铷铯蒸馏器
⑴ 氢元素和氧元素能组成哪些化合物
氢氧化合物有水,过氧化氢,超氧化氢等.
水(氧化氢)
水包括天然水(河流、湖泊、大气水、海水、地下水等),人工制水(通过化学反应使氢氧原子结合得到水)。水(化学式:H2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水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物理性质
1.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无臭的透明液体。
2.水在1个大气压(atm,1atmosphere)时(101.325千帕斯卡(kPa)),温度在0 ℃以下为固体(固态水),0℃为水的冰点。从0℃~100℃之间为液体(通常情况下水呈现液态)。100℃以上为气体(气态水),100℃为水的沸点。纯水在0℃时密度为999.87千克/立方米,在沸点时水的密度为958.38千克/立方米,密度减小4%。在4℃是密度最大,为1000千克/立方米。水的比热容为4.2*10J^3J/(kg.°c)
CAS: 7732-18-5
分子式: H2O 水
分子量:18.02
沸点:100℃
化学性质
1.稳定性:在2000℃以上才开始分解。
水的电离:纯水中存在下列电离平衡:H2O==可逆==H+ +OH- 或 H2O+H2O==可逆==H3O+ +OH-
注:"H3O+"为水合氢离子,为了简便,常常简写成H+,纯水中氢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为10^-7mol/L
2.水的氧化性:水跟较活泼金属或碳反应时,表现氧化性,氢被还原成氢气2Na+2H2O=2NaOH+H2↑
Mg+2H2O=Mg(OH)2+H2↑
3Fe+4H2O(水蒸气)=Fe3O4+4H2↑
C+H2O=CO↑+H2↑(高温)
3.水的还原性:
最活泼的非金属氟可将水中负二价氧,氧化成氧气,水表现还原性 2F2+2H2O=4HF+O2↑
4.水的电解:
水在电流作用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工业上用此法制纯氢和纯氧 2H2O=2H2↑+O2↑
5.水化反应:
水可跟活泼金属的碱性氧化物、大多数酸性氧化物以及某些不饱和烃发生水化反应。
Na2O+H2O=2NaOH H2O2
CaO+H2O=Ca(OH)2
SO3+H2O=H2SO4
P2O5+3H2O=2H3PO4
CH2=CH2+H2O←→C2H5OH
6.水解反应
盐的水解 氮化物水解:Mg3N2+6H2O=3Mg(OH)2↓+2NH3↑
碳化钙水解: CaC2(电石)+2H2O=Ca(OH)2+C2H2↑
卤代烃水解: C2H5Br+H2O←→C2H5OH+HBr
醇钠水解: 酯类水解:
C2H5ONa+H2O→C2H5OH+NaOH
CH3COOC2H5+H2O←→CH3COOH+C2H5OH
多糖水解:(C6H10O5)n+nH2O←→nC6H12O6
7.水分子的直径
数量级为10的负十次方,一般认为水的直径为2~3个此单位.。
8.水的电离:
在水中,几乎没有水分子电离生成离子。
H2O←→H+ +OH-
由于仅有一小部分的水分子发生上述反应,所以纯水的Ph值十分接近7.
水的性质
水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在自然界,纯水是罕见的,水通常多是酸、碱、盐等物质的溶液,习惯上仍然把这种水溶液称为水。纯水可以用铂或石英器皿经过几次蒸馏取得,当然,这也是相对意义上纯水,不可能绝对没有杂质。水是一种可以在液态、气态和固态之间转化的物质。固态的水称为冰;气态叫水蒸汽。水汽温度高于374.2℃时,气态水便不能通过加压转化为液态水。
在20℃时,水的热导率为0.006 J/s·cm·K,冰的热导率为0.023 J/s·cm·K,在雪的密度为0.1×103 kg/m3时,雪的热导率为0.00029 J/s·cm·K。水的密度在3.98℃时最大,为1×103kg/m3,温度高于3.98℃时,水的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在4℃时,水的密度最大,在0~3.98℃时,水不服从热胀冷缩的规律,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水在0℃时,密度为0.99987×103 kg/m3,冰在0℃时,密度为0.9167×103 kg/m3。因此冰可以浮在水面上。
水也会衰老
通常我们只知道动物和植物有衰老的过程,其实水也会衰老,而且衰老的水对人体健康有害。据科研资科表明,水分子是主链状结构,水如果不经常受到撞击,也就是说水不经常处于运动状态,而是静止状态时,这种链状结构就会不断扩大、延伸,就变成俗称的“死水”,这就是衰老了的老化水。现在许多桶装或瓶装的纯净水,从出厂到饮用,中间常常要存放相当长一段时间。桶装或瓶装的饮用水,被静止状态存放超过3天,就会变成衰老了的老化水,就不宜饮用了。
储存较长时间的水有关未成年人如常饮用存放时间超过3天的桶装或瓶装水会使细胞的新陈代谢明显减慢,影响生长发育,而中老年人常饮用这类变成老化水的桶装或瓶装水,就会加速衰老。专家研究提出,近年来,许多地区食道癌及胃癌发病率增多,可能与饮用水有关。研究表明,刚被提取的、处于经常运动、撞击状态的深井水,每升仅含亚硝酸盐0.017毫克。但在室温下储存3天,就会上升到0.914毫克,原来不含亚硝酸盐的水,在室温下存放一天后,每升水也会产生亚硝酸盐0.0004毫克,3天后可上升0.11毫克,20天后则高达0.73毫克,而亚硝盐可转变为致癌物亚硝胺。有关专家指出:对桶装水想用则用,不用则长期存放,这种不健康的饮水习惯,对健康无益。
水的药用功能天雨水,性轻清,味甘淡,诸水之上也。夏日尤佳。饮之可以却病。
详细见水
</b> 过氧化氢
分子
分子式:H2O2
分子结构:O原子以sp3杂化轨道成键、分子为共价极性分子。
相对分子质量: 34.01
H.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1×2:16×2=2:32=1:16
外观与性状: 水溶液为无色透明液体,有微弱的特殊气味。纯过氧化氢是淡蓝色的油状液体。
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工业级 分为27.5%、35%两种。熔点(℃): -0.89℃(无水)
沸点(℃): 152.1℃(无水)
折射率:1.4067(25℃)
相对密度(水=1): 1.46(无水)
饱和蒸气压(kPa): 0.13(15.3℃)
溶解性:能与水、乙醇或乙醚以任何比例混合。不溶于苯、石油醚。
结构:H-O-O-H 没有手性,由于-O-O-中O不是最低氧化态,故不稳定,容易断开
溶液中含有氢离子,而过氧根在氢离子的作用下会生成氢氧根离子,其中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浓度。
毒性LD50(mg/kg):大鼠皮下700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具强刺激性。
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
1.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没有复燃。
2.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加热,再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复燃。
3.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再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复燃。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氧气和水。
(一)、过氧化氢 1、 过氧化氢的分子结构 过氧化氢是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极性分子,其结构式为H—O—O—H,电子式为: 2、 过氧化氢的物理性质 过氧化氢是一种无色黏稠的液体,它的水溶液俗称双氧水。 3、 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
(1)H2O2是二元弱酸,具有酸性
(2)氧化性 H2O2+2KI+2HCl=2KCl+I2+2H2O
2Fe2++H2O2+2H+=2Fe3++2H2O
H2O2+H2S=S↓+2H2O H2O2+SO2=H2SO4
注:在酸性条件下H2O2的还原产物为H2O,在中性或碱性条件其还原产物为氢氧化物.
(3)还原性 2KMnO4+5H2O2+3H2SO4=2MnSO4+K2SO4+5O2↑+8H2O
H2O2+Cl2=2HCl+O2 注:H2O2的氧化产物为O2
(4)不稳定性 4、 H2O2的保存方法 实验室里常把H2O2装在棕色瓶内避光并放在阴凉处。 5、 H2O2的用途 作消毒、杀菌剂,作漂白剂、脱氯剂,纯H2O2还可作火箭燃烧的氧化剂等。
电解反应电解双氧水会生成臭氧和水,同时水又生成氢气和氧气。
分步反应化学方程式:
一、3H2O2=(通电)=3H2O+O3↑
二、2H2O=(通电)=2H2↑+O2↑
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6H2O2=(通电)=6H2↑+2O3↑+3O2↑
首次生成的臭氧颜色为橙黄。
主要用途在不同的情况下可有氧化作用或还原作用。可用氧化剂、漂白剂、消毒剂、脱氯剂,并供火箭燃料、有机或无机过氧化物、泡沫塑料和其他多孔物质等。
医用双氧水(3%左右或更低)是很好的消毒剂 。
工业用是10%左右用于漂白,作强氧化剂,脱氯剂,燃料等。
实验用做制O2原料。
详细见过氧化氢
超氧化氢
化学式:HO2
由臭氧和水反应而得。
H2O + O3 ==== 2HO2
近来意大利科学家发现O4后,又有一新的制取方法:
H2 + O4 ==== 2HO2(条件只需微热)
反应在冷凝管中进行,可稳定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
蓝色液体,氧化性很强,又拟卤素氢化物的性质:
HO2 + AgNO3 ==== AgO2↓(微溶) + HNO3
4HO2 + MnO2 ==== MnO4 + O4↑ + 4H2O 2MnO4 + 2H2O ==== 2HMnO4 + O2↑ O4 ==== 2O2
即8HO2 + 2MnO2 ==== 2HMnO4 + 3H2↑+6O2↑
可电解:2HO2 ==== H2↑ + O4↑
将活泼金属投入其中会燃烧起来,同时在表面分解产生的氢气也会燃烧,有时甚至会发生爆炸。因此超氧化氢又被称为“火氢水”。
据说0.5%~2%的火氢水杀毒效果不亚于双氧水,因此火氢水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消毒剂使用。
另外,反应8HO2 + 2MnO2 ==== 2HMnO4 + 3H2↑ +6O2↑ 可用于制氧气(利用向上排空气法可除去氢气)。
一般以双分子形式存在,十分不稳定,加热会爆炸。
一种弱酸,也是一种自由基,具有极高的活性。超氧化物(超氧化钾/铷/铯/钙/锶/钡)于冷水或稀酸反应可生成,常温存在时间极短,很快分解成水和氧气。4HO2=2H2O+3O2↑。因而是很强的氧化剂.
超氧酸分子中含有未成对电子,因此具有顺磁性,中心氧原子为sp3杂化,不能形成π键,是和左右的原子分别形成两个σ键
⑵ 谁有高中化学必修二的知识点总结,
这里有总结,我帮楼主下了一份,但是粘贴完的效果很不理想,很多图和表格没粘贴下来,希望对楼主有帮助。
http://wenku..com/view/ebd2d83383c4bb4cf7ecd179.html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周期 同一横行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类别 周期序数 起止元素 包括元素种数 核外电子层数
短周期 1 H—He 2 1
2 Li—Ne 8 2
3 Na—Ar 8 3
长周期 4 K—Kr 18 4
5 Rb—Xe 18 5
6 Cs—Rn 32 6
7不完全 Fr—112号(118) 26(32) 7
第七周期 原子序数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个位数=最外层电子数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族 主族元素的族序数=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或: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18个纵行(7个主族;7个副族;一个零族;一个Ⅷ族(8、9、10三个纵行))
主族 A 7个 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构成
副族 B 7个 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 第Ⅷ族和全部副族通称过渡金属元素
Ⅷ族 1个有3个纵行
零族 1个 稀有气体元素 非常不活泼
碱金属 锂、钠、钾、铷、铯、钫(Li、Na、K、Rb、Cs、Fr)
结构 因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易失去电子,显+1价,
物理性质 密度 逐渐增大 逐渐升高
熔沸点 逐渐降低 (反常)
化学性质 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增加,最外层电子离核越远,
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越活泼
卤素 氟、氯、溴、碘、砹(F、Cl、Br、I、At)
结构 因最外层都有7个电子,易得到电子,显-1价,
物理性质 密度 逐渐增大
熔沸点 逐渐升高 (正常)
颜色状态 颜色逐渐加深 气态~液态~固态
溶解性 逐渐减小
化学性质 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增加,最外层电子离核越远,
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越不活泼
与氢气反应 剧烈程度:F2>Cl2>Br2>I2
氢化物稳定性 HF>HCl>HBr>HI
氢化物水溶液酸性 HF<HCl<HBr<HI(HF为弱酸,一弱三强)
氢化物越稳定,在水中越难电离,酸性越弱
三、核素
原子质量主要由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决定。
质量数 质量数(A)=质子数(Z)+十中子数(N)
核素 把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称核素
同位素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
“同位”是指质子数相同,周期表中位置相同,核素是指单个原子而言,而同位素则是指核素之间关系
特性 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化学性质几乎相同,物理性质不同
在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中,不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各种同位素所占的丰度(原子百分比)一般是不变的
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步
层序数 1 2 3 4 5 6 7
电子层符号 K L M N O P Q
离核远近 由近到远
能量 由低到高
各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 2×12=2 2×22=8 2×32=18 2×42=32 2×52=50 2×62=72 2×72=98
非金属性与金属性(一般规律):
电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趋势 元素性质
金属元素 <4 易失 金属性
非金属元素 >4 易得 非金属性
金属的金属性强弱判断: 非金属的非金属性强弱判断:
水(酸)反应放氢气越剧烈越活泼 与氢气化合越易,生成氢化物越稳定越活泼,
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碱性越强越活泼 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越强越活泼
活泼金属置换较不活泼金属 活泼非金属置换较不活泼非金属
原电池的负极金属比正极活泼
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这个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
1 A、越左越下,金属越活泼,原子半径越大,最外层离核越远,还原性越强。
越易和水(或酸)反应放H2越剧烈,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B、越右越上,非金属越活泼,原子半径越小,最外层离核越近,氧化性越强。
越易和H2化合越剧烈,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2、推断短周期的元素的方法(第二、第三周期)
框框图:
A 第二周期 若A的质子数为z时
C B D 第三周期 若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
Z 2+a
Z+7 Z+8 Z+9 9+a 10+a 11+a
2.元素的性质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 0
1
2 B
3 Al Si
4 Ge As
5 Sb Te
6 Po At
7
元素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对于主族元素:最高正价= 族序数 最高正化合价 +∣最低负价∣= 8
元素周期表中: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
原子中 : 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化学键
离子键: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 金属与非金属原子间
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 两种非金属原子间
非极性共价键:同种非金属原子形成共价键(电子对不偏移) 两种相同的非金属原子间
极性共价键:不同种非金属原子形成共价键(电子对发生偏移) 两种不同的非金属原子间
He、Ar、Ne、等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分子之间不存在化学键
共价化合物有共价键一定不含离子键 离子化合物有离子键可能含 共价键
第二章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反应时旧化学键要断裂,吸收能量 在反应后形成新化学键要形成,放出能量
∑E(反应物)>∑E(生成物)——放出能量
∑E(反应物)<∑E(生成物)——吸收能量
两条基本的自然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
常见的放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
氧化、燃烧反应 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中和反应 CO2+C==2CO
铝热反应 NH4NO3 溶于水(摇摇冰)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负极 Zn-2e-=Zn2+(氧化反应) Zn+2H+=Zn2++H2↑
正极 2H++2e-=H2↑(还原反应) 电子流向 Zn → Cu 电流流向 Cu→ Zn
组成原电池的条件 原电池:能把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
①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是非金属导体)作电极,活泼的作负极失电子
②活泼的金属与电解质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③两极相连形成闭合电路
二次电池:可充电的电池 二次能源:经过一次能源加工、转换得到的能源
常见电池 干电池 铅蓄电池 银锌电池 镉镍电池 燃料电池(碱性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极限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用单位时间里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单位:mol/(L·s)或mol/(L·min) 表达式 v(B) =△C/△t
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的物质所表示的表速率与反应方程式的系数成正比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因(主要因素):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化学性质
外因 浓度 压强 温度 催化剂 颗粒大小
变化 大 高 高 加入 越小表面积越大
速率影响 快 快 快 快 快
化学反应的限度:研究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不能进行到底)
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当可逆反应进行到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不在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状态”。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浓度、 压强、 温度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尽可能使燃料充分燃烧提高原料利用率,通常需要考虑两点:
一是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二是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氧化反应 CH4(g)+2O2(g) → CO2(g)+2H2O(l)
取代反应 CH4+Cl2(g) → CH3Cl+HCl
烷烃的通式:CnH2n+2 n≤4为气体 、所有1-4个碳内的烃为气体,都难溶于水,比水轻
碳原子数在十以下的,依次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
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形成不同的单质
同位素:相同的质子数不同的中子数的同一类元素的原子
乙烯 C2H4 含不饱和的C=C双键,能使KMnO4溶液和溴的溶液褪色
氧化反应 2C2H4+3O2 →2CO2+2H2O
加成反应 CH2=CH2+Br2 →CH2Br-CH2Br 先断后接,变内接为外接
加聚反应 nCH2=CH2 → [ CH2 - CH2 ]n 高分子化合物,难降解,白色污染
石油化工最重要的基本原料,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果实的催熟剂,
乙烯的产量是衡量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
苯是一种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有毒,不溶于水,良好的有机溶剂
苯的结构特点: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
氧化反应 2 C6H6+15 O2→12 CO2+ 6 H2O
取代反应 溴代反应 + Br2 → -Br + H Br
硝化反应 + HNO3 → -NO2 + H2O
加成反应 +3 H2 →
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乙醇物理性质: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小于水沸点低于水,易挥发。
良好的有机溶剂,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与水以任意比互溶,醇官能团为羟基-OH
与金属钠的反应 2CH3CH2OH+Na→ 2CH3CHONa+H2
氧化反应 完全氧化 CH3CH2OH+3O2→ 2CO2+3H2O
不完全氧化 2CH3CH2OH+O2→ 2CH3CHO+2H2O Cu作催化剂
乙酸 CH3COOH 官能团:羧基-COOH 无水乙酸又称冰乙酸或冰醋酸。
弱酸性,比碳酸强 CH3COOH+NaOH→CH3COONa+H2O 2CH3COOH+CaCO3→Ca(CH3COO)2+H2O+CO2↑
酯化反应 醇与酸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称为酯化反应。原理 酸脱羟基醇脱氢。
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
糖类: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动植物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又叫碳水化合物
单糖 C6H12O6 葡萄糖 多羟基醛 CH2OH-CHOH-CHOH-CHOH-CHOH-CHO
果糖 多羟基酮
双糖 C12H22O11 蔗糖 无醛基 水解生成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
麦芽糖 有醛基 水解生成两分子葡萄糖
多糖 (C6H10O5)n 淀粉 无醛基 n不同不是同分异构 遇碘变蓝 水解最终产物为葡萄糖
纤维素 无醛基
油脂:比水轻(密度在之间),不溶于水。是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
植物油 C17H33-较多,不饱和 液态 油脂水解产物为高级脂肪酸和丙三醇(甘油),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叫皂化反应
脂肪 C17H35、C15H31较多 固态
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蛋白质水解产物是氨基酸,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有8种,非必需的氨基酸有12种
蛋白质的性质
盐析:提纯 变性:失去生理活性 显色反应:加浓硝酸显黄色 灼烧:呈焦羽毛味
误服重金属盐:服用含丰富蛋白质的新鲜牛奶或豆浆
主要用途: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人类营养物质、工业上有广泛应用、酶是特殊蛋白质
第四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开发利用金属资源
电解法 很活泼的金属 K-Al MgCl2 = Mg + Cl2
热还原法 比较活泼的金属 Zn-Cu Fe2O3+3CO = 2Fe+3CO2
3Fe3O4+8Al = 9Fe+4Al2O3 铝热反应
热分解法 不活泼的金属 Hg-Au 2HgO = Hg + O2
海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海水淡化的方法 蒸馏法 电渗析法 离子交换法
制盐 提钾 提溴用氯气 提碘 提取铀和重水、开发海洋药物、利用潮汐能、波浪能
镁盐晶提取 Mg2+----- Mg(OH)2 -------MgCl2
氯碱工业 2NaCl+2H2O = H2↑+2 NaOH + Cl2↑
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
煤 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 主要含有碳元素
干馏 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它分解 煤焦油 焦炭
液化 C(s)+H2O(g)→ CO(g)+H2(g)
汽化 CO(g)+2H2→ CH3OH
焦炉气 CO、H2、CH4、C2H4 水煤气 CO、H2
天然气 甲烷水合物“可燃冰”水合甲烷晶体(CH4·nH2O)
石油 烷烃、环烷烃和环烷烃所组成 主要含有碳和氢元素
分馏 利用原油中各成分沸点不同,将复杂的混合物分离成较简单更有用的混合物的过程。
裂化 在一定条件下,把分子量大、沸点高的烃断裂为分子量小、沸点低的烃的过程。
环境问题 不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工农业和人类生活造成的环境污染
三废 废气、废水、废渣
酸雨: SO2、、NOx、 臭氧层空洞 :氟氯烃 赤潮、水华 :水富营养化N、P
绿色化学是指化学反应和过程以“原子经济性”为基本原则 只有一种产物的反应
⑶ 高中化学物质用途归纳
高中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必然有它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它的逻辑性非常强。既便是在高中它的知识体系也是较完整的。化学核心知识必然派生的知识网络,平常若融会贯通,就构建了在考场上能想到的知识体系。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总结一些常见化学物质的用途,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学习高中化学。
常见化学物质的用途
常见化学物质的用途如下:
1.N2:合成氨,填充灯泡(与氩气),保存粮食
2.稀有气体—保护气,霓虹灯,激光
3.H2探空气球,氢氧焰,冶金,合成氨,高能无害燃料;
4.CO2灭火剂,制纯碱,制尿素,人工降雨(干冰)
5.C.金刚石:制钻头石墨:制电极,坩埚,铅笔芯,高温润滑剂
木炭制黑火药;焦炭冶金;炭黑制油黑、颜料、橡胶耐磨添加剂
6.CaCO3:建筑石料,混凝土,炼铁熔剂,制水泥,制玻璃,制石灰
7.Cl2:自来水消毒,制盐酸,制漂白粉,制氯仿
8.HF:雕刻玻璃,提炼铀,制氟化钠农药
9.AgBr:感光材料;AgI:人工降雨;NaF:杀灭地下害虫
点击查看:高考化学知识点汇总
10.S:制硫酸,硫化橡胶,制黑火药,制农药石硫合剂,制硫磺软膏治疗皮肤病
11.P:白磷制高纯度磷酸,红磷制农药,制火柴,制烟幕弹
12.Si:制合金,制半导体。
13.SiO2:制光导纤维,石英玻璃,普通玻璃
14.Mg、Al制合金,铝导线,铝热剂
15.MgO、Al2O3:耐火材料,Al2O3用于制金属铝
16.明矾:净水剂;
17.CuSO4:制波尔多液;PCl3:制敌百虫
18.漂白剂:氯气、漂白粉(实质是HClO);SO2(或H2SO3);Na2O2;H2O2;O3
19.消毒杀菌:氯气,漂白粉(水消毒);高锰酸钾(稀溶液皮肤消毒),酒精(皮肤,75%)碘酒;苯酚(粗品用于环境消毒,制洗剂,软膏用于皮肤消);甲醛(环境消毒)
20.石膏:医疗绷带,水泥硬化速度调节
21.皓矾:医疗收敛剂,木材防腐剂,媒染剂,制颜料;
22.BaSO4:制其它钡盐;医疗“钡餐”
23.制半导体:硒,硅,锗Ge,镓Ga
24.K、Na合金,原子能反应堆导热剂;锂制热核材料,铷、铯制光电管
25.芒硝:医疗缓泻剂;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
26.磷酸钙:工业制磷酸,制过磷酸钙等磷肥;
27.水玻璃:矿物胶用于建筑粘合剂,耐火材料
28.MgCl2制金属镁(电解),Al2O3制金属铝(电解),NaCl制金属钠(电解)
29.果实催熟剂—乙烯,
30.气焊、气割有氧炔焰,氢氧焰
31.乙二醇用于内燃机抗冻
32.甘油用于制硝化甘油,溶剂,润滑油
⑷ 蒸馏水对人体有什么影响呢
蒸馏水是一种非自然的、人为的发明,实际上并不适合人类消费。为什么?蒸馏法是将沸水蒸发,然后将纯水蒸气冷凝的过程。但这水实在太纯了!你看,现在它完全不含你通常在天然水中发现的溶解矿物质。积极的一面是,由于这个。蒸馏水能够吸收并清除体内的有毒物质。当你想要净化或排毒的时间不超过几周的时候,这是非常好的。
然而,蒸馏水的消极一面实际上是危险的,因为除了清除毒素外,蒸馏水还会清除身体真正需要的东西,如电解质(钠、钾、氯)和微量矿物质,如镁。这会导致营养不良,从而导致心跳不规律和高血压。此外,在蒸馏水中烹饪也会带走食物中的矿物质,降低食物的营养价值。
水会和软饮料配方中的成分发生反应,产生不均匀的味道,而像可口可乐这样的汽水公司不能有这种情况。因此,他们被迫使用蒸馏水。但软饮料不健康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蒸馏水。多项研究表明,饮用大量软饮料的人将大量的钙、镁和其他微量矿物质排入尿中,而这些矿物质正是身体所需要的。
你的身体失去的必需矿物质越多,你患骨质疏松症、骨关节炎、甲状腺功能减退、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和其他许多与过早衰老有关的退行性疾病的风险就越大。
同样,在短时间内,蒸馏水可以帮助你排毒。但请记住,在水中添加矿物质补充剂是个好主意。根据一项重要的医学研究,北美的饮用水中可能含有大量的钙、镁和钠,这可以为临床推荐的膳食摄入量提供重要部分。由于蒸馏水缺乏矿物质,因此需要通过饮食或补充矿物质来保持健康。
⑸ 江西的风土人情
江西政府驻地于有世界动感都会,文明花园城市之称南昌市。江西省境内除北部较为平坦外,东西南部三面环山,中部丘陵起伏,成为一个整体向鄱阳湖倾斜而往北开口巨大盆地。全境有大小河流2400余条,赣江、抚河、信江、修河和饶河为江西五大河流。江西 亚洲第一秋水广场区位极为优越、交通非常便利。
全省共38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99%以上。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有回族、畲族、壮族、满族、苗族、瑶族、蒙古族、侗族、朝鲜族、土家族、布依族等,人口最多为回族和畲族;还有白族、彝族、黎族、高山族、藏族、水族、傣族、毛难族、纳西族、锡伯族、土族、哈尼族、羌族、仫佬族、维吾尔族、傈僳族、达斡尔族、仡佬族、裕固族、京族、独龙族、拉祜族、景颇族、布朗族、俄罗斯族和基诺族等。 少数民族中畲族聚居,主要在南康市赤土畲族乡(畲族人口为9320人,目前是全省七个民族乡中少数民族人口最多、居住最集中的民族乡)和上饶铅山太源畲族乡以及贵溪樟坪畲族乡等地以及永丰、吉安、兴国、武宁、德安、资溪、宜黄、乐安等市县的30多个畲族乡村聚集;瑶族部分聚居,如全南瑶山、喇叭山等;其他各少数民族均为散居性质。
⑹ 金属铯燃烧的产物有哪些
铯是低熔点金属,纯净的金属铯呈金黄色,密度1.878,熔点28.4℃,沸点669.3℃。在碱金属中,铯的熔点和沸点最低,蒸气压最高,正电性最强,电离势和电子逸出功最小。在室温下,金属铯在空气中猛烈燃烧,在纯氧中则会发生爆炸,生成超氧化铯。 铯与水剧烈作用,甚至与-116℃的冰也能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铯和氢气。因此,铯必须在严密隔绝空气的情况下保存在液体石蜡中。铯与有限量氧气作用,可生成氧化铯,还能与卤素发生反应。铯和其他碱金属可形成低熔点合金,如含钠12%、钾47%、铯41%的合金,熔点为-78℃;含铷13%、铯87%的合金,熔点为-39℃;含钠5.5%、铯94.5%的合金,熔点为-29℃。
铯在地壳中含量比较少, 主要分散在锂辉石、锂云母、铁锂云母中,在钾长石、天河石、钾盐和光卤石等矿物中与钾、钠、锂呈类质同像存在。主要的铯矿物是铯榴石(2Cs2O•2Al2O3•9SiO2•H2O),含Cs2O 34.6%。还有硼铯铷矿,含Cs2O 3.5%;铯绿柱石,含Cs2O1.72~3.6%,但较稀少。
铯化合物的提取:从铯榴石中提取铯化合物的方法有盐酸法,还有氯化焙烧法、盐熔法和硫酸法。盐酸法是将经过拣选或浮选的铯榴石的精矿(含Cs2O 20~30%)磨细后,以浓盐酸搅拌浸出,精矿中的铯转化成氯化铯,以水稀释,并加入三氯化锑盐酸溶液,析出氯化锑铯复盐(3CsCl•2SbCl3)。由于锑铯复盐在盐酸溶液中的溶解度比铷、钾复盐小,铷、钾大部分留在母液中而与铯分离。锑铯复盐加入10倍重量的水,煮沸,水解生成白色的碱式氯化锑沉淀,反应式为:3CsCl•2SbCl3+2H2O→3CsCl+2SbOCl↓+4HCl,氯化铯重新进入溶液。溶液中通入H2S气体,除去残余的锑及其他重金属。将精制液煮沸,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经干燥得到氯化铯。
氯化焙烧法是将铯榴石同碳酸钙和氯化钙混合,在800~900℃焙烧后以水浸出。盐熔法是将铯榴石与氯化纳和碳酸钠混合,于800~850℃熔融,再以水浸出。两种方法的浸出液经过净化均可以用4-仲丁基-2(α-甲苄基)苯酚(简称BAMBP)-脂肪烃煤油萃取,以盐酸或二氧化碳加水反萃,得氯化铯或碳酸铯产品。
金属铯的制取:常用金属热还原法以钙还原氯化铯。此法在小于10-3托真空下,温度700~900℃进行还原反应,产生的铯蒸气,经冷凝后成液态收集。熔盐电解法制取金属铯是以液态铅作阴极,石墨作阳极,于700℃电解氯化铯,由阴极得到含铯8.5%的铅铯合金。合金于600~700℃真空蒸馏,除去铅等杂质,制得纯铯。
铯的主要工业用途是制造光电池、光电倍增管和电视摄象管以及用作真空管的吸气剂。由钠和铊激活的碘化铯可制作工业和医疗用的X射线图象放大板或荧光屏。用铯形成的人工铯离子云,可以进行电磁波的传播和反射。铯在多种有机、无机合成中用作助催化剂或催化剂。铯盐还用于生产激光用的玻璃、低熔点玻璃和纤维透镜玻璃。铯还可用于制作铯原子钟。在铯离子热电转换器、铯离子发动机、磁流体发电系统以及超临界蒸气发电系统等新能源研究中均用到铯。多种铯盐用于微量分析和用作药物。
金属铯的活性很强,在空气中燃烧会喷溅,产生浓密的碱性烟雾,伤害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因此在生产、贮存及运输时必须严格防止金属铯同空气或水接触。金属铯转移时,一般在熔融状态(65℃)进行。常用的方法有针筒抽吸,虹吸,惰性气体中倾注、压送,或真空抽吸等。
⑺ 能不能让碱金属得电子。(可以通过任何手段)
碱土金属元素就是第二主族(AII族)元素,它们包括:铍,镁,钙,锶,钡,镭。 碱金属元素就是第一主族(AI族)除去氢元素,包括:锂,钠,钾,铷,铯,钫。
金属是由金属原子构成的。而原子还可以细分包括带正电的部分,和带负点的电子。如果在金属两端加载了电动势之后,电子就会出现方向性的移动,因为电动势造成的场相对正电对电子的束缚更大,因此造成了电子的移动。电子移动就形成了电流,就是我们常说的导电。
碱金属不能得电子,碱金属具有强还原性,只能失电子。如果你说的是离子,则可以通过电解熔融状态的碱金属盐制得
⑻ bicl3加水后是什么现象
加水生成沉淀(BaCl3水解生成氢氧化钡,强碱,溶解度低),加HCl沉淀溶解(酸碱中和)。
BiCl3 + H2O = BiOCl + 2HCl 氯氧化铋
配置BiCl3溶液时水解产物BiOCl生成而溶液呈浑浊。
比如:
3HCl+BiCl3=H3BiCl6
BiCl3 + H2O = BiOCl↓ + 2 HCl
三氯化铋是非常容易水解的,直接加入稀盐酸还是会水解
必须加入浓盐酸抑制其水解
(8)铷铯蒸馏器扩展阅读:
Ba(OH)·8HO分子量315.47,为无色单斜晶体,相对密度2.18,溶点78℃,沸点:780℃,加热失水变成无水氢氧化钡。两者都有毒。
大部分碱都不溶于水,氢氧化钡就是溶于水的碱之一,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铷、氢氧化铯、氢氧化钡、氢氧化锶、氢氧化钙(微溶,视为溶于水)、氨水(溶质为氨气)氢氧化钡固体放在空气中极容易潮解,然后与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钡和水。20°C时在100g水中溶解度为3.89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