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粗粉蒸馏
1. 蒸馏冷凝在锅内顶部冷凝好还是把蒸汽拉出来冷凝好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个人觉得蒸馏冷凝在锅内顶部冷凝好,当然可能有不同见解
2. 如何粉碎麻黄粉碎方法及粉碎机械
看你要多细了,如果要80目,自己家用的,买个摇摆机,几百块钱就可以了。
如果是制药厂用的,需要300目以上,用FL系列风离式纤维性物料粉碎机
3. 用水蒸气蒸馏法怎么才能得到麻黄总碱
热水一网络,将手放进去。
4. 溶剂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升华法三种方法各具什么特点用途
溶剂提取法一般指从中草药中提取有效部位的方法,根据中草药中各种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性,选用对活性成分溶解度大、对不需要溶出成分溶解度小的溶剂,而将有效成分从药材组织内溶解出来的方法叫溶剂提取法。当溶剂加到中草药原料中时,溶剂由于扩散。渗透作用通过细胞壁透入细胞内,溶解可溶性物质,而造成细胞内外的浓度差,细胞内的浓溶液不断向外扩散,溶剂又不断进入药材组织细胞中,多次往返,直到细胞内外溶液浓度达到动态平衡时,将此饱和溶液滤出,再加入新溶剂,可把所需成分大部分溶出。
溶剂的选择
常见的溶剂可以分为三大类:
①水是强极性溶剂。
②亲水性有机溶剂。
③亲脂性有机溶剂。
常见溶剂的亲脂性的强弱顺序为(亲水性则相反):石油醚>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丙酮>乙醇>甲醇。
选择适当溶剂是溶剂提取法的关键。
①溶剂对有效成分溶解度大,对杂质溶解度小。
②溶剂不能与中药成分起化学变化。
③溶剂要经济、易得、使用安全等。常用的提取法有浸渍法、渗滤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及连续提取法。
溶剂提取法分类:
溶剂提取法分冷提法和热提法两种。
1.冷提法
(1)浸渍法
本法简单可行, 但浸出率低,如用水注意防腐。
(2)渗漉法
上、下形成浓度差,浸出效果优于浸渍法。
2.热提法
(1)煎煮法
我国最早使用的传统浸出方法,适用于水提取。
(2) 回流法
适用于有机溶剂提取,过滤回收溶剂。
(3) 连续提取法
中途不需过滤, 溶剂用量少。
水蒸气蒸馏法系指将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药材与水共蒸馏,使挥发性成分随水蒸气一并馏出,经冷凝分取挥发性成分的浸提方法。该法适用于具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在水中稳定且难溶或不溶于水的药材成分的浸提。水蒸气蒸馏法可分为共水蒸馏法、通水蒸气蒸馏法、水上蒸馏法。为提高馏出液的浓度,一般需将馏出液进行重蒸馏或加盐重蒸馏。常用设备为多能提取罐、挥发油提取罐,它在生产活动中被广泛使用。
水蒸气蒸馏法是指将含挥发性成分药材的粗粉或碎片,浸泡湿润后,直火加热蒸馏或通入水蒸汽蒸馏,也可在多能式中药提取罐中对药材边煎煮边蒸馏,药材中的挥发性成分随水蒸气蒸馏而带出,经冷凝后收集馏出液,一般需再蒸馏1次,以提高馏出液的纯度和浓度,最后收集一定体积的蒸馏液;但蒸馏次数不宜过多,以免挥发油中某些成分氧化或分解。本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道尔顿定律,相互不溶也不起化学作用的液体混合物的蒸汽总压,等于该温度下各组分饱和蒸气压(即分压)之和。因此尽管各组分本身的沸点高于混合液的沸点,但当分压总和等于大气压时,液体混合物即开始沸腾并被蒸馏出来。
水蒸气蒸馏法只适用于具有挥发性的,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与水不发生反应,且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成分的提取。此类成分的沸点多在100℃以上,与水不相混溶或仅微溶,并在100℃左右有一定的蒸气压。当与水在一起加热时,其蒸气压和水的蒸气压总和为一个大气压时,液体就开始沸腾,水蒸气将挥发性物质一并带出。例如中草药中的挥发油,某些小分子生物碱一麻黄碱、萧碱、槟榔碱,以及某些小分子的酚性物质。牡丹酚(paeonol)等,都可应用本法提取。有些挥发性成分在水中的溶解度稍大些,常将蒸馏液重新蒸馏,在最先蒸馏出的部分,分出挥发油层,或在蒸馏液水层经盐析法并用低沸点溶剂将成分提取出来。
1、水蒸气蒸馏法原理。
香料与水构成精油与水的互不相溶体系,加热时,随着温度的增高,精油和水均要加快蒸发,产生混合体蒸气,其蒸气经锅顶鹅颈导入冷凝器中得到水与精油的液体混合物,经过油水分离后即可得到精油产品。
2、 蒸馏方式。
水中蒸馏 :原料置于筛板或直接放入蒸馏锅,锅内加水浸过料层,锅底进行加热。
水上蒸馏:(隔水蒸馏)原料置于筛板,锅内加入水量要满足蒸馏要求,但水面不得高于筛板,并能保证水沸腾至蒸发时不溅湿料层,一般采用回流水,保持锅内水量恒定以满足蒸气操作所需的足够饱和蒸汽,因此可在锅底安装窥镜,观察水面高度。
直接蒸气蒸馏:在筛板下安装一条带孔环行管,由外来蒸气通过小孔直接喷出,进入筛孔对原料进行加热,但水散作用不充分,应预先在锅外进行水散,锅内蒸馏快且易于改为加压蒸馏。
水扩散蒸气蒸馏:这是国外应用的一种新颖的蒸馏技术。水蒸气由锅顶进入,蒸气至上而下逐渐向料层渗透,同时将料层内的空气推出,其水散和传质出的精油无须全部气化即可进入锅底冷凝器。蒸气为渗滤型,蒸馏均匀、一致、完全,而且水油冷凝液较快进入冷凝器,因此所得精油质量较好、得率较高、能耗较低、蒸馏时间短、设备简单。
蒸馏是分离、纯化液态混合物的一种常用的方法,也可以测定液态化合物的沸点,因此对鉴定纯液态化合物有一定的意义。
与水共沸的物质应该用水蒸气蒸馏法。
升华法是固态物质不经过液态阶段直接变为气体.樟脑、碘、萘等都容易升华。
常温下如碘单质等熔点沸点的克拉白龙曲线的交点比较接近原点的物质,换句话说就是在同压强下温度对其物态影响较为急促。
若是超低温下,如工业上的干冰提纯,就用固态空气升温升华得到。
升华时要注意温度的控制得当,且接收装置要有一定的冷凝作用,并能及时排出冷凝物.
若是实验室制法,只需用加冷水的圆底烧瓶底部收集,还要注意升华容器口要适中,最好用水浴加热进行实验。
5. 麻黄草的蒸馏水是什么有什么用如何完成
这是个好东西,这又不是个好东西
6. 麻黄粉是干嘛的
麻黄粉是一种支气管哮喘的粉剂中药。
7. 麻黄(草麻黄)有哪些特征
(朱蔚华)
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 f.)别名川麻黄。为麻黄科草本状小灌木。主产于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等省区。以绿色茎枝和根入药。全草含多种生物碱,主要为麻黄碱、伪麻黄碱,此外尚含微量的甲基麻黄碱、甲基伪麻黄碱、去甲基麻黄碱、去甲基伪麻黄碱、麻黄定碱、麻根素、麻黄唑酮、α-松油醇以及盐基苄基甲胺等。药理试验认为麻黄能兴奋中枢神经,对于大脑、中脑及延脑、呼吸与循环中枢,均有兴奋作用;还有类似肾上腺素的作用。内服麻黄制剂后,表现全身温暖,心跳加快,末梢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汗腺、唾液腺分泌增加;缓解支气管和胃痉挛;促进膀胱内括约肌紧张或痉挛;抗过敏,可用于荨麻疹,局部作用能使鼻粘膜血管收缩,故可用治疗鼻炎。麻黄挥发油对流感病毒(亚洲甲型,AR8)有抑制作用,麻黄挥发油乳剂有解热作用,有镇静作用及引起肌肉瘫痪现象,对蟾蜍心脏有抑制作用。麻黄定碱能降低血压,增加豚鼠的离体子宫及离体兔肠的收缩。伪麻黄碱有显著的利尿作用。地上部分味辛、微苦、性温;有发汗、平喘、利尿功能;主治风寒感冒、发热无汗、咳喘水肿。根:味甘、涩,性平;有止汗作用;主治自汗、盗汗。
其同属植物木贼麻黄(E.equisetina Bge),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川等省区;中麻黄(E.intermedia Schrenk et C.A.Mey),主产于甘肃、新疆、青海等省区,亦供药用。
一、形态特征
株高20—40cm。木质茎匍匐横卧土中,似根茎状,外皮褐色或褐红色,有须根。小枝圆,具浅纵槽,对生或轮生,直或微曲,节明显。叶膜质鞘状,生于节上,下部合生,上部2裂,裂片锐三角形。花单性,雌雄异株,雄球花黄色,常有数个雄花序组成穗状;雌球花单生枝顶,具苞片4对,雌球花成熟时苞片增大,肉质红色,成浆果状,长方卵形或近圆形。种子2粒,卵形(图16—33)。
图16—34 紫苏形态图
1.果枝 2.花 3.花冠剖开 4.果实
作紫苏用的除上述种外,还有回回苏(鸡冠苏)〔P.frutescens(L.)Britt,var.crispa(Thunb.)Hand.-Mazz。〕主要区别为叶皱曲,全部深紫色,边缘流苏状或条裂状,形如公鸡,故名鸡冠紫苏,惟植株较矮小,因此产量不及紫苏。
与紫苏形态相似的还有白苏〔P.frutescens(L.)Britt.〕和野苏〔P.frutescens(L.)Britt,var.acuta(Thunb.)Kudo〕。白苏的全株密被白毛,茎叶淡绿色,花冠白色,小坚果褐色或灰色,较紫苏大。野苏叶较小,卵形,长4.5—7.5cm,宽2.8—5cm。该二种的种子在部分省区以苏子入药。
二、生物学特性
紫苏对气候条件适应性较强,但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生长旺盛产量较高。土壤以疏松、肥沃、排灌方便为好。在重粘性或干燥、瘠薄的砂土上都生长不良。前茬以小麦、蔬菜为好。紫苏需要充足的阳光,因此可在田边地角或垄埂上种植,以充分利用土地和光照。种子发芽的适温25℃左右,在温湿度适宜的条件下,3—4天可发芽。白苏种子发芽所需温度较低,15—18℃即可发芽。紫苏属短命种子,常温下贮藏1—2年后发芽率骤减,因此种子采收后宜在低温处存放。紫苏生长要求较高的温度,因此前期生长缓慢,6月以后气温高,光照强,生长旺盛。当株高15—20cm时,基部第一对叶子的腋间萌发幼芽,开始了侧枝的生长。7月底以后陆续开花,从开花到种子成熟约需一个月,花期7—8月,果期8—9月。
三、栽培技术
(一)选地整地
选阳光充足、排灌方便、疏松肥沃的壤土种植为好。4月上旬整地,每亩施厩肥或堆肥2000—3000kg作基肥,耕翻土地深25cm左右,整细耙平。
(二)繁殖方法
用种子繁殖、直播和育苗移栽均可。直播生长快,收获早,并可节省移栽劳力,但要注意及时间苗,掌握好株行距,过稀过密都影响产量。移栽紫苏可利用油菜或麦茬地,也可栽于未成熟的玉米行间,只要加强管理,产量也高。
1.直播
播种期北方4月中下旬,南方3月下旬。条播、穴播均可,条播按行距50cm,开0.5—1cm浅沟,播后覆薄土并稍压实,有利于出苗。每亩用种子0.75kg左右。穴播按株行距30×50cm挖穴,播后覆薄土。南方播后在穴内施稀薄人畜粪尿,每亩1500kg左右。或每亩用种子约150g,草木灰150kg及人畜粪尿30—40kg,拌成种子与灰粪的混合物,播种时每穴施一把混合物,不必覆土。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快慢与温度有关,播种早温度低出苗慢,反之则快。在适温(约25℃)下5天左右可出苗。
2.育苗移栽
在干旱地区没有灌溉条件或种子缺乏,或前茬作物尚未收获等,都可用育苗移栽法。苗床宜选向阳温暖的地方,床土要施足厩肥或堆肥,并加入适量的过磷酸钙或草木灰。育苗期南方3月北方4月。播前先浇透水,待适耕时再翻土作苗床,将种子均匀撒于床面,盖细土0.5cm即可,保持床面湿润,一般7—8天可出苗。早春气温低,可在苗床上贴地覆塑料薄膜,待幼苗顶土后再揭去薄膜,采取如此措施,5月上旬即可移栽。苗高15—20cm时可选阴雨天或晴天下午移栽。挖苗前一天,将苗床浇透,以保证挖苗时不伤根。苗子要随挖随栽。在整好的地上,先按50cm行距开沟,深约15cm,将苗按30cm的株距排列在沟内一侧,然后覆土,浇水。1—2天后松土保墒,干旱时浇2—3水即可成活。以后减少浇水,使根系入土较深,有利于吸收深层肥水,促进生长发育。
(三)田间管理
1.间苗补苗
条播者应在苗高15cm左右时按30cm株距定苗,穴播者,每穴留苗2—3株,如有缺株应补上。育苗移栽者,栽后一周左右,如有死亡,也应及时补栽。
2.中耕除草
植株封垄前必须勤锄,特别是直播容易滋生杂草,作到有草即除。浇水或雨后土壤易板结,应及时松土,但不宜过深,以防伤根,也可将中耕与施肥培土结合进行。
3.施肥
紫苏施肥量大则枝叶繁茂,如果土壤贫瘠或未施底肥,出苗后可隔周施一次化肥,每次亩施13—20kg,全生育期用量100—130kg,应N、P、K俱全,按成分计算全生育期N10kg,P 10kg,K 6.7kg。若用人畜粪尿追施,6—8月每月一次,每次1500kg左右,第一次由于苗嫩施肥宜淡,最后一次追肥后要培土。
4.排灌
紫苏在幼苗和花期需水较多,干旱应及时浇水,雨季应注意排涝,以免烂根死亡。
(四)病虫害及其防治
1.紫苏斑枯病
(Septoria perillae Miyake)
6月以后开始发生,初期叶面出现褐色或黑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大成为近圆形大病斑,病斑干枯后形成穿孔。高温多湿种植过密透光和通风不良易染此病。防治方法:不要种植过密,雨季注意排水,不用病株种子,发病初期用代森锰锌70%胶悬剂干粉喷粉防治,每隔一周一次,连喷2—3次,也可用1∶1∶200倍波尔多液防治,采收前20天停止用药。
2.锈病
7月以后发生(四川)。开始时植株基部的叶背发生黄色斑点,湿度越大传播越快,严重时病叶枯黄反卷脱落。防治方法:注意排水,栽种密度适宜;发病初期可用25%粉锈宁1000倍液喷雾防治。
3.欧洲菟丝子
(Cuscuta australis R.Br.)
又称南方菟丝子、金丝藤,为高等寄生种子植物。6—9月在紫苏茎上寄生,7—8月为害最重。防治方法:水旱轮作或深翻土地使寄生植物不能出土。用生物制剂“鲁保一号”工业用品0.25—0.4kg或土制品0.75—1kg对水100kg,肥皂0.1kg喷雾防治。
4.小地老虎
(Agrotis ypsilon Rottemberg)
4—5月为害,从地面咬断幼苗。防治方法参见人参。
5.银纹夜蛾
(Plusia sp.)
7—9月幼虫咬食苏叶,可用90%晶体敌百虫100倍液喷雾防治。
6.紫苏野螟
(Pyrausta phoenicealis Hübner)
幼虫咬食叶片和枝梢,常造成枝梢折断。北京7—9月为害。一年3代以老熟幼虫在残叶或土缝内滞育越冬。防治方法:清园,处理残株;收获后翻耕土地,减少越冬虫源。
其它尚有紫苏隐蚜(Cryptaphis siniperillae Zhang)等。
四、采收与加工
(一)采收
紫苏的采收期因用途及气候不同而异。一般认为枝叶繁茂时挥发油含量高,即花穗刚抽出1.5—3cm时含油率最高,因此上海一带,作蒸馏紫苏油的紫苏全草,在8—9月花序初现时收割。作药用的苏叶、苏梗多在枝叶繁茂时采收。南方7—8月,北方8—9月。苏叶、苏梗、苏子兼用的全苏一般在9—10月份,等种子部分成熟后选晴天全株割下运回加工。
(二)加工
紫苏收回后,摊在地上或悬挂通风处阴干,干后连叶捆好称全苏。如摘下叶子,拣出碎枝、杂物,则为苏叶;抖出种子即为苏子;其余茎秆枝条即成苏梗。有的地区在紫苏开花前收获净叶或带叶的嫩枝时,将全株割下,用其下部粗梗入药,称为嫩苏粳;紫苏子收获后,将植株下部无叶粗梗入药,称为老苏梗。全草收割以后,去掉无叶粗梗,将枝叶摊晒一天即入锅蒸馏,晒过一天的枝叶225kg一般可出紫苏油0.2—0.25kg。
五、留种
留种的紫苏宜稀植,以行株距各0.5m为宜,加强水肥管理,使之生长健壮。当果穗下部2/3长一段的果萼已经变褐色时可收割,因种子寿命短,宜在干燥低温处保存。
8. 麻黄打粉销售属有毒有害食品吗
应该是属于有毒食品
9. 如果是麻黄粉 我用%0.5盐酸水溶液和8倍水浸渍24小时..不加热.这样是不是可以减少碱的挥发
挥发可以不计
只是超过72度会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