污泥安全处置依赖于当地政策法规。过去几年,由于欧盟和各欧洲国家出台了更严格的法律和法规,欧洲污泥处置方式发生了变化。
污泥填埋2005年禁止;污泥肥农用,在瑞士被禁止;在德国南部、荷兰和比利时,超市连锁店不接受用污泥施肥的农产品;污泥焚烧,水泥厂中使用干化污泥用作燃料替代品和矿物添加剂;在流化床污泥焚烧厂中使用脱水污泥;煤发电厂中使用脱水或干化污泥;垃圾焚烧厂中使用脱水或干化污泥。具体见表1:

表1 欧洲各国的污泥产生量和处置方法
国家 污泥总量
(t千污泥/a) 处置方法所占比例%
土地利用 陆地填埋 焚烧 其它
奥地利 320 13 56 31 0
比利时 75 31 56 9 4
丹麦 130 37 33 28 2
法国 700 50 50 0 0
德国 2500 25 63 12 0
意大利 800 34 55 11 0
荷兰 282 44 53 3 0
西班牙 280 10 50 10 30
瑞典 180 45 55 0 0
瑞士 215 50 30 20 0
英国 1107 55 8 7 30
美国 6900 41 17 22 20
日本 171 9 35 55 1

从中可以看出,污泥干化技术是现今国外应用发展最为迅速的一项污泥处理置技术。脱水污泥的热处理,即干化后的污泥在发电厂和垃圾焚烧厂、水泥厂焚烧以及干化污泥的气化是比较理想和安全的污泥处置途径。通过污泥体积和质量的减少,将污泥变成一种有着良好特性、便于操作并能广泛用于不同领域的产品,如:作为燃料在(煤)发电厂和水泥厂或作为肥料用于农业。
2.2国内现状
我国的污泥处理与处置还刚刚起步,在全国现有污水处理设施中有污泥稳定处理设施的还不到1/4,处理工艺和配套设备较为完善的还不到1/10,能够正常运行的就更少,污泥直接排放造成的二次污染已经严重影响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予以充分重视。
我国现今应用最为广泛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主要有:污泥填埋、污泥堆肥、污泥热处理(污泥干化)等方法。污泥干化技术因运行成本高,发展比较缓慢,仅局限在小范围内及生产性研究方面。
3干化技术在污水厂的应用
剩余污泥增钙干化工艺是在一种经济、有效的工艺,运行费为100~150元/吨,并且可在污水处理厂内污泥产生的源头有效地消毒、灭菌、除臭、减量,与其它污泥干化技术相比有运行费用低、安全可靠等用优点。
3.1污水处理厂基本情况
方庄污水处理厂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成寿寺路东侧,距离南三环路约450m。该厂于90年代初期建设完成,负责南城方庄地区的污水处理,总流域面积180公顷,处理厂占地4.92公顷。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4万吨,每日运送污泥约20~30m3。
由于北京市市区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逐渐向外围扩张,原来南三环以外较为空旷、偏远的地区,现已建成高档住宅小区,楼盘林立。由于泥饼含水率较高,污泥运送过程中有遗洒现象,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同时污水处理厂污泥原运至垃圾填埋厂填埋,目前填埋场已不接纳直接脱水的污泥;再加上污泥含水率较高,相对体积大,致使运输成本增高,给污水处理厂的运行造成很大压力。
为寻求解决方庄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出路,对其进行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方庄污水处理厂多次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方案讨论,最终确定采用北京市奥利爱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专利技术——增钙干化法对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进行干燥。通过本工程的实施,一方面解决了污泥的出路,污泥经干燥处理后,可以有效地消除异味,改善处理厂周围的环境,同时减量化利于运输;另一方面污泥增钙处理后,就地加工成有用的无机建筑材料,就近用于城市建设、道路施工等,减少资源浪费,起到工程示范作用。
3.2增钙干化技术基本原理
增钙干化技术是现今国内新开发出的一种运用添加剂对污水处理厂污泥进行干燥、稳定化和资源化处理的方法。采用含生石灰(碱性)和硫酸铁铝(酸性)双组分发热剂,通过污泥高效干燥系统对有机酸腐污泥进行干燥、脱水、改性后,向稳定化无机材料转化。根据氢氧化钙脱水变成氧化钙这一原理,处理物经高温煅烧后,添加剂可回收反复使用。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用双组分发热剂替代国外现行的“石灰法”单组分污泥处理工艺,从而降低污泥无害化成本。
处理污泥采用的增钙剂是固态酸碱双组分发热剂,发热剂碱性组分是活性生石灰,主要反应为:
CaO+H2O=Ca(OH)2+水化放热
Ca(OH)2+ 含水污泥中有机物=有机钙酸盐+NH3↑
发热剂酸性组分为硫酸铁铝盐,除化工产品外也可以采用钢厂酸洗硫酸铁盐晒干的渣或其它化工除铁渣。主要反应可简化描述为:
Fe2(SO4)3+6H2O=2Fe(OH)3+3H2SO4+水化放热
AL2(SO4)3+6H2O=2AL(OH)3+3H2SO4+水化放热
发热剂酸碱两组分间还有反应:
Ca(OH)2+H2SO4=CaSO4+2H2O+酸碱中和放热
适量添加,可使污泥迅速升温至100℃以上,短时间内大量水蒸汽蒸发,达到干燥、脱水及杀菌目的。通过酸碱双组分配合比例可调整污泥处理物的酸碱度,而且所增加元素为钙、铁、铝之类及其化合物,都能被一般建材制品所接受。相比使用单一生石灰相同的掺加量,酸碱双组分发热剂使热量增加30%以上。
3.3工艺流程
方庄污水污水处理规模为4万m3/d,污泥产量约20~30 m3/d(含水率80%)。污泥组成包括三部分,即初沉池的初沉污泥、生物处理的剩余污泥和高效反应池的化学污泥。设计采用的污泥干化处理工艺流程如下。

污泥处理工艺流程简图

3.4处理效果
方庄污水处理厂采用增钙干化技术处理含水率约为80%的脱水污泥,对污泥进行增钙干化分析,脱水污泥中添加双组分发热剂后温度迅速升高,10分钟内最高温度均达到95℃,温度上升幅度约为70℃。测试数据如下:
表2 测试数据表
名称 含水率(%) 有机物(%) 粪大肠菌群
(个/g) 大肠菌群
(个/g) 细菌总量
(个/g)
处理前A 77.8 42.1 5.0E+05 1.2E+07 4.3E+08
处理前B 79.7 42.8 3.2E+05 8.4E+06 5.4E+07
处理后A 28.0 3.28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处理后B 27.9 7.89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干化后污泥含水率为50%左右,有机物组份大量减少,达到了降低含水率和有机质的目的,同时剧烈温升也能使污泥充分稳定。经堆放及充分放热后,污泥处理物最终水分为20~30%;粒经<Φ10mm。污泥处理物经分析检测,其化学成分及矿物组份均适宜用于制造建材产品如水泥、路面砖等。
4技术展望
增钙干化污泥技术为污水处理厂污泥的无害化、减量化处理及资源化应用提供了一个广阔市场。该技术无二次污染。干燥后的排放物中不含有二恶英等污染物质,同时重金属得到钝化,干燥产品中粪大肠杆菌、大肠菌群以及细菌总数减少。此外干燥后污泥在运输过程中不产生渗滤液;安全性高。由于使用生石灰(碱性)和硫酸铁铝(酸性)双组分发热剂,采用化学方法进行干燥,因此与污泥热干化技术相比,无粉尘爆炸的危险,干燥效果安全、可靠。同时由于减少安全方面投资,该方法的气体净化工艺比热干化干燥法的气体净化工艺简单,因此初期建设投资少。由于采用石灰干燥工艺,污泥中水分蒸发的能量来自于添加剂的放热反应,比热干化放热反应能量消耗少,干燥过程的电能消耗和水消耗均较低,因此运行成本低,节能降耗的新技术;干燥产品可再利用、经济性好。
利用增钙干化技术的推广即将替代国外现行的单组分污泥处理工艺,将污泥改造成为建筑材料;在投资规模和处置成本方面,比国外热干化技术相比有大幅下降,实现了污泥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避免了污泥二次污染,为国内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提供安全、经济的实施方案,是值得推广的节能减排新技术。

G. 国内目前最先进污泥处理新技术(污泥处理技术)是什么样的

污泥无热干化技术

采用不加热的方式对污泥进行脱水和干化,只需10分钟就回可将污泥的含水率从答85%-80%降至55%,后经过不加热状态下的强制通风干化技术,将污泥中的含水率持续降至40%,而能耗只有热干化的10%,并且处理过程不会产生臭气。
“污泥无热干化NHD™技术”攻克了污泥干化能耗高、产生臭气这一世界性难题。取得的另一项惊人的成果是:干化后的泥饼具有相当高的热值。由于采用不加热的方式进行干化处理,避免了污泥中有机质的损失。用干化后的泥饼制成的生物质燃料,真正做到了变泥为“煤”。实现了国家倡导的循环经济原则,真正让污泥处理处置实现了资源再利用。

热点内容
丁度巴拉斯情人电影推荐 发布:2024-08-19 09:13:07 浏览:886
类似深水的露点电影 发布:2024-08-19 09:10:12 浏览:80
《消失的眼角膜》2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4:43 浏览:878
私人影院什么电影好看 发布:2024-08-19 08:33:32 浏览:593
干 B 发布:2024-08-19 08:30:21 浏览:910
夜晚看片网站 发布:2024-08-19 08:20:59 浏览:440
台湾男同电影《越界》 发布:2024-08-19 08:04:35 浏览:290
看电影选座位追女孩 发布:2024-08-19 07:54:42 浏览:975
日本a级爱情 发布:2024-08-19 07:30:38 浏览:832
生活中的玛丽类似电影 发布:2024-08-19 07:26:46 浏览: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