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井作业
A. 清理疏通下水道粪便池窑井污水池地窑等作业容易产生硫化氢对吗
是的,这种地方容易伴随出现硫化氢。最好全面散气之后再进行作业,同时做好安全措施。必要时使用专业硫化氢检测仪进行检测。
B. 安徽一工人意外掉入污水井中被消防员救出,该如何避免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首先要对新入场的工人进行安全教育,让所有的工人都树立起安全意识,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如何不伤害他人。教给工人如何使用防护用品,如何识别安全标志,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安全问题等。安全教育一般都是三级安全教育。新工人入场后,首先要由公司主管安全的部门组织进行安全教育,一般会讲一些相关的安全法规,公司关于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有时候也会讲一下职业健康的内容。这是第一级教育。二级教育由项目部组织,由项目部主管安全的经理和安全员进行教育,主要讲行业主管部门下发的各种强制性条文,在建项目的危险源有哪些等。第三级教育由班组长组织,项目部安全员监督。主要讲项目部的相关规定,同时领着新工人熟悉施工环境,告诉工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应该注意些什么。
除了三级安全教育之外,还有班前教育。就是上班之前,班组长在安排工人上班时,告诉工人今天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工作环境有什么样的特殊情况,需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如果工作特殊,则要安排专人进行监护。
市政施工常见的井有以下几种:给水阀门井、排水维护井、雨水维护井、电缆检修井、光缆检修井等,井盖都有很明显的标志。施工中没有盖井盖的井,应按安全文明施工要求在井的周边搭设防护栏杆,并悬挂明显的警示标志。防护栏杆高度在一米二以上,栏杆间距要小,防止有人钻入。
在维护的时候需要打开井盖,同样需要搭设防护栏杆,并派专人进行看护,直到完成维修工作后,将井盖盖好。另外,一定要使用合格的井盖,不合格的井盖容易破损从而导致事故。
C. 污水下井作业时气体检测标准时多少还有是标准来源谢谢
气体检测应测定井下的空气含氧量和常见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的浓度专和爆炸范围。属井下的空气含氧量不得低于19.5%。井下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外,常见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的浓度和爆炸范围还应符合表5.3.3的规定。
D. 污水池,污水井内作业时需防什么中毒
在进入污水井、排水管道、集水井、化粪池等地下有限空间从事施工检查或养护等作业时,施工人员必须遵守以下程序:
1.作业前应查清作业区域内管径、井深、水深及附近管道的情况。
2.下井作业前,必须在井周围设置明显隔离区域,夜间应加设闪烁警示灯。若在城市交通主干道上作业占用一个车道时,应按《占道作业交通安全设施设备技术要求》在来车方向设置安全标志,并派专人指挥交通,夜间工作人员必须穿戴反光标志服装。
3.作业前由现场负责人明确作业人员各自任务,并根据工作任务进行安全交底,交底内容应具有针对性。新参加工作的人员,实习人员和临时参加劳动的人员可随同参加工作,但不得分配单独作业的任务。
4.作业人员应采用风机强制通风或自然通风,机械通风应按管道内平均风速不小于0.8m∕s选择通风设备,自然通风时间至少30mm以上,作业过程中持续通风。
5.下井前进行气体检测时,应先搅动作业井内泥水,使气体充分释放出来,以测定井内气体实际浓度。检测井下的空气含氧量应不得低于19.5%,常见有毒有害物质职业接触限值见表4-3.
6.如气体检测仪出现报警,则需要延长通风时间,直到气体检测仪检测合格后方可下井作业。若因工作需要或紧急情况必须立即下井作业时,必须经单位领导批准后佩戴正式空气呼吸器或长管式呼吸器下井。
7.作业人员必须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并检查所使用的仪器、工具是否正常。
8.下井前必须检查踏步是否牢固。当踏步腐蚀严重、损坏时,作业人员应使用安全梯或三脚架下井。下井作业期间,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绳的另一端在井上固定,监护人员做好监护工作,工作期间严禁擅离职守。
9.下井作业人员禁止携带手机等非防爆类电子产品或打火机等火源,必须携带防爆照明、通讯设备。作业现场严禁吸烟,未经许可严禁动用明火。
10.当作业人员进入管道内作业时,井室内应设置专人呼应和监护。作业人员进入管道内部时携带防爆通讯,随时与监护人员保持沟通,若信号中断必须立即返回地面。
11.对于污水管道、合流管道和化粪池等地下有限空间,作业人员进入时,必须穿戴供压缩空气的正式式防护装具,严禁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
12.佩戴隔离式防护装具下井作业时,作业人员须随时掌握呼吸器压值,判断作业时间和行进距离,保证预留足够的空气返回,作业人员听到空气呼吸器的报警音后,必须立即撤离。
13.对作业人员进入管内进行检查、维护作业的管道,其管径不得小于0.8m,水流流速不得大于05∕s,水深不得大于0.5m,充满度不得大于50%,否则,作业人员应采取封堵、导流等措施降低作业面水位,符合条件时方可进入管道。
14.作业过程中,必须不少于两人在井上监护,并随时与井下作业人员保持联络。工作期间严禁擅离职守,严禁一人独自进入有限空间。
15.上下传递作业工具和提升杂物时,应用绳索系牢,严禁抛扔,同时下方作业人员应躲避,防止坠物伤人。
16.井内水泵运行时严禁人员下井,防止触电。
17.作业人员每次进入井下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一小时。
18.当发现潜在危险因素时,现场负责人必须立即停止作业,让作业人员迅速撤离现场。
19.发生事故时,严格执行相关应急预案,严禁盲目施救,防止导致事故扩大。
20.作业现场应配备必备的应急装备、器具,以便在非常情况下抢救作业人员。
21.作业完成后盖好井盖,清理好现场后方可离开。
E. 作业人员在管道和污水井内作业应采取哪些措施
在作业前应对有害气体检测和排放,并向管道和井道内输入新鲜空气或氧气,并保护通风良好方可下孔洞作业.
F. 作业人员在管道和污水井内作业应采取哪些措施
在作业前应对有害气体检测和排放,并向管道和井道内输入新鲜空气或氧气,并保护通风良好方可下孔洞作业。
G. 作业人员在管道和污水井内作业应采取哪些措施
作业前应对有害气体进行检测和排放,向管道和井道内输入新鲜空气,并保持通风良好。
H. 作业人员在管道和污水井内作业应采取哪些措施
1、潜水施工作用必须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潜水打捞行业协会条例》规定执行。
2、潜内水施工作容业必须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组织严谨、依法管理的原则,确保潜水员人身健康的安全。
3、使用设备定期检查,符合安全性能操作。
4、潜水员下水前需要向潜水队长报告当日的身体状况。
5、潜水组领导需落实岗位责任制,每班工作必须填写工作日志。
6、两组潜水作业人员在同一地点施工时需要随时检查信号绳及供气管,防止互绞。
7、严格控制潜水员的作业时间和作业周期,确保潜水员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
8、严谨非潜水员进行水下作业。
9、在保证潜水员通讯设备的正常通讯。
以上的回答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I. 清通管道时下井作业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下井作业前必来须履行源各种手续,检查井井盖开启后,必须设置护拦和明显标志。
(2)下井前必须提前打开检查井井盖及其上下游井盖进行自然通风,并用竹棒搅动井内泥水,以散发其中的有害气体。必要时可采用人工强制通风,使有毒有害气体浓度降到允许值以下、而含氧量达到规定值。
(3)人员下井前,必须进行气体检测,测定井下空气中常见有害气体的浓度和含氧量,其含氧量不得少于18%。准确量化是测定方法是使用多功能气体检测仪,检测方便快捷。简易的方法可以用安全灯放入井内,如果缺氧,灯会熄灭;如果有可燃性爆炸性气体(未到爆炸极限),灯熄灭时会爆闪。简易的方法还可以将鸽子等小鸟放入井内,观察小鸟的活动是否异常来判断人能否下井。
(4)严禁进入管径0.8m以下的管道作业,对井深不超过3m的检查井,在穿竹片牵引钢丝绳和掏挖淤泥时,也不宜下井作业。
(5)井下严禁使用明火。照明必须使用防爆型设备,而且供电电压不得大于12伏。井下作业面上的照度要高于50lx。
进入污水处理场的其他井、池作业时的注意事项也可以参照以上内容。
J. 井下作业都有哪些安全隐患
井下作业自然条件和井下环境复杂多变,一定要特别注意安全. 严禁带烟火进场作业,一定要版带好穿好权安全保护措施,特别注意安全发型又不安全的地方赶快撤离报告,严格有漏洞出现,看见有塌方冒水的地方,赶快撤离报告,进场作业是检查安全隐患,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