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蒸馏塔
A. 把下面汉语翻译成英语!谢啦!
Mongolia federal drug 6APA engineering contracting overall inspection equipment nine pie, January 2008 - April 10 million tons of hebei plant cyclohexanone project tower and quality work and the reactor equipment factory of data, and R07071 composite material proction - a stamped water reactor (drawings and technical design by Japan and tian chensheng content, and provide quality work in) GuoDianFu engineer instruction and review all done under composite PQR and welding technology. October 2008-2009 2 months LeYi Beijing waste oil exports to the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installation a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process quality work and proct certification in English. Of all the above all the proct engineering by hebei certificate of boiler and pressure vessel and special equipment supervision, inspection and supervision shall be confirmed. Project experience
In 2007-2008/2006 / now in September 9 October 2009 - federal drug 6APA engineering process of Inner Mongolia and quality work
Description: the whole quality work responsibility and material
Project description: the project belongs to the pharmaceutical inspection of project, 240 cubic fermentation tank, seeds, distillation, reaction kettle equipment. Ecation background
The 2008-2009 November/December/in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t) | | this chemical technology, 2004-2007-07 undergraate 07: hebei chemical medicine/institute of chemical equipment and machinery | | college
B. 化学问题
D 最外层电子数为8才是稳定结构
【摘要】元素钛(Ti是一种过渡金属,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一直认为它是一种稀有金属。从20世纪40年代以后,钛及其亿合物被广泛应用于飞机、火箭、导弹、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舰艇、军工、医疗以及石油化工等领域。科学家预言:21世纪金属钛将是冶金工业是最重要产品之一。
人类在使用金属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铜、铁、铝之后,第四种将被广泛应用的金属元素是哪一种呢? 这种金属已被科学家预言为钛。这是因为钛具有熔点高、硬度大、可塑性强、密度小、耐腐蚀等优点。
一、钛的发现和性质
钛是1791年被英国牧师格累高尔发现的。1795年马丁,克拉普罗特在分析一种金红石时,认识到这种矿石是一种金属氧化物,并将这种金属命名为钛,由于钛很容易和常见的金属形成合金,在发现后很多年内,许多人企图从它的化合物中将它分离出来,都未获成功,直到1910年才由美国化学家亨特将很纯的TiCl4和金属Na一齐放进耐高压的钢缸中,将缸加热到红热,冷却后,洗去NaCl得到纯度高达99.9%的钛。
钛的年产量表
1910年
1947年
1948年
1955年
1957年
1962年
1972年
0.2吨
2吨
10吨
1.7万吨
2万吨
10万吨
20万吨
进入70年代以来,钛的年产量仍以15%的速度稳步上升。例如英国,10年内对钛材料的需求量至少增长了800%。
钛外观似钢,具有银灰光译。钛的强度大,钛合金抗拉强度达180kg/mm3。钛的特性是度小(4.51g/cm3),硬度大,熔点高(1675℃),高纯度钛具有良好的可塑性,但当有杂质存在时变得脆而硬。在室温时钛不与氯气、稀硫酸、稀盐酸和硝酸作用,但能被氢氟酸、磷酸、熔融碱侵蚀。钛很容易溶解于HF+HCl(H2SO4)中,钛最突出的性能是对海水的抗腐蚀性很强,有人将一块钛沉入海底,五年以后取上一看,上面粘附着许多小动物与海底植物,本身却一点也没有被锈蚀,依上亮光闪闪!
二、钛及其主要化合物的应用
钛具有超众的性能和储藏量大(在地壳中约占总重量的0.42%,在金属世界里排行第七,含钛的矿物多达70多种、在海水中含量是1ug/L,在海底结核中也含有大量的钛)的特点。目前钛的用途发展很快,已被广泛应用于飞机、火箭、导弹、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舰艇、军工、轻工、化工、纺织、医疗以及石油化工等领域。
极细的钛粉,是火箭的好燃料;钛的抗腐蚀能力,比常用的不锈钢强15倍,使用寿命比不锈钢长10倍以上。在电影的底片和正片制作中,需要使用多种强酸强碱等药物,它们对洗印设备腐蚀十分严重,洗印设备中的齿轮最多只能使用几个月,1980年西安电影制片厂试用钛材,结果设备运转一年多时间,齿轮丝毫没有腐蚀。
钛在外科医疗手术上的应用,也非常引人入胜。目前,外科接骨是用不锈钢,使用不锈钢有一个缺点,就是接骨愈合之后,要把不锈钢片再取出来,这是件十分痛苦的事。不然,不锈钢会因生锈而对人体产生危害。如果改用钛制的“人造骨胳”将使骨科技术完全改观。在头损坏的地方,用钛片与钛螺丝钉,过了几个月,骨头就会重新生长在钛片的小孔与螺丝里,新的肌肉纤维就包在钛的薄片上,钛骨骼宛如真正的骨骼一样和血肉相联,起到支撑和加固作用,所以,钛被人们赞誉为“亲生物金属”。现在它已开始应用于膝关节、肩关节、肋关节、头盖骨、主动心瓣、骨骼固定夹等方面。
在炼钢工业中,少量钛是良好的脱氧、除氮及除硫剂。
二氧比钛是一种宝贵的白色颜料,叫钛白。钛白兼有铅白的掩盖性能和锌白的持久性能,它是世界上最白的物质之一,1克钛白可以把450多平方厘米的面积涂得雪白。特别可贵的是钛白无毒。现在每年用做颜料的二氧化钛有几十万吨。
由于二氧化钛具有高熔点的性质,常被用来制造耐火玻璃、釉料、珐琅、陶土、耐高温的实验器皿等。
如何开发海水中的铀资源,是个大难题,海水中含有40万吨铀,从1956年起,人们才找到一种最有希望的铀吸附剂—水合二氧化钛,从此研制了一套以二氧化钛为基础的海洋提铀技术,每克吸附剂已达到吸附1毫克铀的水平。
四氯化钛在湿空气中会冒出大量白烟。由于它具有这种特性,在军事上常用它作为人造烟雾剂。特别是在海洋上,水汽多,一放四氯化钛,浓烟就象一道白色的长城,挡住了敌人的视线。
钛酸钡晶体被广泛应用于超声波仪器和水底探测器中。这是因为具有受压斩改变形状时,会产生电流;一旦通电又会改变形状。把钛酸钡放在超声波中,它受压便会产生电流,由它所产生的电流的大小可以测知超声波的强弱;相反,用高频电流通过它,则可以产生超声波。
在用金色装饰工艺品和日用品中,由于它们的硬度低、容易刺破和磨损,不能耐久。当在这些物质的表面镀一层氮化钛时,外观几乎和黄金的镀层一模一样,而比黄金以及硬质合金更耐磨,这种镀层被誉为具有“永不磨损性”。
有机钛聚合物,可用作表面活性剂、分散剂、抗水剂或防锈剂。
三、钛合金的应用
目前人类使用的四个系列的贮氢金属中,钛系是其中一种,也是比较便宜的一种,但目前人类还没有找到更理想的“贮氢金属”,一旦这个问题解决了,人们就可以用氢做燃料。
“钛飞机”可以减轻机体重量5吨,多载乘客100多名。在新型喷气发动机中,钛合金已占整个发动机重量的18~25%;在最新出现的超音速飞机上,钛的使用量几乎占到整个机体结构总重量的95%,所以,如果没有钛合金就很难发展目前的超音速飞机。
用钛制造的潜艇,不仅比钢制潜艇经久耐用,而且可以潜入更大的深度,钛潜艇可以下潜到4500米以下,这是钢制潜艇无法逾越的界限。用钛制造军舰、轮船,不用涂漆,在海水中航行几年也不会生锈。由于钛不是铁磁体物质,不会被磁水雷发现,这点在军事上特别重要,如果没有钛炼成的耐热钢,目前使用的常规武器步枪和机枪的寿命也只能是最初的4.5秒。
利用钛和锆对空气的强大吸收力,可以除去空气,造成真空。用钛锆合金制成的真空泵,可以把空气抽到只剩下十亿分之一。
钛铌合金是理想的超导材料。清华大学利用光学干涉原理和离子氮化钛处理制成了画面清晰、层次分明的山川水墨画。
在目前使用的最常见的两种不锈钢中,铬镍钛18-8-1型(含铬18%、镍8%、钛1%)是工业上最常用的。
碳化钛(TiC)颇象碳化铁,具有金属光泽。可它比碳化铁具有更高的熔点和更高的硬度。所以,它有着实际应用价值。
用钛制器皿保存的食物,色、香、味经久不衰;钛制炊具既轻巧,又不会生锈,最合科学卫生。
用钛合金制成的高压容器,能够耐受2500个大气压的高压。
钛和镍组成的合金,被成为“记忆合金”。这种合金制成预先确定的形状,再经定型处理后,若受外力变形,只要稍微加热便可恢复原来的面貌。这种合金目前已在不少领域得到应用。如美国阿波罗号飞船上用的天线,就是这种记忆合金;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已将这种记忆合金用于妇女绝育手术中;另外还可用于仪表、电子装置等领域。
现在,对钛的广泛使用最大障碍是钛很难冶炼。因为钛的熔点很高,冶炼钛就要在更高的温度下进行,而在高温下钛的化学性质又变得很活泼,因此冶炼要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还要不使用含氧材料,这就对冶炼设备、工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冶炼的钛70%左右用在制造飞机、导弹、宇宙飞船、人造卫星等方面。
目前人类对钛的应用仅仅是一个良好的开端,金属钛的前程无量,所以钛被授予“21世纪金属”的称号。
参考资料:http://www.enease.com/wenzhang-Ti.htm
C. 探究性学习报告——关于钛的 高中作业
课题名称:钛
课题提出的背景、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钛正发挥着越来越广大的用途,通过对钛的进一步探究,来认识钛的优越特性以及了解高端钛产品。
课题探究的主要内容:
概述
钛是一种金属元素,灰色,原子序数22,相对原子质量47.87。能在氮气中燃烧,熔点高。钝钛和以钛为主的合金是新型的结构材料,主要用于航天工业和航海工业。
发展历程
钛元素发现于1789年,1908年挪威和美国开始用硫酸法生产钛白,1910年在试验室中第一次用钠法制得海绵钛,1948年美国杜邦公司才用镁法成吨生产海绵钛---这标志着海绵钛即钛工业化生产的开始。
我国钛工业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期:即20世纪50年代的开创期,60-70年代的建设期和80-90年代的初步发展期。在新世纪,得益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钛工业也进入了一个快速成长期。
来源:
钛属于稀有金属,在地壳中的丰度占第七位,有0.45%。用于冶炼钛的矿物主要有钛铁矿(FeTiO3)、金红石(TiO2)和钙钛矿等。矿石经处理得到易挥发的四氯化钛,再用镁还原而制得纯钛。
用途:
钛的强度大,纯钛抗拉强度最高可达180kg/mm2。有些钢的强度高于钛合金,但钛合金的比强度(抗拉强度和密度之比)却超过优质钢。钛合金有好的耐热强度、低温韧性和断裂韧性,故多用作飞机发动机零件和火箭、导弹结构件。钛合金还可作燃料和氧化剂的储箱以及高压容器。现在已有用钛合金制造自动步枪,迫击炮座板及无后座力炮的发射管。在石油工业上主要作各种容器、反应器、热交换器、蒸馏塔、管道、泵和阀等。钛可用作电极和发电站的冷凝器以及环境污染控制装置。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在仪器仪表上已广泛应用。在医疗中,钛可作人造骨头和各种器具。钛还是炼钢的脱氧剂和不锈钢以及合金钢的组元。钛白粉是颜料和油漆的良好原料。碳化钛,碳(氢)化钛是新型硬质合金材料。氮化钛颜色近于黄金,在装饰方面应用广泛。
钛和钛的合金大量用于航空工业,有"空间金属"之称;另外,在造船工业、化学工业、制造机械部件、电讯器材、硬质合金等方面有着日益广泛的应用。
此外,由于钛合金还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所以钛合金还可以作人造骨。
中国钛矿地理分布
我国钛资源总量9.65亿吨,居世界之首,占世界探明储量的38.85%,主要集中在四川、云南、广东、广西及海南等地,其中攀西是中国最大的钛资源基地,钛资源量为8.7亿吨。
中国探明的钛资源分布在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108个矿区(图3.5.1及表3.5.4)。主要产区为四川,次有河北、海南、广东、湖北、广西、云南、陕西、山西等省(区)。
世界钛矿资源总体状况
截至1995年底,世界金红石(包括锐钛矿)储量和储量基础分别为3330万t和16440万t,资源总量约2.3亿t(TiO2含量,下同),主要集中在南非、印度、斯里兰卡、澳大利亚。世界钛铁矿(TiO2)储量和储量基础分别为2.743亿t和4.353亿t,资源总量约10亿t;主要集中在南非、挪威、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印度。
钛产品:
钛及钛合金是极其重要的轻质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车辆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类型:典化钛,工业纯钛, α 型钛, β 型钛, α +β型钛
课题探究的方法:
网络 书籍
自评:
1、我们在这次活动中都表现得很出色,也学到了很多。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收集与分析资料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同时,这次活动也使大家的友谊更加坚固。不过,也使更加客观地认识到自己能力的有限,相信大家会有更大的提高。
2、认识钛的优越特性以及了解高端钛产品
3、以多种方式,拓广知识来源渠道;
4、覆盖面较广,增强合作意识。
D. 白族,什么是甑笆底
古代酿制的酒是酒与糟混在一起的,到了周代,才有了所谓的“清酒”(《周礼》)。这种白酒,最早是与祭祀有关,人们在祭祀时,曾束一把白茅草塞在一种酒容器口上,将酒醪倾倒在茅草上,让酒汁渗下去,以象征被神饮用。这大概就是最早使酒汁与糟分离所用的方法。古人对祖先、鬼神是十分畏惧和崇敬的,祭祖先祈福求祚是可信的。当时人们还没有条件普遍漉去酒糟只取酒汁的,《楚辞·招魂?》中,就证明了除去酒糟的酒——“挫糟”来招魂。无论漉出的酒,还是压榨的酒,酒精含量都不会很高。谷物原料发酵时,酵母菌受到酒精的抑制会停止繁殖,发酵作用也就停止了。现代的黄酒系列都是在压榨的方法取得原酒,这种方法酒度是不会超过二十度的。最早有依据证明,在宋代有了类似今天白酒的谷物蒸馏器。1975年河北青龙县出土了一套铜制蒸酒器皿,高4.15厘米,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分体是一只圆型蒸汽锅,上分体是像只木桶的冷却器、敞口,底是半球形的穹窿底。蒸气锅与冷却器完全套合后,上器的唇紧贴下器外沿的内壁,形成一套能够完成整个蒸馏流程的蒸馏酒器,这套蒸馏器无论形制、构造还是使用原理,都与以后的“甑桶”有某种相似和演变。最主要是蒸馏流程路线表现为上下垂直走向。宋代的《洗冤录》和《曲本草》等书中提到了“烧酒”和“蒸馏酒”的记载,故原始的“甑桶”应用在宋代,这种说法是可靠的。古代的甑,首先是做炊具,这里所要讲的甑桶是古代蒸酒的器具,它使远古的“低度酒”向高度酒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中国的甑桶是古代人们的伟大创举,古代有用煤炭火或木柴加热蒸桶,在装料、加盖冷却、接酒等操作程序中,属于填充甑桶,固态醅本身既是蒸馏物料,又是填充物料。
现代的甑桶,一般为呈花盆甑形状,即因为蒸馏时,酒醅体积收缩,蒸汽容易沿边而出,造成“闪边”。为防止这一情况发生,甑口直径要大于甑底直径,一般大于15%以上,在甑的结构方面,甑桶外形,好像一只“花盆”。
现在大多使用不锈钢壳甑桶,不过极小数酒厂还存有如石头甑、木甑、水泥甑等。在甑盖的出“汽”口及冷却部分,要比过汽筒部位要低,以防止“逆流”现象。在结构上,甑桶要保持一定的高度即“塔层厚度”,一般醅层厚度在0.8-1米左右。如果甑桶过低,则醅层也低,酒的度数亦低,过高则出甑会困难。从这种意义上,白酒甑桶实际上是一个填充式蒸馏塔。甑桶的操作是间歇性的。即含有60%的水分以及酒精和数量众多的微量香味成分的固态发酵酒醅,通过人工装甑逐渐形成甑内的填料层,在蒸汽不断加热下,使甑桶内醅料温度不断升高,下层醅料的可挥发性成分浓度逐层不断变小,上层醅料的可挥发性成分浓度逐层变浓,使酒及香味成分经过汽化、冷凝、汽化,而达到多组分浓缩,提取的目的。甑桶的作用一是发酵酒醅分离浓缩成含酒精的高度酒,在老五甑混烧工艺中,还担负新投粮食的淀粉糊化作用。二是将发酵醅中存在的生物代谢副产物,即数量众多的微量香气成分,有效地浓缩提取到成品酒中。三是,在于发酵醅中的某些微生物代谢产物,在蒸馏过程中进一步起化学反应,产生新物质,即通常的蒸馏热变。四是,对醅料进行杀菌、消毒,便于下排入窖配料。
由于窖泥生香的均匀性与蒸馏提香的完整性,在甑桶实际操作中形成轻、松、薄、匀、准的甑操作技术。现代企业白酒甑桶操作中,采用缓慢蒸馏,中温流酒,低温接酒的措施。
固态发酵的基本缺陷是乙醇的生成量和香味物质的生成量不匹配,香味物质生成的多,乙醇没有把那种绝大部分香味物质富集起来,脱开酒醅的能力。“甑桶”则可以浓缩,富集、置换,即甑桶蒸馏就是把酒醅内含酒量5%的乙醇对发酵醅内香味物质的串蒸,提取过程。基于这种情况,对甑桶可以接一个水压柱,根据压力推动上升的水位,观察“火力”。判断甑内蒸馏作用是否维持平衡。也可根据乙醇的多化规律,人为地填加酒精成分,采取甑桶蒸馏辅助器,根据拉乌尔定律,最大浓度地提取香味成分,利用甑桶,可生产出高质量的串蒸酒。一般情况下,清香型白酒、酱香型白酒、浓香型白酒,蒸酒的酒醅,均可利用“串蒸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装甑技巧也更有可操作性,形成了平撒法、斜撒法、点撒法(花撒法)及对“蓄汽”、“引汽”、“穿甑”等异常问题的处理方法,中国的甑桶附合热力学上的相变原理,同样,对甑桶的形状与酒度及已酸乙酯类对醇溶性影响,探汽上甑的操作性,及底锅回酒对提香的作用均是可探讨的问题。
E. 液氨是有机物吗
不是的,液氨是无机物,下面是其介绍,希望对您有用,望采纳谢谢
液氨,又称为无水氨,是一种无色液体。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广泛,为运输及储存便利,通常将气态的氨气通过加压或冷却得到液态氨。液氨在工业上应用广泛,而且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所以其化学事故发生率相当高。
- 查看精彩图册
目录
简介理化性质
产品用途
液氨来源
- 合成氨
- 1.3.1高压法
- 1.3.2中压法
- 1.3.3低压法
- 其他来源
中毒处置
- 毒性及中毒机理
- 接触途径及中毒症状
- 急救措施
2012年中国液氨市场走势分析展开简介
理化性质
产品用途
液氨来源
- 合成氨
- 1.3.1高压法
- 1.3.2中压法
- 1.3.3低压法
- 其他来源
中毒处置
- 毒性及中毒机理
- 接触途径及中毒症状
- 急救措施
2012年中国液氨市场走势分析展开编辑本段简介英文名Liquidammonia(anhydrousammonia)
结构及分子式NH3
生产方法合成氨气经压缩制得液氨产品。
产品性能液氨为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极易气化为气氨。密度0.617g/cm3;沸点为-33.5℃,低于-77.7℃可成为具有臭味的无色结晶。
编辑本段理化性质分子式:NH3气氨相对密度(空气=1):0.59分子量:17.04液氨相对密度(水=1):0.602824(25℃)
CAS编号:7664-41-7自燃点:651.11℃
危险货物编号:23003分子量:17.03
熔点(℃):-77.7爆炸极限:16%~25%
沸点(℃):-33.41%水溶液PH值:11.7
比热kJ(kg·K)氨(液体)4.609氨(气体)2.179
蒸气压:882kPa(20℃)
存在自偶电离:2NH3↔NH4++NH2-
因此,在液氨中NH4Cl是酸,NaNH2是碱
编辑本段产品用途《2013-2017年中国液氨行业调研与投资前景评估报告》液氨主要用于生产硝酸、尿素和其他化学肥料,还可用作医药和农药的原料。
液氨
在国防工业中,用于制造火箭、导弹的推进剂。可用作有机化工产品的氨化原料,还可用作冷冻剂。液氨还可用于纺织品的丝光整理。NH3分子中的孤电子对倾向于和别的分子或离子形成配位键,生成各种形式的氨合物。如[Ag(NH3)2]+、[Cu(NH3)4]2+、BF3·NH3等都是以NH3为配位的配合物。液氨是一个很好的溶剂,由于分子的极性和存在氢键,液氨在许多物理性质方面同水非常相似。一些活泼的金属可以从水中置换氢和生成氢氧化物,在液氨中就不那么容易置换氢。但液氨能够溶解金属生成一种蓝色溶液。这种金属液氨溶液能够导电,并缓慢分解放出氢气,有强还原性。例如钠的液氨溶液:金属液氨溶液显蓝色,能导电并有强还原性的原因是因为在溶液中生成“氨合电子”的缘故。例如金属钠溶解在液氨中时失去它的价电子生成正离子:液氨加热至800~850℃,在镍基催化剂作用下,将氨进行分解,可以得到含75%H2、25%N2的氢氮混合气体。用此法制得的气体是一种良好的保护气体,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半导体工业、冶金工业,以及需要保护气氛的其他工业和科学研究中。
编辑本段液氨来源合成氨氨的合成是合成氨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其任务是将经过精制的氢氮混合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多快好省地合成为氨。对于合成系统来说,液体氨即是它的产品。
工业上合成氨的各种工艺流程一般以压力的高低来分类。
1.3.1高压法操作压力70~100MPa,温度为550~650℃。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氨合成效率高,混合气中的氨易被分离。故流程、设备都比较紧凑。但因为合成效率高,放出的热量多,催化剂温度高,易过热而失去活性,所以催化剂的使用寿命较短。又因为是高温高压操作,对设备制造、材质要求都较高,投资费用大。目前工业上很少采用此法生产。
1.3.2中压法操作压力为20~60MPa,温度450~550℃,其优缺点介于高压法与低压法之间,目前此法技术比较成熟,经济性比较好。因为合成压力的确定,不外乎从设备投资和压缩功耗这两方面来考虑。从动力消耗看,合成系统的功耗占全厂总功耗的比重最大。但功耗决不但取决于压力一项,还要看其它工艺指标和流程的布置情况。总的来看,在15~30Pa的范围内,功耗的差别是不大的,因此世界上采用此法的很多。
1.3.3低压法操作压力10MPa左右,温度400~450℃。由于操作压力和温度都比较低,故对设备要求低,容易管理,且催化剂的活性较高,这是此法的优点。但此法所用催化剂对毒物很敏感,易中毒,使用寿命短,因此对原料气的精制纯度要求严格。又因操作压力低,氨的合成效率低,分离较困难,流程复杂。实际工业生产上此法已不采用了。合成氨工艺流程大概可以分为:原料气的制备;原料气的净化;气体压缩和氨的合成四大部分。
其他来源工业上用苯胺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连续化生产二苯胺的过程中就有副产物氨气生成,经过压缩成高压气体,然后在降温冷却成液体制的液氨,在此过程中要进行排污,有杂质带入,因此相比高纯度的合成氨,此法得到的液氨纯度相比较低,用途因此也受到限制。
编辑本段包装储运液氨为第2.3类有毒气体
采用钢瓶或槽车灌装。灌装用钢瓶或槽车应符合国家劳动局颁发的
液氨储罐
“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等有关规定。允许重量充装系数为0.52kg/L。装运液氨的钢瓶和槽车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制订的《危险货物运输规则》,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受热,严禁烟火。钢瓶必须有安全帽,瓶外用橡皮圈或草绳包扎,防止激烈撞击和震动。液氨钢瓶应存放于库房或有棚的平台上。露天堆放时,应以帐篷遮盖,防止日光直射。主要靠铁路和公路运输。编辑本段中毒处置毒性及中毒机理液氨人类经口TDLo:0.15ml/kg
液氨人类吸入LCLo:5000ppm/5m
氨进入人体后会阻碍三羧酸循环,降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作用。致使脑氨增加,可产生神经毒作用。高浓度氨可引起组织溶解坏死作用。
接触途径及中毒症状
液氨
1.吸入吸入是接触的主要途径。氨的刺激性是可靠的有害浓度报警信号。但由于嗅觉疲劳,长期接触后对低浓度的氨会难以察觉。
(1)轻度吸入氨中毒表现有鼻炎、咽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患者有咽灼痛、咳嗽、咳痰或咯血、胸闷和胸骨后疼痛等。
(2)急性吸入氨中毒的发生多由意外事故如管道破裂、阀门爆裂等造成。急性氨中毒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粘膜刺激和灼伤。其症状根据氨的浓度、吸入时间以及个人感受性等而轻重不同。
(3)严重吸人中毒可出现喉头水肿、声门狭窄以及呼吸道粘膜脱落,可造成气管阻塞,引起窒息。吸入高浓度可直接影响肺毛细血管通透性而引起肺水肿。
2.皮肤和眼睛接触
低浓度的氨对眼和潮湿的皮肤能迅速产生刺激作用。潮湿的皮肤或眼睛接触高浓度的氨气能引起严重的化学烧伤。
皮肤接触可引起严重疼痛和烧伤,并能发生咖啡样着色。被腐蚀部位呈胶状并发软,可发生深度组织破坏。
高浓度蒸气对眼睛有强刺激性,可引起疼痛和烧伤,导致明显的炎症并可能发生水肿、上皮组织破坏、角膜混浊和虹膜发炎。轻度病例一般会缓解,严重病例可能会长期持续,并发生持续性水肿、疤痕、永久性混浊、眼睛膨出、白内障、眼睑和眼球粘连及失明等并发症。多次或持续接触氨会导致结膜炎。
急救措施1.清除污染
如果患者只是单纯接触氨气,并且没有皮肤和眼的刺激症状,则不需要清除污染。假如接触的是液氨,并且衣服已被污染,应将衣服脱下并放入双层塑料袋内。
液氨事故
如果眼睛接触或眼睛有刺激感,应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20分钟以上。如在冲洗时发生眼睑痉挛,应慢慢滴入1~2滴0.4%奥布卡因,继续充分冲洗。如患者戴有隐形眼镜,又容易取下并且不会损伤眼睛的话,应取下隐形眼镜。应对接触的皮肤和头发用大量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冲洗皮肤和头发时要注意保护眼睛。
2.病人复苏
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出污染区,对病人进行复苏三步法(气道、呼吸、循环):
气道:保证气道不被舌头或异物阻塞。
呼吸:检查病人是否呼吸,如无呼吸可用袖珍面罩等提供通气,
循环:检查脉搏,如没有脉搏应施行心肺复苏。
3.初步治疗
氨中毒无特效解毒药,应采用支持治疗。
如果接触浓度≥500ppm,并出现眼刺激、肺水肿的症状,则推荐采取以下措施:先喷5次地塞米松(用定量吸入器),然后每5分钟喷两次,直至到达医院急症室为止。
如果接触浓度≥1500ppm,应建立静脉通路,并静脉注射1.0g甲基泼尼松龙(methylprednisolone)或等量类固醇。(注意:在临床对照研究中,皮质类固醇的作用尚未证实。)
对氨吸入者,应给湿化空气或氧气。如有缺氧症状,应给湿化氧气。如果呼吸窘迫,应考虑进行气管插管。当病人的情况不能进行气管插管时,如条件许可,应施行环甲状软骨切开术。对有支气管痉挛的病人,可给支气管扩张剂喷雾,如叔丁喘宁。如皮肤接触氨,会引起化学烧伤,可按热烧伤处理:适当补液,给止痛剂,维持体温,用消毒垫或清洁床单覆盖伤面。如果皮肤接触高压液氨,要注意冻伤。
编辑本段废气回收液氨整理加工过程有废气排出,其组成有水蒸气、空气和氨气,其中氨气是有害气体,影响健康污染环境,为此要减少排放,加强回收,一方面可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可保护环境。
液氨报警器
氨的回收有吸收法,把来自液氨整理机排出的气体,通过管道输送至回收装置的洗涤塔(吸收塔),把混有空气的氨气在此塔内用水吸收成氨水,此时空气被清洗并排出塔外,然后通过蒸馏塔将氨和水分离,氨被蒸馏吸收制成浓氨水,浓氨水经精馏即成浓氨气,再将浓氨气经压缩机加压和冷凝冷却成液氨,最后输入贮存罐。在氨的回收装置中,洗涤塔顶部有排气口,要控制排放气体中的含氨量,要低于环保要求。澄江纺机厂和南京化工大学协作创制的氨回收系统,是吸收和压缩相结合的方法。当年2000年1月由中国纺机器材协会组织的专家现场考察,一致认为该氨回收循环系统是成功的,在整个回收系统是创造性地运用了低压吸收、低压精馏、低温除水、压缩冷凝的“三低一压”技术,既简化设备又节约能源,该法是在低温低压下操作运转,安全系数大,还有利于减少维修力量。主要有洗涤塔(吸收塔)、精馏塔、压缩机、冷凝器、液氨贮存罐。
液氨监测与报警
液氨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泄露须报警,由宝鸡市凯特利电子公司生产的液氨泄露报警和液氨自动充装切断报警装置符合国家技术监督和安检部门的要求。
液氨的压力
因为氨的临界温度为132.4℃,低于此温度只要予以适当压力即可将其液化。
在常温下,大概需要7~8个大气压即可将氨液化为液氨存放。
但实际使用温度未必是常温,我国规定设计时要求不低于50℃的饱和蒸气压力。液氨容器的设计压力应该为2.16MPa
编辑本段2012年中国液氨市场走势分析随着近几年来,煤化工产能过剩的问题更加凸显。从2011-2012年,我国合计合成氨产能达626万吨,尿素产能达1278万吨。2012年6月份我国国内合成氨产量约为457.8万吨。2011年6月我国国内合成氨产量约为439.5万吨。同比增长为4%。2012年1-6月份国内合成氨总产量约为2711.4万吨。2011年1-6月份国内合成氨总产量约为2532.2万吨,同比增长为6.6%。我国合成氨产量过剩,导致厂家纷纷降价出售,各地区成交基本顺畅。
2012年上半年国内液氨行情处于涨跌不稳的态势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整体行情震荡不止。上半年液氨的最高价格为,江苏北部地区液氨出厂主流价格在3250元/吨,江苏南部地区出厂主流3500元/吨左右。安徽长江以南地区液氨出厂主流3350元/吨承兑,安徽长江以北地区液氨出厂3250元/吨。河北地区液氨出厂价格2950-3000元/吨左右。山东地区液氨出厂主流3100-3150元/吨现金。受尿素、复合肥需求较好所支撑,液氨出厂价格持续高位。上半年合成氨最低价格为,河北市场出厂主流报价为2650-2700元/吨。山东地区出厂价格为2700-2800元/吨,苏北价格为2900元/吨。
从目前的行情来看,国内的液氨涨跌幅度不会太大,即国内在2012年将投产,以及扩产的液氨装置较多,但是基本供需能保持平衡。新增液氨装置,同时也配建尿素以及其他下游产品。8-9月我国农业处于收割、播种的时期,农业需求减弱,市场行情以疲软为主。预计下半年液氨行情将窄幅波动,北方液氨价格维持在2900-3000元/吨震荡。[1]
F. 我想考察下废旧轮胎炼油·
商丘金源有小型设备就是小家庭作坊环保的那种,无污染、无废气,废水的排出,而且还能办下来手续,价格是从10几万到30多万的不等,收油商买他们家的设备厂家提供收油商的
G. 蒸馏设备
在实验室里的一般蒸馏设备主要是由:蒸馏瓶,冷凝管,温度计这几部分版组成的;蒸馏法还包括权常压蒸馏,减压蒸馏,水蒸气蒸馏,根据不同的蒸馏法增加相应的装置
在工业上也有相应的蒸馏装置,包括平衡蒸馏装置,简单蒸馏装置,连续精馏装置等
特意为你翻的书啊!!!
H. 国内外危险化学品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的目录
上篇 国内事故
一、火灾爆炸
1.1 生产
辽宁省辽阳金航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爆炸事故(2008-9-14)
浙江省武义博阳实业有限公司火灾事故(2008-1-15)
江苏省联化科技有限公司爆炸事故(2007-11-27)
山东省德齐龙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一分厂爆炸事故(2007-7-11)
河北省沧州大化TDI有限责任公司硝化装置爆炸事故(2007-5-11)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盐城氟源化工公司临海分公司爆炸事故(2006-7-28)
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爆炸事故(2005-11-13)
山东省鲁西某化工公司脱碳塔爆燃事故(2000-2-28)
贵州省开阳磷城黄磷厂赤磷车间爆炸事故(2000-2-16)
安徽省芜湖某化学公司氯乙烯泄漏爆炸事故(1998-8-5)
新疆独山子石油化工总厂炼油厂隔油池闪爆事故(1998-5-7)
河南省尉氏县化工总厂合成氨系统高压管爆炸事故(1997-7-18)
辽宁省抚顺石化乙烯化工公司空气分离装置爆炸事故(1997-5-16)
陕西省兴化集团公司硝酸铵装置爆炸事故(1998-1-6)
重庆市长寿化工总厂特大火灾事故(1997-5-4)
山东省瑞星化工集团化肥厂压缩机爆炸事故(1996-12-6)
山东省瑞星化工集团山梨醇加氢反应爆炸事故(1996-8-12)
山东省瑞星化工集团精甲醇计量槽爆炸事故(1996-7-30)
贵州省遵义碱厂氯乙烯车间爆炸事故(1996-4-17)
河南省浚县化肥厂高压管爆裂着火事故(1996-1-4)
河南省信阳化工总厂乙炔干燥器爆炸事故(1995-5-8)
江苏省无锡化工集团大众化工厂混合桶爆炸事故(1995-3-24)
河北省兴隆县化肥厂爆炸事故(1995-2-13)
陕西省陕西化肥厂铜洗工段回流塔爆炸事故(1995-1-13)
江西省丰城化肥厂水煤气发生炉爆炸事故(1994-4-19)
北京市燕化公司化工一厂高压聚乙烯装置爆炸事故(1993-10-22)
河南省辉县化肥厂氨水罐爆炸事故(1993-9-18)
浙江省温州瑞安化工厂反应釜爆炸事故(1993-6-14)
山西省临县电石厂炉面爆炸事故(1993-4-12)
内蒙古通辽油脂化工厂癸二酸车间水解釜爆炸事故(1992-6-27)
上海市硫酸厂二甲基亚砜氧化器爆炸事故(1992-3-17)
河南省开封化肥厂液位计爆炸事故(1992-1-24)
福建省福州第二化工厂氨油分离器油气爆炸事故(1991-10-12)
江苏省淮阴有机化工厂高压釜爆炸事故(1991-10-8)
山东省莱芜化肥厂氨合成塔后废热锅炉进口管破裂着火事故(1991-8-24)
广东省黄埔化工厂爆炸着火事故(1991-5-17)
辽宁省旅顺化工厂消沫剂聚合釜爆炸事故(1991-5-16)
山东省安丘化肥厂合成塔出口高压管道爆炸着火事故(1991-4-26)
河北省万全化肥厂压缩厂房爆炸事故(1990-10-27)
辽宁省本溪市草河口化工厂氯乙烯外泄空间爆炸事故(1989-8-29)
陕西省汉中市电石厂熔融电石遇水爆炸事故(1989-7-22)
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化工厂汽化锅爆炸事故(1989-4-4)
河北省内邱县化肥厂铜洗塔爆炸事故(1989-4-24)
湖南省株洲化工厂氯气过量引起乙炔调节阀爆炸事故(1988-10-18)
吉林省辽源市石化厂环氧丙烷罐爆炸事故(1988-4-21)
湖北省云梦县农药厂新建装置爆炸事故(1988-4-3)
山东省平度化肥厂再生器爆炸事故(1986-5-22)
内蒙古乌拉山化肥厂爆炸事故(1985-8-28)
山东省招远化工厂染料十三车间爆炸事故(1985-8-14)
北京市昌平县化肥厂碳化罐爆炸事故(198346)
辽宁省大连石化石油七厂丙烷外泄爆炸事故(1984-1-1)
北京市延庆县化肥厂中间换热器爆炸事故(1983-10-8)
吉林省梅河口八一化工厂电石炉炉喷事故(1983-5-8)
广西壮族自治区苍梧氮肥厂煤渣堆放场爆炸事故(1982-6-14)
浙江省温州电化厂化学爆炸事故(1979-9-7)
河北省大城县化肥厂化学爆炸事故(1976-4-20)
江苏省镇江农药厂试制新农药爆炸事故(1976-4-1)
石油二厂氯气缓冲罐爆炸事故(1971-4-21)
辽宁省锦州石油六厂聚异丁烯装置爆炸事故(1970-7-21)
辽宁省抚顺石油二厂原油三部炉爆炸事故(1959-12-7)
1.2 使用
山东省青州市潍坊弘润石化助剂总厂油罐爆炸事故(2000-7-2)
南京市金陵石化公司炼油厂钢瓶爆炸事故(1993-6-30)
湖南省株洲市化工助剂厂爆炸事故(1989-2-13)
河北省沧州市染料化工厂磺化罐爆炸事故(1989-1-13)
江苏省南京助剂厂酒精蒸馏锅爆炸事故(1988-10-22)
天津市染化公司染化五厂一车间爆炸事故(1985-12-10)
1.3 储存
云南省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三环分公司硫黄仓库爆炸事故(2008-1-13)
山西省晋安科贸有限公司爆炸事故(2008-1-7)
四川省南充炼油厂铁路专用线油库油罐爆炸事故(1998-11-27)
北京东方化工厂储罐区特大火灾爆炸事故(1997-6-27)
辽宁省辽阳石油化纤公司聚酯厂爆燃事故(1996-10-9)
南京金陵石化公司炼油厂油品分厂油罐爆燃火灾事故(1993-10-21)
广东省深圳市安贸危险物品储运公司清水河仓库特大爆炸火灾事故(1993-8-5)
山东省黄岛油库特大火灾事故(1989-8-12)
福建省厦门电化厂糖精车间甲苯罐爆炸事故(1989-7-17)
上海市高桥石化公司炼油厂小梁山液化气罐区爆燃事故(1988-10-22)
江西省南昌钢铁厂动力分厂球形储氧罐着火事故(1985-5-19)
云南省建水县化工厂汽油库爆炸事故(1983-3-7)
吉林省吉林市煤气公司液化气站爆炸事故(1979-12-18)
江苏省太仓化肥厂液化气槽车液化气外泄爆炸事故(1978-3-4)
1.4 经营
上海市浦三路油气加注站液化气储罐爆炸事故(2007-11-24)
1.5 运输
江西省上饶道路交通黑火药爆炸事故(2005-3-17)
长江航运公司3000t油驳爆炸事故(1972-10-13)
上海焦化厂苯槽车装料外溢致火灾事故(1968-9-27)
1.6 其他
河南省焦作市化工总厂科研所干燥器爆炸事故(1997-1-9)
贵州省贵州有机化工厂研究所反应釜物料外泄爆炸事故(1992-12-2)
二、中毒窒息
2.1 生产
云南省南磷集团电化有限公司氯气泄漏事故(2008-9-17)
云南省昆明市安宁齐天化肥有限公司硫化氢中毒事故(2008-6-12)
湖北省随州市大地化工有限公司氨气泄漏事故(2008-3-17)
河南省濮阳中原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毒窒息事故(2008-2-23)
重庆天原化工总厂氯气泄漏爆炸事故(2004-4-16)
重庆市开县特大油气井喷事故(2003-12-23)
山西省运城某化肥厂煤气中毒事故(1999-4-2)
浙江省开化县化肥厂华鑫分厂中毒事故(1997-11-5)
安徽省灵壁县化肥厂清理变换炉料中毒事故(1997-4-9)
辽宁省营口市分水化工总厂硼砂车间中毒窒息事故(1995-5-23)
河南省信阳化工总厂农药分厂氯化工段中毒事故(1994-6-11)
山东省德州农药厂硫化氢中毒事故(1994-5-24)
湖南省岳阳市氮肥厂甲胺分厂中毒事故(1994-2-17)
江苏省南化公司氮肥厂氮氧化物中毒窒息事故(1993-6-2)
辽宁省抚顺石油化工公司石油二厂中毒事故(1993-2-21)
江苏省睢宁县化肥厂活性炭脱硫塔煤气中毒事故(1989-6-22)
福建省邵武市二化肥厂-氧化碳中毒事故(1989-6-15)
四川省合江化肥厂-氧化碳中毒事故(1989-4-21)
湖北省武汉炭黑厂-氧化碳中毒事故(1989-1-14)
吉林省延吉市化肥厂-氧化碳中毒事故(1988-10-13)
辽宁省大连染料厂剧毒气体泄漏事故(1988-6-28)
河南省扶沟县化肥厂液氨储罐爆炸事故(1988-3-4)
河北省南和县化肥厂活性炭罐内工人中毒事故(1986-10-11)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县化肥厂-氧化碳中毒事故(1986-4-10)
四川省遂宁县化工厂工人盲目进炉煤气中毒事故(1984-7-8)
2.2 使用
山东省烟台凯实工业有限公司硫化氢中毒事故(2007-10-11)
重庆钢铁集团公司煤气泄漏事故(2006-10-30)
四川省彭山碱厂地下矿爆破中毒事故(1988-7-15)
2.3 储存
江苏省南京东方化工有限公司煤仓内中毒窒息事故(1993-5-5)
2.4 运输
江西省贵溪农药厂一甲胺重大中毒事故(1991-9-3)
2.5 其他
甘肃省某县工程一队擅自打开下水井中毒事故(1992-12-8)
三、其他事故
3.1 生产
四川省某电冶公司黄磷厂黄磷自燃事故(2002-7-2)
贵州省盘县化肥厂天桥坍塌事故(1999-5-30)
陕西省华山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大灼烫事故(1997-11-20)
陕西省西安化工厂电石炉内塌料灼烫事故(1997-10-29)
河南省焦作化工二厂盐库触电事故(1991-7-29)
3.2 使用
内蒙古呼和浩特第二橡胶厂物体打击事故(1991-7-31)
下篇 国外事故
一、火灾爆炸
1.1 生产
美国乔治亚州奥古斯塔BP一阿莫科聚合物工厂爆炸事故(2001-3-13)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Sonat勘探公司油气分离厂火灾爆炸事故(1998-3-4)
美国某助爆药生产厂爆炸事故(1998-1-7)
美国托斯科埃文炼油厂爆炸事故(1997-1-21)
美国新泽西州Napp公司爆炸事故(1995-4-21)
美国Treea公司氮肥厂爆炸事故(1994-12-13)
日本甲醇精馏塔爆炸事故(1991-6-26)
美国斯特灵顿ICM化肥厂火灾爆炸事故(1991-5-1)
美国环氧乙烷再蒸馏塔爆炸事故(1991-3-12)
美国莱克查尔斯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火灾爆炸事故(1991-3-3)
美国-石油化工厂爆炸事故(1989-10-23)
韩国幸福公司ABS树脂厂火灾爆炸事故(1989-10-4)
保加利亚氯乙烯单体和聚氯乙烯厂火灾爆炸事故(1986-11-7)
英国环己烷空气氧化反应罐爆炸事故(1974-6-1)
日本-合成氨装置爆炸事故
1.2 储存
法国-化工厂硝酸铵大爆炸事故(2001-9-21)
泰国-桂圆干加工厂爆炸事故(1999-9-19)
美国衣阿华州一农场丙烷储罐爆炸事故(1998-4-9)
印度马弗罗炼油厂储罐区火灾爆炸事故(1988-11-9)
墨西哥城液化石油气站火灾爆炸事故(1984-11-19)
美国-液化天然气(LNG)地下储罐爆炸事故
1.3 运输
泰国液化石油气槽车爆炸事故(1990-9-24)
前苏联乌德市附近输油管泄漏液化石油气爆炸和客车脱轨事故(1989-6-3)
墨西哥液化石油气罐车火灾事故(1978-7-15)
西班牙液化丙烯罐车爆炸事故(1978-7-11)
美国硝酸铵运输船爆炸事故(1947-4-16)
1.4 其他
美国阿科化学公司废水罐爆炸事故(199075)
二、中毒窒息
2.1 生产
泰国-化工厂光气泄漏事故(2000-3-6)
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氮气窒息事故(1998-3-27)
印度博帕尔甲基异氰酸酯泄漏事故(1984-12-3)
日本-化工厂生产农药时焦油状废物分解泄漏事故(1973-5-10)
2.2 储存
塞内加尔液氨储罐破裂事故(1992-3-24)
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
参考文献
后记
·收起全部<<
I. 在工业大生产中怎么分离四氢呋喃和丙酮
从我本身的概念上讲,比较难。如果不用蒸馏法的话,分离酮与醚的办法,看下面。
分馏绝不是个好办法,因为,我不清楚四氢呋喃和丙酮会不会形成共沸物
给你查到了,分离丙酮的办法。
中性混合物(非酸非碱)用饱和的亚硫酸氢钠溶液处理,能得到犬类和甲基酮类(包括丙酮)形成亚硫酸氢钠的加成物,并以洁净洗出后,滤出后,再用过量的碳酸钠溶剂加热处理,重新生成原物(丙酮),令醛类和甲基酮与其他中性化合物分离。
此外酮类能与氯化三甲铵乙酸肼(Girard-T试剂)反应生成一个水溶性季铵盐,从而能与非水溶性的中型化合物分开。
以上绝对管用
至于其中的任何一个组分与水分开的方法么,加石灰蒸馏就可。
单提走四氢呋喃的办法没有。因为醚类只能与什么官能团都没有的烃类分离的特殊方法(+浓硫酸后蒸),加浓硫酸后,丙酮大概也能形成酸性正离子,蒸不出去,所以,这个应该没用。
有个文献你要能搜得着的话,看看,工业上很粗的分离还是能够做到的
丙酮、四氢呋喃、三乙胺和水混合物分离的研究
田庆来 谢全安 王洪有 周荣琪
【摘要】:对丙酮、四氢呋喃、三乙胺、水混合物的分离进行了工艺流程设计和实验研究。针对流程做了丙酮、四氢呋喃二元溶液间歇普通精馏实验,丙酮、四氢呋喃、三乙胺、水混合物的萃取精馏实验和萃取精馏脱水实验以及丙酮、四氢呋哺混合物萃取精馏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工艺可得质量分数为99.7%的丙酮。
【作者单位】: 河北理工学院化工系 河北理工学院化工系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
【关键词】: 丙酮;四氢呋喃 萃取精馏 三乙胺 水混合物分离 复合分离剂 塔顶产品 萃取精馏塔 回流比 相对挥发度 二元混合物
【分类号】:X787
【DOI】:cnki:ISSN:0253-4320.0.2002-S1-031
【正文快照】:
制药厂生产头孢曲松钠的过程中产生含有丙酮和四氢呋喃的废液,例如某制药厂的废液中主要含有丙酮77%、四氢呋喃10%、三乙胺2%、水1l%(质量分数)。而丙酮、四氢呋喃用途非常广泛,主要用作工业溶剂和有机合成的原料。若能回收废液中的丙酮和四氢呋喃,不仅可实现资源的再生,
J. 请问一下河北省邯郸市磁县,慧鑫打火机的客服,用丁烷气和用其他气体做出来的打火机怎样区分出来
丁烷(CH3CH2CH2CH3)又名正丁烷,是两种有相同分子式(C4H10)的烷烃碳氢化合物的统称。包括: 正丁烷和异丁烷 ( 2-甲基丙烷). 丁烷是一种易燃,无色,容易被液化的气体。是发展石油化工、有机原料的重要原料,其用途日益受到重视。
性质:无色可燃性气体。熔点----"-135.35C",沸点----"-0.5C",液态时密度 0.5788g/cm3,折射率1.3326(20。C),临界温度----"-152.0l。C",临界压力38OkPa,临界体积4387ml/g。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和其他烃。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爆炸极限为19%~84%(夕)。
生产工艺: 本品存在于油田气、湿天然气和裂化气中,如石油化工轻油裂解制乙烯装置中,联产的碳四烃,约为乙烯产量的40%;石油炼厂催化裂化装置所产的碳四烃,约占装置处理量的6%,经分离可得丁烷。
l从油田气和湿天然气分离 将其加压冷凝分离以后,可得含丙烷、丁烷的液化石油气,再用蒸馏法分离可得丙烷和丁烷。
2从石油裂化的碳四馏分分离 例如,石脑油中等深度裂解产物中含丁烷约占65%,重质馏分裂解产物中丁烷含量则更低。近年来,有的炼厂催化装置改用分子筛催化剂以及加氢裂化工艺,致使炼厂气中丁烷产率有所提高,丁烯产率有所下降。其丁烷分离过程如下。来自催化裂化装置的尾气,经分馏、分离碳三、异丁烯和碳五馏分以后,从塔底进入前乙情莽取蒸馏塔,自萃取蒸馏塔顶则得到90%以上的丁烷。
用途: 本品除直接用作燃料和冷冻剂之外,大量用于制取多种有机合成原料,如经脱氢可制丁烯和丁二烯;经异构化可制异丁烷;经催化氧化可制顺丁烯二酸酐、醋酸等;经卤化可制卤代丁烷;经硝化可制硝基丁烷;在高温下催化可制二硫化碳;经水蒸汽转化可以制取氢气。此外,丁烷还可做马达燃料掺和物以控制挥发分;也可做重油精制脱沥青剂;油井中蜡沉淀溶剂;用于二次石油回收的流溢剂;树脂发泡剂;海水转化为新鲜水的致冷剂,以及烯烃齐格勒聚合溶剂等。
化学反应和用途:烷烃是惰性气体, 因为它们的 C-C 和 C-H 键非常强. 它们并不与酸、碱、金属或者氧化剂反应。出奇地,它们不与酸、碱反应.不过汽油(辛烷)并不会与浓硫酸、碱金属或者高锰酸钾发生反应。 它燃烧形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汽
丁烷 + 氧气 -> 二氧化碳 + 水蒸气
2 C4H10 + 9 O2 --> 8 CO2(g) + 10 H2O
如果有充足的空气供应的情况下,丁烷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如果空气供应不足,会产生碳和一氧化碳。丁烷的日常用途包括了家用液化石油气,亦用于打火机和可携式丁烷气炉中作燃料。
由于氟利昂和氯氟化碳可导致臭氧层损耗,引起关注。故冷冻系统,特别是家用雪柜和冷藏箱均增加使用了异丁烷(2-甲基丙烷)作,代替氟利昂作制冷剂使用。另外异丁烷亦加添于喷雾剂,代替氯氟化碳。
==============================================
打火机气体是液化石油气,英文名称: Liquefied petroleum ges ,主要成分: 乙烯、乙烷、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其中,丁烷成分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