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店污水
Ⅰ 我想问问,西安有没有哪改装管道疏通车的地方,还有那高压泵,高压水枪哪有的卖,还请知道的告诉下,谢谢
高压水枪,首选济来南高美清洁源设备有限公司
济南高美清洁设备有限公司于1994年开始引进国际领先品牌高压水射流设备,专注于经销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生产的高压水清洗机,我们有着多年服务于水泥厂,酒店餐饮,专业保洁,电力,冶金,电子,石化,汽车,物流运输,制造等众多行业的服务经验,面对清洁我们提供无与伦比的极佳表现力。无能您所处的行业,只要您有问题,我们会为您提供专业的量体裁衣般的行业解决方案,为您提供免费且广泛的专家级建议和咨询服务,众多业绩供参考。
Ⅱ 再生水的目前情况
中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属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人均水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同时,中国地域广大,水资源在时间和地区分布上很不平衡,南方多北方少,北方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哈尔滨人均水资源更低。海河、淮河、辽河、黄河流域人均水资源量约为中国平均水平的1/5,海河流域包括京津两市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中国平均水平的1/7。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缺水问题尤为突出。当前相当部分城市水资源短缺,城市供水范围不断扩大,缺水程度日趋严重。据统计,中国669个城市中,400个城市常年供水不足,其中有110个城市严重缺水,日缺水量大,年缺水量,由于缺水每年影响工业产值2000多亿元,天津、长春、大连、青岛、唐山和烟台等大中城市已受到水资源短缺的严重威胁。据资料统计,国际极度缺水线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500,而河北保定市区目前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64,严重缺水,导致城市供水不足,地下水超采,引发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等。
2000年北方地区出现100年不遇的大旱,使许多水库河流出现从来没有过的断流和枯干,北方13个省318个县级以上城市被迫限时供水,缺水人口达2000多万。2001年的干旱,中国受旱面积达k。
在水资源短缺的同时,中国水资源浪费和污染现象十分严重,而对这种短缺与浪费并存的状况,传统思想认为应该行政性提高水价来限制人们的用水量,但是浪费问题从来不是行政性的价格可解决的,因为在考虑浪费问题的时候,不能忽略限制人们行为本身带来的效用损失。建设部的一次调查表明,当水费支出占居民家庭收入的2.0%时,人们才会考虑节水问题;达到5%时,对人们的生活才会产生较大影响;达到10%时,人们会考虑水的重复利用。为了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污水回用在一定使用范围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经济可靠的新水源,并且可以节省优质的饮用水源。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已进入经济建设的新时期,虽然近年大力提倡节约用水,但各地用水量增势强劲,加剧了水资源问题的严重性。水资源紧缺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已经引起了领导和专家的关注。据预测,世纪水资源危机将位居世界各类资源危机之首。因而研究城市水资源利用及水资源开发势在必行,这对城市用水健康循环和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因此,实现污水资源化,缓解不资源供需矛盾,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显得十分得要。 虽然中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采用污水灌溉的方式回用污水。但真正将污水深度处理后回用于城市生活和工业生产则是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的,建设部在“六五”专项科技计划中最先列入了城市污水回用课题分别在大连、青岛两地作试验探索。这两地研究成果表明,污水可以通简易深度处理再次回用,是很有前途的水源。
从1986年开始,城市污水回用相继列入国家“七五”、“八五”、“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开始污水回用技术的探索和示范工程的试验。“七五”攻关项目“水污染防治及城市污水资源化技术”,就污水再生工艺、不同回用对象的回用技术、回用的技术经济政策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其中研究包括青岛延安三路污水厂等14个污水不同程度或不同对象地开展污水回用工程,为“八五”期间污水回用项目的攻关提供了大量可行的依托工程。“八五”攻关项目“污水净化与资源化技术”,分别以大连、太原、天津、泰安、燕山石化为依托工程,开展工程性试验。通过系列的生产性和实用性工程研究,“八五”提供了城市污水回用于工业工艺、冷却、化工、石化、钢铁工业和市政景观等不同用途的技术规范和相关水质标准。“八五”提供的成果较“七五”提高到了实用水平,研究内容经过了生产怅一检验,涵盖了污水回用的大部分领域。“九五”攻关项目“城市污水处理技术集成化与决策支持系统建设”,具体攻关两部分内容:一是回用技术集成化研究,二是城市污水地下回灌深度处理技术研究。这些攻关研究,完成了大量生产性试验,取得了丰富数据,经国家专家级的鉴定验收,许多成果被评为国际先进或国际领先水平。
在“21世纪国际城市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建设部在会上指出“中国将会全面启动污水资源化工程,并在此领域广泛加强与国外的技术合作和技术交流,欢迎各国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于中国的城市污水资源化项目”,表明中国在未来的几年城市对再生水利用的投资与需求将迅速升温。 为了缓解中国的水资源短缺和治理水环境的污染,中国近期建设的集中污水处理与回用规划如表1所示。
⑴ 污水处理后回用作工业用水
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处理出水,根据用途不同,可直接或者再经进一步处理达到更高的水质后应用于工业过程中,其中最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用途是工业冷却水,中国在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或先进二级处理出水用作工业冷却方面进行了大量试验研究,并有运行成功的实例。北京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处理出水给华能热厂提供冷却水的水源,供应量为4万吨每天。同时该污水处理厂还为三河热电厂等工业企业供水。
再生水目前已经成为北京的第二大水源。统计数字显示,2006年北京使用再生水3.6亿立方米,今年预计达到4.8亿立方米。再生水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农业灌溉、城市绿化、河湖环境等领域。今年使用的4.8亿立方米的再生水中,有6000万立方米用于补充城市景观和城市绿化用水的使用。朝阳公园、大观园、陶然亭、万泉河、南护城河以及奥运中心区等都实现再生水浇灌。同时,北京城区还建成20个自动中水加水机,每年可提供2000万立方米可再生水用于绿化和市政管理。
⑵ 污水处理后回用作生活杂用水
处理后污水回用生活杂用水,北京最具代表性。1984年北京市进行污水示范工程建设,并于1987年出台了“北京市中水建设管理实施办法”,在该管理条例中,凡建筑面积在以上的旅馆、饭店和公寓以及建筑面积在以上的机关科研单位和新建的生活小区都要建立中水设施。以此为契要,北京市的中水设施的建设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北京已经建成投入使用了160多个中水设施,这些设施大多集中在宾馆、饭店和大专院校,它们以洗浴、盥洗等日常杂用水为水源,经过处理在到中水水质标准后,可以回用于冲厕、洗车、绿化等。目前这些中水设施处理能力已经达到4万,回用水量约。中水建设已初具规模。为实现北京2008年“绿色奥运”的承诺,使城市污水回用率达到50%,北京市将新建9座中水厂,以加大污水再生回用,推广城市中水的使用。
北京已经建成9座大型污水处理厂和相关的配套管网,在2008年奥运会之前,还将再有5座类似的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与此同时,郊区的污水治理也全面启动。新城建设的14座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年处理污水近1.7亿立方米。
⑶ 污水处理后回用作农业灌溉
在中国北方城市,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已经成为某些郊区农田(包括菜田、稻田和麦田等)灌溉用水的主要水源之一。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可以改良土壤结构,增加水分和肥分,导致作物增产,平均每一立方米生活污水,可以增产小麦或稻谷约0.5kg。但是污灌也体现了一些缺点,部分农田,由于用有毒有害的工业废水灌溉而导致农田恶化和农业减产,地下水、土壤和农产品受污染。再生水用于农作物灌溉的面积逐年增加,大兴、通州等地区形成了30万亩再生水灌溉区。今年全市农业利用再生水达2.3亿立方米。2006年底,随着小红门污水处理厂的排水闸门开启,清澈的再生水涌入凉凤灌渠,大兴区青云店、长子营、采育等8个镇的20万亩农田灌溉用上了再生水。再生水代替清水进行农田灌溉,每年可减少开采地下水6000万立方米。 北京是严重缺水的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00立方米,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缺水警戒线1000立方米。近年来,本市坚持“量水而行、以供定需、因水制宜、绿色节约”,推进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每年都确定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保障首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目前,再生水已经成为本市第二大水源,广泛应用于工业用水、农业灌溉、城市绿化、小区冲厕等。近5年来,建成卢沟桥、吴家村、沙河等一批污水处理厂及再生水厂,大力推进再生水管网建设,污水资源化利用水平大幅提高。全市乡镇以上污水日处理能力由2008年的329万立方米提高到395万立方米,污水处理率由79%提高到83%;再生水利用量由6亿立方米提高到7.5亿立方米,再生水利用率达到61%。污水处理率及再生水利用率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今年,本市将进一步加大再生水用量,计划建成东坝、垡头、五里坨、通州河东、丰台河西、昌平未来科技城等再生水厂,新建再生水管线50公里,完成酒仙桥、黄村等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全市污水处理率提高到84%,再生水利用量达8亿立方米,比2012年增加0.5亿立方米。
目前,本市节水工作在全国居于领先水平。近5年来,全市完成了50万亩农田、果园、菜地节水灌溉工程,18.5万亩农田采用再生水灌溉,创建节水型单位、小区1830个,城区9座热电厂全部利用再生水替代新水源,工业年利用再生水达到1.4亿立方米。2012年,全市用水总量36.5亿立方米,其中有7.5亿立方米是再生水。万元GDP水耗下降到21立方米,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3%。
Ⅲ 魏善庄镇的魏善庄镇李家场村生物质气化项目简介
我镇李家场村生物质气化项目,是北京市环保局示范工程。该项目于2006年7月动工,2007年2月2日正式投入运营。目前运行效果良好,受到群众普遍欢迎。
该项目利用当地的农林废弃物通过干馏技术生产以烷类为主的生物质气,然后把生物质气供给村民炊事使用,副产物木炭供村民采暖或食品烧烤。该项目不仅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具有示范作用,同时减少了农林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改善了农村村容村貌。该项目土建及设备安装总投资270万元(其中包括一座燃气浴池30万元)。
目前,世界上生物质能源的转化途径包括物理转换、生物转换和化学转换三种。生物质能源转换的技术主要有:生物质直接燃烧、生物质固化、生物质发酵、生物质液化及生物质热解气化等技术。生产燃料气的普遍技术是生物质热解气化,包括有氧热解气化和无氧热解气化等。
生物质有氧热解气化技术,可大幅度提高生物质气的热值,实验热值达到了8300KJ/立方米以上,产气率可达到1.2立方米/千克以上。但工艺流程复杂,投资运行费用也比较高,适于近距离烧锅炉、干燥和发电,不适于在农村使用与推广。
无氧热解法制气也分为很多种,可以在农村使用的是常规热解,工艺流程简单,易于运行维护,热解生物质气热值可以满足国家人工制气的要求,热值可以达到3800-4800大卡(普通秸秆气热值仅为1000大卡),产气率约为0.35立方米/公斤,同时可产生相当数量的副产品。每1000公斤生物质原料可以产出350立方米可燃气、300公斤木炭和50公斤焦油(普通秸秆气副产品仅为草木灰)。我镇李家场村就是采用了这种无氧热解制气工艺。
无氧热解技术,吸取了国内外各种生物质气化工艺方法的优点,是一种比较适合农村小规模气化站(几百户级)的新工艺和设备。我镇李家场村无氧热解制气工艺体现了以下特点:
一是安全性。秸秆热解燃气是一种以甲烷、烃类以及氢为主的人工煤气,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燃气通过管网进入居民家中,如发生事故将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事故。因此在设计时重点考虑了安全性问题。根据这一原则,选用的秸秆气制造技术所产生的秸秆气热值应尽量高,应为高热值秸秆燃气,火焰不易熄灭,不易发生秸秆气泄露事故。所用的秸秆气一氧化碳含量应尽量底,减少发生秸秆气泄露事件时对人生命财产的危害。秸秆气的质量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人工煤气》(GB13612-1992)和农业部颁布《秸秆气化供气系统技术条件及验收规范》(NY/T443-2001)的规定的相关质量标准生产,输送管网建设则参考了我国建设部颁布的《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33-2005)的规定。
二是经济性。秸秆气的生产必然需要消耗一定的原材料和其它资源,包括一部分电能,特别是在农村,通过技术手段尽量降低运行费用,降低供气的单价,减少村民用气的经济负担。此项工艺能够产生木炭、木醋液、焦油三种具有一定附加值的副产品,大大缓解了气化站运行的经济压力。
三是可靠性。由于本工程是在最基层的农村建设,因此技术和设备的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目前的情况下,气化站的运行维护由本村村民负责,村民的文化素质相对来说不高,这种设备、技术操作简单、运行稳定、设备可靠,适合农村使用。
四是合标性。此工艺低位热值15-20MJ/立方米,高于国家14.7MJ/立方米的标准;焦油及灰尘为5-10毫克/立方米,低于国家10毫克/立方米的标准;二氧化碳、氨、萘等有害物质无检出,分别低于国家20、50、50毫克/立方米的标准;氧含量为0.8v%,低于国家1v%的标准;一氧化碳为15-17v%低于国家20v%的标准。 刘 家场村位于魏善庄镇所在地南部,毗邻庞安路,南邻星明湖度假村和森林公园,环境非常优美、空气清新。刘家场村村域面积900亩,村庄面积200亩,耕地面积为700亩,现有农户156户,户口在册人员560人,其中其中男性人数280人,女性人数280人。村庄拥有劳动力340人,从事二三产业劳动的人有110人。本村村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以各类蔬菜(番茄为主)、菌类,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为主。截止到2012年底全村全年各项生产总值达到750万以上,人均收入13542.5元以上。
刘家场村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刘家场村发展条件良好,自然条件优越,且地处平原地区,水果蔬菜资源丰富。对于刘家场村的村庄农业,由于多年来农业的科技水平不高,要想增加农业收入,就要引入科学技术,所以根据我村的实际情况,以致力于生态农业的开发,现代化产业基地的建设,大棚200余个,其中包括魏善庄镇政府高科技示范园区150个大棚,装有滴灌设施。主要种植西红柿、冬瓜、茄子、菌类、小麦、玉米等作物。温室大棚的生产以平时管理为主,大棚设有自动卷帘机,大大方便了人力,解决了每天菜农们较大的劳动量。科技园中,以倒挂式种植草莓为主,主要进行对外采摘。 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镇李家场村位于南中轴线延长线东侧、庞安路北侧,地域面积1495亩,村域有大兴区森林公园、星明湖度假村和绿茵花园别墅区。本村现有耕地527亩,独立工矿183亩,基础设施、道路、河流230亩。现有农户83户,300人,非农户为17户,总人口325人 。
2006年本村定为大兴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村内主要道路全面硬化,硬化率达到100%,基础设施完善,有农民文化大院,有文体、健身、休闲娱乐公园,有接待游客采摘观光的生态果园。生态果园包括桃树230亩和梨树75亩,大桃品种有14号、久保、绿化玖和京红等品种;梨的品种有绿宝石和黄金两个品种。
李家场村是新能源环保示范村,2006村内建有生物质气化站,运营可供300户农家烧水、烧饭。生物质热解气化利用当地农作物秸秆或果木通过干馏技术生产以烷类为主的生物质气,然后把生物质气供给的村民炊事使用,其他产品也会来了一些经济效益。生物质气化工程生产可燃性生物质气的同时,还生产木炭、木醋液和煤焦油等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副产品,年产炭54吨,产木醋液45吨,产煤焦油2.7吨,可燃性生物质气108000方。该项目不但可以对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具有示范作用,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农业废弃物的污染。
2007年,在我村村西进行李家场村农业生态园的建设,成立了食用菌生产基地。2007年5月份开始筹建无公害食用菌种植基地,并于9月份建成投入使用。基地占地150亩,共建大棚65个,水、电、路等食用菌大棚的基础设施齐全,并为每棚配备有卷帘机等相关的暖棚设施。每个暖棚面积为0.8亩,每年收入近9万余元。 大兴区魏 善庄镇西沙窝村位于中轴路西侧,庞安路以南,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村总面积约3080亩,其中耕地面积约2350亩,村庄占地面积约730亩,总人口数约1380人。西沙窝村以种植业为主,西瓜、蔬菜为主要种植对象。村庄建设非常规整,村内道路通畅便利,且都已建成柏油路,村内配有专门为村民准备的书屋,方便广大村民阅读学习。村内健身场地和设施齐全,为村民开展健身活动提供了便利。
北京市西沙窝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有限公司是西沙窝村的特色企业,成立于1993年,地处大兴区魏善庄镇西沙窝村北,西临京开高速公路,北靠六环京津塘高速公路。享誉中外的西瓜之乡庞各庄、中国梨乡魏善庄、京南磁礼路蔬菜长廊将公司环抱中央。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交通环境四通八达,是北京唯一的、也是最大的产地批发市场。大狼垡村 一、地理位置:
大狼垡 村坐落在魏善庄西南角,地处庞安路南侧,西距京开公路5公里,东距南中轴路1.5公里,距西沙窝批发市场1公里。村东及村北与我镇魏庄村接壤,村西及村南与庞各庄镇北顿垡、李家巷、孙家场、王庄村接壤,地理位置优越。
二、村庄概况:
村庄占地面积1000亩,机耕地3697亩,现有农户480户,1379人,非农户为220户,290人,总人口1669人。其中男性761,女性905人。流动人口182人,分布在庞安路北侧企业及村庄内部。
三、文化底蕴:
大狼垡村现存兴隆寺遗址一座,曾出土过多个历史文物,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民间花会在大狼垡村的历史同样源远流长,加之两处公园的建成,使得其乡风淳朴,农民安居乐业。
四、农业概况:
大狼垡村现有以色列大棚400个,以种植西瓜、大田作物为主,并辅以种植蔬菜等经济作物。
五、组织建设
大狼垡村党支部书记由耿玉生担任,村委会副主任王学春,村两委组织设置完善,人员配备健全。村治安维稳主任由苏仲发担任,监察人员由王凤奎与马光 担任。 半壁店村位于大兴区魏善庄镇南部,东临南中轴路,南临庞安路,西靠磁大路,磁大路直达六环路,距离仅有6公里,目前在半壁店村设有站点的公交车有844路、兴27路、兴50路,交通的便利造就了半壁店村便捷的区位优势,为半壁店村日后发展奠定了基础。
半壁店村现有总户数172户,总人口613人,其中,农业人口463人,非农业人口现有150人。村庄土地面积1500余亩,其中农用耕地面积1300亩,村庄庄域用地面积200亩,生态防护林面积49亩。半壁店村村容村貌良好,所有的主路以及支路全部为柏油路面,街道干净整齐。半壁店村已经全部绿化,主路道路两边种植了各个品种的花草树木,村庄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环境优美,人们生活安居乐业。
本村村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务农性收入,以种植大棚、西瓜及小麦、玉米等为主,全村种植有西瓜、胡萝卜、菜花、红薯、茄子等水果蔬菜,经济作物的种植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半壁店村修建了图书室,建立了益民书屋,有专职的图书管理员管理图书,现存书籍的类别有生产技术类、家庭保养健康类、手工艺制作类、人物传记类等等各方面,满足了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人的需求,村民的精神生活得到了丰富。
村内成立了秧歌队,每逢国庆、春节、三八妇女节等节日,秧歌队的成员们都会走上大街,为村民带来一段充满活力的秧歌舞蹈。在三八妇女节时,村内妇女在村委会娱乐室,争先抢后的一展自己的歌喉,大家唱出了自己高兴的心情,唱出了幸福的生活。
党员电教室也充分发挥了它的作用,村内会定期的通过网络及投影设备为大家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生产播种技术、健康知识讲座、国家最新的政策、与农民相关的法律知识等,都通过党员电教室向广大村民传播受益,村民十分珍惜这些机会,大家都认真地学习。
三顺庄 村位于魏善庄镇政府西北,东大路从村中穿过,南邻庞安路3公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三顺庄村现有总户数34户,常住人口为136人(农户为107人,散居民29人)。村庄拥有劳动力70人,从事二、三产业劳动的人有15人。本村村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种植业收入,以种植大棚(茄子、黄瓜、西红柿、冬瓜等)、陆地蔬菜(茄子、西红柿等)、大棚西瓜与陆地西瓜等为主。截止2011年底2011年农业总收入为19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为120万元,农民工资性收入为60万元,其它收入为10万元),人均收入14037.6元以上。 (一)街道整齐划一,人居环境优美 三顺庄村村域总面积为500亩,总户数34户,常住人口为136人。村内设有健身器材齐备的健身广场,又干净整洁的图书阅览室,宽敞、设施齐全的党员电教室,有鲜花围绕的整洁街道,还有真诚朴实的村民。三顺庄村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是一个没有工业污染,没有暴露垃圾现象的生态型村庄。 (二)文化活动曾出不穷,群众生活安逸 2006年健身广场建成,有力的推动了村内精神文明建设。图书室、党员电教室等的建立也同时为村民的生活添加了色彩。每年过年、过节村委会都会组织村民进行各项娱乐活动,如卡拉OK歌唱比赛、农民趣味运动会、知趣活动等等,这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锻炼了身体,更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情意。 (三)领导班子团结合作,干群关系和谐 三顺庄村民风淳朴,村民安居乐业,具有一定的环境保护知识和生态建设意识。村内干群关系融洽,近年内未出现越级访、集体访事件。党员、干部采取随即走访的方式了解群众对环境的满意程度。据了解,三顺庄村村民对本村环境的满意率达97%。 (四)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努力优化产业结构 三顺庄村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在2010年以前本村主要的经济作物还只有陆地西瓜,但是在2010年我们村对农业种植技术、作物品种、种植结构进行了改革。到目前为止,村内90%户拥有大棚,种植作物从最早的陆地西瓜丰富到现在的茄子、柿子椒、西红柿、萝卜等蔬菜与大棚西瓜相结合的种植品种。而且,我们还调整了产业结构种植更多的瓜果树木。为村庄带来了较好的利益。 以上是三顺庄村村庄环境、产业、基础设施现状的基本概况。 穆园子村简介
一、村庄简介:穆园子村有31户,总人口126人,农业人口90人,主要靠种植玉米和小麦。流动人口28人,本村主要以外出务工为主。 二、行政区域:穆园子村位于北京市的正南方,距北京城区25公里。南中轴延长线穿村而过,距南六环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现有1条线路公交车在本村经过并在附近设有车站。 三、三产情况:农业以种植粮食和蔬菜为主,主要种植:玉米、小麦等;三产主要以外出务工及从事三产为主。在外务工人员占劳动力总数的85% 。 四、基础设施:本村道路交通方便,村内村外全部硬化。交通更为快捷方便,1条公交线路在本村经过并在附近设有车站。网通、联通,中国移动都覆盖本村地域之内。有线电视以全部入户。 五、社会事业:本村社会事业发展红火,村民待遇优厚,一老一小都有优惠政策,十星文明户达到90%。80岁以上老人每年都能得到村党支部、村委会的慰问。 六、精神文明建设:本村现有党员9名,预备党员1名,积极分子1名。文化大院已完工。
穆园子村村内主要领导 刘淑兰 穆园子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负责村内全面工作。 穆宏亮 穆园子村党支部委员及村委会委员:负责本村政策宣传、财务工作、治安管理工作。 穆宏俊 穆园子村党支部委员及村委会委员:负责组织宣传政策、发展、调解及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及治安联防管理工作。 贾瑞芬 穆园子村妇代会主任兼计生专干 崔家 庄一村有128户,户籍人口38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8人,居住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18人。
人口年龄结构:10岁以下13人,10~20岁以下48人,20~30岁以下59人,30~40岁以下38人,40~50岁以下90人,50~60岁以下61人,60岁以上80人,共计389人。人口老龄化现象较严重。
现有劳动力人292人,其中从事一产劳动力241人,以种植小麦和果树为主,占劳动力人口的82.53%;其它二产劳动力21人,三产劳动力30人,主要是在外务工,以建筑业为主。
崔家庄一村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自然村,主要产业为农业,是个典型的农业村,没有优势产业,基本上处于产业链上的初级端。
2008年村集体总收入68.93万,村集体债务总额4.4万。总收入全部来源土地租赁,全村年人均纯收入8262元。
现有317人参加新型合作医疗保险,189人享受基本养老保险,9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
道路系统
目前村域内的道路系统主要分三级,即对外交通道路、村内主要道路和村内次要道路。
1)村庄对外交通道路高河路南北纵穿全村,为混凝土铺装,宽8m,局部路面有破损,向北连接青魏路;
2)村内主要道路全部以混凝土铺装,局部露面有破损,宽4~5m;
3)村内次要道路为入户道路,基本全为土路,现状很差。
4)道路系统问题概括为四 个方面,规划应重点加以解决
道路网络:系统性不强,尽端路较多;
路面质量:硬化率较低,部分道路路面破损,大部分入户道路均为土路,给居民出行带来诸多不便;
路边设施:硬质道路单侧均有路灯设施,对侧有砌筑明沟,居民日常出行及任何安全均得到保障
静态交通:无机动车集中停放点,车辆路边随处停放,占用道路。 一、基本情况 赵庄子村位于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镇,村域面积2185.8亩,村庄面积192.9亩,农用土地1512.6亩,现有常住户125户,农业人口319人,村内有流动人口293人,党员19人,出租房屋户22户,村级工业园区1处,有企业16家。2011年总收入957.2万元;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产品和工资性收入,2011年人均纯收入约1.2万元。2011年春播玉米360亩,亩产约1100斤,小麦450亩,亩产约600斤。现有桃地350亩,亩产约4500斤。
二、村内主要建设 2007年赵庄子村被确定为市级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村,先后投资800多万元对村庄进行规划、建设,使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其中,硬化街道18200平方米;铺设地下管道3500米;修砌排水边沟5600米,垒砌边墙3500米;改厕165座,改厕率100%;建密闭垃圾池8座,发放垃圾桶150个,垃圾日产日清;村庄街道两侧、空闲地有效绿化,栽植花草、树木26种,共26000多株;安装太阳能路灯69盏;农户搭建吊炕76座;有线电视108户,入户率90%。2011年又投资 200万绿化美化,栽植了银杏树等优质品种约50000株,美化了村内环境提高了百姓的生活质量。 赵庄子村有一个存栏300头的奶牛养殖场,每年产生牛粪6000方。经与区镇领导沟通,争取到了沼气站项目。2009年年底,投资160万元的发酵沼气站已建成,共铺设管网4000米、建加压站一座,面积覆盖全村,已投入使用,解决了农民做饭用气问题,既节约能源有改善了环境。 已办沼气农户一日三餐煮饭用沼气饭煲、炒菜烧水用沼气灶,原来的柴草灶早已弃之不用,再也看不到往日那种灶上灶下、烟熏火燎的景象。更有那新建的沼气厕所和大型沼气工程,洁白的瓷砖和座厕板代替了老式毛厕,高高耸立的厌氧发酵塔代替了敞口粪池,过去那种污水横流蚊飞蝇舞恶臭四逸的现象已经一去不复返,农村生态环境大为改善。农民兄弟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本村村域面积为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1200亩,村庄占地170亩,其它为林地和一般农田;总户数为249户,常住人口为596人(农业户口为410人,散居民为154人,外来人口为32人)。村民以种植业为主,嫁接茄子为本村特色产业(2005年开始种植,为北京地区首创,2006年被区农委定为茄子标准化生产基地),2011年农业总收入为52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为340万元,农民工资性收入为110万元,其它收入为7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3200元。本村党支部共有党员19名,村委会共有村民代表32名,村管理人员共7名(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1人,享受正职待遇的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委员1人,村党支部宣传委员1人,村委会委员1人,村财务托管员、妇联主任、计生专干1人,电工1人,管水员1人)。以下为本村在2011年的工作总结与2012年阶段性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
1、2011年村庄绿化美化面积共1.8万平方米;为村庄实行社区化管理建生态绿篱式围墙1200米,安装对开式大门28个,设置治安岗亭4个,摄像头8个,治安维稳中心室办公用房3间,中心室五员正式上岗,设置6个治安维稳小组长,专职门巡岗值班人员18名,24小时值守。2、2011年建设完成村文化多功能厅,面积为240平方米;新打机井一眼,购置水泵2台;在帮扶单位兴创公司的帮扶之下村庄内安装路灯75盏。3、2012年通过与镇公路站协调,铺建田间柏油路4000平米;抗震节能保温改造一期丈量交款已完成72处;由于我镇水厂实行定额供水造成我村用水量缺口偏大,为解决百姓用水难问题,新打机井一眼并安装变频水泵一台。4、在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与帮助下,2012年为实现我村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现正着手开展生态示范村的申请工作,争取创建成北京市郊区生态村。5、2012年我村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农民趣味运动会,用时2天,共设12个比赛项目,18个奖项,报名参赛人数达到200人,观看人数达600人。 大兴区位于北京市南郊,地处北纬39°26’~39°50’,东经116°13’~116°43’之间。东邻通州区,西靠房山区,南、西南与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涿州市交界,北接丰台区、朝阳区,区域面积1030km2。
魏善庄镇位于北京市正南方向,大兴区中部,其北、西北方向与大兴新城接壤,东北部与青云店镇相邻,东南方向为安定镇,西南方向为庞各庄镇,正南方向与礼贤镇相邻。镇域辖区面积81km2。京山铁路从镇域中部呈西北––东南走向横贯镇域,将辖区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并设魏善庄站,京九铁路在镇域西侧呈南北向穿过,并设西枣林站。王各庄村东至崔家庄,南至大刘各庄,西至魏善庄、北至查家马房。距离魏善庄政府约6km,距离新媒体基地约4km,距离大兴新城约17km,距离北京市永定门约28km。
Ⅳ 北京通州的发展前途如何
1.7 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05-2020年
近期2005年-2010年
远期2011年-2020年
远景2020年以后
3.6 空间发展策略
(1)面向区域协调发展。加强与东部新城以及天津、河北的协调与联系,构建面向东部发展带及北三县地区的城市空间结构。
(2)城市发展重心转移。城市空间主要向东、南方向发展,引导城市主要功能区围绕北运河发展,形成更加完整的空间骨架。
空间结构
5.1 空间结构与功能布局
在通州新城范围内,构建“一河两翼,南拓东进,组团发展”的空间结构。
(1)一河两翼:通州新城以运河为魂,水绿相映,绿廊镶嵌,突出以北运河为纽带的城市形象及文化内涵;运河西安改造提升旧城,运河东岸聚集城市新增功能,新城旧城比翼互动、协同发展。
(2)南拓东进:南部以外环线、京塘公路为界,东部以六环路为界,向外拓展,与亦庄新城、国际空港联动,形成新的发展空间。
(3)组团发展:以六环路、京哈高速路、外环线及京塘公路为分界线,在空间上形成六大功能组团。
● 西北部形成与CBD功能互补的商务园、教育产业园及新型住宅区;
● 东北部形成首都科技创新转化的聚集地;
● 西部旧城形成商务、商贸、文化制造的中心区;
● 东部形成承接北京中心城新增功能的板块;
● 西南部形成主题公园、专业会展等服务区域乃至东北亚地区的功能区
5.3 用地发展方向
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通州地区工程地质条件、土地生态适宜性以及区域经济联系方向,通州新城城市用地主要向东、向南方向发展。
5.6 交通引导开发
(1)新城的开发首先进行轨道交通为龙头的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授予其所属一级开发公司对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开发的专营权,由该公司进行轨道交通沿线的土地进行一级开发后进入二级市场。通过轨道交通沿线土地的增值获得轨道交通建设资金,由该一级开发公司组织轨道交通建设。
分区8:面积9.61平方公里,人口9-10万人。以体育、休闲为主导功能,辅以中高密度居住的片区。
分区10:面积12.04平方公里,人口8-10万人。以专业会展、主题公园为特征的商务娱乐新区。
根据调查,通州城区仍有3.9%的无房户,8.3%家庭住房面积在30平米以下,这部分家庭基本没有购买住房的能力,改善住房条件需要政府帮助。
从今后的发展看:通州需要通过住房保障来解决住房问题的人群将会更为庞大。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原先实物分房的影响会日渐减少;第二,商品住房价格将有所提高;第三,未来几年将是通州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超常规发展的重要时期,由此会带来很多拆迁户的住房问题;第四,产业结构的转型导致部分人群失业;第五,通州经济的发展将吸引很大一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到通州就业,这部分人面临住房困难。这部分人主要包括:拆迁户、外来务工人员、从大家庭分离出来的当地老年人和年轻人、工作/家庭产生重大变故的人员、以及其他低收入人群。
8.1 行政办公
新城行政办公用地近期在现有基础上发展,远期需要通过土地置换的方式布置在运河及六环路以东地区,在潮白河沿线与六环路东南地区预留中央或市属行政办公用地。
9.6 水污染治理与控制
(1)搬迁东方化工厂等严重污染威胁的企业;对新建工业企业作科学的污染影响预测;
(2)建设雨污分流的排水体系,对生活污水进行回收处理,避免直接排放;
(3)创建完善的地面径流的引导与净化系统;防止河湖污水污染地下水;有效监控地表水及地下水水质。
强化通州新城与中心城的交通联系,构建与中心城紧密衔接的交通走廊:
? 1条高速公路:京沈高速公路;
? 2条快速路:京通快速路、通朝大街;
? 3条主干路:朝阳路、朝阳北路、潞苑北大街
? 与顺义新城联系的交通走廊:
? 1条高速公路:六环路;
? 2条一级公路:通顺路、东部发展带联络线;
? 1条二级公路:张采路延长线。
? 与亦庄新城联系的交通走廊:
? 1条高速公路:六环路;
? 2条一级公路:通马路、东部发展带联络线。
? 与河北(廊坊市北三县)联系的通道:
? 2条高速公路:京哈高速路、京沈高速公路;
? 3条一级公路:京榆旧线、运河大街、通香路
新城主干路两侧规划15-30米绿化,次干路两侧规划10-15米绿化,支路两侧规划5-10米绿化,严格按绿线控制。
11.6 轨道交通
(1)通州新城轨道交通由两条联系中心城的地铁线路M1线和M6线(含M6支线),一条联系东部发展带各新城的市郊铁路S6线共同组成。
轨道交通
(2)根据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和运营组织需要,在通州新城内安排3处轨道交通车辆段,一处位于土桥,用地规模为20公顷;第二处位于新城东部组团的城市备用地内,用地规模为15公顷;第三处位于宋庄,用地规模为8公顷。
(3)每个轨道交通车站都需安排接驳的公交线,公交线的站台应安排在轨道交通的进出口处,实现公交—轨道交通的“无缝”衔接。
(4)每个地铁站点周边都要安排一定规模的自行车停车场和出租车候车区。在位于城市边缘的轨道交通车站周边应安排机动车驻车换乘(P+R)设施。
在规划新北京东站南广场设置一级客运枢纽,用地规模为5公顷,是北京东部发展带最重要的客流转换中心和交通集散枢纽,轨道交通S6线与新北京东站一体化设计,最大限度地方便乘客出行。
八各庄-张辛庄-上马头转向西南-皇木厂-施园转向东南-牌楼营-小辛庄-漷县转向西南-北辛店转向西北-西马各庄-大杜社-姚辛庄-崔家窑转向西南-马驹桥出区界到青云店一线的东面和东南面为9度区。
13.12 重大危险源处理措施
(2) 东方化工厂对城市安全有严重危险性,对城市环境保护有严重的破坏作用,远期实施搬迁.
Ⅳ 再生水怎样排放
⑴ 污水处理后回用作工业用水
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处理出水,根据用途不同,可直接或者再经进一步处理达到更高的水质后应用于工业过程中,其中最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用途是工业冷却水,中国在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或先进二级处理出水用作工业冷却方面进行了大量试验研究,并有运行成功的实例。北京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处理出水给华能热厂提供冷却水的水源,供应量为4万吨每天。同时该污水处理厂还为三河热电厂等工业企业供水。
再生水目前已经成为北京的第二大水源。统计数字显示,2006年北京使用再生水3.6亿立方米,今年预计达到4.8亿立方米。再生水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农业灌溉、城市绿化、河湖环境等领域。今年使用的4.8亿立方米的再生水中,有6000万立方米用于补充城市景观和城市绿化用水的使用。朝阳公园、大观园、陶然亭、万泉河、南护城河以及奥运中心区等都实现再生水浇灌。同时,北京城区还建成20个自动中水加水机,每年可提供2000万立方米可再生水用于绿化和市政管理。
⑵ 污水处理后回用作生活杂用水
处理后污水回用生活杂用水,北京最具代表性。1984年北京市进行污水示范工程建设,并于1987年出台了“北京市中水建设管理实施办法”,在该管理条例中,凡建筑面积在以上的旅馆、饭店和公寓以及建筑面积在以上的机关科研单位和新建的生活小区都要建立中水设施。以此为契要,北京市的中水设施的建设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北京已经建成投入使用了160多个中水设施,这些设施大多集中在宾馆、饭店和大专院校,它们以洗浴、盥洗等日常杂用水为水源,经过处理在到中水水质标准后,可以回用于冲厕、洗车、绿化等。目前这些中水设施处理能力已经达到4万,回用水量约。中水建设已初具规模。为实现北京2008年“绿色奥运”的承诺,使城市污水回用率达到50%,北京市将新建9座中水厂,以加大污水再生回用,推广城市中水的使用。
北京已经建成9座大型污水处理厂和相关的配套管网,在2008年奥运会之前,还将再有5座类似的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与此同时,郊区的污水治理也全面启动。新城建设的14座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年处理污水近1.7亿立方米。
⑶ 污水处理后回用作农业灌溉
在中国北方城市,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已经成为某些郊区农田(包括菜田、稻田和麦田等)灌溉用水的主要水源之一。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可以改良土壤结构,增加水分和肥分,导致作物增产,平均每一立方米生活污水,可以增产小麦或稻谷约0.5kg。但是污灌也体现了一些缺点,部分农田,由于用有毒有害的工业废水灌溉而导致农田恶化和农业减产,地下水、土壤和农产品受污染。再生水用于农作物灌溉的面积逐年增加,大兴、通州等地区形成了30万亩再生水灌溉区。今年全市农业利用再生水达2.3亿立方米。2006年底,随着小红门污水处理厂的排水闸门开启,清澈的再生水涌入凉凤灌渠,大兴区青云店、长子营、采育等8个镇的20万亩农田灌溉用上了再生水。再生水代替清水进行农田灌溉,每年可减少开采地下水6000万立方米。
Ⅵ 一道化学题:利用“中水”的实际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水又叫再生水
中水是指污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满足某种使用要求,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和海水淡化、跨流域调水相比,中水具有明显的优势。从经济的角度看,中水的成本最低,从环保的角度看,污水再生利用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水生态的良性循环。
编辑本段简介
再生水也是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水,一般为二级处理,具有不受气候影响、不与临 北京再生水利用
近地区争水、就地可取、稳定可靠、保证率高等优点。再生水即所谓“中水”,是沿用了日本的叫法,通常人们把自来水叫做“上水”,把污水叫做“下水”,而再生水的水质介于上水和下水之间,故名“中水”.再生水虽不能饮用,但它可以用于一些水质要求不高的场合,如冲洗厕所、冲洗汽车、喷洒道路、绿化等。再生水工程技术可以认为是一种介于建筑物生活给水系统与排水系统之间的杂用供水技术。再生水的水质指标低于城市给水中饮用水水质指标,但高于污染水允许排入地面水体的排放标准。 再生水是城市的第二水源。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是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率,减轻水体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再生水合理回用既能减少水环境污染,又可以缓解水资源紧缺的矛盾,是贯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污水的再生利用和资源化具有可观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解决水问题的必选。
编辑本段利用的可行性
污水再生利用的优势
中水,也称再生水,它的水质介于污水和自来水之间,是城市污水、废水经净化处理后达到国家标准,能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非饮用水,可用于城市景观和百姓生活的诸多方面。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日益显得重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与开发其他水源相比具有优势。首先城市污水数量巨大、稳定、不受气候条件和其它自然条件的限制,并且可以再生利用。污水作为再生利用水 再生水
源与污水的产生基础上可以同步发生,就是说只要城市污水产生,就有可靠的再生水源。同时,污水处理厂就是再生水源地,与城市再生水用户相对距离近供水方便。污水的再生利用规模灵活,既可集中在城市边缘建设大型再生水厂,也可以在各个居民小区、公共建筑内建设小型再生水厂或一体化处理设备,其规模可大可小,因地制宜。
技术可行性
在技术方面,再生水在城市中的利用不存在任何技术问题,目前的水处理技术可以将污水处理到人们所需要的水质标准。城市污水所含杂质少于0.1%,采用的常规污水深度处理,例如滤料过滤、微滤、纳滤、反渗透等技术。经过预处理,滤料过滤处理系统出水可以满足生活杂用水,包括房屋冲厕、浇洒绿地、冲洗道路和一般工业冷却水等用水要求。微滤膜处理系统出水可满足景观水体用水要求。反渗透处理系统出水水质远远好于自来水水质标准。 国内外大量污水再生回用工程的成功实例,也说明了污水再生回用于工业、农业、市政杂用、河道补水、生活杂用、回灌地下水等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为配合中国城市开展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作,建设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编制了《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建设中水设计规范》、《城市污水水质》等污水再生利用系列标准,为有效利用城市污水资源和保障污水处理的质量安全,提供了技术数据。
经济可行性
城市污水采取分区集中回收处理后再用,与开发其它水资源相比,在经济上的优势如下: (1) 比远距离引水便宜 城市污水资源化就是将污水进行二级处理后,再经深度处理作为再生资源回用到适宜的位置。基建投资远比远距离引水经济,据资料显示,将城市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到可以回用作杂用水的程 再生水
度,基建投资相当于从30公里外引水,若处理到回用作高要求的工艺用水,其投资相当于从40~60公里外引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每年调水量100多亿立方米,主体工程投资超过1000亿元,基单位投资约3500~4000元/t。因此许多国家将城市中水利用作为解决缺水问题的选择方案之一,也是节水的途径之一,从经济方面分析来看是很有价值的。在美国,有300场、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保定市鲁岗污水处理厂等几十项中水工程。实践证明,污水处理技术的推广应用势在必行,中水利用作为城市第二水源也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2)比海水淡化经济 城市污水中所含的杂质小于0.1%,而且可用深度处理方法加以去除,而海水中含有3.5%的溶盐和大量有机物,其杂质含量为污水二级处理出水的35倍以上,需要采用复杂的预处理和反渗或闪蒸等昂贵的处理技术,因此无论基建费或单位成本,海水淡化都高于再生水利用。国际上海水淡化的产水成本大多在每吨1.1美元至2.5美元之间,与其消费水价相当。中国的海水淡化成本已降至5元左右,如建造大型设施更加可能降至3.7元左右。即便如此,价格也远远高于再生水不足一元的回用价格。 城市再生水的处理实现技术突破前景仍然非常广阔,随着工艺的进步、设备和材料的不断革新,再生水供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会不断提高,处理成本也必将日趋降低。 (3)可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 在水资源日益紧缺的今天,将处理后的水回用于绿化、冲洗车辆和冲洗厕所,减少了污染物排放量,从而减轻了对城市周围的水环境影响,增加了可利用的再生水量,这种改变有利于保护环境,加强水体自净,并且不会对整个区域的水文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其应用前景广阔。污水回用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非常经济的新水源,减少了社会对新鲜水资源的需求,同时也保持优质的饮用水源,这种水资源的优化配制无疑是一项利国利民、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举措。当今世界各国解决缺水问题时。城市污水被选为可靠且可以重复利用的第二水源,多年以来,城市污水回用一直成为国内外研究的重点。成为世界不少国家解决水资源不足的战略性对策。
编辑本段使用途径
再生水水量大、水质稳定、受季节和气候影响小,是一种十分宝贵的水资源。再生水使用方式很多,按与用户的关系可分为直接使用与间接使用,直接使用又可以分为就地使用与集中使用。多数国家的再生水主要用于农田灌溉,以间接使用为主;日本等少数国家的再生水则主要用于城市非饮用水,以就地使用为主;新趋势是用于城市环境“水景观”的环境用水。 再生水的用途很多,可以用于农田灌溉、园林绿化(公园、校园、高速公路绿带、高尔夫球场、公墓、绿带和住宅区等)、工业(冷却水、锅炉水工艺用水)、大型建筑冲洗以及游乐与环境(改善湖泊、池塘、沼泽地,增大河水流量和鱼类养殖等),还有消防、空调和水冲厕等市政杂用。 根据再生水利用的用途,再生水可回用于地下水回灌用水,工业用水,农、林、牧业用水,城市非饮用水,景观环境用水等五类。再生水回用于地下水回灌,可用于地下水源补给、防治海水入侵、防治地面沉降;再生水回用于工业可作为冷却用水、洗涤用水和锅炉用水等方面;再生水 再生水
用于农、林、牧业用水可作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灌溉、种植与育苗、林木、观赏植物的灌溉、种植与育苗、家畜和家禽用水。
编辑本段中国再生水使用情况
现状
进入21世纪前后,在中国水资源日趋紧张的背景下,再生水利用开始受到中国政府的重视。到2009年,中国污水再生利用率(污水再生利用量/污水处理率)在15%左右,而污水再生利用量/污水排放量的比率仅为5%左右。
必要性
中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属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人均水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同时,中国地域广大,水资源在时间和地区分布上很不平衡,南方多北方少,北方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哈尔滨人均水资源更低。海河、淮河、辽河、黄河流域人均水资源量约为中国平均水平的1/5,海河流域包括京津两市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中国平均水平的1/7。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缺水问题尤为突出。当前相当部分城市 再生水
水资源短缺,城市供水范围不断扩大,缺水程度日趋严重。据统计,中国669个城市中,400个城市常年供水不足,其中有110个城市严重缺水,日缺水量达,年缺水量,由于缺水每年影响工业产值2000多亿元,天津、长春、大连、青岛、唐山和烟台等大中城市已受到水资源短缺的严重威胁。据资料统计,国际极度缺水线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500,而河北保定市区目前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64,严重缺水,导致城市供水不足,地下水超采,引发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等。 2000年北方地区出现100年不遇的大旱,使许多水库河流出现从来没有过的断流和枯干,北方13个省318个县级以上城市被迫限时供水,缺水人口达2000多万。2001年的干旱,中国受旱面积达k。 在水资源短缺的同时,中国水资源浪费和污染现象十分严重,而对这种短缺与浪费并存的状况,传统思想认为应该行政性提高水价来限制人们的用水量,但是浪费问题从来不是行政性的价格可解决的,因为在考虑浪费问题的时候,不能忽略限制人们行为本身带来的效用损失。建设部的一次调查表明,当水费支出占居民家庭收入的2.0%时,人们才会考虑节水问题;达到5%时,对人们的生活才会产生较大影响;达到10%时,人们会考虑水的重复利用。为了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污水回用在一定使用范围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经济可靠的新水源,并且可以节省优质的饮用水源。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已进入经济建设的新时期,虽然近年大力提倡节约用水,但各地用水量增势强劲,加剧了水资源问题的严重性。水资源紧缺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已经引起了领导和专家的关注。据预测,世纪水资源危机将位居世界各类资源危机之首。因而研究城市水资源利用及水资源开发势在必行,这对城市用水健康循环和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因此,实现污水资源化,缓解不资源供需矛盾,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显得十分得要。
使用情况
虽然中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采用污水灌溉的方式回用污水。但真正将污水深度处理后回用于城市生活和工业生产则是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的,建设部在“六五”专项科技计划中最先列入了城市污水回用课题分别在大连、青岛两地作试验探索。这两地研究成果表明,污水可以通简易深度处理再次回用,是很有前途的水源。 从1986年开始,城市污水回用相继列入国家“七五”、“八五”、“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开始污水回用技术的探索和示范工程的试验。“七五”攻关项目“水污染防治及城市污水资源化技术”,就污水再生工艺、不同回用对象的回用技术、回用的技术经济政策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其中研究包括青岛延安三路污水厂等14个污水不同程度或不同对象地开展污水回用工程,为“八五”期间污水回用项目的攻关提供了大量可行的依托工程。“八五”攻关项目“污水净化与资源化技术”,分别以大 再生水
连、太原、天津、泰安、燕山石化为依托工程,开展工程性试验。通过系列的生产性和实用性工程研究,“八五”提供了城市污水回用于工业工艺、冷却、化工、石化、钢铁工业和市政景观等不同用途的技术规范和相关水质标准。“八五”提供的成果较“七五”提高到了实用水平,研究内容经过了生产怅一检验,涵盖了污水回用的大部分领域。“九五”攻关项目“城市污水处理技术集成化与决策支持系统建设”,具体攻关两部分内容:一是回用技术集成化研究,二是城市污水地下回灌深度处理技术研究。这些攻关研究,完成了大量生产性试验,取得了丰富数据,经国家专家级的鉴定验收,许多成果被评为国际先进或国际领先水平。 在“21世纪国际城市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建设部在会上指出“中国将会全面启动污水资源化工程,并在此领域广泛加强与国外的技术合作和技术交流,欢迎各国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于中国的城市污水资源化项目”,表明中国在未来的几年城市对再生水利用的投资与需求将迅速升温。
规划
为了缓解中国的水资源短缺和治理水环境的污染,中国近期建设的集中污水处理与回用规划如表1所示。 (1) 污水处理后回用作工业用水 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处理出水,根据用途不同,可直接或者再经进一步处理达到更高的水质后应用于工业过程中,其中最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用途是工业冷却水,中国在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或先进二级处理出水用作工业冷却方面进行了大量试验研究,并有运行成功的实例。北京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处理出水给华能热厂提供冷却水的水源,供应量为4万吨每天。同时该污水处理厂还为三河热电厂等工业企业供水。 再生水目前已经成为北京的第二大水源。统计数字显示,2006年北京使用再生水3.6亿立方米,今年预计达到4.8亿立方米。再生水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农业灌溉、城市绿化、河湖环境等领域。今年使用的4.8亿立方米的再生水中,有6000万立方米用于补充城市景观和城市绿化用水的使用。朝阳公园、大观园、陶然亭、万泉河、南护城河以及奥运中心区等都实现再生水浇灌。同时,北京城区还建成20个自动中水加水机,每年可提供2000万立方米可再生水用于绿化和市政管理。 (2) 污水处理后回用作生活杂用水 处理后污水回用生活杂用水,北京最具代表性。1984年北京市进行污水示范工程建设,并于1987年出台了“北京市中水建设管理实施办法”,在该管理条例中,凡建筑面积在以上的旅馆、饭店和公寓以及建筑面积在以上的机关科研单位和新建的生活小区都要建立中水设施。以此为契要,北京市的中水设施的建设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北京已经建成投入使用了160多个中水设施,这些设施大多集中在宾馆、饭店和大专院校,它们以洗浴、盥洗等日常杂用水为水源,经过处理在到中水水质标准后,可以回用于冲厕、洗车、绿化等。目前这些中水设施处理能力已经达到4万,回用水量约。中水建设已初具规模。为实现北京2008年“绿色奥运”的承诺,使城市污水回用率达到50%,北京市将新建9座中水厂,以加大污水再生回用,推广城市中水的使用。 北京已经建成9座大型污水处理厂和相关的配套管网,在2008年奥运会之前,还将再有5座类似的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与此同时,郊区的污水治理也全面启动。新城建设的14座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年处理污水近1.7亿立方米。 (3) 污水处理后回用作农业灌溉 在中国北方城市,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已经成为某些郊区农田(包括菜田、稻田和麦田等)灌溉用水的主要水源之一。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可以改良土壤结构,增加水分和肥分,导致作物增产,平均每一立方米生活污水,可以增产小麦或稻谷约0.5kg。但是污灌也体现了一些缺点,部分农田,由于用有毒有害的工业废水灌溉而导致农田恶化和农业减产,地下水、土壤和农产品受污染。再生水用于农作物灌溉的面积逐年增加,大兴、通州等地区形成了30万亩再生水灌溉区。今年全市农业利用再生水达2.3亿立方米。2006年底,随着小红门污水处理厂的排水闸门开启,清澈的再生水涌入凉凤灌渠,大兴区青云店、长子营、采育等8个镇的20万亩农田灌溉用上了再生水。再生水代替清水进行农田灌溉,每年可减少开采地下水6000万立方米。
编辑本段使用意义
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
据有关资料统计,城市供水的80%转化为污水,经收集处理后,其中70%的再生水可以再次循环使用。这意味着通过污水回用,可以在现有供水量不变的情况下,使城市的可用水量至少 再生水
增加50%以上。世界各国无不重视再生水利用,再生水作为一种合法的替代水源,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利用,并成为城市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环节
水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的发展,以及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水资源日趋紧张,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推进污水深度处理,普及再生水利用是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创造良好水环境、促进循环型城市发展进程的重要举措。 国际上,对于水资源的管理目标已发生重大变化,即从控制水、开发水、利用水转变为以水质再生为核心的“水的循环再用”和“水生态的修复和恢复”,从根本上实现水生态的良性循环,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能带来可观的效益
再生水合理利用不但有很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其社会和生态效益也是巨大的。首先,随着城市自来水价格的提高,再生水运行成本的进一步降低,以及回用水量的增大,经济效益将会越来越突出;其次,再生水合理利用能维持生态平衡,有效的保护水资源,改变传统的“开采一利用一排放”开采模式,实现水资源的良性循环,并对城市的水资源紧缺状况起到了积极的缓解作用,具有一长远的社会效益;第三,再生水合理利用的生态效益体现在不但可以清除废污水对城市环境的不利影响,而且可以进一步净化环境,美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