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污水管设计标准
A. 给排水设计主要依据哪些规范
1.1国家及地方有关设计规范、规程:
《住宅建筑规范》 GB50368-2005
《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2011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2009版)
《建筑中水设计规范》 GB50336-2002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736-201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GB50974-2014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0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06
《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 GB17051-1997
《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 GB50555-2010
《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GB50400-2006
《雨水控制与利用设计规范》 DB11/685-2013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11/-891-2013
《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安装及工程验收技术规范》 GB/T18713-2002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 GB50364-2005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DB11/T 461-2010
《北京市太阳能热水系统城镇建筑应用管理办法》
《建筑给水聚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范》 GB/T50349-2005
《建筑排水塑料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CJJ/T29-2010
《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DB11/938-2012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DB/T825-2011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50981-2014
《供热计量设计技术规程》 DB11/1066-2014
1.2.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周边市政条件资料。
1.3.各审批部门对初步设计的审批意见。
1.4.相关专业提供的设计条件。
B. 排水管建筑规范
水管材料种类繁多,家装一般都使用pp-r、pvc水管。之前聚大建材已经介绍了ppr水管的特点及安装规范,在这里聚大建材介绍另外一种水管材料—pvc排水管安装施工规范:
(1)管道转弯的三通和弯头处是否设止推支墩及支墩的结构型式由设计决定,管道的支墩不应修建在松土上,其后背应紧靠厚状土,如无条件,应采取措施保证支墩的稳定。支墩与管道之间应设橡胶片垫层,以防止管道的破坏。
(2)管道弯曲的曲率半径不得大于管径的300倍。
(3)管道穿墙处应设予留孔或安套管。管道不得在套管范围内有接口。管道与套管内用油麻填塞。
(4)管道上设置的井室,井壁应勾缝抹面,井底应做防水处理,井壁与管道连接处采用密封措施。防止地下水渗入。
(5)管道可采用橡胶圈接口(rr连接)、粘接接口(t-s连接)、法兰连接等型式,橡胶圈接口适用于管外径为63-315mm的管道;粘接只适用于外径小于160mm的管道;法兰连接一般用于硬聚氯乙烯管与铸铁管或其他管材的连接。
C. 建筑给排水设计常用的设计规范有哪些
常用: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自动喷水灭火水系统设计规范、室外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次之: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建筑中水设计规范,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要全的在电驴搜 给排水规范大全
D. 污水管道水力计算的设计规定有哪些
管壁粗糙系数(n)-表2-2-7
设计充满度(h/D)(0.55-0.75)——表2-2-8
最小设内计流速(vm)(管道:容0.6m/s,明渠:0.4m/s)
最大设计流速(vx)(金属管道:10m/s,非金属:5m/s)
最小设计坡度(I)(街区内:0.004,街道下:0.003)
最小管径(街区内:200mm,街道下:300mm)
最大允许埋深(干燥土壤:7-8m)
最小覆土厚度(冰冻,动荷载,支管衔接)——P252
覆土厚度:
管道外壁顶部到地面的距离
埋设深度:
管道内壁底部到地面的距离
来源于问问我建筑网
E. 请教高手:建筑给排水设计中 一栋建筑的污水排出管和给水的引入管的埋设深度(覆土厚度)一般是多少
给水引入管 和 排水排出管 一般在没有 地下建筑的时候,一般为 建筑 正负0 的 不到-1米, 要是有负层版的话,一般就权是在负一层的 顶部。 标高数字前的 H ,举例H +5.400 表示 距 建筑正负0 的 5.400m 高度 安装。 而 F ,举例来说 F+ 3.400 表示的是 本层以上 3.400m 安装~!
要是 有疑问 可以参考下大家的~!
F.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对污水管道设计参数做了哪些规定
参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提出建筑室外排水设计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1.小区污水重力排入城市污水管道系统时设计计算中注意
当小区位于市区之内或地形坡度许可小区污水能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道时,这时小区污水管道可按接管进行水力计算,计算方法通常是列表计算,不过在设计参数选择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小区污水管道排出点城市污水干管的埋深,合理运用落差以减小管道的管径。最后小河能否重力排入城市污水管道系统,校核结果若不能排入,可适当放大某些管道的管径,适当减小敷设坡度以达到排入目的;如果接入管道落差太大则可设计跌水井。
2.室外管材
(1)室外无压排水管一般很少采用金属管,只有当排水管需要承受较高压力或对渗漏要求严格的地方(污水泵站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才采用金属管材,较为罕见的为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管,双壁波纹管,HDPE高密度缠绕管在室外得到广泛应用。
(2)钢筋混凝土管的管口形式常用的有平口管,企口管,承插口管,借口一般分为柔性接口,刚性接口,半柔性接口。
柔性接口:橡胶圈接口,沥青油膏,石棉沥青卷材料。
刚性接口:水泥砂浆,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接口。
半柔性接口:石棉水泥接口
对于接口要求强度较高,严密性闭水性较好的污水管宜采用柔性或半柔性接口。
纵向管线布置:电力,电讯,煤气,给水,热力,雨水,污水
3.污水检查井管径间距
不大于160mm不大于30m大于200mm不大于40m
G. 最新的给排水设计规范有哪些
0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50013-2006
0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2011年版)
03、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版)
0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0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
0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2001(2005年版)
07、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 50336-2002
08、游泳池给水排水工程技术规程CJJ 122-2008
09、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 50555-2010
10、泵站设计规范GB 50265-2010
11、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GBT 50102—2003
12、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 50050-2007
13、工业用水软化除盐设计规范GBT 50109-2006
14、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219—95
1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
1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
17、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2005
18、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193—93(2010年版)
19、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2011
20、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2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1-2005
22、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CJJ 110—2006
23、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 3020-1993
24、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
25、 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 94—2005
2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2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28、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 343—2010
29、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分类GBT 18919-2002
3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 18920-2002
31、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 18921—2002
32、污水再生产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 50335—2002
33、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
34、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 50400-2006
35、给水排水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 50125-2010
H. 卫生间污水管的施工的一些规范要求
一、涉及污(排)水管施工的有关规范:
给水排水设计基本术语标准 GBJ 125
给水排水制图标准 GB/T 50106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5
建筑中水设计规范 GB 50336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42
建筑给水聚乙烯类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CJJ/T 98
建筑给水聚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范 GB/T 50349
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CJJ/T 29
二、卫生间污水管施工的规范要求摘录
3.3.5 在同一房间内,同类型的采暖设备、卫生器具及管道配件,除有特殊要求外,应安装在同一高度上。
3.3. 6 明装管道成排安装时,直线部分应互相平行。曲线部分:当管道水平或垂直并行时,应与直线部分保持等距;管道水平上下并行时,弯管部分的曲率半径应一致。
3.3.7 管道支、吊、托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位置正确,埋设应平整牢固。
2 固定支架与管道接触应紧密,固定应牢靠。
3 滑动支架应灵活,滑托与滑槽两侧间应留有3~5mm的间隙,纵向移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6 固定在建筑结构上的管道支、吊架不得影响结构的安全。
3.3.13 管道穿过墙壁和楼板,应设置金属或塑料套管。
安装在楼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20mm;
安装在卫生间及厨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50mm,底部应与楼板底面相平;
安装在墙壁内的套管其两端与饰面相平。
穿过楼板的套管与管道之间缝隙应用阻燃密实材料和防水油膏填实,端面光滑。穿墙套管与管道之间缝隙宜用阻燃密实材料填实,且端面应光滑。管道的接口不得设在套管内。
3.3.15 管道接口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管道采用粘接接口,管端插入承口的深度不得小于表3.3.15的规定。
表3.3.15 管端插入承口的深度
2 熔接连接管道的结合面应有一均匀的熔接圈,不得出现局部熔瘤或熔接圈凸凹不匀现象。
3 采用橡胶圈接口的管道,允许沿曲线敷设,每个接口的最大偏转角不得超过2”。
7 承插口采用水泥捻口时,油麻必须清洁、填塞密实,水泥捻入并密实饱满,其接口面凹入承口边缘的深度不得大于2mm.
8 卡箍(套)式连接两管口端应平整无缝隙,沟槽应均匀,卡紧螺栓后管道应平直,卡箍(套)安装方向应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