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cs2回收
❶ 求CS2的性质与用途
二硫化碳
中文名称: 二硫化碳
英文名称: carbon disulfide
CAS No.: 75-15-0
分子式: CS2
分子量: 76.1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硫化碳 75-15-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二硫化碳是损害神经和血管的毒物。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有头晕、头痛、眼及鼻粘膜刺激症状;中度中毒尚有酒醉表现;重度中毒可呈短时间的兴奋状态,继之出现谵妄、昏迷、意识丧失,伴有强直性及阵挛性抽搐。可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严重中毒后可遗留神衰综合征,中枢和周围神经永久性损害。慢性中毒:表现有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多发性周围神经病,中毒性脑病。眼底检查:视网膜微动脉瘤,动脉硬化,视神经萎缩。
燃爆危险: 本品极度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极易燃,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范围广阔的爆炸性混合物。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受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硫化物烟气。与铝、锌、钾、氟、氯、迭氮化物等反应剧烈,有燃烧爆炸危险。高速冲击、流动、激荡后可因产生静电火花放电引起燃烧爆炸。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硫。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或泡沫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胺类、碱金属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在室温下易挥发,因此容器内可用水封盖表面。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胺类、碱金属、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 10[皮]
前苏联MAC(mg/m3): 1
TLVTN: OSHA 20ppm,62mg/m3[皮]; ACGIH 10ppm,31mg/m3[皮]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二乙胺比色法;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
熔点(℃): -110.8
沸点(℃): 46.5
相对密度(水=1): 1.26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2.64
饱和蒸气压(kPa): 53.32(28℃)
燃烧热(kJ/mol): 1030.8
临界温度(℃): 279
临界压力(MPa): 7.90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1.86,1.93,2.16
闪点(℃): -30
引燃温度(℃): 90
爆炸上限%(V/V): 60.0
爆炸下限%(V/V): 1.0
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 用于制造人造丝、杀虫剂、促进剂M、D,也用作溶剂。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禁配物: 强氧化剂、胺类、碱金属。
避免接触的条件: 光照。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3188 mg/kg(大鼠经口)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其它有害作用: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植物应给予特别注意。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处置方法: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焚烧炉排出的硫氧化物通过洗涤器除去。
❷ 有谁知道CS2的性质
二硫化碳 中文名称: 二硫化碳 英文名称: carbon disulfide CAS No.: 75-15-0 分子式: CS2 分子量: 76.1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硫化碳 75-15-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二硫化碳是损害神经和血管的毒物。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有头晕、头痛、眼及鼻粘膜刺激症状;中度中毒尚有酒醉表现;重度中毒可呈短时间的兴奋状态,继之出现谵妄、昏迷、意识丧失,伴有强直性及阵挛性抽搐。可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严重中毒后可遗留神衰综合征,中枢和周围神经永久性损害。慢性中毒:表现有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多发性周围神经病,中毒性脑病。眼底检查:视网膜微动脉瘤,动脉硬化,视神经萎缩。 燃爆危险: 本品极度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极易燃,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范围广阔的爆炸性混合物。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受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硫化物烟气。与铝、锌、钾、氟、氯、迭氮化物等反应剧烈,有燃烧爆炸危险。高速冲击、流动、激荡后可因产生静电火花放电引起燃烧爆炸。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硫。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或泡沫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胺类、碱金属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在室温下易挥发,因此容器内可用水封盖表面。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胺类、碱金属、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 10[皮] 前苏联MAC(mg/m3): 1 TLVTN: OSHA 20ppm,62mg/m3[皮]; ACGIH 10ppm,31mg/m3[皮]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二乙胺比色法;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 熔点(℃): -110.8 沸点(℃): 46.5 相对密度(水=1): 1.26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2.64 饱和蒸气压(kPa): 53.32(28℃) 燃烧热(kJ/mol): 1030.8 临界温度(℃): 279 临界压力(MPa): 7.90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1.86,1.93,2.16 闪点(℃): -30 引燃温度(℃): 90 爆炸上限%(V/V): 60.0 爆炸下限%(V/V): 1.0 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 用于制造人造丝、杀虫剂、促进剂M、D,也用作溶剂。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禁配物: 强氧化剂、胺类、碱金属。 避免接触的条件: 光照。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3188 mg/kg(大鼠经口)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其它有害作用: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植物应给予特别注意。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处置方法: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焚烧炉排出的硫氧化物通过洗涤器除去。
❸ 在污水处理间干活,污水含有硫化氢二硫化碳,有点头疼,在通风处呼吸新鲜空气就感觉好多了,还需要怎么处
看看你操作间里的地沟里是不是有很多淤泥,要及时清理;同时要做好通风设施,在人员操作部分要有新鲜空气通入;原则上有硫化氢及一氧化碳的地方是不允许操作的,要及时排查原因,如果是室内操作,可给池子加上盖板,因为硫化氢比空气重,都是沉降在下面的;如果非要进去操作,可戴好防护用品,多喝水,操作完及时离开;应急的话,可临时申请氧气瓶,因硫化氢在中毒时你是感觉不到的,晕过去就不好了。
❹ 求高人,二硫化碳的化学性质,越详细越好
中文名称: 二硫化碳
英文名称: carbon disulfide
CAS No.: 75-15-0
分子式: CS2
分子量: 76.14 g mol-1
外观与性状:是一种分子式为CS2的无色液体。实验室用的纯的二硫化碳有类似氯仿的芳香甜味,但是通常不纯的工业品因为混有其他硫化物(如羰基硫等)而变为微黄色,并且有令人不愉快的烂萝卜味。CS2可溶解硫单质。
熔点(℃): -110.8 (161.6 K)
沸点(℃): 46.5 (319 K)
相对密度(水=1): 1.26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2.64
饱和蒸气压(kPa): 53.32(28℃)
燃烧热(kJ/mol): 1030.8
临界温度(℃): 279
临界压力(MPa): 7.90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1.86,1.93,2.16
闪点(℃): -30
引燃温度(℃): 90
爆炸上限%(V/V): 60.0
爆炸下限%(V/V): 1.0
溶解性: 不溶于水(20 °C时 0.2 g/100 ml ),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溶于Na2S得Na2CS3,溶于NaHS得NaHCS3,溶于氢硫酸得H2CS3.溶解硫化铜并生成CuCS3,再加入氢硫酸萃取的蓝绿色的Cu(HCS3)2溶液。
主要用途: 用于制造人造丝、杀虫剂、促进剂M、D,也用作溶剂。
制备:2CH4 + S8 → 2CS2 + 4 H2S (反应需水作催化剂,需光照。反应后用四氯化碳溶液乘热萃取。)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硫化碳 75-15-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环境危害:
生物伤害:
急性毒性:LD503188mg/kg(大鼠经口)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家兔吸入1.28g/m3,5个月,引起慢性中毒;0.5-0.6g/m3,6.5个月,引起血清胆固醇增加。
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鼠伤寒沙门氏菌100µg/皿。姊妹染色单体交换:人类淋巴细胞10200µg/L。
生殖毒性:男性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40mg/m3(91周),引起精子生成变化。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100mg/m3,8小时(孕1-21天用药),引起死胎,颅面部发育异常。
代谢和降解:在人体内,二硫化碳在碱性条件下与血中的甘氨酸结合而生成具有以游离-SH基为特征的甘氨酸硫代氨基甲酸酯,与苯丙氨酸,甲基甘氨酸和天门冬氨酸也发生同样的反应。经气相色谱和光电比色的研究证实,二硫化碳与人体内带有一对自由电子的基团(如氨基、巯基)有较大的亲和力,能与其开成二硫代碳酸和噻唑烷酮,即二硫化碳分别与氨基酸和膘的反应产物。二硫化碳可以在肝微粒体内脱硫徨成硫化碳(Carbonyl Salfide),并进一步氧化生成二氧化碳。二硫化碳生物转 化的其它最终产物是各种硫酸盐,主要是无机硫酸盐,而二价硫则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残留与蓄积:吸入是人体吸收二硫化碳的主要途径,吸入气与呼出气中二硫化碳含量约在1至2小时内达到平衡,此时约有40%-50%在体内存留。皮肤吸收比呼吸途径的重要性小,其它途径则更不重要。二硫化碳随血流分布于体内,在血中,红细胞和血浆的摄取比例为2:1。它易溶于脂肪和脂质中,并与氨基碳和蛋白质相结合,因此它易从血液体中消失,而对各种组织和器字具有很大的亲和力。由于二硫化碳的快速消失,它在人体内的分布形式尚未完全清楚。所吸收的二硫化碳有10%-30%被呼出,小于1%从尿中排出,其余的70%-90%二硫化碳进行生物转化后,以代谢产物形式从尿中排出。所以二硫化碳在人体内的残留时间不长。
污染来源:二硫化碳主要作为磺化剂用于制造粘胶纤维和玻璃纸,也用于硫化橡胶的轧制,以及制造橡胶加速剂、四氯化碳、黄原酸盐等,作为油脂、蜡、漆、树脂、樟脑、橡胶等溶剂,羊毛的去脂剂,衣服去渍剂等。
由于本品具有不溶水易溶于脂肪的特性,故其对血的亲和性显著地高于水;对组织的亲和性又高于血。吸入的二硫化碳首先使血饱和,这时只有一小部分进入组织。约2小时血中达到完全饱和。此后体内的二硫化碳进入组织,最后使组织饱和,组织中饱和度与接触时间成正比,随着时间增加,在各组织中分布趋于均衡。
水中浓度为0.0026mg/L时,有微臭。
迁移转化:二硫化碳在工业上最重要的用途是制造粘胶纤维,二硫化碳的释放量取决于生产过程,生产1kg粘胶释放0.02-0.03kg二硫化碳。在生产粘胶短纤维和粘胶薄膜中,每台机器每小时生产70-100kg和1800-2000kg,释放二硫化碳量分别是1.0-1.5kg和38-42kg。二硫化碳主要通过大气扩散时进入空间,也有部分随工业废水排入水体中,部分被动植物吸收。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伤害概述:二硫化碳主要影响人体之神经系统、心脏血管及生殖系统,包括巴金森氏症、周围神经病变、精神疾病、动脉硬化及冠状动脉心脏病,亦会造成男性精虫减少及异常,女性生理周期紊乱、或可能导致流产或早产等问题。当环境浓度达500-1000ppm时,短期数小时暴露则会产生严重神经症状,若更高浓度就会造成急性中毒,症状为头痛、恶心、呕吐、幻想、昏迷甚至麻醉或死亡。长期暴露致慢性中毒者,则有末端神经麻木、肌肉疼痛、肌力降低、走路不稳、记忆力减退;若是中枢神经受损,则有疲倦、头晕、头痛、睡眠障碍、记忆力丧失等症状;若在周边神经受损回复的机会较高,而中枢神经受害者,几乎无恢复的希望。此外,二硫化碳也会造成视网膜病变。
二硫化碳是损害神经和血管的毒物。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有头晕、头痛、眼及鼻粘膜刺激症状;中度中毒尚有酒醉表现;重度中毒可呈短时间的兴奋状态,继之出现谵妄、昏迷、意识丧失,伴有强直性及阵挛性抽搐。可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严重中毒后可遗留神衰综合征,中枢和周围神经永久性损害。慢性中毒:表现有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多发性周围神经病,中毒性脑病。眼底检查:视网膜微动脉瘤,动脉硬化,视神经萎缩。
燃爆危险: 本品极度易燃,具刺激性。并且在高温下爆炸杀伤性加倍。高度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极易燃,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范围广阔的爆炸性混合物。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受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硫化物烟气。与铝、锌、钾、氟、氯、迭氮化物等反应剧烈,有燃烧爆炸危险。高速冲击、流动、激荡后可因产生静电火花放电引起燃烧爆炸。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或泡沫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胺类、碱金属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在室温下易挥发,因此容器内可用水封盖表面。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胺类、碱金属、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毫克/立方米): 10[皮]
前苏联MAC(毫克/立方米): 1
TLVTN: OSHA 20ppm,62毫克/立方米[皮]; ACGIH 10ppm,31毫克/立方米[皮]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二乙胺比色法;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禁配物: 强氧化剂、胺类、碱金属。
避免接触的条件: 光照。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3188 mg/kg(大鼠经口)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其它有害作用: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植物应给予特别注意。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处置方法: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焚烧炉排出的硫氧化物通过洗涤器除去。
❺ cs2(二硫化碳)是怎样制造的,有何性质,有什么用途
2硫的在一般环境下就可以制造
二硫化碳为我国工业上常用的溶剂,用於制造缧萦(rayon)、土壤消毒剂、电子真空管、四氯化碳、橡胶、玻璃纸等,因此,在人造丝工厂、农药工厂、橡胶工厂及玻璃工厂等皆需使用到二硫化碳;它也是许多实验室中,做为气体色层分析(gas chromatography)时的脱附溶剂,是一种使用甚广的有机溶剂。
二硫化碳主要影响人体之神经系统、心脏血管及生殖系统,包括巴金森氏症、周围神经病变、精神疾病、动脉硬化及冠状动脉心脏病,亦会造成男性精虫减少及异常,女性生理周期紊乱、或可能导致流产或早产等问题。当环境浓度达500-1000ppm时,短期数小时暴露则会产生严重神经症状,若更高浓度就会造成急性中毒,症状为头痛、恶心、呕吐、幻想、昏迷甚至麻醉或死亡。长期暴露致慢性中毒者,则有末端神经麻木、肌肉疼痛、肌力降低、走路不稳、记忆力减退;若是中枢神经受损,则有疲倦、头晕、头痛、睡眠障碍、记忆力丧失等症状;若在周边神经受损回复的机会较高,而中枢神经受害者,几乎无恢复的希望。此外,二硫化碳也会造成视网膜病变。
中文名称 二硫化碳
英文名称 carbon disulfide
别 名
分子式 CS2 外观与性状 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
分子量 76.14 蒸汽压 53.32kPa/28℃ 闪点:-30℃
熔 点 -110.8℃ 沸点:46.5℃ 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密 度 相对密度(水=1)1.26;相对密度(空气=1)2.64 稳定性 稳定
危险标记 7(低闪点易燃液体) 主要用途 用于制造人造丝,杀虫剂,促进剂M、D,也用作溶剂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二硫化碳是损害神经和血管的毒物。是一种气体麻醉剂。生产中以呼吸道吸入为主。经皮肤也能吸收。
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有头晕、头痛、眼及鼻粘膜刺激症状;中度中毒尚有酒醉表现;重度中毒可呈短时间的兴奋状态,继之出现谵妄、昏迷、意识丧失,伴有强直性及阵挛性抽搐。可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严重中毒后可遗留神衰综合征,中枢和周围神经永久性损害。
慢性中毒:表现有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多发性周围神经病,中毒性脑病。眼底检查:视网膜微动脉瘤,动脉硬化,视神经萎缩。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3188mg/kg(大鼠经口)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家兔吸入1.28g/m3,5个月,引起慢性中毒;0.5-0.6g/m3,6.5个月,引起血清胆固醇增加。
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鼠伤寒沙门氏菌100µg/皿。姊妹染色单体交换:人类淋巴细胞10200µg/L。
生殖毒性:男性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40mg/m3(91周),引起精子生成变化。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100mg/m3,8小时(孕1-21天用药),引起死胎,颅面部发育异常。
污染来源:二硫化碳主要作为磺化剂用于制造粘胶纤维和玻璃纸,也用于硫化橡胶的轧制,以及制造橡胶加速剂、四氯化碳、黄原酸盐等,作为油脂、蜡、漆、树脂、樟脑、橡胶等溶剂,羊毛的去脂剂,衣服去渍剂等。
由于本品具有不溶水易溶于脂肪的特性,故其对血的亲和性显著地高于水;对组织的亲和性又高于血。吸入的二硫化碳首先使血饱和,这时只有一小部分进入组织。约2小时血中达到完全饱和。此后体内的二硫化碳进入组织,最后使组织饱和,组织中饱和度与接触时间成正比,随着时间增加,在各组织中分布趋于均衡。
水中浓度为0.0026mg/L时,有微臭。
代谢和降解:在人体内,二硫化碳在碱性条件下与血中的甘氨酸结合而生成具有以游离-SH基为特征的甘氨酸硫代氨基甲酸酯,与苯丙氨酸,甲基甘氨酸和天门冬氨酸也发生同样的反应。经气相色谱和光电比色的研究证实,二硫化碳与人体内带有一对自由电子的基团(如氨基、巯基)有较大的亲和力,能与其开成二硫代碳酸和噻唑烷酮,即二硫化碳分别与氨基酸和膘的反应产物。二硫化碳可以在肝微粒体内脱硫徨成硫化碳(Carbonyl Salfide),并进一步氧化生成二氧化碳。二硫化碳生物转 化的其它最终产物是各种硫酸盐,主要是无机硫酸盐,而二价硫则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残留与蓄积:吸入是人体吸收二硫化碳的主要途径,吸入气与呼出气中二硫化碳含量约在1至2小时内达到平衡,此时约有40%-50%在体内存留。皮肤吸收比呼吸途径的重要性小,其它途径则更不重要。二硫化碳随血流分布于体内,在血中,红细胞和血浆的摄取比例为2:1。它易溶于脂肪和脂质中,并与氨基碳和蛋白质相结合,因此它易从血液体中消失,而对各种组织和器字具有很大的亲和力。由于二硫化碳的快速消失,它在人体内的分布形式尚未完全清楚。所吸收的二硫化碳有10%-30%被呼出,小于1%从尿中排出,其余的70%-90%二硫化碳进行生物转化后,以代谢产物形式从尿中排出。所以二硫化碳在人体内的残留时间不长。
迁移转化:二硫化碳在工业上最重要的用途是制造粘胶纤维,二硫化碳的释放量取决于生产过程,生产1kg粘胶释放0.02-0.03kg二硫化碳。在生产粘胶短纤维和粘胶薄膜中,每台机器每小时生产70-100kg和1800-2000kg,释放二硫化碳量分别是1.0-1.5kg和38-42kg。二硫化碳主要通过大气扩散时进入空间,也有部分随工业废水排入水体中,部分被动植物吸收。
危险特性:极易燃,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范围广阔的爆炸性混合物。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受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硫化物烟气。与铝、锌、钾、氟、氯、迭氮化物等反应剧烈,有燃烧爆炸危险。高速冲击、流动、激荡后可因产生静电火花放电引起燃烧爆炸。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硫。
❻ 工业涂层厂用于吸附回收甲苯的活性炭在用了几年后为什么要更换
这是活性炭来在溶剂回收方面源的应用,ctc%就是说得四氯化碳吸附率这是溶剂回收中很重要的指标,这个指标越高,溶剂回收率越高,而且使用时间也越长久,国内一般用的CTC80%的比较多,当然60%,70%的也不少。活性炭在溶剂回收过程中,一直再进行着,吸附,解析俩个过程。这个过程中存在这样一个公式;甲苯的工作容量=持附量+活性量,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持附量是逐渐增加的,而这个工作容量是个不变的常数,这样看来活性量是逐渐减少的啊,也就是说解析出来的量在变少。简单的说活性炭是靠发达的孔隙来吸附东西,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孔隙逐渐会被吸附的东西堵塞,它就好比烟渍是很难除去的。孔隙被堵塞,活性自然降低,所以吸附能力差。另一方面,在使用过程中活性炭之间是有摩擦的,这样会影响强度,时间一长炭就有损坏,这样也能破坏孔径,就会影响活性炭活性。再有就是您那里买的炭的质量如果不是很好,也会影响使用时间,尤其是再生炭,没多厂时间指标都会大幅度降低,这样也会加快炭的饱和和报废。
❼ 用什么方法去除溶剂<晶体>中的香味使它变成无味
活性炭
活性炭是一种非常优良的吸附剂,它是利用木炭、竹炭、各种果壳和优质煤等作为原料,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对原料进行破碎、过筛、催化剂活化、漂洗、烘干和筛选等一系列工序加工制造而成。它具有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双重特性,可以有选择的吸附气相、液相中的各种物质,以达到脱色精制、消毒除臭和去污提纯等目的。检验标准可按照中国国标GB,或按照其他国家标准,如:美国ASTM,日本JIS,德国DIN标准等。
编辑本段活性炭应用
活性炭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如石化行业的无碱脱臭(精制脱硫醇)、乙烯脱盐水(精制填料)、催化剂载体(钯、铂、铑等)、水净化及污水处理;电力行业的电厂水质处理及保护;化工行业的化工催化剂及载体、气体净化、溶剂回收及油脂等的脱色、精制;食品行业的饮料、酒类、味精母液及食品的精制、脱色;黄金行业的黄金提取、尾液回收;环保行业的污水处理、废气及有害气体的治理、气体净化;以及相关行业的香烟滤嘴、木地板防潮、吸味、汽车汽油蒸发污染控制,各种浸渍剂液的制备等。活性炭在未来将会有极好的发展前景和广阔的销售市场。
活性碳主要用途:
1.用于液相吸附类活性碳
•自来水,工业用水,电镀废水,纯净水,饮料,食品,医药用水净化及电子超纯水制备。
•蔗糖、木糖、味精、药品、柠檬酸、化工产品、食品添加剂的脱色、精制和去杂质纯化过滤
•油脂、油品、汽油、柴油的脱色、除杂、除味、酒类及饮料的净化、除臭、除杂
•精细化工、医药化工、生物制药过程产品提纯、精制、脱色、过滤。
•环保工程废水、生活废水净化、脱色、脱臭、降COD
2.用于气相吸附类活性碳
•苯、甲苯、二甲苯、丙酮、油气、CS2等有机溶剂吸附与回收。
•香烟过滤嘴、装修除味、室内空气净化(甲醛,苯等的去除),工业用气的净化(如CO2、N2等)
•石化行业生产、天然气净化、脱硫、除臭、废气的治理
•生化、油漆工业、地下场所、皮革工厂、动物饲养场所的空气净化、脱臭。
•烟道气的臭气吸附、硫化物吸附,汞蒸汽的去除,降低戴奥辛的生成。
3.用于高要求领域活性碳
•催化剂及催化剂载体(钯炭催化剂、钌炭催化剂、铑炭催化剂、铂炭催化剂),贵重金属催化剂及合成金刚石、黄金提取。
•血液净化、汽车炭罐、高性能燃料电池、双电层超级电容器、锂电池负极材料、贮能材料、军事、航天等高要求领域。
活性碳服务:
•活性炭选型:为您的企业量体裁衣,特别定制,即符合本企业的生产需求而同时又能降低企业综合成本。
•优化设计:我们的应用工程人员将与您的企业一道,对吸附工艺、设备、活性炭品种进行优化设计,使其达到最佳性价比。
•新产品研发:如果您认为现有的活性炭规格品种不能满足贵方生产应用的需要,请将您的需求告诉我们,我司工程技术人员可与贵方共同开发。
•再生:提供活性碳再生、活性炭装填、回收更换等服务。
•其它服务:提供应用技术咨询,活性炭价格查询,进口高档活性炭定做等
❽ 曝气吹脱在酸性废水中和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答案
吹脱的理论依据是气液相平衡和传质速度理论。对于稀溶液,在一定温度,当气液之间达到相平内衡时,溶质气容体在气相中的分压与该气体在液相中的浓度成正比——亨利定律。
P=Ex
式中 P——溶质气体在气相中的平衡分压, Pa;
x——溶质气体在液相中的平衡浓度,摩尔分率;
E——比例系数,称亨利系数, Pa。
废水中常常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的溶解气体,如CO2、H2S、HCN、CS2等,其中有的损害人体健康,有的腐蚀管道、设备,为了除去上述气体,常使用吹脱法。吹脱法的基本原理是:将空气通入废水中,改变有毒有害气体溶解于水中所建立的气液平衡关系,使这些易挥发物质由液相转为气相,然后予以收集或者扩散到大气中去。吹脱过程属于传质过程,其推动力为废水中挥发物质的浓度与大气中该物质的浓度差。
吹脱法既可以脱除原来就存在于水中的溶解气体,也可以脱除化学转化而形成的溶解气体。如废水中的硫化钠和氰化钠是固态盐在水中的溶解物,在酸性条件下,它们会转化为H2S和HCN,经过曝气吹脱,就可以将它们以气体形式脱除。这种吹脱曝气称为转化吹脱法。
❾ CS2有什么性质
2硫的在一般环境下就可以制造
二硫化碳为我国工业上常用的溶剂,用於制造缧萦(rayon)、土壤消毒剂、电子真空管、四氯化碳、橡胶、玻璃纸等,因此,在人造丝工厂、农药工厂、橡胶工厂及玻璃工厂等皆需使用到二硫化碳;它也是许多实验室中,做为气体色层分析(gas chromatography)时的脱附溶剂,是一种使用甚广的有机溶剂。
二硫化碳主要影响人体之神经系统、心脏血管及生殖系统,包括巴金森氏症、周围神经病变、精神疾病、动脉硬化及冠状动脉心脏病,亦会造成男性精虫减少及异常,女性生理周期紊乱、或可能导致流产或早产等问题。当环境浓度达500-1000ppm时,短期数小时暴露则会产生严重神经症状,若更高浓度就会造成急性中毒,症状为头痛、恶心、呕吐、幻想、昏迷甚至麻醉或死亡。长期暴露致慢性中毒者,则有末端神经麻木、肌肉疼痛、肌力降低、走路不稳、记忆力减退;若是中枢神经受损,则有疲倦、头晕、头痛、睡眠障碍、记忆力丧失等症状;若在周边神经受损回复的机会较高,而中枢神经受害者,几乎无恢复的希望。此外,二硫化碳也会造成视网膜病变。
中文名称 二硫化碳
英文名称 carbon disulfide
别 名
分子式 CS2 外观与性状 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
分子量 76.14 蒸汽压 53.32kPa/28℃ 闪点:-30℃
熔 点 -110.8℃ 沸点:46.5℃ 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密 度 相对密度(水=1)1.26;相对密度(空气=1)2.64 稳定性 稳定
危险标记 7(低闪点易燃液体) 主要用途 用于制造人造丝,杀虫剂,促进剂M、D,也用作溶剂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二硫化碳是损害神经和血管的毒物。是一种气体麻醉剂。生产中以呼吸道吸入为主。经皮肤也能吸收。
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有头晕、头痛、眼及鼻粘膜刺激症状;中度中毒尚有酒醉表现;重度中毒可呈短时间的兴奋状态,继之出现谵妄、昏迷、意识丧失,伴有强直性及阵挛性抽搐。可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严重中毒后可遗留神衰综合征,中枢和周围神经永久性损害。
慢性中毒:表现有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多发性周围神经病,中毒性脑病。眼底检查:视网膜微动脉瘤,动脉硬化,视神经萎缩。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3188mg/kg(大鼠经口)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家兔吸入1.28g/m3,5个月,引起慢性中毒;0.5-0.6g/m3,6.5个月,引起血清胆固醇增加。
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鼠伤寒沙门氏菌100µg/皿。姊妹染色单体交换:人类淋巴细胞10200µg/L。
生殖毒性:男性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40mg/m3(91周),引起精子生成变化。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100mg/m3,8小时(孕1-21天用药),引起死胎,颅面部发育异常。
污染来源:二硫化碳主要作为磺化剂用于制造粘胶纤维和玻璃纸,也用于硫化橡胶的轧制,以及制造橡胶加速剂、四氯化碳、黄原酸盐等,作为油脂、蜡、漆、树脂、樟脑、橡胶等溶剂,羊毛的去脂剂,衣服去渍剂等。
由于本品具有不溶水易溶于脂肪的特性,故其对血的亲和性显著地高于水;对组织的亲和性又高于血。吸入的二硫化碳首先使血饱和,这时只有一小部分进入组织。约2小时血中达到完全饱和。此后体内的二硫化碳进入组织,最后使组织饱和,组织中饱和度与接触时间成正比,随着时间增加,在各组织中分布趋于均衡。
水中浓度为0.0026mg/L时,有微臭。
代谢和降解:在人体内,二硫化碳在碱性条件下与血中的甘氨酸结合而生成具有以游离-SH基为特征的甘氨酸硫代氨基甲酸酯,与苯丙氨酸,甲基甘氨酸和天门冬氨酸也发生同样的反应。经气相色谱和光电比色的研究证实,二硫化碳与人体内带有一对自由电子的基团(如氨基、巯基)有较大的亲和力,能与其开成二硫代碳酸和噻唑烷酮,即二硫化碳分别与氨基酸和膘的反应产物。二硫化碳可以在肝微粒体内脱硫徨成硫化碳(Carbonyl Salfide),并进一步氧化生成二氧化碳。二硫化碳生物转 化的其它最终产物是各种硫酸盐,主要是无机硫酸盐,而二价硫则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残留与蓄积:吸入是人体吸收二硫化碳的主要途径,吸入气与呼出气中二硫化碳含量约在1至2小时内达到平衡,此时约有40%-50%在体内存留。皮肤吸收比呼吸途径的重要性小,其它途径则更不重要。二硫化碳随血流分布于体内,在血中,红细胞和血浆的摄取比例为2:1。它易溶于脂肪和脂质中,并与氨基碳和蛋白质相结合,因此它易从血液体中消失,而对各种组织和器字具有很大的亲和力。由于二硫化碳的快速消失,它在人体内的分布形式尚未完全清楚。所吸收的二硫化碳有10%-30%被呼出,小于1%从尿中排出,其余的70%-90%二硫化碳进行生物转化后,以代谢产物形式从尿中排出。所以二硫化碳在人体内的残留时间不长。
迁移转化:二硫化碳在工业上最重要的用途是制造粘胶纤维,二硫化碳的释放量取决于生产过程,生产1kg粘胶释放0.02-0.03kg二硫化碳。在生产粘胶短纤维和粘胶薄膜中,每台机器每小时生产70-100kg和1800-2000kg,释放二硫化碳量分别是1.0-1.5kg和38-42kg。二硫化碳主要通过大气扩散时进入空间,也有部分随工业废水排入水体中,部分被动植物吸收。
危险特性:极易燃,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范围广阔的爆炸性混合物。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受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硫化物烟气。与铝、锌、钾、氟、氯、迭氮化物等反应剧烈,有燃烧爆炸危险。高速冲击、流动、激荡后可因产生静电火花放电引起燃烧爆炸。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硫。
❿ CS2(二硫化碳) 有什么用..我在题目中总是看到..(我是高中生)
最常用:作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