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污水王
『壹』 严格来讲林俊杰应该算是中国人吧
林俊杰(JJ Lin),1981年3月27日出生于新加坡,祖籍中国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华语流行乐男歌手、作曲人、音乐制作人、潮牌主理人。
2007年成立个人音乐制作公司JFJ Proctions。2008年创立潮流品牌SMG。2016年获得国际汽车联盟(FIA)职业赛车执照。2017年成立“SMG”电竞战队 。
(1)中国污水王扩展阅读
2020年1月28日,为向武汉防疫前线人员致敬,与孙燕姿合作创作的单曲《Stay With You》MV发布 。3月,在浙江卫视全球户外生活文化实境秀节目《周游记》中担任飞行嘉宾 。
4月,参与湖南卫视音乐竞技节目《歌手·当打之年》总决赛,为萧敬腾的帮唱嘉宾 。5月26日,林俊杰与萧敬腾合作单曲《Hello》上线。8月4日,林俊杰与藤原浩合作的单曲《无滤镜》上线 。
『贰』 要买防渗剂做污水池处理呢,知道哪家的好吗
普通工业建筑都包括水池工程,由于对水池抗渗性的要求很高,如果施工不符合设计和标准要求,在水池施工完成并停止试水时,经常会发生渗漏,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尤其是在污水处理厂。针对污水池渗漏现象,分析了频繁渗漏的原因,总结了简单适用污水池防水堵漏处理方法。
渗漏位置: 污水池防水施工中的施工缝和冷缝。
一、 污水池防水施工缺陷堵漏灌浆原因分析。
1. 普通池体底板和池壁混凝土分两次浇筑。施工缝处理不当,会给防水带来隐患。安装中埋止水带后浇筑混凝土时容易出现偏差。理施工过程中,止水带中间可能被钢筋撕裂或划破,形成施工缝渗漏。
2.由于混凝土体积大,浇筑时振捣不到位,形成几个麻面,而在浇筑混凝土时,由于混凝土供应不及时等原因,形成几个冷缝。
二、污水池防水堵漏处理方法
1.首先停止池体施工缝的处理,停止寻找施工缝处的孔洞、松动等缺陷。
这一步是因此在污水池防水堵漏处理的关键,必须认真不懈地去做。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停止堵塞处理的第二步。污水池防水堵漏处理采用人工沿裂缝开槽清理罐体上破碎的混凝土。罐体充满水分,填缝材料刮得很深。对填缝材料的要求:可用于潮湿的基层表面。该填缝材料与槽缝附着力强,耐久性好,不开裂,数据中无其他杂物,对环境无污染,无腐蚀。
2. 污水池防水堵漏处理开槽后,用堵漏王填充槽体。
然后用电钻钻大约30厘米的孔。然后安装一根10厘米长的灌浆管,灌浆完成后,用封堵材料封堵灌浆喷嘴。在漏水严重的中心底部埋设一根橡胶软管,以转移水,防止漏水冲掉堵塞数据。堵漏时,在高效堵漏王完全硬化之前,将橡胶软管逐渐拔出,使槽底与漏缝部位形成一个整体,有利于泥浆顺利注入需要堵漏的部位。为防止灌浆材料从灌浆喷嘴周围渗出,应进行水压试验,检查灌浆喷嘴孔口是否有渗漏,并为裂缝灌浆提供压力。试验压力不得小于4~8MPa。间隔8小时后停止第二次灌浆。灌浆方法与第一次试压灌浆方法相同。
3. 污水池防水堵漏处理灌浆时,采用正压和负压,从低压到高压浆液,直至压力稳定,当浆液入口压力突然爆发时,暂停灌浆。灌浆检查将在最后一次灌浆后约48小时停止。当灌浆压力达到10兆帕时,灌浆将停止。灌浆成功后,管道将被移除并堵塞,灌浆将完成。
污水池防水堵漏处理中常见的泄漏部分
1. 螺栓孔
2. 螺栓未添加止水环或止水环尺寸不符合标准要求,以及止水环焊接不完全导致混凝土结构螺栓孔周围形成裂缝和渗水的原因分析。
3. 污水池防水堵漏封堵灌浆的处理方法采用内压灌浆法处理螺栓孔的渗漏,内压灌浆数据采用环氧树脂。在罐体外壁螺孔上方3厘米处,用电钻斜向钻孔,使其与螺孔重合。如果螺钉处有严重的渗漏,在螺钉孔下方3厘米处钻一个孔,将该孔插入灌浆管,用高压灌浆机将环氧树脂压入灌浆管,然后用防水砂浆抹平外壁。
『叁』 印尼华商王恒心将陆家嘴烂尾楼紧攥手里,之后怎么样呢
众所周知,房地产无疑是近年来中国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除了经济发展和政策变化之外,还有一个人们不太了解的因素导致房价如此之高。潘石屹曾经说过,在中国有些房地产商人,在购买土地后,不卖,等待土地的价值,这也导致了价格的不断上涨和上涨。今天,卫宝讲述了一个中国商人王恒信的故事,他用自己的双手囤积土地长达13年之久。
在上海,夜晚,黄浦江显然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在璀璨的星光下,以东方明珠为首,几幢高层建筑拔地而起,显示出上海的高贵地位。但在霓虹灯的海洋中,有一个黑洞,安静地扎根于黑暗之中,看起来非常不协调。
但他独特的眼光,用时间换取土地升值的商业敏锐,不得不令人惊叹。今天,在新建的高楼大厦中,残破的建筑物显得突兀。墙里面除了瓦砾和垃圾什么都没有。楼前的花园已经变成了污水的沼泽,一片凄凉凄凉的景象。
利弗林表示,作为一名商人,王健林非常精明,通过拖延时间来寻求利润最大化。然而,他的行为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一些影响。从这个方面来说,他的行为是不可取的。你觉得怎么样?
『肆』 号称“中国死海”的山西运城的盐湖,为什么盐分那么高
山西运城盐湖的盐分那么高,是由它特定的历史原因和地理位置演变而来的。运城盐湖是个古老的内陆咸水湖,地质研究表明,运城盐湖诞生于新生代第三纪喜马拉雅构造运动时期,约有5000年历史,自东北向西南延伸,长约30千米,宽3千米~5千米,湖面海拔324.5米,最深处约6米,总面积132平方千米。
盐湖内的矿物质丰富,还有大量的钾钠化学成分,在高温和强光的照射下,会呈现很鲜艳的七彩颜色,相关部门将重点保护和还原盐湖的本来面貌,同时“退盐还湖”还对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产生积极的影响。
『伍』 中蓝连海设计研究院的获奖项目
山东省招远市金亭岭矿业有限公司硫铁矿采选及多元素综合利用项目——江苏省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优秀奖
湖北宜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综合污水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江苏省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
蓝星化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星火有机硅厂100Kt /a有机硅单体科研——江苏省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 HSBEMBM(R)高浓度氨氮(化工)废水治理技术及应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三等奖
云南中低品位胶磷矿选矿技术开发与产业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江苏海上运动训练基地——化工行业优秀工程勘察二等奖
湖北宜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综合废水治理工程——化工行业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
南昌钢铁有限公司焦化工业污水治理技术改造工程——化工行业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
青海察尔汗盐湖一期工程20万吨/年KCL盐田设计——全国第七届优秀工程设计铜质奖
王集磷矿硅钙质沉积磷块岩浮选抑制剂S—808——全国科学大会奖
安徽向山硫铁矿酸性水处理——全国科学大会奖
云南海口11磷矿1—1采区硅钙质磷块岩选矿试验——“七五”国家科技公关表彰奖
锦屏磷矿沉积变质磷灰岩高效浮选药剂(L—339)与工艺改进——“七五”国家科技公关表彰奖
PF—8胶磷矿浮选机研制——“七五”国家科技公关表彰奖
开阳磷矿锚杆护顶分段空场采矿法——“七五”国家科技公关表彰奖
直接浮选法处理王集磷矿中间试验——“六五”国家科技公关表彰奖
云南滇池地区磷资源开发研究——“六五”国家科技公关表彰奖
贵州开阳磷矿用沙坝矿50万吨/年盲竖井生产系统设计——国家优秀工程铜质奖
广东云浮硫铁矿300万吨/年采选联合企业主体工程设计——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银质奖
贵州瓮福磷矿工程设计——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金奖
磷矿石系列标准物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广东云浮硫铁矿泥石流治理工程——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云南滇池地区磷资源开发研究——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年产5万吨/年有机硅单体生产新技术及装备的开发研究——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王集磷矿同步形成间隔矿柱的中深孔房柱采矿法——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年产100万吨/年钾肥生产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全国磷矿资源开发系统研究——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开阳磷矿锚杆护顶分段空场采矿法——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陆』 中国古代的城市供水
何寿平
(中国水网顾问)
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水,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水。考古学证明:人类四大文明的发祥地就位于长江与黄河、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恒河和尼罗河等广大流域中。近代有人制作的人口密度分布模型表明:点状水资源(如湖泊、水井等)密度线是一个围绕水源的同心圆,而在线形水资源(如河、江等)附近则与之平行分布在两岸的环绕带。而且流域气候条件越干燥,人口居住密度就越趋近水源。“择水而居”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共同点,这无疑表明水对人类生存的重要作用。随着人口的增长、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水的需求也由跟随自然到遵循自然规律人为开发水源。
我国新石器时代河姆渡遗址所发现的供水设施,是目前所知长江流域最早的人工水源的结构形式。
几千年来,人类的聚居、市井城镇的形成、古代城镇供水等随着历史的脚步在不断地进步、发展。
一、水井是我国先民的重要水源
水井作为水源有着比江河湖泊更大自由度的选择,可以在近距离内取到水,而且水井星星点点分布更广。基于这样的情况,即使紧临地面水源的城镇,人们仍然离不开“水井”。
自古以来,凡有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井。几千年来,水井是我国先民乃至现代人们的重要水源。
中国很早就有关于掘井和凿井技术的记载。《吕氏春秋·勿躬》“伯益作井”(前约2200年),为世界上最早较可靠的掘井记载。1~2世纪的西汉时代出现深井钻井机械。这些钻井机械在南北宋时期经过较大的改进后,一直沿用到明清,并在11世纪左右传入西方。
唐代徐坚《初学记》卷七有“伯益作井,亦云黄帝见万物,始穿井”。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有“八家为井”。我国凿井取水自黄帝创始已有4000~5000年的历史,而且在2000多年前的秦代,就掌握了穿凿深井的技术。在升水设备方面,我国古代创造有轱辘、简车、桔槔,此外,还有流传至今的龙骨车和龙尾车等。
二、古代遗址中的水井
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二文化层,发现原始木构水井遗迹。在一个直径约600厘米的不规则圆形坑边,发现环绕布置的桩木残段。桩木残存28根,间距不等。朽木直径一般约5厘米,垂直入地约100厘米,最深者为142厘米。其中两根柱较为特殊,朽木直径各8厘米左右,南北对峙,斜向入地,与水平成55°角。
坑呈锅底状,深处不足100厘米,坑内为黑色淤泥。坑底中央稍偏西北有一方坑,边长约200厘米,方坑底距当时地表约135厘米。方坑壁四周密排圆桩或半圆桩,并加水平方框支护。
根据出土遗迹和遗物情况判断:锅底形圆坑内沉积黑色淤泥,说明此坑原来是一个水塘。聚落内的水塘,自然形成当时居民的一个方便的生活用水的水源。水塘的水位不定,枯水时仅在锅底状的坑底稍有积水,所以在底部中央掏一个小深坑,以保持集中的一定水量的积水。淤泥中掏坑,需要先设四壁的支护结构。方坑外所见平面朝上安置的大石块,显然是步石,它证明枯水季节人民正是蹋着这些步石到中央方坑取水的。中央方坑内出土带耳可以系绳的汲水陶罐之类,可以进一步证明这是一处生活水源。这一水源的使用方式是:水塘水满时,在塘边取水;枯水时,踏步石到塘底方坑内取水。
发掘所见的大圆坑底部设有支护结构的方坑,是目前所知长江流域最早的人工水源的结构形式。它是高水位地区的一种木构支护水井的雏形,其结构正是古老象形文字所描写的“井”和“#”的形象。《释名·释宫》说:“井者,清也”。对照这种地表水源的原始水井来看,确是由于有了木构方框的支护,才避免了坑壁泥土造成的混浊,从而保持了水质的清净。
在黄河流域,近年在河南汤阴白营的一座龙山文化晚期(与河姆渡第二文化层时代相近)的聚落中发现一口水井,其深度已达3米左右,下部残存叠置的木构井干。
河北藁城台西村遗址的两口商代水井,其支护结构也是采用木构井干方式。台西村一号水井,井口直径295厘米,深为590厘米。井口以下450厘米开始直径缩减,形成一个二层台。井底设木构井干,共叠置四层,高82厘米,节点为搭口交接。井干周围尚有30余根桩木加固。这口井中也遗存有当时汲水失落的完整或破碎的陶罐,有的颈部尚系有绳索。
以上各例说明,我国的“原始水井”历史悠久,在井干结构上得到逐步改进。
我国考古挖掘的各个朝代的水井众多,不胜枚举。从筑井的材料上来看,就有土井、陶井、瓦井、石井、砖井、木井等。
河北邯郸市西郊涧沟遗址(前2000~2800年)中发现的房屋建筑边有水井3口,均成筒状。井的上部有缺口与沟相通,从井口往下深1米处,径长2.30米,往下逐渐缩小,到5.50米处,径长1.15米,下部为黄沙堆积。《周书》中虽有记载:“黄帝穿井”,“尧民凿井而饮”,但未见实物资料,而在涧沟遗址中发现的古井建筑,为《周书》提供了实物依据。
北京在东周时即有大量的土井、瓦井,汉、唐、辽、金时又建有砖井。历史上,北京城区居民大多自打土井,取用浅层地下水。元、明、清时的北京城,尽管不断开渠引水,使城市供水从未间断,但遍布全城的水井也是城市供水的重要源泉。今天北京城内的无数条胡同,就是居民区的地域名称。据考证,“胡同”一词来自蒙古文,也就是蒙古文“水井”的意思。至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北京内外城已有土井1245眼。但水质多数咸苦。
南京是六朝古都,虽然背靠长江,但城内古井星罗棋布,不但井栏千奇百怪,而且以井取名的也有不少,如金沙井、杨公井、铜钩井、板井、锁井、双井、白云井、邀贵井、胭脂井。有史料统计,到清朝(19世纪),南京有水井5000余口。直到20世纪80年代,南京仍有水井3000多口。
我国城市给水之制在诸多史籍的记载中,以钱塘六井最为详细。苏轼之记略中提及:唐宰相李公长源始作六井,引西湖水以足民用,其后刺史白公乐天(810年左右)治湖浚井,刻石湖山。这是当时官方为解决百姓饮水、用水的城市公共工程。
三、古代都城的水源
水是城市存在的根本。作为都城,国家的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人口众多,对水的需求就更显得十分重要。
我国古代夏、商、周三朝的都城多数在河流沿岸。从秦以后,各统一王朝的都城也毫不例外都在大河的沿岸。首都是全国或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众多,建设宏伟,园林如画,用水量巨大,如果没有地面供水,仅靠地下水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因此,都城城址必须选择在河流沿岸,就几乎成为不可抗拒的规律。
在今西安建都的有十个朝代。四个城址都在河流的沿岸。随着城址的转移,愈加靠近渭河的重要支流,城市供水也愈加丰沛。
洛阳号称九朝古都,三个城址都离不开洛河。
在南京建都的有八个朝代,三处城址均位于今南京市区、长江岸边,互相重叠或相距不远。明南京城规模宏大,包上述城址于城内,不仅横跨秦淮河,而且更靠近长江。
在开封建都的有六个朝代,城址位于黄河之南、汳水岸上。
杭州建都的有两个朝代,城址不断向东展出,靠近钱塘江。
北京最早的城址位于灅水(今永定河)以北的洗马沟岸上。元代把城址转移到蓟城东北,另建大都城,横跨高梁河。明代中叶时建北京外城,城址南移,不仅横跨高梁河,更靠近洗马沟和灅水。
六大古都的城址很典型,其他古都也不例外,城址均位于河流岸上。譬如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时期的都城就是如此。
中国历史上建都都毫无例外位于河流的沿岸,可见中国的都城离不开河流,其根本原因就是为了解决城市供水和水路交通问题。
四、古代城市供水工程
我国古代城市供水工程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水源、输配水系统、净化处理等方面都有着瞩目的成就。这对城市的生存、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
早在公元前1600年商城(位于现在的郑州)是盘庚迁殷之前商朝的都城。考古发现城内北部和东北部为宫殿区,宫殿区东部建有蓄水池和输水管道等贮水设施,保证了该区域的用水。
西安是周、秦、汉、隋、唐等朝代建都的地方,城市地面水供水系统十分完备,开创了中国都城以地面供水为主的先河,成功地解决了古代大城市供水的问题,为中国都城解决水源树立了样板。
周代丰镐横跨沣水,自然靠沣河供水。秦咸阳横跨渭水,引渭河水开凿兰池,是都城咸阳的人工蓄水库,供给咸阳城东南地区用水。
西汉长安城的水源主要来自城西潏水,同时凿井,引用地下水。到了中叶,人口大增,大规模地开辟水源,开凿渠道,引用地面水。开辟了中国都城地面水供水的新格局。
唐长安城从东南、西南两个方向引水入城,渠道密如蛛网,使西安地区诸河大都被加以利用,为解决西安城市发展中的供水问题,奠定了东、西两个方向供水的格局。长安四周有泾、渭、灞、沣、涝等河流。由于城市规模大,人口众多,在城市供水方面,唐朝初期,整修了龙首渠、永安渠、清明渠等渠道,把水从长安城外引入城内。这几条渠道穿过长安城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供水网,东西长18里115步(约10.6千米),南北长15里175步(约8.9千米),周长67里(约38.6千米),妥善解决了长安城百万人口的供水问题。
古代广州受海潮的影响,井泉水偏咸。到宋朝,城市发展迅速,人口剧增,供水矛盾突出,被贬惠州途经广州的苏轼向广州太守提出了引水入城的建议,他建议用竹筒引蒲涧水入城,是广州最早的“自来水”规划蓝图。苏轼当时亲自参与总体规划,解决了广州城居民的饮水卫生问题,广州也因此成为全国最早有“自来水”的城市。
考古专家论证,长沙市坡子街现已发掘出的3000平方米地下“屋脊”形木构,系南宋时期一处规模庞大的城市供水系统。其东西走向,全部由黑褐色厚木板筑成,每块木板长、宽各约1米。与木槽垂直相连的木制“屋脊”长约30米,西高东低,一直延伸到发掘基坑之外。这是一种掩盖式的输水渠道。考古现场同时还发现了20多口古井。
金代的中都城位于今北京市西南广安门一带,城市供水主要利用洗马沟水系。金人扩建中都城时,有计划地把发源于城西一片天然湖泊(即今莲花池)中的一条小河圈入城内。同时开凿护城河:引入宫苑,解决城市供水问题。元代的大都城充分利用了高梁河水系。高梁河水系中的瓮山泊,也就是今天颐和园昆明湖的前身,为明清北京城的水源奠定了基础。明初扩大了皇城,供水主要靠汇集玉泉山诸泉的瓮山泊供水。积水潭为主要的蓄水库,并与西苑太液池(即今北海、中海和南海)相通,为皇城、宫城(紫禁城)提供水源。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为增加运河水量,开拓瓮山泊,把西山碧云寺、卧佛寺的泉水经玉泉山麓也导引入泊,建成了北京西北最大的人工蓄水库,这就是今天的昆明湖。使北京城的水源发生了巨大变化,为北京城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仅举以上几个城市供水工程的范例,可见我国古代十分重视水在城市中的作用,并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
五、古代净水技术
我国唐代陆羽的《茶经·四之器》中有一段关于饮茶用水处理的阐述:“漉水囊:漉水囊若常用者,其格以生铜铸之,以备水湿,无有苔秽腥涩。意以熟铜苔秽、铁腥涩也。林栖谷隐者或用之竹木,木与竹非持久涉远之具,故用之生铜。其囊织青竹以卷之,裁碧缣以缝之,纽翠钿以缀之,又作绿油囊以贮之,圆径五寸,柄一寸五分。”这漉水囊,就是作为滤水用的滤水器,供清洁净水之用。
中国是首先采用明矾降低水的浊度,正式文字记载最早见明宋应星在明崇祯十年(1637年)刻印的《天工开物》一书。在1744~1746年出版的西班牙教士纳瓦雷特撰写的《中国帝国游记》中,详细记载了当时所看到的,普遍应用的明矾使黄河水变为清水的情况,并说这是自然的秘密,为当时西方所不知。
2004年浙江永嘉溪口乡溪二村考古发现了一套400多年前明朝晚期保留完好的古代净水系统。它由5个大小不一、排列有序的水池组成。大的水池8.00平方米,小的仅1.56平方米。考古人员赶赴现场发掘后发现,整个水池的四壁均用大块鹅卵石垒砌而成,5个水池深度不一,最深的0.75米,最浅的0.58米。原水从距村700~800米远的山麓用陶制水管引入1号池。这是一个铺满沙石、瓦砾的池子,长1米多,宽约50厘米。水经过过滤后,再流进2号池。这个池子全部用砖头砌成,里面铺的是木炭。这是否是最早采用的“过滤—活性炭”处理的工艺,有待考证。不过,这具有现代净水处理工艺雏形的发现,让人惊叹不已。水流过这两个池子后,通过池底的水管流进3号池。3号池是5个池中最大的一个。它是一个边长约2米的正方形池子,深约1米。可能是储水用的“清水池”,亦可作为“消防水池”使用。这个池的水溢出后,再流进第四个池子。该池呈 “凹”字形。水池周边用砖镶嵌,底下用3块圆形的石块铺平,储存的水用于饮用,它的造型最为精致。5号池则是用来洗涤物品的,池底有小排水孔专用于排放污水。400多年前交通闭塞的山区,当地村民就设计建造了功能齐全的“净水系统”,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水处理工艺上已具有很高的水平。
人类的发展、人类聚居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水,让我们更加珍惜水资源,为人类的生存和城市的发展与大自然和谐共存!
『柒』 中国禁忌
中国各民族禁忌
蒙古族
蒙古族厌恶黑色,认为黑色是不祥的颜色。在饮食上,蒙古族忌食虾、蟹、鱼、海味等。
蒙古人忌讳别人(包括客人)骑着马在蒙古包门口下马和骑马闯进羊群,忌讳手持马鞭进入毡房。客人不经允许不可擅自进入包内,在蒙古包内不能随便就坐,不能蹲、不能将腿伸向西北方或炉灶。不能从主人的衣帽、被褥、枕头上跨过,不能在包房内吐痰,出包房不能踩门槛。
藏族
藏族人忌食鱼、虾、骡、马、驴、狗肉;一般还不吃海味。他们不吃鸡、鸭、鹅等家禽。因为按藏族传统,食用的是偶蹄动物,视其它动物为恶物,而鸡鸭鹅是五爪,是奇数,因而不食用。
藏族人视佛像、佛供、寺庙中的经书、钟鼓,一般人佩戴的佛珠为圣物,不可触模。他们还忌讳在寺庙附近砍伐树木,高声唱歌,钓鱼、捕鱼。在牧区,进室后男的坐左边,女的坐右边,忌讳混杂而坐。家门口生火、帖红布条、插树枝获门口木杆倒立,表示家里有人生病或妇女生育,忌讳他人进内。
在西藏民间,天 葬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丧葬形式。对于天 葬,民间有许多禁忌,包括禁忌生人观看。
天 葬令旅游者充满肃穆、神秘之感。好奇心和探秘感驱使,想见识一番为人之常情,但旅游者应充分认识到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性,不要到天 葬场观看天 葬。
苗族
苗族人民忌讳其它民族称他们为“苗子”,而喜欢他们的自称“蒙”。 黔东南等一带的苗族在立春第一次春雷响后三天之内不能出工。
湘西苗族在阴历每月初一、十五忌讳挑粪。
苗族人不喜欢吃羊肉,忌讳吃狗肉,禁止杀狗、打狗。在苗族吃糍粑,不能拍了灰再吃。和苗族人嬉闹时,不能用绳子或布带捆他们。苗族人在门口悬挂草帽或插青树叶,或者苗族人在举行婚丧祭祀等仪式时,客人不要进屋。路上遇到新婚夫妇,不能从他们中间穿过。
黎族
海南船形屋,是黎族的一种传统居住房屋。您如果想去屋内参观或想体验当地民俗而住进船形屋,记住一定要尊重黎族风俗。
在船形屋内有禁忌:不得戴草笠进屋,不得在屋内吹口哨,不得在屋内扛锄头……若是人多生病,家畜不旺,据说是屋场“多阴”“鬼神占地”,便要搬家等等。
傣族
西双版纳是中国小乘佛教集中之地,因此,傣族的风俗禁忌大多与佛教有关,到西双版纳旅游应该注意的有以下几点:遇上傣族群众在祭祀寨神时,千万别进寨子。不能摸小和尚的头。进寺庙参观一定要脱鞋。 进了傣族群众家,千万不能窥看主人的卧室,也不能从或堂的三角架上跨过。
壮族
壮族家有产妇时,门上悬挂草帽,外人不得入内。无论家人、客人都不能坐在门槛中间;不能扛着锄头或戴着斗笠走进家中。二月初二祭龙山帝王,不能砍伐山中树木,不能在山中大小便。壮族人给人递茶时,应双手捧杯,忌讳单手递送,夹菜时忌讳来回挑捡着吃。
朝鲜族
朝鲜族不喜欢吃鸭子、羊肉、肥猪肉。朝鲜族的老人地位很高,平时老人的饮食是单独制作和用餐的,如果父子同席,儿子不能当着父亲的面吸烟或饮酒。朝鲜族忌讳敲门,进访者应呼叫主人。
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最忌讳在户外穿短裤,晚上睡觉时不能头东脚西或四肢平伸。在维吾尔族家作客,洗手时不可将沾污水的手乱帅;要待长者坐好方可就坐;吃抓饭时不要满盘子乱抓或者将抓过的肉食再放入盘内;吃剩的残骨不要乱扔,应放在自己面前的餐布上;用餐时外出不可从餐布上跨过或者从客人面前走;做客时不能当着别人的面吐痰。
满族
满族忌讳吃狗肉,不戴狗皮帽子。在满族家中做客,不能随便坐西炕。
『捌』 王一江教授认为,中国民众收入还有大约增加多少倍的空间
人一直以为地球上的海、陆、空是无穷尽的,所以从不担心把千万吨废气送到天空去,又把数以亿吨计的垃圾倒进海洋。大家都认为世界这么大,这一点废物算什么?我们错了,其实地球虽大(半径6300多公里),但生物只能在海拔8公里到海底11公里的范围内生活,而占了百分之九十五的生物都只能生存在中间约3公里的范围内,人竟肆意地从三方面来弄污这有限的生活环境。海洋污染:主要是从油船与油井漏出来的原油,农田用的杀虫剂和化肥,工厂排出的污水,矿场流出的酸性溶液;它们使得大部分的海洋湖泊都受到污染,结果不但海洋生物受害,就是鸟类和人类也可能因吃了这些生物而中毒。陆地污染:垃圾的清理成了各大城市的重要问题,每天千万吨的垃圾中,好些是不能焚化或腐化的,如塑料、橡胶、玻璃、铝等废物,它们成了城市卫生的第一号敌人。空气污染:这是最为直接与严重的了,主要来自工厂、汽车、发电厂等等放出的一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每天都有人因接触了这些污浊空气而染上呼吸器官或视觉器官的毛病。我们若仍然漠视专家的警告,将来一定会落到无半寸净土可住的地步。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污染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大气污染是指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致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和生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的现象。放射性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物料、人体、场所、环境介质表面或者内部出现超过国家标准的放射性物质或者射线。例如,超过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排放污染物的标准,超种类、超量、超浓度排放污染物;未采取防止溢流和渗漏措施而装载运输油类或者有毒货物致使货物落水造成水污染;非法向大气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造成大气污染事故,等等。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也在增加,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成为世界各个国家的共同课题之一。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类不断的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但由于大气、水、土壤等的扩散、稀释、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的作用。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会自然降低,这种现象叫做环境自净。如果排放的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会发生不良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这就发生了环境污染。———————————————————————————————————有点多发不上来事实上下面还有一大段你可以去以下地址看看!我也是从别人空间里找到的参考资料:/nobakjun/blog/static/110309413200921374752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