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蒸馏除垢 » 蒸馏酒什么时候开始盛行的

蒸馏酒什么时候开始盛行的

发布时间: 2021-03-27 17:35:59

蒸馏酒的技术是什么时候,哪里发明的

方心芳先生来认为宋朝已有蒸馏器(《自自然科学史》6卷2期,1987年),但他在1934年时曾说我国唐代即有蒸馏酒(《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调查报告》第7号)。1975年在河北承德市青龙县出土的金代铜质蒸馏器,其制作年代最迟不超过1161年的金世宗时期(南宋孝宗时),认为可信无疑。据西方在10或11世纪发现蒸馏法以后,就可能由发酵的饮料中得到较早的乙醇(酒精)。但在16世纪以来,由谷物原料直接制备乙醇,其酒精和水的类似饮料产品,就被广泛应用。

② 我国哪个历史时期出现了蒸馏酒

唐朝时期,我国除了自然发酵的葡萄酒,还有葡萄蒸馏酒,也就是白色白兰地,即版出现了烧酒。烧酒利用酒精与水的权沸点不同,蒸烤取酒。蒸馏酒的出现,是酿酒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进步。

唐太宗在破高昌国时,得到过西域进贡的蒸馏酒,故有“唐破高昌始得其法”“用器承取滴露”的记载,说明唐代已出现了烧酒。

唐朝时期,我国西北和西南两大地区几乎同时出现白酒蒸馏技术。因此,在唐代文献中,出现了烧酒、蒸酒之名。

③ 蒸馏酒在中国什么时候出现什么时候普及的

东汉。元代普及。

在上海博物馆发现了东汉时期的青铜蒸馏器。该蒸馏器的年代, 经过青铜专家鉴定是东汉早期或中期的制品,用此蒸馏器作蒸馏实验,蒸出了酒度为 26.6-20.4的蒸馏酒。而且在安徽滁洲黄泥乡也出土了一件似乎一模一样的青铜蒸馏器。

专门研究这一课题的吴德铎先生和马承源先生认为我国早在公元初或一,二世纪时期,人民在日常生活中便已使用青铜蒸馏器了。但他们并未认定此蒸馏器是用来蒸馏酒(吴德铎:"阿剌吉与蒸馏酒",<<辉煌的世界酒文化>> , 成都出版社, 1993年)。

吴德铎先生在1986 年于澳大利亚召开的第四届中国科技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这一研究结果后,这一轰动世界科技史学界的论文引起了致力于<<中国科学技术史>>这一巨著编撰者,英国剑桥大学东方科学技术史图书馆馆长李约瑟博士的高度重视。

并表示要对其原著作中关于蒸馏器的这部分内容重新修正。这篇论文也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有人认为"东汉已有蒸馏酒"(王有鹏:"我国蒸馏酒起源于东汉说"<<水的外形,火的性格---深圳首届中国酒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

东汉青铜蒸馏器的构造与金代蒸馏器的也有相似之处。该蒸馏器分甑体和釜体两部分。通高53.9cm。甑体内有储存料液或固体酒醅的部分,并有凝露室。凝露室有管子接口,可使冷凝液流出蒸馏器外,在釜体上部有一入口,大约是随时加料用的。

蒸馏酒起源于东汉的观点,暂时没有被广泛接受。因为仅靠用途不明的蒸馏器很难说明问题。另外东汉以前的众多酿酒史料中都未找到任何蒸馏酒的踪影,缺乏文字资料的佐证。

(3)蒸馏酒什么时候开始盛行的扩展阅读:

流派:

从文史资料的角度考察,古代的蒸馏酒分为南北两大类型,如在明代,蒸馏酒就起码分为二大流派,一类为北方烧酒,一类为南方烧酒。<<金瓶梅词话>>中的烧酒种类除了有"烧酒"(未注明产地)外,还有"南烧酒"这一名称。但实际情况是在北方除了粮食原料酿造的蒸馏酒外,还有西北的葡萄烧酒,内蒙的马乳烧酒;

在南方还可分为西南(以四川,贵州为中心)及中南和东南(包括广西,广东)两种类。这样的分类仅仅是粗略的,并无统一的划分标准。

由于烧酒的主要特点是酒精浓度高,许多芳香成分在酒中的浓度是随着酒精度而提高的,酒的香气成分及其浓淡成了判断烧酒质量的标准之一。我国风格多样的烧酒,主要是酿造原料的不同而自然形成的。其次是酿造技术等因素。

④ 蒸馏酒是什么时间出现的

我国在宋代开始制造蒸馏酒。酿造的酒中乙醇的浓度不会太高,因为酒中乙醇的浓度专超过10%时属,就抑制了酵母菌的活动能力,发酵作用也就停顿下来了。取得烈性的浓酒必得通过蒸馏过程。

北宋时期大文学家苏东坡所撰《物类相感志》中有“酒中火焰以青布拂之,自灭”的话,这种可燃烧的酒应是一种蒸馏酒。

1975年在河北省青龙县发现了一具同一时期的金代铜胎蒸馏锅,估计可能是用来蒸酒的。尽管宋代可能已经有了蒸馏酒,但肯定还十分罕见。即使至明代晚期,宋应星在撰写的《天工开物》中,也没有提及蒸馏酒。

⑤ 蒸馏酒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有一种说法,说高度白酒的出现,是在元代。《中国大网络全书·酿酒科技文化》版中就进行权过这样的阐述:“元明清时期,固态蒸馏工艺广泛应用于酿酒,蒸馏酒生产遍及全国,新工艺不断被研究和应用。”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元军在入主中原的时候,从欧亚带来了蒸馏技术,于是蒸馏酒开始出现。现在中国的几大名酒,他的历史都是在明清时期。
又有说法言及高度白酒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了。这种说法把着眼点放在了“烧酒”的“烧”字上面。白居易有“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香”,至今还有实物为证者是上海博物馆马承源先生用汉代蒸馏器蒸酒试验所得的酒,最高酒度是26.6%vol,最低为14.7%vol,平均在20%vol左右,而且“酒香味道佳”。四川剑南春公司生产的“剑南春”,据说在汉代以前称为“绵竹大曲”,唐代才称为“剑南烧春”。在李肇的《唐国史朴》中有记载,《新唐书·德宗本纪》也记载在唐大历十四年,“剑南烧春”被定为皇室的贡酒。

⑥ 酒是什么时候发明的,怎么发明出来的

根据历史的不同文献的记载,有不同的版本,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争议:

造酒第一人有多种说法,最主要的两种是仪狄和杜康造酒。

1、相传仪狄是我国最早的酿酒人,堪称中国造酒第一人。先秦史籍多处提到仪狄作酒。如《世本》“制作”篇明确提出:“仪狄始作酒醪,以变五味。”

吕不韦《吕氏春秋》有“仪狄造酒”,刘向《战国策》进一步记载:“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曰:后世必有饮酒而之国者。'遂疏仪狄而绝旨酒。”

2、据传早在黄帝时期便已经发明了酒,具体的资料大家可以查询《黄帝内经》,里面有一些内容,是黄帝和岐伯讨论酒的记载。

3、相传夏禹时期的仪狄发明了酿酒。公元前二世纪史书《吕氏春秋》云:“仪狄作酒”。汉代刘向编辑的《战国策》则进一步说明:“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曰:后世必有饮酒而之国者。

(6)蒸馏酒什么时候开始盛行的扩展阅读:

喝酒的误区:

1、酒有镇痛护心作用。

酒能通经活络、理气止痛,可防治风寒湿痹和胸痹心痛,减少关节炎、冠心病发作的几率。不可否认,饮酒可暂时缓解上述症状,但观察资料表明,癌症和心脑血管病的死亡率与饮酒量呈正相关,且死亡率明显高于非饮酒人群。

2、酒有保暖御寒功能。

少量饮酒会使身体发热,这是酒精引起皮肤毛细血管处于扩张状态,在酒精代谢后期,很容易造成皮肤散发的热量增多,形成“酒后寒”,以至出现“以酒御寒寒更寒”的局面。

3、饮酒能提高性欲。

在多数人心目中,酒可助兴提欲,改善性功能,现在研究发现,酒精可对睾丸、卵巢造成直接毒害,且可通过对下丘脑、脑垂体的作用,对男女性功能产生相对持久的影响。

喝酒后胃难受的缓解办法:

1、服用适量的白糖水,能稀释胃中酒精浓度、减少酒的吸收。糖分吸收后使血糖浓度增加,酒在血液中的浓度降低,使酒精在体内代谢和排出加快,达到醒酒解酒的目的。

2、口服淡盐水,可达到稀释胃中的酒精和降低血中酒精浓度的作用。

3、喝牛奶可以保护胃部,多吃一些蔬菜,清淡的食物。

4、多喝粥,喝一些可以消化比较好的粥,这时候喝的粥不要太浓,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喝多。

5、吃水果,葡萄是很不错的选择,在喝酒之后如果反胃的话,那么就吃一些新鲜的葡萄,新鲜葡萄中含有丰富的酒石酸,能与酒中乙醇相互作用形成酯类物质,降低体内乙醇浓度,达到解酒目的。

同时,其酸酸的口味也能有效缓解酒后反胃、恶心的症状。如果在饮酒前吃葡萄,还能有效预防醉酒。

酒后1-3天进食易消化食物,防止过度劳累,最大程度上保证受损的胃粘膜尽快修复。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酒文化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喝酒的认识误区



⑦ 酒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七彩酒业
2018-07-28
关注
关于酒的起源,说法很多。以我国为例,有"仪狄造酒"、"杜康造酒"等说法,于是我国酿酒的起源限定于5000年左右的历史。

其实,仪狄、杜康等都只是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善于酿酒罢了。从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酒的起源经历了一个从自然酿酒逐渐过渡到人工酿酒的漫长过程。它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不断观察自然现象、反复实践并经无数次改进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白酒,又名白干、烧酒、火酒,有些少数民族地区称阿刺吉酒,意为"再加工"之酒。它是以粮谷等为原料,以酒曲、活性干酵母、糖化酶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储存、勾兑而制成的蒸馏酒。

蒸馏白酒的出现是我国酿酒技术的一大技术。秦汉以后历代帝王为求长生不死之药,不断发展炼丹技术。经过长期的摸索,不死之药虽然没有炼制成功,却积累了不少物质分离、提炼的方法,创造了包含蒸馏器具在内的种种设备。而将蒸馏器具来蒸熬酿造酒的技术就有了我们现在所熟知的白酒。

单就蒸馏技术而言,我国最迟应在公元2世纪以前便掌握了。那么白酒的出现应该在何时呢?对此问题,古今学者有不同的见解,至今仍无定论。

⑧ 真正意义上的白酒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烧酒指各种透明无色的蒸馏酒,一般又称白酒,各地还有白干、老白干、烧刀酒、烧锅酒、蒸酒、露酒、酒露、露滴酒等别称。
【我国烧酒的起源】
关于烧酒,一种说法,起源于唐代,在唐代文献中,烧酒、蒸酒之名已有出现。李肇(公元806年)写的《国史补》中的:“酒则有剑南之烧春”(唐代普遍称酒为“春”);雍陶(公元834年)诗云:“自到成都烧酒热,不思身更入长安。”可见在唐代,烧酒之名已广泛流传了。田锡写的《曲本草》中说:“暹罗酒以烧酒复烧二次,入珍贵异香,其坛每个以檀香十数斤的烟熏令如漆,然后入酒,腊封,埋土中二三年绝去烧气,取出用之。”赵希鹄写的《调燮类编》中说:“烧酒醉不醒者,急用绿豆粉粉荡皮切片将筋撬开口,用冷水送粉片下喉即安”(卷二);他又说:“生姜不可与烧酒同用。饮白酒生韭令人增病。饮白酒忌诸甜物”(卷三)。
“唐诗《荔枝楼对酒》诗云:“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香……”唐诗亦有“久闻成都溜酒香,不思自身人长安”之句。”(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
以上引文中所说的“烧酒”、“蒸酒”、“白酒”,是否就是今天的白酒?单从名字相同还不可定论。有人认为我国民间长期相沿,把蒸酒称为烧锅,烧锅生产的酒即为烧酒。但烧锅之名起源于何时,尚待考证。故白酒起源唐代,其论据尚欠充分。
另一种说法,元代时(1271—1368年)由国外传入。
元时中国与西亚和东南亚交通方便,往来频繁,在文化和技术等方面多有交流。有人认为“阿刺古”酒是蒸馏酒,远从印度传入。还有人说:“烧酒原名‘阿刺奇’,元时征西欧,曾途经阿刺伯,将酒法传入中国。”章穆写的《饮食辨》中说:“烧酒,又名火酒、‘阿刺古’。‘阿刺古’番语也。”现有人查明“阿刺古”、“阿刺吉”、“阿刺奇”皆为译音,是指用棕榈汗和稻米酿造的一种蒸馏酒,在元代曾一度传入中国。
再一种说法,是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在《本草纲目》中所写:“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败之酒皆可蒸烧。近时惟以糯米或黍或秫或大麦蒸熟,和曲酿瓮中十日,以甑蒸好,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段话,除说明我国烧酒创始于元代之外,还简略记述了烧酒的酿造蒸馏方法,故人以为可信。

⑨ 酒从什么时候开始蒸馏的

http://post..com/f?kz=6567474宋代中国已有蒸馏酒

这个观点经过现代学者的大量考证提出的。现将主要依专据罗例于下。属

(1)宋代史籍中已有蒸馏器的记载

宋代已有蒸馏器是支持这一观点的最重要的依据之一。南宋张世南?lt;< 游宦纪闻>>卷五中记载了一例蒸馏器,用于蒸馏花露。宋代的<<丹房须知>>一书中还画有当时蒸馏器的图形。吴德铎先生认为:"我们完全可以相信,至迟在宋以前,中国人民便已掌握了蒸制烧酒所必需的蒸馏器"。当然, 吴先生并未说此蒸馏器就一定用来蒸馏酒。

热点内容
丁度巴拉斯情人电影推荐 发布:2024-08-19 09:13:07 浏览:886
类似深水的露点电影 发布:2024-08-19 09:10:12 浏览:80
《消失的眼角膜》2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4:43 浏览:878
私人影院什么电影好看 发布:2024-08-19 08:33:32 浏览:593
干 B 发布:2024-08-19 08:30:21 浏览:910
夜晚看片网站 发布:2024-08-19 08:20:59 浏览:440
台湾男同电影《越界》 发布:2024-08-19 08:04:35 浏览:290
看电影选座位追女孩 发布:2024-08-19 07:54:42 浏览:975
日本a级爱情 发布:2024-08-19 07:30:38 浏览:832
生活中的玛丽类似电影 发布:2024-08-19 07:26:46 浏览: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