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处理蒸馏溶剂精制工艺
❶ 溶剂精制是什么
溶剂精制是科霸润滑油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其主要作用是脱除油品中的稠环芳烃、胶质、沥青质等,使科霸润滑油粘温性质、抗氧化安定性、残炭值、颜色等性质得到改善。该工艺较成熟,常用的溶剂有酚和NMP。
一般包括萃取和溶剂回收两部分。以糠醛精制为例,原料与糠醛在萃取塔(以往用填充塔,近期采用转盘塔)内逆向接触,在一定的温度(一般为60~130℃)与溶剂比(一般为1~4:1)条件下,分成两相。非理想组分存在于下部的萃取液中,为了既保证萃余油质量,又不降低产率,萃取塔应保持较高的塔顶温度和较低的塔底温度(一般温差为20~50℃)。原料进萃取塔前需脱除空气,以免糠醛氧化。糠醛进萃取塔前需经干燥,以免降低其溶解能力。
萃余液中含糠醛较少,采用一次蒸发及汽提回收糠醛;萃取液中含糠醛较多,采用多效蒸发及汽提回收糠醛以降低能耗。糠醛的热稳定性较差,因而溶剂回收的加热温度不应超过230℃。
❷ 简述溶剂精制工艺采用的溶剂有哪些
因其具有不可接受的毒性或对环境造成公害,而应该避免使用.《化学药物残留溶剂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中规定苯、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和1,1,1-三氯乙烷等五种有机溶剂为第一类溶剂. 如果工艺中不可避免的使用了第一类溶剂,则需要严格控制残留量,无论任何步骤使用,均需进行残留量检测. 第二类溶剂是指有非遗传毒性致癌(动物实验)、或可能导致其他不可逆毒性(如神经毒性或致畸性)、或可能具有其他严重的但可逆毒性的有机溶剂.此类溶剂具有一定的毒性,但和第一类溶剂相比毒性较小,建议限制使用,以防止对病人潜在的不良影响. 考虑到第二类溶剂对人体的危害以及所使用的溶剂在终产品中残留的可能性,建议对合成过程中所使用的全部第二类溶剂进行残留量的研究,以使药物研发者全面掌握产品质量情况,为最终制定合理可行的质量标准提供数据支持. 第三类溶剂是GMP或其他质量要求限制使用,对人体低毒的溶剂.第三类溶剂属于低毒性溶剂,对人体或环境的危害较小,人体可接受的粗略浓度限度为0.5%,因此建议可仅对用于终产品精制的第三类溶剂进行研究.
❸ 石油产品提炼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各有何特点
石油产品提炼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应该是为物理提练和化学提炼
❹ 与传统的蒸馏,萃取等分离方法相比,膜分离有哪些缺点和不足
萃取一般有溶剂萃取,化学萃取,采取的是载体的问题。蒸馏的话,那是采用物质的沸点不同,采取的精制工艺。膜分离的话,更接近于筛网过滤,物质的孔径不同而采取的精制工艺。
❺ 废有机溶剂如何回收利用
来自生产工艺的废有机溶剂原料液,经过预处理系统、精馏-分子筛膜耦合分离及脱水系统、最后经后级精制精馏塔的分离与精制后,使资源再生从而循环利用。
针对废溶剂体系中含有大量杂质,综合考虑处理量、PH值、电导率、外观等指标,运用预处理工艺专有技术,将来自生产工艺的有机溶剂原料液,经进料泵输送至蒸馏釜中,加入酸碱中和,使pH达到合适值后,对蒸馏釜进行常压蒸馏。经全回流稳定操作后,至相应的馏分罐内收集,后续根据物料的具体情况,进行精馏-膜系统脱水、提纯分离或直接回收。
❻ 有废机油免蒸馏免酸碱洗的技术同人才吗
废机油免蒸馏无酸碱再生技术
随着全球工业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 对机械润滑油的需求量日益激增,中国每年实际消耗润滑油 6 ×106万吨以上,是仅次于燃油的第二大石油制品。其中 90%以上都可以回收,废油再生潜力巨大。
润滑油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 主要化学成分为多种烃类以及少量非烃类的混合物。润滑油在使用一段时间后, 由于物理的、化学的或人为的因素导致了其性能劣化, 生成了如醛、酮、树脂、沥青胶态物质、炭黑及有机酸、盐、水和金属屑等污染杂质, 不能再继续使用而成为受污染的废润滑油。实际上, 废润滑油中真正变质的组分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 因此如何有效去除废润滑油中的这些杂质, 是废润滑油再生的关键。
本技术是采用溶剂-絮凝组合工艺再生废润滑油及调配生产燃料油(柴油)。
一、 原料
溶剂-絮凝法再生废机油的关键在于选择有效的萃取-絮凝溶剂,该溶剂应该具有溶解萃取基础油与絮凝离析废油中的不理想组分如沥青质、油膏的双重功效。因为润滑油基础油与所含杂质的极性不同,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单一的一种组分溶剂是不能同时满足这两方面的要求的,因此选用双组分的复合溶剂对废油进行再生。
兼顾所用溶剂的安全性,成本的高低,性质的稳定与否及能否回收等要求,选用了萃取剂为能与基础油混溶的溶剂,它起到萃取作用;絮凝剂则为絮凝沥青质、油膏等杂质。
二、工艺配方
1、再生基础油
预处理
将废油自然沉淀 24h,滤去上层漂浮的杂质和底部沉淀的大颗粒机械杂质,备用。
溶剂精制
将预处理废油置于搅拌罐中,加入5%的溶剂和1%絮凝剂, 25 ℃时混合搅拌15min; 恒温精制沉降一定时间后(一般5小时左右),将沉降物排出。然后将溶剂与油品混合液加热,温度控制在 60 ℃左右,分离出溶剂,回收好的溶剂可循环用于下一次的萃取-絮凝过程,剩余油品即为再生油。但经萃取-絮凝处理后的一次净化油颜色较深,可用活性白土精制。白土用量为废油重量的 8%,搅拌45min,过滤。吸附后的活性白土可进行再生或作为燃煤填料。
参考资料;郑州新源节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❼ 油品的石油炼制和油品精制的基本知识
催化重整(简称重整)是在催化剂和氢气存在下,将常压蒸馏所得的轻汽油转化成含芳烃较高的重整汽油的过程。如果以 80~ 180℃ 馏分为原料,产品为高辛烷值汽油;如果以 60~ 165℃ 馏分为原料油,产品主要是苯、甲苯、二甲苯等芳烃, 重整过程副产氢气,可作为炼油厂加氢操作的氢源。重整的反应条件是:反应温度为 490~ 525℃ ,反应压力为 1~2 兆帕。重整的工艺过程可分为原料预处理和重整两部分。
加氢裂化是在高压、氢气存在下进行,需要催化剂,把重质原料转化成汽油、煤油、柴油和润滑油。加氢裂化由于有氢存在,原料转化的焦炭少,可除去有害的含硫、氮、氧的化合物,操作灵活,可按产品需求调整。产品收率较高,而且质量好。
延迟焦化它是在较长反应时间下,使原料深度裂化,以生产固体石油焦炭为主要目的,同时获得气体和液体产物。延迟焦化用的原料主要是高沸点的渣油。延迟焦化的主要操作条件是:原料加热后温度约 500℃ ,焦炭塔在稍许正压下操作。改变原料和操作条件可以调整汽油、柴油、裂化原料油、焦炭的比例。 前述各装置生产的油品一般还不能直接作为商品,为满足商品要求,除需进行调合、添加添加剂外,往往还需要进一步精制,除去杂质,改善性能以满足实际要求。常见的杂质有含硫、氮、氧的化合物,以及混在油中的蜡和胶质等不理想成分。它们可使油品有臭味,色泽深,腐蚀机械设备,不易保存。除去杂质常用的方法有酸碱精制、脱臭、加氢、溶剂精制、白土精制、脱蜡等。酸精制是用硫酸处理油品,可除去某些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和胶质。碱精制是用烧碱水溶液处理油品,如汽油、柴油、润滑油,可除去含氧化合物和硫化物,并可除去酸精制时残留的 硫酸。酸精制与碱精制常联合应用,故称酸碱精制。脱臭是针对含硫高的 原油制成的汽、煤、柴油,因含硫醇而产生恶臭。硫醇含量高时会引起油品生胶质,不易保存。可采用催化剂存在下,先用碱液处理,再用空气氧化。加氢是在催化剂存在下,于 300~ 425℃ , 1.5 兆帕压力下加氢,可除去含硫、氮、氧的化合物和金属杂质,改进油品的 储存性能和腐蚀性、燃烧性,可用于各种油品。脱蜡主要用于精制航空煤油、柴油等。油中含蜡,在低温下形成蜡的结晶,影响流动性能,并易于堵塞管道。脱蜡对航空用油十分重要。脱蜡可用分子筛吸附。润滑油的精制常采用溶剂精制脱除不理想成分, 以改善组成和颜色。有时需要脱蜡。白土精制一般放在精制工序的 最后, 用白土(主要由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组成)吸附有害的物质。
酸精制
是用硫酸处理油品,可除去某些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和胶质。
碱精制
是用烧碱水溶液处理油品,如汽油、柴油、润滑油,可除去含氧化合物和硫化物,并可除去酸精制时残留的硫酸。酸精制与碱精制常联合应用, 故称酸碱精制。
脱臭
是针对含硫高的原油制成的汽、煤、柴油,因含硫醇而产生恶臭,硫醇含量高时会引起油品生胶质,不易保存。可采用催化剂存在下,先用碱液处理,再用空气氧化。
加氢
是在催化剂存在下于 300~ 425℃ ,1.5 兆帕压力下加氢,可除去含硫、氮、氧的化合物和金属杂质,改进油品的 储存性能和腐蚀性、燃烧性,可用于各种油品。
脱蜡
主要用于精制航空煤油、柴油等。润滑油的 精制常采用溶剂精制脱除不理想成分,以改善组成和颜色。有时需要脱蜡。
白土精制
一般放在精制工序的最后,用白土(主要由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组成)吸附有害的物质。
润滑油
原料主要来自原油的蒸馏,润滑油最主要的性能是粘度、安定性和润滑性。生产润滑油的基本过程实质上是除去原料油中的不理想组分,主要是胶质、沥青质和含硫、氮、氧的化合物以及蜡、多环芳香烃,这些组分主要影响粘度、安定性、色泽。方法有溶剂精制、脱蜡和脱沥青、加氢和白土精制。
溶剂精制
是利用溶剂对不同组分的溶解度不同达到精制的目的,为绝大多数的润滑油生产过程所采用。常用溶剂有糠醛和苯酚。生产过程与重整装置的芳香烃抽提相似。
溶剂脱蜡
是除去润滑油原料中易在低温下产生结晶的组分,主要指石蜡,脱蜡采用冷结晶法,为克服低温下粘度过大,石蜡结晶太小不便过滤,常加入对蜡无溶解作用的混合溶剂,如甲苯- 甲基乙基酮,故脱蜡常称为酮苯脱蜡。
❽ 一类矿油基础油主要是溶剂精制工艺而制得 其理化性能一般对还是错
I类为溶剂精制基础油,有较高的硫含量和不饱和烃(主要是芳烃)含量;从生产工艺来看,一类基础油的生产过程以物理过程为主,不改变烃类结构,生产的基础油质量取决于原料中组分的含量和性质,因此,该类基础油在性能上受到限制。
II类主要为加氢处理基础油,其硫氮含量和芳烃含量较低;二类基础油是通过溶剂精制和加氢工艺结合生产,工艺主要以化学过程为主,不受原料限制,可以改变原来的烃类结构。因而二类基础油杂质较少,芳香烃含量小于10%,饱和烃含量较高,具有较好的热安定性和抗氧化性,低温和烟炱分散性均优于I类基础油。
III类主要是加氢异构化基础油,不仅硫、芳烃含量低,而且粘度指数很高;它是经过用全加氢工艺生产制得。性能远远超过I类和II类,具有较高的粘度指数和较低的挥发性。通过加氢脱蜡异构(VIHI)和加氢催化脱蜡异构(UIVI)工艺后,III类的某些性能遇聚α-烯烃(PAO)接近,但热氧化安定性、清净分散性、抗磨性等方面与IV类仍无法媲美。
IV类为聚a-烯烃(PAO)合成油基础油;
V类则是除I-IV类以外的各种基础油。
以上五类基础油主要指标特性:
类别I:硫含量>0.03%,饱和烃含量<90%,粘度指数80-120;
类别II:硫含量<0.03%,饱和烃含量>90%,粘度指数80-120;
类别III:硫含量<0.03%,饱和烃含量>90%,粘度指数>120;
类别IV:聚a-烯烃(PAO)合成油;
类别V:不包括在I-IV类的其他基础油
由此可见,一类基础油性能非常一般,只能用于生产级别较低的润滑油。
❾ 废润滑油再生的作品目录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废油
第二节 各国的废油再生
第三节 再生工艺流程分类
第四节 再生工艺与污染
第二章 废润滑油的组成与性质
第一节 废内燃机油
第二节 废工业润滑油
第三节 废电气绝缘油
第三章 再生润滑油
第一节 再炼制工艺生产的再生润滑油
第二节 再精制工艺生产的再生润滑油
第三节 再净化工艺生产的再生润滑油
第四章 沉降、离心分离和过滤
第一节 沉降
第二节 离心分离
第三节 过滤
第五章 碱中和、水洗、破乳及薄膜过滤
第一节 无机碱中和
第二节 水洗
第三节 乳化及破乳
第四节 有机胺中和
第五节 薄膜过滤
第六章 絮凝
第一节 原理与概述
第二节 无机絮凝剂
第三节 有机絮凝剂
第七章 吸附精制
第一节 吸附精制的原理
第二节 吸附剂
第三节 接触精制
第四节 渗滤精制
第八章 蒸馏及热处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釜式蒸馏
第三节 蒸馏前的预处理
第四节 连续蒸馏
第五节 较高真空度下的薄膜蒸发
第六节 热处理
第七节 单管反应器蒸馏
第八节 连续加碱蒸馏
第九节 水蒸气汽提
第九章 溶剂过程
第一节 丙烷精制
第二节 超临界抽提
第三节 抽提絮凝
第四节 糠醛抽提
第五节 四氢呋喃甲醇抽提
第六节 含酸或碱的醇水溶液抽提
第十章 加氢
第一节 加氢精制的原理
第二节 加氢补充精制
第三节 菲利浦斯石油公司的废油加氢
第四节 动力技术国际公司的废油加氢工艺
第五节 司潘普罗格梯公司的废油加氢工艺
第六节 派洛研究发展公司的废油加氢工艺
第七节 前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炼油厂的废油加氢工艺
第八节 埃克森公司的废油加氢工艺
第九节 薄膜蒸发一加氢流程中的加氢工艺
第十节 加氢脱氯
第十一章 硫酸精制
第一节 反应原理
第二节 硫酸精制操作参数的影响
第三节 酸性油的处理
第四节 酸洗时二氧化硫气体的吸收
第五节 酸渣的组成及储存中的反应 第六节 酸渣的利用
第十二章 其他化学精制
第一节 用硫酸铵盐处理
第二节 用磷酸铵盐处理
第三节 铵盐与多羟基化合物一起处理废油
第四节 金属钠处理
第五节 用三氯化铝处理及用聚合a一烯烃的铝渣处理.
第六节 用碱或盐与过氧化氢等一同处理
第七节 用化学药品处理脱氯
第八节 用多硫代碳酸钠缓冲溶液处理脱除溶解的重金属
第十三章 再净化工艺
第一节 使用中的润滑油再净化的目的
第二节 内燃机油的再净化
第三节 汽轮机油的再净化
第四节 废液压油的再净化
第五节 废金属加工油的再净化
第六节 废齿轮油的再净化
第七节 水蒸气汽提或真空脱气再净化法
第八节 表面活性剂与有机胺复配絮凝
第十四章 再精制工艺流程
第一节 脱水杂一吸附精制
第二节 水洗一吸附精制
第三节 碱洗一吸附精制
第四节 汽提一吸附精制
第五节 脱水杂一硫酸一碱一水处理
第六节 脱水杂一硫酸一白土精制
第七节 脱水杂一酸一碱一水一白土精制
第八节 苛性碱溶液处理一离心分离工艺
第九节 苛性碱加过氧化氢处理一三氯化铝精制
第十节 热处理一硫酸一胺中和精制
第十一节 溶剂油稀释一胺处理一(蒸馏)工艺
第十二节 蒸馏脱水一醇抽提絮凝一白土精制
第十三节 稀释后脱水杂一抽提一(白土)精制
第十四节 白土接触精制一硫基催化剂处理水蒸气汽提
第十五节 脱水杂一絮凝剂絮凝一白土吸附
第十五章 再炼制工艺流程
第一节 蒸馏一加氢工艺
第二节 蒸馏一白土工艺
第三节 PROP过程
第四节 IFP过程
第五节 斯纳姆帕洛盖蒂过程
第六节 闪蒸一热处理一超临界抽提一白土工艺
第七节 热处理一闪蒸蒸发一C02超临界抽提一加氢工艺
第八节 超临界抽提一加氢一分馏
第九节 拔头蒸馏一酸一石灰乳一白土工艺
第十节 拔头蒸馏一硫酸一白土工艺
第十一节 闪蒸脱水一硫酸一带土蒸馏工艺
第十二节 闪蒸脱水一(热处理)一硫酸一带土蒸馏一白土石灰工艺
第十三节 带土蒸馏一白土工艺
第十四节 预蒸馏一汽提一减压蒸馏一白土工艺
第十五节 预蒸馏一汽提一蒸馏一加碱蒸馏工艺
第十六节 氢氧化钠一氢氧化钾处理一蒸馏工艺
第十七节 闪蒸脱水一金属钠处理一蒸馏工艺
第十八节 EN偶^废油再生工艺
第十九节 絮凝一吸附或钠处理一蒸馏工艺
第二十节 预处理一蒸馏一糠醛一白土工艺
第二十一节 蒸馏一乙醇抽提一白土工艺
第二十二节 预蒸馏一抽提一白土工艺
第二十三节 蒸馏一抽提工艺
第二十四节 预蒸馏一丙烷一糠醛一加氢工艺
第二十五节 预蒸馏一抽提絮凝一蒸馏一白土工艺
第二十六节 REG工艺
第二十七节 直接催化加氢工艺
第二十八节 拔头一热处理一真空蒸馏一白土或加氢补充精制
第二十九节 预处理或闪蒸拔头一丙烷抽提NMP或糠醛抽提一加氢
第十六章 用废油制造液体燃料
第一节 废润滑油代替燃料油
第二节 废润滑油的无污染燃烧
第三节 乳化油作燃料
第四节 热裂化及高温热解
第五节 废油催化裂化
第六节 废油与塑料、树脂、橡胶、沥青煤、泥煤等的共同裂化
第七节 废油塑料橡胶等的催化液化
第八节 废油塑料橡胶等与煤的共同催化液化
第九节 脱金属一加氢
第十节 减粘裂化一蒸馏一加氢
第17章 合成油、醇型液体及动植物油的再生
第一节 废合成油、废动植物油脂及废醇型液体的回收
第二节 磷酸酯合成油的再生
第三节 废合成氟油的再生
第四节 废合成酯类油的再生
第五节 废硅油的再生
第六节 醇型液体的再生
第七节 废动植物油的吸附精制
第八节 废食用油脂的含酸担体处理
第九节 用碱性物质精制
第十节 利用废动植物油制造洗涤剂
第十一节 利用废动植物油制造涂料
第十二节 废植物油用于制造橡胶再生软化剂
第十三节 废动植物油在丢弃前的处理
第十四节 废动植物油的电解脱臭
第十八章 质量检验与控制
第一节 再生润滑油的质量控制
第二节 润滑油的流动性及润滑性
第三节 润滑油的抗氧抗腐性
第四节 内燃机油的清净性
第五节 闪点、蒸气压、蒸发性
第六节 与精制深度有关的项目
第七节 与油品清洁程度有关的项目
第八节 抗乳化性
第九节 抗泡沫性
第十节 防锈性及常温腐蚀
第十一节 耐电压性
第十二节 废润滑油的分析
❿ 油脂精炼的目的是什么它包括哪些主要过程
目的:清除植物油中所含固体杂质、游离脂肪酸、磷脂、胶质、蜡、色素、异味等的一系列工序。
内容:
1、脱胶:应用物理、化学或物理化学方法将粗油中胶溶性杂质脱除的工艺过程成为脱胶。食用油脂中,若磷脂含量高,加热时易起泡、冒烟、有臭味,且磷脂在高温下因氧化而使油脂呈焦褐色,影响煎炸食品的风味。
脱胶就是依据磷脂及部分蛋白质在污水状态下溶于油,但与水形成水合物后则不溶于油的原理,向粗油中加入热水或通入水蒸气,加热油脂并在50℃温度下搅拌混合,然后静置分层,分离水相,即可除去磷脂和部分蛋白质。
2、脱酸:游离脂肪酸影响油脂的稳定性和风味,可采用加碱中和的方法除去游离脂肪酸,称为脱酸,又称碱炼。
3、脱色:粗油中含有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色素,叶绿素是光敏化剂,影响油脂的稳定性,而其他色素影响油脂的外观,可用吸附剂除去。
4、脱臭:油脂中存在一些非需宜的异味物质,主要源于油脂氧化产物。采用减压蒸馏的方法,并添加柠檬酸,螯合过度金属离子,抑制氧化作用。
(10)预处理蒸馏溶剂精制工艺扩展阅读
油脂精炼的方法
1、机械的方法
机械方法包括沉降、过滤、离心分离等。主要用于分离悬浮在油脂中的机械及部分胶融性杂质。
2、化学方法
化学方法主要包括酸炼、碱炼、以及氧化、酯化等,这类方法使用时存在明显的化学反应。酸炼是用酸处理油脂以除去色素、胶溶性杂质;碱炼是用碱处理,主要除去原油中的游离脂肪酸。
氧化主要用于脱色;酯化法用的不多,主要用于添加甘油使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生成甘油三酯,从而降低游离脂肪酸的含量。
3、物理化学方法
物理化学方法主要包括水化、吸附、水蒸气蒸馏、夜-液萃取等。这类方法使用时没有明显的化学反应但又不同于机械的方法。
水化主要用于除去原油中的磷脂等胶体杂质;吸附主要用于脱色;水蒸气蒸馏主要用于除去原油中的臭味物质和游离脂肪酸;液-液萃取法适合于高酸值深色油脂的脱酸,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脱酸方法。