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馏酒的卫生学评价
『壹』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蒸馏酒及其配制酒 可以作为白酒的产品标准吗
不行。
蒸馏酒及其配制酒卫生标准就是GB/T2757,这是所有白酒必须执行的标准,是保证产品安全的标准。
白酒有很多种香型,这个白酒卫生标准体现不出来,所以应该有产品不同香型的标准做补充。
『贰』 水果蒸馏酒杂质处理方法
酒就是一种以粮食或水果等含淀粉或糖的物质经过发酵蒸馏后可以饮用的含有酒精的饮料 白酒在医疗保健方面有作用:夜晚服用少量的白酒,可平缓的促进血 液循环,起到催眠作用。饮少量白酒可刺激胃液分泌与唾液分泌,因而起到健胃和止疼痛、利小便及驱虫的作用。中医用白酒治疗疾病或做为强肾补剂已有很久的历史。西医也经常劝告感冒的人饮些白兰地酒。也用酒外涂,作为杀菌消毒作用。 科学试验证明:白酒的1/3热量补偿肝脏消耗的能 量,2/3的能量在肝外参加蛋白质、碳水合物等营养素能量代谢,乙醇70%可供给人体热量,并被人体利用,因此,纠正了过去片面的论点。现认为乙醇可实际 供给热量5千卡。在白酒对人体健康的宜与不宜问题上,中国的传统医学与世界卫生组织的看法有较大的出入,中医甚至非中医界的学者们多数认为“少饮有益,多饮有害”。要适可而止
『叁』 蒸馏酒和勾兑酒有什么区别
蒸馏酒,把甘蔗、高粱、稻米等富含天然糖分或容易转化为糖的淀粉等物质,发酵成内原酒,经过一容次或多次蒸馏而提取的高度酒酒液,浓度可达60%以上。通常可放置5-10年,酱酒储存时间更长。
而勾兑酒,是酒类生产中专用技术术语,是生产中的一个工艺过程,指将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酒度、不同优缺点的酒兑制成统一出厂风格特点和质量指标一致的工艺技术方法。勾兑是一种靠酒勾兑师的感官灵敏度和技巧来完成的,有丰富经验的勾兑师才能调出一流的产品。
酒友们说的"勾兑酒",多指白酒中完全或大比例使用食用酒精和香味食品添加剂(酒用)调制而成的新工艺白酒。这种勾兑酒要看是不是勾兑师调制的,香味物质选用好的话可调制出中档产品,若是非专业勾兑者调制,其产品质量会不好,甚至用廉价原材料调制出伪劣产品。
"勾兑酒"与传统的完全发酵酒比缺少发酵过程的生物代谢产物,一般不如好的原浆发酵优质酒。但缺少技术、设备落后的一般发酵酒口感差,卫生指标成分也没有好的"勾兑酒"好,饮后会出现视力下降、头痛(上头)等不适反应。
『肆』 如何检测白酒中的铅含量
铅是蒸馏酒中主要的卫生指标,是卫生学评价的必测项目。国标方法GB/5009.12—2003和GB/5009.90—2003规定用硝酸、高氯酸湿法消化,此方法前处理过程较为烦琐。考虑蒸馏酒经发酵蒸馏后基体中其它固形物质含量极少,主要成分是水、乙醇以及微量呈香呈味物质。因此测定蒸馏酒中铅可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其含量。
『伍』 急求关于饮料质量评价的毕业论文!
酒的鉴别 作者:通渭工商局消保股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5 更新时间:2005-03-14 酒的鉴别 饮料酒是指供人们饮用、乙醇含量为5~60%(V/V)的饮料,包括发酵酒、蒸馏酒及配制 酒。根据国家标准GB/T17204—1998《饮料酒分类》,发酵酒中包括啤酒、葡萄酒、果酒和 黄酒;蒸馏酒中包括白酒、白兰地、威士忌、俄得克(伏特加)和朗姆酒;配制酒(露酒)是以 发酵酒、蒸馏酒或食用酒精为酒基,加入可食用的辅料或食品添加剂,进行调配、混合或再 加工制成的,已改变了其原酒基风格的饮料酒。 白酒按香型分为清香型(如汾酒)、浓香型(如泸州大曲)、酱香型(如茅台酒),米香型(如广 西湘山酒),兼香型(如中国玉泉酒),和其他香型(如西凤、董酒)等六种。 白酒是我国传统的饮料酒,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白酒700万t,约占饮料酒总量的1/3。近十 年来,我国白酒行业经历了从快速发展到结构调整的发展历程,随行业技术水平提高,产品 结构已进一步向低度化发展。 葡萄酒按酒中二氧化碳含量和加工工艺分为平静葡萄酒、起泡葡萄酒和特种葡萄酒三种; 按色泽分,有白、桃红和红葡萄酒三种;按酒液中所含葡萄汁量的多少有高、中、低档之分 。高档葡萄酒均为全汁酒和特制酒,是用100%的葡萄原汁在旋罐中进行色素和香味物质的隔 氧浸提之后,再进行皮、渣分离发酵酿造而成。中档葡萄酒含汁率约为50%,所以称半汁葡 萄酒。低档葡萄酒含汁率约在30%,在酿制过程中加入一定数量砂糖、酒精,营养价值低。 白兰地是用葡萄制成干白葡萄酒,经蒸馏到70度左右,在300L木桶中贮存3年以上再冲淡到4 0~43度制成。冲淡时不得掺入用其他原料制得的酒精。用茶水冲淡,香味不变。还可用白 兰地酒作为基酒,随意调配成各色、各味的鸡尾酒。有的白兰地商标上用英文缩写字母代表 酒的质量和陈化程度,如法国白兰地商标上标V.O.表示陈化10~12年;V.S.O.表示12~17年 ;V.S.O.P.表示20~25年;X.O.表示40年。 香槟酒是葡萄酒中最高档的一种,原产于法国东北部香巴尼省,根据国际酒法,香槟的名称 为法国香巴尼省专用,其他地区或别的国家生产的香槟酒只能称香槟法起泡葡萄酒。由于价 格昂贵,一般只用于喜庆时助兴,以开启香槟酒时发出的特有声响和喷射的酒柱作为喜庆的 象征。酒类的质量评价,包括酒的标签,感官品评,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四个方面。一、酒的标签 标签应粘贴整齐、端正、字迹清晰。标签内容必须符合GB7718—1994《食品标签通用标准》 和GB10344—1989《饮料酒标签标准》。标签上一般应标明:酒名、配料表、酒精度、原汁 量、净含量、生产者(或经销者)的名称和地址、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标准号、质 量等级、产品类型(或糖度)。与普通预包装食品标签要求不同之处在于:饮料酒标签上需标 明酒精度、原汁量和产品类型(或糖度)。饮料酒酒精度的标注方式,啤酒为%(m/m),其他酒以%(V/V)表示。 原汁量的标注方式因酒类不同而异,啤酒需标注麦汁浓度,如“12°啤酒”;果酒(含葡萄 酒)需标注原果汁含量,如“苹果酒(50%)”,表示含有百分之五十的原果汁。 不同种类的酒,用不同方式标注产品类型。果酒、葡萄酒、黄酒要标注类型(或糖度),如葡 萄酒,类型:半干白(或糖度:7 0g/l),配制酒中的露酒需标注糖度,白酒要标注香型。 下面以白酒为例,介绍鉴别依据。对40度以上的浓香型、清香型、米香型白酒的技术要求( 包括感官要求、理化要求和卫生指标三项)应执行国家标准GB/T10781 1~ 3—1989;对4 0度以下的低度浓香型、低度清香型和低度米香型白酒的技术要求,应执行国家标准GB/T11 859 1~ 3—1989。二、感官品评 主要包括色、香、味和风格,是鉴别伪劣酒的主要方法之一。一般饮用白酒: 1 色:拿起酒瓶,突然倒转,仔细观察应该无色透明(个别品种允许淡黄色),无悬浮物、 浑浊物和沉淀。酒盛于瓶中,瓶上无环状污物。用力摇晃,观察酒花,一般酒花细,堆花时 间长者为佳。 2 香:品评时,端起酒杯嗅闻,注意鼻子与酒杯距离,吸气量均匀,嗅闻时只吸不呼气。 清香型酒应清香纯正,曲香型酒应芳香浓郁,酱香型酒应酱香突出,米香型酒应蜜香清雅, 否则是香气不正。 3 味:口味应醇香,无外来邪、杂异味,无强烈刺激性。品尝时取少量酒样于口腔内,注 意每次入口酒样要保持等量,将酒样布满舌面,仔细辨别味道,将酒样下咽后立即张口吸气 、闭口呼气,辨别酒的后味,品尝不超过三次。 4 风格:是对酒的色、香、味全面评价的综合体现。品评酒的风格主要靠经常接触和品评 各种类型的标准酒样,不断增强记忆和贮存积累,达到既能意会又能言传的目的。根据色、 香、味的鉴别来判定受检酒样是否具有本品相同的典型风格,以典型风格的有无或不同程度 作为判断伪劣酒的主要依据之一,如有实物标样,对鉴别更有帮助。 对酒类品评的标准评语,按不同香型,已规范化。如清香型白酒:无色清亮透明,无悬浮物 ,无沉淀,清香纯正,具有乙酸乙酯为主体的清雅、谐调的复合香气;口感柔和、绵甜、爽 净、谐调,余味长,具有本品风格。三、理化指标 监督抽查取样时,对500箱以下,随机抽取4箱,每箱取一瓶,抽取样品应双方封印,保存半 年,作仲裁备用。 酒的理化指标检验包括酒精度、总酸、总脂、固形物四项内容。 1 酒精度是指在20℃时100ml酒样中,含酒精的ml数。检验时,将样品注入洁净、干燥量筒 内静置,待酒中气泡消失后,放入经过检定的温度计和酒精计,待温度计读数稳定后,读取 酒度与温度,根据读得示值,查酒精与温度换算表,校正为20℃时的酒度。本法称酒精计测 定法。 2 总酸指发酵时的羧酸,包括醋酸、丁酸、乙酸和少量乳酸。酸的含量在国家标准中都作 了规定。检验时,吸取样品50ml,注入250ml三角瓶中,加入酚酞指示剂3滴,以0 1倍当量 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微红色,保持30s不褪色,记录消耗0 1倍当量氢氧化钠溶液的ml数, 然后计算总酸含量。本法称容量分析法。 3 总酯是白酒中含酯的总量,酯是白酒中主要芳香成分,它是醇类和羟酸酯化学反应产物 ,在酒的发酵后期形成较多,所以发酵时间长的酒香,总脂含量在国家标准中有规定。检验 时,将试样注入瓶内,然后加入指示剂,待试样处理好后进行滴定,最后根据消耗0 1倍当 量硫酸溶液数量计算出总酯含量。本法也是容量分析法。 4 固形物:酒中固形物含量以g/l表示。固形物含量在国家标准中都有规定。检验时,吸 取酒样50ml,注入已干燥至恒重的100ml瓷蒸发器内,置沸水浴上,蒸发至干。将蒸发器放 入100~105℃烘箱内烘2h,取出置于干燥器内,30min后称重,然后在放入100~105℃烘箱 内烘1h,两次称重之差不得超过0 0003g,最后进行计算。本法称为重量法。 四 、卫生指标包括甲醇、杂醇油、氰化物、铅、锰和食品添加剂六项。 1 甲醇:甲醇对人体危害很大,人吸入4~10g甲醇可引起严重中毒,而且在体内有 积蓄作 用不易排出体外。甲醇中毒表现为粘膜受刺激、眩晕头痛、视力模糊、耳鸣以至双目失明, 吸入大量甲醇会造成急性中毒,症状为头痛恶心、胃疼、呼吸困难、中枢神经麻痹、昏迷以 致死亡。国家标准规定对以谷类为原料的酒,甲醇含量不得大于0 04g/100ml其中对35~4 0度低度白酒,甲醇含量不得大于0 023~0 027g/100ml;以薯干及代用品为原料的酒, 甲醇含量不得大于0 12g/100ml,检验时用分光光度计采用比色分析法测试,绘制标准曲 线,比较定量,再进行计算。 2 杂醇油:国家标准规定,白酒中杂醇油含量不得大于0 20g/100ml,检验方法同甲醇。 3 氰化物:以木薯为原料者,含量不得大于5mg/l;以代用品为原料者,含量不得大于2m g/l。检验时一般采用异烟酸一吡唑酮比色法。 4 铅:国家标准规定,每l不超过1mg。检验时可用分光光度计和化学分析方法,详见GB/ T5009 12 1985《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中原子吸收石墨炉法。 5 锰:国家标准规定,每l不超过2mg。检验时可用分光光度计和化学分析方法进行。 6 食品添加剂:按国家标准GB2760 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执行。 以上六项卫生指标系按60度蒸馏酒标准,高于或低于60度者,按60度折算。卫生指标的试验 方法,参照GB/T5009 48 1985《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分析方法》。五、气相色谱分析 白酒微量成分的量比关系不同形成了白酒的不同香型及同一香型的不同风格。每种名酒都是 以与其他酒种不同的乙酸乙酯、乳酸乙酯、丁酸乙酯、己酸乙酯的量比关系,形成自身独树 一帜的风格。通过气相色谱分析各种单体酯、酸的含量,根据各自的含量与量比关系,特别 是与真品名酒样品色谱分析图对比,可以判断真假。六、酒类市场打假工作 白酒生产分为粮食发酵和食用酒精勾兑两大类。凡不是用这两种方法制造出来的白酒都是假酒。 市场上的假酒一种是用普通白酒假冒名酒,欺骗消费者,主要发生在大城市或城镇地区,全国17种名酒,市场上都有假冒品种;另一种是用甲醇勾兑食用白酒销售牟取暴利,致人死伤 案件屡有发生,主要发生在农村。甲醇是剧毒物质,饮用4~6g就会使人致盲,10g以上就可 致死。甲醇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特别是气味、滋味、比重等和乙醇相似,仅凭感官鉴别 难以区分,因而对制售毒酒图财害命必须严惩。 1996年云南会泽发生用甲醇勾兑毒酒使多人致死、致残大案后,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工商 行政管理局等七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加强甲醇及非食用酒精管理的通知》(技监局监发〔 1996〕268号文),要求将甲醇作为一种特殊有毒化学品实施严格管理,确保甲醇产品按国家 有 关规定进行生产、销售和使用,禁止其以任何方式流入食用品市场。通知要求严格执行食用 酒精生产许可证和卫生许可证制度。配制饮用酒和其他含酒精饮料的食用酒精必须符合GB 1 0343—1989《食用酒精》国家标准。禁止用非食用酒精勾兑白酒和各种饮料酒。 1998年1月山西朔州再次发生用甲醇兑制假酒,造成大面积致残致死案。同年2月国 家经贸委、 国家工商局等八部门发出《关于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酒类产品违法行为的通知》(国经贸 市〔1998〕82号文),要求加大酒类产销综合治理的力度,严厉打击制 售假冒伪劣酒类产品的违法犯罪行为。 为进一步促进白酒产品质量提高,保护消费者健康,正确引导消费,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 1999年4季度对白酒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分别从5个省、市的商店中抽取了涉及18 个省的78家企业的80种产品,抽查结果,合格64种,抽样合格率为80%。这次抽查结果表明 :白酒的卫生质量基本令人满意,甲醇及铅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规定。在抽取消费者所熟悉 的贵州茅台酒、五粮液、汾酒、剑南春、全兴大曲、古井贡酒、泸州老窖特曲、郎酒、沱牌 曲酒、西凤酒、双沟大曲、洋河大曲等12种名酒中,不仅全部符合相应标准规定的要求,而 且在保持原有独特风格的同时,在产品的低度化等方面迈进了一步。 对假冒名酒鉴别的主要方法,一是感官品评,通过对受检酒样的色、香、味构成的风格品质 有无该名酒典型风格,或具有的不同程度进行对比鉴别;二是根据国家名酒标准样品理化成 份表、色谱分析图和感官评语与受检酒样逐项进行分析对比,从而得出具有权威性的结论。
『陆』 谁有食品卫生学方面的习题啊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后括号内。每题1分,共15分)A卷
营养1. 以下哪种氨基酸对于婴幼儿来说是必需氨基酸( )
A.精氨酸 B.组氨酸
C.丝氨酸 D.胱氨酸
2. 浮肿型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主要是由于缺乏哪种营养素( )
A.蛋白质 B.热能
C.维生素 D.矿物质
3. 下列哪种营养素缺乏会引起巨幼红细胞贫血( )
A.锌 B.铁
C.叶酸 D.尼克酸
4.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主要组成成分是( )
A.铜 B.铁
C.锌 D.硒
5. 牛奶中含量最低的矿物质是以下哪一种( )
A.钙 B.铁
C.钾 D.钠
6. 膳食中可促进铁吸收的因素是( )
A.抗坏血酸 B.脂肪酸
C.草酸 D.植酸
7. 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维生素是( )
A.维生素A B.维生素D
C.维生素E D.叶酸
8. 食物中长期缺乏维生素B1易引起( )
A.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 B.癞皮病
C.脚气病 D.败血病
9. 人体所需的一部分尼克酸可由体内哪种氨基酸转化( )
A.苏氨酸 B.赖氨酸
C.色氨酸 D.蛋氨酸
10. 下面那种食物中蛋白质含量最高( )
A.肉类 B.奶类
C.水果 D.大豆
11. RDA指的是( )
A.推荐营养素供给量 B.适宜摄入量
C.可耐受的高限摄入水平 D.估计平均需要量
12. 粮谷类食物蛋白质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 )
A.苯丙氨酸 B.蛋氨酸
C.苏氨酸 D.赖氨酸
13. 消瘦型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主要是由于缺乏哪种营养素:( )
A.蛋白质 B.热能
C.维生素 D.矿物质
14. 下列哪项是糖尿病患者的典型症状之一 ( )
A.肥胖 B.多尿
C.高血压 D.佝偻病
15. 维生素B2的良好来源是 ( )
A.白菜 B.菠菜
C.大米 D.动物肝脏
16. 与老年人容易发生的腰背酸痛有较密切关系的营养素是 ( )
A.钠 B.钙
C.铜 D.维生素A
17. 下列哪项不是脂类的营养学意义 ( )
A.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 B.提供能量
C.构成机体组织和重要物质 D.提供必需氨基酸
18. 下列哪项不是维生素的特点 ( )
A.天然食物组成成分 B.维持健康所必需
C.每日需要较多 D.维持人体生长
19. 维生素A的主要来源是 ( )
A.马铃薯 B.梨子
C.小麦 D.动物肝脏
20. 人体所需的一部分尼克酸可由体内哪种氨基酸转化( )
A.苏氨酸 B.赖氨酸
C.色氨酸 D.蛋氨酸
21. 下列哪项不是维生素D在人体的缺乏症 ( )
A.在成人发生骨软化症 B.在儿童发生癞皮病
C.在婴幼儿发生佝偻病 D.在老年人可发生骨质疏松症
22. 婴幼儿常见的营养问题不包括 ( )
A.缺铁性贫血 B.缺锌所致生长发育迟缓
C.缺乏维生素D所致佝偻病 D.缺钙所致骨质软化症
23. 老年人发生腰背酸痛时在营养学上首先应考虑的疾病是 ( )
A.骨质软化症 B.类风湿性关节炎
C.更年期综合征 D.骨质疏松症
24. 钙的最好来源是 ( )
A.小虾皮 B.各种瓜子
C.奶及奶制品 D.白菜
25. 下列有关脂类的说法中哪一项不正确 ( )
A.促进必需氨基酸吸收 B.胆固醇是合成维生素D的原料
C.每克可提供9kcal能量 D.可提供脂溶性维生素
26. 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营养调查中必测项目的三项指标是 ( )
A.坐高、身高、头围 B.体重、身高、头围
C.胸围、头围、体重 D.体重、身高、皮褶厚度
27. 糖尿病患者的理想体重(Kg)计算公式为 ( )
A.身高(cm)-100 B.身高(cm)-105
C.身高(cm)-110 D.身高(cm)-115
28. 治疗时应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的疾病是 ( )
A.高脂血症 B.骨质疏松症
C.缺铁性贫血 D.生长发育迟缓
29.尿负荷试验可用来评价下列哪些营养素的体内营养状况 ( )
A.维生素E B.赖氨酸
C.维生素A D.尼克酸
30. 下列哪组全部是人体必需氨基酸 ( )
A.天门冬氨酸、苯丙氨酸 B.亮氨酸、赖氨酸
C.缬氨酸、精氨酸 D.苏氨酸、 脯氨酸
31. 与儿童佝偻病关系较密切的营养素有( )
A.铁、碘 B.氯化钾、必需脂肪酸
C.钙、维生素D D.葡萄糖、必需氨基酸
32. 人体营养状况评价不包括( )
A.膳食调查 B.临床生化检测
C.个人经济状况调查 D.人体测量
33. 硫胺素缺乏所致疾病是( )
A.光过敏性皮炎 B.癞皮病
C.骨质疏松症 D.脚气病
34. 孕妇营养不良对母体及胎儿的影响不包括( )
A.母体发生骨质疏松症 B.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C.低出生体重儿 D.胎儿先天畸形
35. 与能量代谢无关的维生素是( )
A.硫胺素 B.维生素A
C.尼克酸 D.核黄素
36. 锌吸收与下列哪一项因素无关( )
A.植酸 B.维生素K
C.膳食纤维 D.维生素D
37. 婴幼儿常见的营养问题有( )
A.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 B.骨质软化症
C.高胆固醇血症 D.高血脂症
38. 下列哪些矿物质在孕妇膳食中强调要增加 ( )
A.钙、氯、钠、钾 B.铁、锌、铬、锰
C.钙、铁、锌、碘 D.铜、钙、碘、硒
39.下列哪项不是维生素A缺乏时眼部的表现( )
A.干眼病、角膜溃疡 B.色盲症
C.生长发育受阻 D.皮肤粗糙
1. 黄曲霉毒素主要损害的部位是( )
A.神经 B.肝脏
C.肾脏 D.膀胱
2. 哪种有害金属元素中毒可引起骨痛病( )
A.汞 B.铅
C.砷 D.镉
3. 下列哪种牲畜传染病一般不传染人( )
A.猪瘟 B.猪丹毒
C.炭疽 D.结核
4. 蒸馏酒的主要卫生问题是( )
A.甲醇 B.细菌污染
C.黄曲霉毒素 D.食品添加剂
5. 下列哪种是亚硝酸盐中毒的特效解毒剂( )
A.阿托品 B.巯基解毒剂
C.美兰 D.抗菌素
6. 下列哪种是允许使用的食用合成色素 ( )
A.姜黄 B.柠檬黄
C.红曲 D.虫胶红酸
7. 下列哪种属食物中毒的范畴 ( )
A.伤寒 B.甲型肝炎
C.肉毒中毒 D.暴饮暴食性胃肠炎
8. 有机磷农药中毒主要引起 ( )
A.肝损伤 B.肾损伤
C.骨骼损伤 D.神经系统损伤
9. 哪种有害金属元素中毒可引起水俣病 ( )
A.铅 B.甲基汞
C.砷 D.镉
10. 有机磷农药中毒主要毒作用机制为 ( )
A.抑制胆碱酯酶活性 B.肝损伤
C.肾损伤 D.血液毒
11. 婴儿代乳品中不得检出下列哪种成分 ( )
A.食品添加剂 B.细菌污染
C.黄曲霉毒素 D.铅
12. 下列哪种食品中亚硝基类化合物污染最重 ( )
A.奶类 B.蔬菜、水果
C.酒类 D.腌制肉制品
13. 下列哪种是允许使用的食用合成色素 ( )
A.姜黄 B.柠檬黄
C.红曲 D.虫胶红酸
14. 肉毒中毒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为 ( )
A.剧烈呕吐 B.黄绿色水样便
C.紫疳 D.神经系统损伤症状
15. 哪种塑料单体对人无害 ( )
A.氯乙烯 B.苯乙烯
C.乙烯 D.甲醛
16. 哪种保健功能卫生部不受理和批准 ( )
A.抗疲劳 B.辅助抑制肿瘤,防癌
C.减肥 D.调节血脂
17. 黄曲霉毒素污染最重的食品是 ( )
A.奶类 B.畜禽肉类
C.粮油及制品 D.水产品
18. 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典型的症状是 ( )
A.剧烈呕吐 B.腹痛、腹泻
C.发热 D.神经系统症状
19. 有害金属镉主要蓄积的部位是 ( )
A.肝 B.肾
C.大脑 D.心脏
20. 下列哪种营养素可阻断体内亚硝胺的合成 ( )
A.蛋白质 B.碳水化合物
C.脂肪 D.维生素C
21. 下列哪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的牲畜肉经后熟后可食用 ( )
A.猪瘟 B.猪水疱病
C.口蹄疫 D.结核
22. 河豚毒素的毒作用部位为 ( )
A.消化系统 B.神经系统
C.血液系统 D.生殖系统
23. 副溶血性弧菌属食物中毒的中毒食品主要是 ( )
A.奶类 B.畜禽肉类
C.海产品 D.粮豆类
24. 下列哪种方法可去除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 ( )
A.加碱 B.加酸
C.加热 D.紫外线照射
25. 下列哪种有害金属经甲基化后毒性增加 ( )
A.镉 B.汞
C.铅 D.砷
26. 下列哪种不是防腐剂 ( )
A.苯甲酸及钠盐 B.三梨酸及钾盐
C.丁基羟基茴香醚 D.对羟基苯甲酸酯类
27. 下列哪种方法可使食品中的多环芳烃降低 ( )
A.加碱 B.加酸
C.加热 D.紫外线照射
28. 超高温瞬间灭菌法的温度为 ( )
A.62.8℃,保持30分钟 B.137.87℃,保持2秒
C.80~85℃,保持10~15秒 D.71.7℃,保持15秒
29. 陶瓷、搪瓷类容器主要的卫生问题是 ( )
A.有害金属 B.添加剂
C.细菌污染 D.多环芳烃
30. 肝损害型毒蕈中毒的特殊治疗药物是 ( )
A.阿托品 B.巯基解毒剂
C.美兰 D.抗菌素
31. 河豚毒素含量最多的器官是 ( )
A.鱼肉和血液 B.鱼头和鱼尾
C.肝脏和卵巢 D.鱼鳃和眼睛
多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二至五个是正确的,将其全部选出并把它们的标号写在后括号内,错选或漏选均不给分。每题2分,共18分) A卷
1. 在下列哪种状态时机体处于正氮平衡 ( )
A.疾病期 B.疾病恢复期
C.生长发育期 D.饥饿时
E.老年期
2. 必需脂肪酸有以下哪些 ( )
A.亚油酸 B.硬脂酸
C.α-亚麻酸 D.二十碳五烯酸
E.二十二碳六烯酸
3. 锌缺乏的临床表现为 ( )
A.严重贫血 B.味觉下降
C.发育迟缓 D.免疫力下降
E.龋齿
4. 尼克酸缺乏的典型症状有 ( )
A.暗适应能力下降 B.皮肤炎
C.神经炎 D.腹泻
E.痴呆
5. 成年人机体能量消耗主要用于:( )
A.生长发育 B.基础代谢
C.疾病能量代谢 D.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E.活动与各种劳动
6. 孕妇常见的营养缺乏病有:( )
A.坏血病 B.营养性贫血
C.骨质软化症 D.癞皮病
E.营养不良性水肿
7. 以下食物蛋白质属于优质蛋白质的有 ( )
A.肉类 B.谷类
C.豆类 D.蔬菜类
E.蛋类
8. 膳食调查不包括 ( )
A.称重法 B.回顾询问法
C.查帐法 D.生化检查法
E.体格检查法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蛋类中含胆固醇高 B.蛋类中含卵磷脂低
C.大豆中含淀粉很少 D.鸡蛋中的铁吸收很差
E.牛奶是铁含量很低的食物
10. 维生素D缺乏在人体的表现有 ( )
A.婴幼儿发生佝偻病 B.在青年人发生骨质疏松症
C.在儿童发生癞皮病在 D.在成人发生骨质软化症
E.在老年人发生痤疮
11. 植酸可影响下列哪些营养素的吸收 (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非血色素铁 D.钙
E.锌
12. 铁的良好来源应包括 ( )
A.动物血 B.菠菜
C.牛肉 D.动物肝脏
E.鱼肉
13. 下列哪些不是维生素D原 ( )
A.肝脏中的视黄醇 B.酵母细胞中的麦角固醇
C.水果中的胡萝卜素 D.动物皮下的7-脱氢胆固醇
E.植物油中的生育酚
14. 下列哪些不是维生素的特点 ( )
A.天然存在于食物中 B.人体每日合成的量不能满足机体需要
C.不参与机体组成 D.每克维生素可提供16.81(4kcal)热能
E.每日需要较多
15. 下列哪些不是硒的缺乏症 ( )
A.克汀病 B.肝豆状核变性(Wilson氏病)
C.克山病 D.糖尿病
E.克雅氏综合征
16. 下列有关必需脂肪酸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
A.花生四烯酸在体内可以合成 B.亚麻酸是ω-3系列脂肪酸
C.油酸有必需脂肪酸活性 D.棕榈酸不是必需脂肪酸
E.亚油酸是ω-3系列脂肪酸
17. 不应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的疾病有 ( )
A.高脂血症 B.骨质疏松症
C.缺铁性贫血 D.糖尿病
E.便秘
18. 下列哪些因素不影响基础代谢 ( )
A.年龄 B.性别
C.气温 D.民族
E.内分泌激素
19. 下列哪些缺乏症与维生素C缺乏无关 ( )
A.骨质软化症 B.痤疮
C.缺铁性贫血 D.性发育迟缓
E.坏血病
1. 镰刀菌毒素包括 ( )
A.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 B.玉米赤霉烯酮
C.丁烯酸内酯 D.黄曲霉毒素
E.环氯素
2. 食品辐照可用于 ( )
A.漂白 B.灭菌
C.杀虫 D.抑芽
E.改性
3. 去除食品中的多环芳烃可用下列哪些方法 ( )
A.吸附剂去除 B.加碱去毒
C.日光紫外线照射 D.水洗
E.冷藏去毒
4. 食品卫生标准包括下列哪些项目 ( )
A.食品原料与产品卫生标准 B.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C.食品企业生产卫生规范 D.食品标签标准
E.食品卫生检验方法
5. 卫生部规定可受理和批准的保健功能包括 ( )
A.延缓衰老 B.辅助抑制肿瘤,防癌
C.减肥 D.调节血脂
E.改善性功能
6. 影响食品腐败变质的因素是 ( )
A.食品的水分 B.微生物
C.食品的营养成分 D.环境温度
E.食品的PH
7. 食物中毒的发病特点为 ( )
A.人与人之间可直接传染 B.潜伏期短
C.中毒病人有相似的食物史 D.中毒病人有相似的临床症状
E.中毒由动物性食品所引起
8. 阿托品可缓解下列哪种中毒的症状 ( )
A.有机磷中毒 B.亚硝酸盐中毒
C.肉毒中毒 D.河豚鱼中毒
E.神经、精神型毒蕈中毒
9. 为保证食品质量对冷冻工艺要求 ( )
A.快速冷冻 B.快速解冻
C.缓慢冷冻 D.缓慢解冻
E.冷冻食品挂冰
10 与食品卫生关系密切的霉菌主要是 ( )
A.曲霉属 B.根霉属
C.青霉属 D.镰刀菌属
E.木霉属
11.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病特点为 ( )
A.人与人之间可直接传染 B.细菌性食物中毒最常见
C.有明显的地区性 D.有明显的季节性
E.中毒由动物性食品所引起
12. 蒸馏酒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包括 ( )
A.黄曲霉毒素 B.亚硝酸盐
C.甲醇 D.氰化物
E.杂醇油
13. 黄曲霉毒素的产毒菌株主要是 ( )
A.赭曲霉 B.黄曲霉
C.构巢曲霉 D.烟曲霉
E.寄生曲霉
14. 评价蛋白质腐败变质为主的化学指标包括 ( )
A.挥发性盐基总氮 B.二甲胺与三甲胺
C.过氧化物值 D.酸价
E.K值
15. 违反《食品卫生法》,可给予以下哪些行政处罚 ( )
A.警告 B.罚款
C.予以取缔 D.吊销卫生许可证
E.扣押当事人
16. 毒蕈中毒按临床表现可分为哪几型 ( )
A.胃肠炎型 B.败血症型
C.溶血性 D.神经、精神型
E.脏器损害型
17. 高分子化合物类食品容器主要的卫生问题是 ( )
A.有害金属 B.单体
C.添加剂 D.热解产物
E.低聚合度化合物
18. 鱼类保鲜的方法是 ( )
A.低温 B.盐腌
C.防止微生物污染 D.减少鱼体损伤
E.高温
19. 发酵酒的卫生问题主要是 ( )
A.甲醇 B.微生物污染
C.黄曲霉毒素 D.二甲基亚硝胺
E.二氧化硫
20. 反映油脂酸败的常用指标是 ( )
A.酸价 B.碘价
C.皂化价 D.过氧化物值
E.羰基价
21. 引起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食物中毒的食物主要是 ( )
A.酵米面 B.糯玉米汤圆粉
C.变质银耳 D.霉变甘蔗
E.豆类制品
22. 促进亚硝基化合物合成的因素包括 ( )
A.碱性条件 B.酸性条件
C.硫氰根 D.亚硝酸盐含量增加
E.水分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营养1.B 2.A 3.C 4.A 5.B 6.A 7.C 8.C 9.C 10.D 11.A 12.D 13.B 14.B 15.D 16.B 17.D 18.C 19.D 20.C 21.B 22.D 23.D 24.C 25.A 26.D 27.B 28.A 29B 30.B 31.C 32.C 33.D 34.A 35.B 36.B 37.A 38.C 39.B
食品1.B 2.D 3.A 4.A 5.C 6.B 7.C 8.D 9.B 10.A 11.C 12.D 13.B 14.D 15.C 16.B 17.C 18.A 19.B 20.D 21.C 22.D 23.C 24.A 25.B 26.C 27.D 28.B 29.A 30.B 31.C
二、多项选择题
营养1.BC 2.AC 3.BCD 4.BDE 5.BDE 6.BCE 7.ACE 8.DE 9.ACDE 10.AD 11.CDE 12ACDE 13.ACE 14.BDE 15.ABDE 16AB 17.CB 18.CD 19.ABD
食品1.ABC 2.BCDE 3.AC 4.ABCDE 5.ACD 6.ABCDE 7.BCD 8.AE 9.ADE 10.ACD 11.BCDE 12.CDE 13.BE 14.ABE 15.ABCD 16.ACDE 17.BCDE 18.ABCD 19.BCDE 20.ADE 21.ABC 22.BCD
『柒』 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蒸馏酒及其配制酒 GB 2757—2012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蒸馏酒及其配制酒。
2 术语和定义
2.1 蒸馏酒
以粮谷、薯类、水果、乳类等为主要原料,经发酵、蒸馏、勾兑而成的饮料酒。
2.2 蒸馏酒的配制酒
以蒸馏酒和(或)食用酒精为酒基,加入可食用的辅料或食品添加剂,进行调配、混合或再加工制成的,已改变了其原酒基风格的饮料酒。
3 技术要求
3.1 原料要求
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有关规定。
3.2 感官要求
应符合相应产品标准的有关规定。
3.3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以下规定:
甲醇 a /(g/L) 粮谷类≤0.6 其他≤2.0
氰化物 a(以 HCN 计)/(mg/L)≤8.0
甲醇、氰化物指标均按 100%酒精度折算。
3.4 污染物和真菌毒素限量
3.4.1污染物限量应符合GB 2762的规定。
3.4.2真菌毒素限量应符合GB 2761的规定。
3.5 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GB 2760的规定。
GB 2757—2012
4 标签
4.1 蒸馏酒及其配制酒标签除酒精度、警示语和保质期的标识外,应符合GB 7718的规定。
4.2 应以“%vol”为单位标示酒精度。
4.3 应标示“过量饮酒有害健康”,可同时标示其他警示语。
4.4 酒精度大于等于10%vol的饮料酒可免于标示保质期。
『捌』 蒸馏酒的主要卫生问题是
蒸馏酒卫生标准规定:感官指标应是澄清透明,无沉淀杂质,无异臭异味。理化指标:甲醇≤0.04,杂醇油≤0.2,氰化物、铅、锰、食品添加剂都有相应的规定。
『玖』 蒸馏酒的主要卫生问题是
甲醇、杂醇油
『拾』 有谁知道“GB2757 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有没有出最新版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详细的,谢谢了!
这个还没有更新,复更新在《工标制网》可以第一时间查询到
标准编号:GB 2757-1981
标准名称: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
标准状态:现行
英文标题:Hygienic standard for distilled liquor and formulated liquor
替代情况:GBn 47-1977
实施日期:1982-6-1
颁布部门: 卫生部
内容简介:发布:2006.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