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馏烧瓶烧杯
㈠ 烧瓶和烧杯有什么区别
使用方法:烧瓶通常具有圆肚细颈的外观,与烧杯明显地不同。它的窄口是用来防止溶液溅出或是减少溶液的蒸发,并可配合橡皮塞的使用,来连接其它的玻璃器材。当溶液需要长时间的反应或是加热回流时,一般都会选择使用烧瓶作为容器。烧瓶的开口没有像烧杯般的突出缺口,倾倒溶液时更易沿外壁流下,所以通常都会用玻棒轻触瓶口以防止溶液沿外壁流下。烧瓶因瓶口很窄,不适用玻棒搅拌,若需要搅拌时,可以手握瓶口微转手腕即可顺利搅拌均匀。若加热回流时,则可於瓶内放入磁搅拌子,以加热搅拌器加以搅拌。烧瓶随著其外观的不同可分平底烧瓶和圆底烧瓶两种。左上图为一平底烧瓶,右上图则为一圆底烧瓶。通常平底烧瓶用在室温下的反应,而圆底烧瓶则用在较高温的反应。这是因为圆底烧瓶的玻璃厚薄较均匀,可承受较大的温度变化。主要用途: (1)液体和固体或液体间的反应器. (2)装配气体反应发生器(常温、加热). (3)蒸馏或分馏液体(用带支管烧瓶又称蒸馏烧瓶). 使用注意事项: (1)注入的液体不超过其容积的2/3. (2)加热时使用石棉网,使均匀受热. (3)蒸馏或分馏要与胶塞、导管、冷凝器等配套使用.烧杯用途:盛装反应物。 使用方法:烧杯因其口径上下一致,取用液体非常方便,是做简单化学反应最常用的反应容器。烧杯外壁有刻度时,可估计其内的溶液体积。有的烧杯在外壁上亦会有一小区块呈白色或是毛边化,在此区内可以用铅笔写字描述所盛物的名称。若烧杯上没有此区时,则可将所盛物的名称写在标签纸上,再贴於烧杯外壁作为标识之用。反应物需要搅拌时,通常以玻棒搅拌。当溶液需要移到其他容器内时,可以将杯口朝向有突出缺口的一侧倾斜,即可顺利的将溶液倒出。若要防止溶液沿著杯壁外侧流下,可用一枝玻璃棒轻触杯口,则附在杯口的溶液即可顺利的沿玻棒流下。 主要用途:(1)物质的反应器、确定燃烧产物 (2)溶解、结晶某物质 (3)盛取、蒸发浓缩或加热溶液 使用注意事项: (1)注入的液体不超过其容积的2/3 (2)加热时使用石棉网 (3)烧杯外部要擦干后再加热
㈡ 下列各种玻璃仪器中,不能进行加热的是() A.蒸馏烧瓶 B.烧杯 C.蒸发皿 D.容量瓶
A.蒸馏烧瓶需要垫石棉网加热,故A错误;
B.烧杯需要垫石棉网加热,故B错误;
C.蒸发皿能直接加热,故C错误;
D.容量瓶用于配制溶液,不能加热,故D正确.
故选D.
㈢ 烧瓶和烧杯有什么区别
烧瓶
开放分类:
化学仪器
用途:
盛装反应物。
使用方法:
烧瓶通常具有圆肚细颈的外观,与烧杯明显地不同。它的窄口是用来防止溶液溅出或是减少溶液的蒸发,并可配合橡皮塞的使用,来连接其它的玻璃器材。当溶液需要长时间的反应或是加热回流时,一般都会选择使用烧瓶作为容器。烧瓶的开口没有像烧杯般的突出缺口,倾倒溶液时更易沿外壁流下,所以通常都会用玻棒轻触瓶口以防止溶液沿外壁流下。烧瓶因瓶口很窄,不适用玻棒搅拌,若需要搅拌时,可以手握瓶口微转手腕即可顺利搅拌均匀。若加热回流时,则可於瓶内放入磁搅拌子,以加热搅拌器加以搅拌。烧瓶随著其外观的不同可分平底烧瓶和圆底烧瓶两种。左上图为一平底烧瓶,右上图则为一圆底烧瓶。通常平底烧瓶用在室温下的反应,而圆底烧瓶则用在较高温的反应。这是因为圆底烧瓶的玻璃厚薄较均匀,可承受较大的温度变化。主要用途:
(1)液体和固体或液体间的反应器.
(2)装配气体反应发生器(常温、加热).
(3)蒸馏或分馏液体(用带支管烧瓶又称蒸馏烧瓶).
使用注意事项:
(1)注入的液体不超过其容积的2/3.
(2)加热时使用石棉网,使均匀受热.
(3)蒸馏或分馏要与胶塞、导管、冷凝器等配套使用.
烧杯
用途:
盛装反应物。
使用方法:
烧杯因其口径上下一致,取用液体非常方便,是做简单化学反应最常用的反应容器。烧杯外壁有刻度时,可估计其内的溶液体积。有的烧杯在外壁上亦会有一小区块呈白色或是毛边化,在此区内可以用铅笔写字描述所盛物的名称。若烧杯上没有此区时,则可将所盛物的名称写在标签纸上,再贴於烧杯外壁作为标识之用。反应物需要搅拌时,通常以玻棒搅拌。当溶液需要移到其他容器内时,可以将杯口朝向有突出缺口的一侧倾斜,即可顺利的将溶液倒出。若要防止溶液沿著杯壁外侧流下,可用一枝玻璃棒轻触杯口,则附在杯口的溶液即可顺利的沿玻棒流下。
主要用途:
(1)物质的反应器、确定燃烧产物
(2)溶解、结晶某物质
(3)盛取、蒸发浓缩或加热溶液
使用注意事项:
(1)注入的液体不超过其容积的2/3
(2)加热时使用石棉网
(3)烧杯外部要擦干后再加热
(4)提示:
*烧杯不宜适合盛装大量反应物,因为烧杯口大,50ml的酸.碱等反应物在一起,容易溅出.使用烧瓶比较好!
*火焰不能碰到刻度!
㈣ 蒸馏时收集液体为什么不能用烧杯而用锥形瓶
没有固来定的非要使用什么,习自惯上是使用锥形瓶,锥形瓶相对来说口径较小,可以避免一些液体溅出瓶外。
锥形瓶一种化学实验室常见的玻璃仪器。锥形瓶一般使用于滴定实验中。为了防止滴定液下滴时会溅出瓶外,造成实验的误差,再将瓶子放在磁搅拌器上搅拌。
锥瓶亦可用于普通实验中,制取气体或作为反应容器。其锥形结构相对稳定,不会倾倒。
注意事项
(1)注入的液体最好不超过其容积的1/2,过多容易造成喷溅。
(2)加热时使用石棉网(电炉加热除外)。
(3)锥形瓶外部要擦干后再加热。
(4)使用后需使用专用洗涤剂清洗干净,并进行烘干,保存在干燥容器中。
(5)一般情况下不可用来存储液体。
(6)震荡时向同一方向旋转
衍生物
具支锥形瓶,在锥瓶侧面加一支管,又叫吸滤瓶。作用同具支管试管。
碘量瓶:在锥形瓶口上使用磨口塞子,并且加一水封槽。用于碘量分析,盖塞子后以水封瓶口。
㈤ 水浴加热蒸馏时,蒸馏烧瓶能紧贴着烧杯壁吗
不能,蒸馏瓶贴着的部分温度高,其他部分温度低
㈥ 圆底烧瓶和蒸馏烧瓶有什么区别
一、外形不同
圆底烧瓶:瓶颈处无略向下伸出的细玻璃管装置,瓶颈即为普通直管。
二、用途不同
圆底烧瓶:可以进行长时间加热,但必须垫石棉网。圆底烧瓶可以密闭加热大量液体,还可以进行喷泉实验。
蒸馏烧瓶:瓶颈上有侧管,主要用于蒸馏操作。
三、使用注意事项不同
圆底烧瓶:
1、圆底烧瓶底部厚薄较均匀,又无棱出现,可用于长时间强热使用。
2、加热时烧瓶应放置在石棉网上,不能用火焰直接加热。
3、实验完毕后,若有导管等,一律先撤去导管,防止倒流,再撤去热源,静止冷却后,再行废液处理,进行洗涤。
4、烧瓶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不超过烧瓶体积的1/2(怕太多溶液在沸腾时容易溅出或是瓶内压力太大而爆炸)。
蒸馏烧瓶:
1、加热时要垫石棉网,也可以用其他热浴加热。加热时,液体量不超过容积的2/3,不少于容积的1/3。
2、配置附件(如温度计等)时,应选用合适的橡胶塞,特别注意检查气密性是否良好。
3、蒸馏时最好事先在瓶底加入少量沸石(或碎瓷片),以防暴沸。
4、加热时应放在石棉网上,使之均匀受热。
5、蒸馏完毕必须先关闭活塞后再停止加热,防止倒吸。
6、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蒸馏烧瓶支管口的下沿平齐。
㈦ 蒸馏烧瓶的用法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烧瓶通常具有圆肚细颈的外观,与烧杯明显地不同。它的窄口是用来内防止溶液溅出或容是减少溶液的蒸发,并可配合橡皮塞的使用,来连接其它的玻璃器材。当溶液需要长时间的反应或是加热回流时,一般都会选择使用烧瓶作为容器。烧瓶的开口没有像烧杯般的突出缺口,倾倒溶液时更易沿外壁流下,所以通常都会用玻棒轻触瓶口以防止溶液沿外壁流下。烧瓶因瓶口很窄,不适用玻棒搅拌,若需要搅拌时,可以手握瓶口微转手腕即可顺利搅拌均匀。若加热回流时,则可於瓶内放入磁搅拌子,以加热搅拌器加以搅拌。烧瓶随著其外观的不同可分平底烧瓶和圆底烧瓶两种。左上图为一平底烧瓶,右上图则为一圆底烧瓶。通常平底烧瓶用在室温下的反应,而圆底烧瓶则用在较高温的反应。这是因为圆底烧瓶的玻璃厚薄较均匀,可承受较大的温度变化。主要用途:
(1)液体和固体或液体间的反应器.
(2)装配气体反应发生器(常温、加热).
(3)蒸馏或分馏液体(用带支管烧瓶又称蒸馏烧瓶).
使用注意事项:
(1)注入的液体不超过其容积的2/3.
(2)加热时使用石棉网,使均匀受热.
(3)蒸馏或分馏要与胶塞、导管、冷凝器等配套使用
㈧ 下列仪器中,烧杯,烧瓶,蒸发皿,量筒,试管,蒸馏烧瓶,集气瓶,不能加热的是—
不能加热的是量筒和集气瓶
能直接放在火焰上加热的是—蒸发皿,试管,—,要放在石棉网上加热的是—烧杯,烧瓶,蒸馏烧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