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废水排城镇污水处理厂
① 求《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最新版,多谢~
1.主要区别是由处理后达标排放污水,排入的流域水质情况(即环境要求)决定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9819-2002》的主要区别是水质要求不一样。相比较综合标准的指标要求宽松一些,譬如第二类污染物中COD指标,综合排放标准中一级标准是100mg/l,二级是150,三级是排放城市管网或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标准,更为宽松,是500,或者某些行业,更高一些。3.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的排放环境水质的要求:综合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是指排放地表水GB3838中三类(III类)和排入二类海域的污水标准。综合排放二级标准是指排入地表水GB3838中四类和五类水域的标准。三级标准是排入管网的标准。4.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排放标准分为三级,一级又分为一级A和一级B。具体要求是一级A指出水做为回用水的水质要求。一级B是指出水做为地表水III类功能水域和海水的二类区。二级是排入地表水四类和五类的水域。三级是非重点控制流域或非水源保护区的污水处理厂,只进行了一级处理(没有深度生物处理),所规定的排放标准。和综合排放标准相比,城镇污水处理厂COD指标如下:一级A50mg/l一级B60mg/l二级100mg/l三级为120mg/l5.总结:两个标准一般区别是综合排放标准是工业污水为主,所以要求宽松一些。而城镇污水厂排放标准是生活污水为主,来水COD浓度低,所以要求严格一些。具体的排放要求,可能得问当地环保主管部门,如果有比较敏感的河流或水源地,我想应该执行的是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否则,可以执行综合排放标准(注:没有行业标准时)。另外,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还规定了污泥,噪声等项目的排放指标。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只是指水中污染物(一类13项,二类56项)的要求。
② 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一吨水要花多少钱工业废水一般什么范围比较合理
城市污水处理0.8元/吨,工业废水1.5元/吨,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
③ 工业废水可以直接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吗
不可以,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的主要是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里有很多种不同于城市生活污水污染物,根据不同污染物用不同的处理方式才能把污染物除去,不能直接用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方式来处理
④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允许排入的工业废水的比例是多少(注明依据)
没有规定允许排入工业废水的比例,各种工业水的污染物种类跟浓度都是不一样回的,光看比例无从答确定。
应该从污水处理厂允许的各种污染物最高浓度考虑。
可以参考下CJ 343-2010《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⑤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允许排入的工业废水的比例是多少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原则上不允许排入工业废水。
国家有一个城镇污水排入回城市污水管网的准入标准答,《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
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21号《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管理办法》可作为参考。
⑥ 城镇污水处理厂及工业污水处理厂设施建设问题
城镇污水处理厂及工业污水处理厂设施建设问题
中国幅员广大,自然条件及经济发展水平相差悬殊,城镇区域特点、产业结构及主要功能也各不相同,因此,城镇污水的特性、收集方式、排放水体状况、设计用地、选用工艺等均不相同。目前,中国尚无针对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处理规模小于2万吨/日,多集中在2000~5000吨/日)的现场排水设计规范、标准、法规等,仍然采用现行中、大规模污水处理工程的相关标准,在工程设计中发现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如下:
(1)排水体制
一般新建城市、扩建新区、新建开发区等多采用分流制,对于已建成旧区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合流制可改造成截流式合流制。但是,很多小城镇尚无排水系统,雨污水均沿道路边沟或路面排至就近水体,一些城镇(特别是山区和贫困地区等)由于街道过于狭窄、两侧建筑密集、施工复杂,无条件修建分流制排水系统,可考虑采用完全合流制排水体制。
(2)排放标准
现行排放标准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其中除BOD5、COD、SS、pH外,总磷、总氮、氨氮、粪大肠菌群数等均需达到要求的标准。对于一些城镇化发展中的地区而言,建设及运营资金短缺,土地资源紧张,可考虑将其标准进行调整或放宽。
(3)处理工艺
没有根据小城镇特点研究和采用相适应的处理工艺,而是延用和照搬大、中型规模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及设计参数,造成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过高。
⑦ 工厂排放到城市污水处理厂,执行标准环保部和住建部对废水管理责任
要看是哪一类的污水处理厂,工业园区的污水处理厂还是城市集中污水处理设回置,前者的话环答保部环函[2006]144号复函规定是按一般工业征收废水排污费的,城市集中污水处理设置按照现行《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第三条第一项第三款规定是超标才收费,达标不收费
⑧ 工业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
1、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排入地表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以及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将基本控制项目的常规污染物标准值分为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一级标准分为A标准和B标准。部分一类污染物和选择控制项目不分级。
2、一级A、一级B指的是《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中的规定:
一级标准的A标准是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作为回用水的基本要求。当污水处理厂出水引入稀释能力较小的河湖作为城镇景观用水和一般回用水等用途时,执行一级标准的A标准。
2、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GB3838地表水Ⅲ类功能水域(划定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GB3097海水二类功能水域和湖、库等封闭或半封闭水域时,执行一级标准的B标准。
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GB3838地表水Ⅳ、Ⅴ类功能水域或GB3097海水三、四类功能海域,执行二级标准。
3、非重点控制流域和非水源保护区的建制镇的污水处理厂,根据当地经济条件和水污染控制要求,采用一级强化处理工艺时,执行三级标准。但必须预留二级处理设施的位置,分期达到二级标准。
(8)工业废水排城镇污水处理厂扩展阅读:
《山西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将水环境质量标准与行业排放标准进行有效衔接,把管理需求以地方法规形式予以确定。
目前,我国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三项主要指标分别为:50mg/L、5mg/L、0.5mg/L。依地表水V类标准,这三项主要指标分别为:40mg/L、2mg/L、0.4mg/L。
省生态环境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按照标准制订有关规定,地方标准可以严于国家标准。我省作为北方地区,降水南北空间分布不均、又多集中在夏秋季,造成冬春季汾河等河流普遍缺乏生态基流。特别是冬春季城镇污水处理厂及工业企业排放入河的废水既是污染源又是河流水源,
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的排水,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衡量仍是劣Ⅴ类。企业达标排放的污水入河后,因河道在冬春季无生态基流、
无自然净化能力导致国考断面水质仍为劣Ⅴ类,只有将城镇污水处理厂、工业企业排水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严格要求到地表水Ⅴ类标准,才能确保河流达地表水Ⅴ类水质。
这是水环境管理体制改革的一大亮点和创新,是破解我省企业排水达标、地表水水质不达标难题的重大举措,是走出行业排放标准与环境质量标准不匹配困局的必然选择。
⑨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有什么区别
1.主要区别是由处理后达标排放污水,排入的流域水质情况(即环境要求)决定的。
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1996》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9819-2002》的主要区别是水质要求不一样。相比较综合标准的指标要求宽松一些,譬如第二类污染物中COD指标,综合排放标准中一级标准是100mg/l,二级是150,三级是排放城市管网或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标准,更为宽松,是500,或者某些行业,更高一些。
3.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的排放环境水质的要求:
综合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是指排放地表水GB3838中三类(III类)和排入二类海域的污水标准。
综合排放二级标准是指排入地表水GB3838中四类和五类水域的标准。
三级标准是排入管网的标准。
4.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排放标准分为三级,一级又分为一级A和一级B。
具体要求是一级A指出水做为回用水的水质要求。
一级B是指出水做为地表水III类功能水域和海水的二类区。
二级是排入地表水四类和五类的水域。
三级是非重点控制流域或非水源保护区的污水处理厂,只进行了一级处理(没有深度生物处理),所规定的排放标准。
和综合排放标准相比,城镇污水处理厂COD指标如下:
一级A 50mg/l 一级B 60mg/l 二级 100mg/l 三级为120mg/l
5.总结:两个标准一般区别是综合排放标准是工业污水为主,所以要求宽松一些。而城镇污水厂排放标准是生活污水为主,来水COD浓度低,所以要求严格一些。
具体的排放要求,可能得问当地环保主管部门,如果有比较敏感的河流或水源地,我想应该执行的是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否则,可以执行综合排放标准(注:没有行业标准时)。
另外,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还规定了污泥,噪声等项目的排放指标。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只是指水中污染物(一类13项,二类56项)的要求。
⑩ 污水处理厂一直处理工业废水突然进入大量生活污水该怎么办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可以协同处理吗?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
02-21 · 人民日报社旗下全国能源领域内容聚合平台头条号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北极星水处理网讯:我国城镇污水厂来水不单纯是生活污水,往往含有工业废水,给污水处理厂的模拟设计工作带来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难降解或有毒有害物质,对生物处理系统中的微生物存在抑制。此外,工业废水的处理压力较大,大部分工业园或大型企业排放的工业废水经初步处理达到纳管标准后即排至城镇污水处理厂,可能会对处理效果产生影响,使运行管理面临更大挑战。
王秀等开展了制药厂二沉池出水与城市污水混合处理的可行性研究,通过不同配比混合以及增加预氧化及过滤工艺等,确定不同配比下的工艺条件、最佳引入点和工艺点。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某一废水对城镇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以及二者协同处理的工艺参数优化。
一方面,部分污水处理厂可只接纳生活污水,通过标准化的设计运行,用最少的投入实现最佳处理效果,节能降耗,这部分技术已相对成熟可靠;
另一方面对于工业废水的处理需求,应合理布局、统筹考虑生活污水的分配,既实现工业废水与市政污水的协同处理,又不额外增加工业废水处理的负担。
经实验研究发现:
(1)在G污水处理厂混入工业废水后,好氧段OUR、COD去除、硝化作用并未受到明显影响;混入工业废水后缺氧段和厌氧段未显示出反硝化和释磷作用,但对照组同样未显示脱氮除磷功能,不能说明工业废水对脱氮除磷功能产生抑制。
(2)在N污水处理厂混入工业废水后,好氧段OUR、COD去除、硝化作用未受到明显影响;缺氧段反硝化作用也可进行,只是速率略有降低,亚硝酸盐略有积累;混入工业废水后厌氧段释磷作用受到影响,可能是由于硝态氮浓度较高,也可能是废水中的钙、铝、铜等离子与磷酸根反应发生沉淀,从而影响实验结果。可通过调整工艺运行方式、配水方式等实现理想的处理效果。
(3)工业废水与城镇污水协同处理的可行性,更多依赖于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原本的可靠性、成熟度和运行稳定性。当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各级功能完善时,工业废水经一定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与城镇污水协同处理是可行的,通过进一步优化运行参数可得到最佳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北极星环保网,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